第3章 (2)
恰好借機問出來。
“這宮裏已經沒有嫔妃了。”白初煙道,“當年的篡王白千行,你可知道?”
墨言點點頭,“是陛下的弟弟,陛下逃亡至唐國之後,辰月教扶他篡位,妄圖與陛下争天下。”這是大胤朝人盡皆知的故事,城裏的說書先生講起葵花年代的舊事,總是描繪得有聲有色。
“對呀,是父皇的弟弟。”白初煙望着湖面映出的月影,有些出神,“紫陌君白曼青是他們的堂兄,聖王初年,他們三人曾經同宿同游,感情頗深。”
墨言微微一怔,靜待下文。
“匡武帝死後,辰月有意廢掉父皇,立白千行為帝。父皇只好逃亡至唐國。而白曼青作為白家宗祀的領袖人物,也極力反對白千行即位。”白初煙微微眯起眼睛,“辰月教預謀殺死白曼青,在他和他的門人上書之日,派缇衛将他們亂刀砍死,棄屍街頭。”
墨言發覺,白初煙的語氣雖然平靜,握杯的手卻握得很緊,好像并不怎麽放松。
“白曼青以自己的死,換來了諸侯的憤怒。天下諸侯終于奮起而勤王,助父皇進攻天啓。城破那一夜,白千行試圖脫逃,被弩箭射死在城門之下。”白初煙深深吸了口氣,“這兩個人的死對父皇的沖擊,絕不亞于春山君……骨肉相殘,兄弟相殺……父皇從那時候開始,就決定只要一個兒子,他再也不想看到那種事發生。”
“所以……”白初煙轉頭對墨言笑了笑,“他就只娶了一個妻子,就是唐國國主百裏恬的表妹百裏櫻,誕下一個皇子之後,就再沒封過其他嫔妃。”
“至于百裏櫻,就是我和皇兄的母後,也死在了三年前的一場大火裏。”白初煙自顧自說着,好像沒有看到墨言驚詫的表情,“母後懷我之時,父皇還十分擔心我會是個皇子呢,幸而不是。如今一兒一女,可算合了他的意了。”
墨言愣怔在當地。他哪裏想到自己随便一問竟會引出這麽多舊事,聽得入神,竟一時忘了初衷。
“我好像又說多了。”白初煙苦笑。
“是在下多嘴,不該問的。”墨言說罷,忽然跪了下來。
白初煙吓了一跳,連忙站起身來。
“煙殿下。”墨言低頭望着地面,“太子殿下說,你知道我的秘密。”
白初煙一怔,沉默片刻,道:“你別擔心,我不會說出去,皇兄其實也并不知道什麽。”
Advertisement
“在下不是擔心這個。”墨言擡頭看她,眼睛裏有什麽東西在閃爍,“煙殿下是不是也有事瞞着在下?”
白初煙看他一眼,“你是指什麽?”
“煙殿下是不是要離開?”墨言認真道。
白初煙看他半晌,随即笑了出來,道:“我不過在你面前說錯過幾句話,你倒真敢猜,你是不是也去問過皇兄了?”
“是,但太子殿下不肯告訴在下。”
“那是當然。”白初煙俯身将他扶起,微笑道:“我也不能告訴你啊,有些事情,還是不要說破的好。”
“可是……”墨言欲言又止。
白初煙走到亭欄前,仰頭望了望月色,若有所思地笑了笑,“墨公子,你說辰月教是不是十分可恨?”
墨言不知她為何有此一問,只得據實答道:“自然可恨。若不是辰月教把持朝政,惑亂人心,聖王年間就不會死那麽多人,陛下就不必颠沛流離,更不會發生……骨肉兄弟相殘之事。”
“是啊。”白初煙用手指一下一下輕敲着欄杆,幽幽道:“說書先生常說一句話,‘辰月是國家動亂之根源,人人得而誅之’。”她輕輕笑了笑,輕聲重複道:“人人得而誅之……”
墨言呆呆看着她的背影,一時說不出話來。
遠處的黑暗中,藏着一個身影,默默潛伏在那裏,望着湖心涼亭的方向。
白初煙微微側頭,朝那個方向瞟去一眼,那黑影頓了頓,一閃即逝。
“好了,今天時候也不早了。”白初煙收回目光,轉身往回走去,“早點回去歇息吧。”
九月十七清晨,白斂墨穿戴好衣冠步出宮殿,卻看到墨言立于殿前。
他已換下了宮人的衣服,穿着一身青色布袍,肩上還背着小小一個包裹。
“太子殿下。”墨言拱了拱手,“墨言來與太子殿下道別,再謝殿下救命之恩。”
“要走了?”白斂墨走下臺階,看了看他,“你一直疑惑的事情,有答案了麽?”
墨言苦笑,“煙殿下未曾明說,不過我已經明白了……從某個方面來說,我與煙殿下,也算同病相憐。”
“是麽。”白斂墨擡頭看了看天空,嘆了口氣,“你去吧,我以後若有空,出宮去看你。”
“謝殿下。”墨言拱手一拜。
九月十七日夜,天啓城的大街小巷燈火通明,熱鬧非凡。
白初煙坐在城內一家小客棧的二層窗邊,桌子對面坐着白袍佩劍的張謙寂,桌上只擺着一壺酒一壺茶,兩個瓷杯。
白初煙眼望着窗外燈火,問道:“寂老師,昨天晚上可有外人入宮?”
張謙寂略一思索,答道:“昨晚陛下召見了蘇府二公子,詢問将少府卿一職授予他一事。”
白初煙“哦”了一聲,沒再說什麽。
“小姐,可是有什麽事?”張謙寂問。
“沒什麽。”白初煙笑道,“我自己還沒想明白呢。”
正在此時,客棧樓下有人吹了一聲哨子,白初煙探頭望去,見江徵羽正騎了一匹馬,在樓下擡頭仰望,他的身邊還有一輛四匹馬拉着的馬車。江徵羽是個文弱公子,騎術不精,在馬上搖搖晃晃,随時有墜下來的危險,看得樓上兩人都替他提心吊膽,急急趕下樓去。
下樓之後他們細看那馬車,發現其上裝飾得富麗堂皇,看上去燦然生輝,四匹馬也俱是良駒,毛色光澤,健壯無比。
“不愧是阿昭,財大氣粗。”白初煙贊道,她摸了摸其中一匹馬的鬃毛,道:“他準備成這樣,是想讓我們在路上被打劫麽?”
“他只是覺得這樣才符合你的身份嘛。”江徵羽苦笑,“再說,打劫怕什麽,不是還有張将軍?”
“寂老師在半路上就要與我們分道揚镳。”白初煙提醒道。
“那也還有你呀。”江徵羽一笑,“快快上車吧。”
“等一下。”張謙寂叫住白初煙,“小姐,你看那邊。”
白初煙扭頭看去,只見不遠處燈火闌珊的地方,正有一人負手而立。他身後還跟着幾個人,每人手裏都提着一盞河燈。
“皇兄?”白初煙莞爾一笑,“你怎麽來了?”
白斂墨也是換了一身便服,面色有些凝重,走近了道:“父皇今晚不方便前來,我來送你。”他看了看白初煙身後的江徵羽和張謙寂,“你們急着走麽?”
白初煙也回頭看他們一眼,他們兩人一個擺手一個搖頭,白斂墨一笑,道:“那便都随我去河邊放燈吧,往年這個時候,百姓們最喜放河燈,祭奠亡靈,或是寄托心願亦可。”
江徵羽未說話,張謙寂卻抱拳道:“我等都去怕是會引人注視懷疑,殿下和小姐去吧,我們在這裏等候。”
“也好,那我們替你們放了便是。”白斂墨颔首,拉了白初煙轉身離去,“走吧。”
禦河當中河水緩流,數盞河燈在水面飄飄搖搖,随水遠逝。星輝倒影與燈光交相輝映于河上,顯得流光溢彩,分外迷人。
“你可有什麽要祭奠的人麽?”白斂墨側頭問道。
“縱是有,也不敢輕易冒犯。”白初煙打趣道,“罷了,我祭奠葵花義士不大合适,還是許願好了。”說罷,她從下人手裏接過一盞船型河燈,輕輕放于水面之上,任其随水流走。
“許的什麽願呢?”白斂墨望着河燈漂走的方向。
“你真要知道?”白初煙看他一眼。
“罷了,一定又是我不能知道的事。”白斂墨笑着搖頭,“你這一去,就不會再回來了吧?”
“我會回來看你們的,只不過,次數會很少。”
“那我也許願吧。”白斂墨嘆了口氣,将手中河燈放出,“希望你能多回來幾次,看望我與父皇。”
他放出的河燈很快便随水融入燈火的大潮,不一會兒便渺無蹤影。
第二天黎明,張謙寂駕着馬車緩緩行進在天啓城外,江徵羽騎馬随行。
他們所奔行的大道兩邊,種着大片大片的血色葵花,迎着朝陽怒放。
這等震撼之景,江徵羽即使已見過幾次,還是忍不住贊嘆。他笨拙地打馬趨近馬車邊,問道:“煙兒你睡了麽?”
“沒。”車內傳出白初煙的聲音,“怎麽?騎馬累了想坐車?”
“這才剛出城多少裏啊,我有那麽虛弱麽?”江徵羽哭笑不得,“這城外十裏葵花,你沒興趣看看?”
白初煙掀開窗簾,趴在窗框上朝外望去。血色葵花綿延數裏不絕,嬌豔欲滴,遠遠看去,卻像是血海一片。
“此情此景,真是再熟悉不過。”白初煙無力地笑了笑,聲音略顯疲憊。
這十裏葵花下埋着的,卻是十五年前的累累枯骨,與無數無辜者的血淚。
“他們走了?”白渝行立于太清殿窗前朝陽之下,身上的玉帶冠冕熠熠生輝。
“不久前剛出谷玄門。”鄭辰昭答道。此時這偌大宮殿中,只有他與白渝行兩人,其他宮女太監已全數被遣退。
“那就好。”白渝行轉過身來,面色在陽光的映襯下略顯蒼白。
“雖然臣很是高興,但還是不免一問。”鄭辰昭歪了歪頭,“陛下始終這麽放心,就不怕縱龍歸海,辰月卷土重來?”
“這話是那些迂臣所言吧,真是荒唐。”
“臣也覺得荒唐,不過想知道陛下是怎麽想的。”鄭辰昭笑道。
白渝行長長嘆了口氣,望着窗外宮閣樓宇,緩緩道:“十五年前,若非古倫俄自己解開了天墟的封印,甘願一死,那些暴民又怎麽可能攻得進去,甚至放火燒了天墟?若非古倫俄自己放棄,辰月又怎麽可能輕易隕落,讓朕從篡王手中奪回帝位?說白了,我們與辰月的實力,根本是天差地別。只是他們一直信奉着盛極必衰的道理,甘願走向衰亡。既然他們已選擇了遁去,又何必卷土重來?若是他們真要卷土重來,我們又有誰能擋得住?”
鄭辰昭沉聲道:“陛下明鑒。”
“朕曾問過煙兒很多次,為什麽會是她?她明明從小生長在皇宮,按理說不會和辰月有任何的瓜葛。可她只說天命如此,其餘并未透露過一言。”白渝行道。
“她說不定是在唬陛下。”鄭辰昭忍不住笑道。
“是呀,無論如何,事實已經無法改變。”白渝行一手扶住窗棂,繼續道:“長亭是天驅宗主,與辰月勢不兩立,多次勸朕殺了煙兒,朕從未同意。一來,朕知道辰月必不會任人宰割;二來,也實在舍不得。”
“陛下素來心軟。”鄭辰昭嘆道。
“是,朕天性軟弱優柔,當年被困宮中根本無計可施,若非紫陌、春山、桂城三位公子聯手相救,朕又豈能活到今日?”白渝行苦笑,“近日裏,朕時常夢到秀行,朕記得百裏恬死前說過,他和秀行都該死去,活下來的,都是幹淨的人,可是經歷過葵花朝的人,又有誰敢說自己是幹淨的人?”
鄭辰昭沉默不語,白渝行一掌拍在窗棂上,痛心疾首道:“天寶四年,陳重的家人在他的忌日那天行祭奠之禮,被朝廷問罪,楊拓石為其家人求情,竟也被群臣懷疑是勾結辰月意圖謀反。朕心知他不會篡逆,卻迫于群臣壓力将他流放至越州,卻不料他在途中病死。”他忽然轉過頭來,提高了聲音,“你說,陳重做錯了什麽?楊拓石又做錯了什麽?他們都只不過是曾經投靠辰月,聖王初年有誰知道辰月的野心?那時候的辰月與朝廷又有什麽分別?何以人人都非要置楊拓石于死地而後快?!”
鄭辰昭被震得說不出話來。
“即位至今,朕錯殺的人還少麽?”白渝行自嘲地冷笑,“就為了多年前的恩怨,就為了一個已經虛無缥缈的辰月,朕如今連自己的女兒也要殺?朕還是人麽?倒不如當年直接被辰月害死算了!”
“陛下……”
白渝行又長嘆了口氣,“那些忠臣義士的犧牲,可不是為了讓我們在天下太平以後繼續冤冤相報。不管是朝廷,天羅,還是辰月,這些仇怨糾葛,就止于十五年前城破那一夜吧……朕實在無力再與他們相争了……也不想再殺人了……”
“陛下這樣說……臣就放心了。”鄭辰昭道。
白渝行轉身看他一眼,“時辰也不早了,公卿大臣們都等得不耐煩了吧。”
“無所謂,反正煙兒既然失蹤了,這慶典是舉行不了了。讓他們多等一會兒,才更顯得真切。”鄭辰昭嬉皮笑臉的。
“你呀,成天沒個正形。”白渝行搖頭,“待會兒裝得深沉些,可別露餡兒了。”
“知道了,臣的演技不錯的。”鄭辰昭撇了撇嘴。
白渝行無奈笑了笑,朝殿門走去。鄭辰昭跟在他身後,又擡頭看了看窗外的陽光,禁不住嘀咕道:“縱龍歸海……雖是迂臣所言,倒也說得貼切呢。”
這區區皇宮,畢竟是太小了。哪裏比得上外面的三陸九州,廣闊天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