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收糧食

◎時間耽擱不起◎

錢氏家裏種了水稻、紅薯、花生、黃麻,哪樣都耽擱不起,偏這家裏又沒一個能幹重活的。錢氏只好帶着兒子媳婦每日卯時起,吃了早飯就下地,這時候天陽還沒出來,田間還算清爽。

等到巳時氣溫高了,叫兒子先回去,自己和兒媳幹到午時初刻,實在耐不住日頭再回家,在家一直待到酉時末沒了太陽,再去地裏幹一兩個時辰。

大人忙着收糧食,沈玉壽沈長林便留在家裏,小孩子力氣小,下地也添亂,錢氏還得盯着怕孩子被野獸叼了去。

沈長林坦然的接受了這種安排,和沈玉壽每日辰時起,這時大人都下地了,竈臺上溫着粥和鹹菜,他們填飽肚子以後就喂豬喂雞,這些活兒原來是錢氏和羅氏幹,但她們最近太忙了,在沈長林的主動幫忙下,不知不覺就成了兩個小的在做。

喂完豬不過才辰時末刻,沈長林把書本拿出來,和沈玉壽一起大聲朗誦,他們總是先讀一遍再開始背,有時沈長林覺得久坐不舒服,還會拉上沈玉壽邊提水邊背,邊撿柴禾邊背。

清朗的背書聲飄蕩在鹹水村各個角落。

因為近日常運動,沈玉壽的臉色紅潤了許多,和沈長林并肩乍看有點挂相,真像是親兄弟。

這日出門迎面遇見了寡婦白氏:“呦,又幫家裏做事呢?”

沈長林揚了下手裏的麻布袋,乖巧的說:“撿點松針葉回去引火。”

孤兒沈長林會說話的消息早就傳遍了鹹水村,他不僅不啞了,書還讀的很好,前陣子官府賞了東西的。

白氏仔細打量着沈長林和沈玉壽,沈玉壽身體弱不愛出門,沒怎麽曬太陽白些就算了,為啥沈長林也那麽白淨呢,五官幹淨漂亮,小身板挺的筆直,越看她越喜歡,甚至有點可惜當日不是她抽中有字的竹片。

她雖是個寡婦,但亡夫家兄弟多又和睦,她日子過得還算可以,多養個孩子不在話下。

“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

兩個孩子背着書走遠了,白氏還踮着腳看,有人打趣:“別看了,再眼饞也不是你的。”

白氏笑笑:“我羨慕啊,我家那兩個猢狲,皮的跟什麽似的,有他們一半聽話能幹,我就燒高香了。”

Advertisement

“你家孩子還小,大點就懂事了。”

“不過說來也怪,錢氏一家總走黴運,但教小孩真有一套,她家的孩子都很乖巧,拿她兒子沈如康來說,若不是被身子拖累,也是極有本事的。”

周氏正扛着鋤頭下山,白氏和鄰人在路旁山腳閑話,她聽了心裏瞬間不是滋味兒,誇錢氏會教孩子,言下之意就是她不會教人了呗?周氏一氣生了四個帶把的,本是村人豔羨的對象,但那四個各有個的不孝和毛病,有些多嘴的就譏諷說會生不如會養,養的全是草包沒啥用,周氏聽了氣的要命。

“呸!”經過白氏一行人身邊時,她狠狠的吐了口唾沫,搞得白氏莫名其妙。

“咱又沒招惹她,陰沉着臉給誰看呢?”

“甭理她,聽說她家老大又鬧分家呢……”

周氏最近過得很煩,孫子沈玉堂不去大岩村私塾了,說要去縣裏的書館,這樣一來束脩夥食書本費将直線上升。周氏挺看好沈玉堂,覺得這孩子腦筋靈活聰明,沒準真有大造化,他們沈家若能出一個秀才,那就是祖墳冒青煙了,不僅不用交稅,見了當官的還不用下跪。

自己若成了秀才奶奶,全村的人都羨慕眼紅,想到這個周氏心動了,幾次三番在吃飯的時候暗示,她想送沈玉堂繼續讀書考科舉。

但她家四個還沒分家,沈玉堂的學費自己由公中出,這樣一來沈大朗不幹了,意思是自家老大也要送去讀書,老三兩口子也跟着攪合要送孩子去讀,老四則埋怨爹娘不顧他,現在還沒給他娶媳婦,倒顧起孫子來了。

沈則全也就是周氏的老伴被吵的腦仁疼,試探着問沈玉堂:“要不去李先生那再讀一年?我看有人在他那上三五年的,你才讀兩年就學全乎了?”

“我……”沈玉堂一陣心虛,把粥碗都打翻了。

周氏吃一口鹹菜道:“先生來家說了,玉堂聰明,學的比別人快些,再去大岩村學不到啥了。”

奶奶越是誇贊,沈玉堂越是心虛,臉紅成了熟蝦子。

周氏回到家裏,見沈玉堂坐在屋裏發呆,難得的對寶貝孫子發了脾氣:“在家歇好幾日了,怎麽不見你讀書寫字?那家人的兩個孽障天天在外晃悠背書,嚷的全村人都看見,改明兒你也出去晃晃,給咱家長臉!”

“……知道了。”沈玉堂回答道。

夜裏周氏在屋裏做針線活,聽見外面幾個媳婦吵架,孫子孫女打架,她煩得頭暈,家裏雞飛狗跳,沒事是順心的,想想這一切的由頭都是那錢氏招惹的。

周氏暗暗盤算了一筆賬,都怪錢氏收養了沈長林那個克死爹娘的倒黴鬼,這樣一來沈玉壽沒後,便宜都叫沈長林占了,便宜一個外人,虧錢氏還精明呢,她精明個屁!想想又不對,周氏差點被針戳了手,正因為錢氏精明,才故意收養一個野孩子膈應她。

哼,等着吧,看今年的秋收她怎麽弄。

人少地多,錢氏再怎麽努力,七畝地的糧食靠兩個女人一個病人是收不完的,往年都要求周氏幫忙。

周氏決定今年好好的給錢氏一個下馬威,讓她知道自己的厲害。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