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慈寧宮召見

宜嫔那邊也接到消息,摸着肚子聽身邊大宮女明露說話:“主子,李伴伴親自帶了賞賜,後頭跟着一隊起碼五六個太監擡着東西,這賞賜只怕是不少了。”

聞言,宜嫔只點點頭,見明露有些急了,不由好笑道:“這有什麽,皇上喜歡就賞。不過皇上素來賞得不多,定嫔只怕是立了大功,叫皇上十分歡喜。”

她之前很得康熙喜歡,自然是因為自己性子直爽,卻又知情知趣。

直爽可不是口無遮攔,心裏想什麽就什麽都敢說出口,不知道該說什麽不該說什麽,那就很容易說錯話讓康熙不悅。

宜嫔在後宮好幾年了,很是熟悉康熙的性子,能有這樣的大手筆,萬琉哈氏只怕是辦了一件大事。

康熙暫時沒說,證明事情這會兒不能對外公開,只怕是秘密進行。

于是宜嫔就吩咐道:“你讓底下人都緊着皮子,別什麽事都敢去打聽。尤其定嫔的事,你們看看就好了,誰要來打探口風問消息,你們要透露一個字,那就怪我不客氣了。”

明露連忙應下道:“主子放心,奴婢管束着底下那些小的,絕不會透露半個字。就是奴婢替主子有些委屈,定嫔娘娘獨占皇上,其他宮裏都沒去幾回,更別提是咱們這裏了。”

宜嫔還大着肚子,康熙以前一有空就會過來坐坐。

如今大半個月只來了一回,明露怎麽能不替宜嫔着急呢?

等宜嫔挪去慈寧宮,生孩子後還得坐月子一個月,到那時候,皇帝豈不是把自家主子給忘在腦後了?

宜嫔笑着搖頭道:“你跟在我身邊好幾年了,怎的還這般想不通。我這大着肚子能做什麽,倒不如安安分分生下孩子之後再說。”

“再就是,之前皇上隔三差五到咱們這裏來,你怎麽就沒說我獨占皇上來着?換了人,你倒是敢說了。”

明露吓得跪在宜嫔腳邊,宜嫔沒讓她起來,又笑着繼續說道:“在我之前,惠嫔和榮嫔也是如此,皇上喜歡就經常去她們的宮裏坐坐。尤其榮嫔,先後生下了六個孩子,足見皇上當初對她的喜歡。”

只是這份喜歡在一段時間後就轉到宜嫔和德嫔身上,如今又換到定嫔那邊去了。

宜嫔伸手摸着自己的肚皮,輕輕嘆氣道:“今兒這話我只說一次,你好好記住了。哪怕惠嫔和榮嫔不如之前受寵了,你看她們的日子有變得難過嗎?皇上是個念舊之人,不像那些冷情的,寵過後不喜歡了就冷落,甚至看都不再看一眼,叫她們過得艱難。”

Advertisement

如果沒有康熙派人盯着,伺候的宮人一個個跟牆頭草一樣捧高踩低,失寵的嫔妃就不會好過了。

哪怕是之前重華宮那邊有所疏忽,但那些宮人也是有分寸的。

前朝的時候還有宮人克扣失寵嫔妃的吃食,活生生把人餓死,然後記下一個病亡,也沒人去探究,草席一卷就把人送出宮随便埋了。

換言之,只要安分過日子,康熙就不會虧待她們。

但是如果不安分的話,康熙就絕不會手軟了。

宜嫔微微出神,剛開始康熙年紀太小登基,皇位不夠穩固,後宮的孩子出生後多數都沒立住。

榮嫔那幾個孩子就是如此,最後大阿哥不得已被康熙送出宮,才平安長大了。

宜嫔進宮的年歲晚,年紀也不大,但是家中的祖母消息靈通,只含糊告訴她,進宮後安分守己最重要,然後就不要跟其他嫔妃有沖突或是交惡。

她後來仔細想想,那幾年後宮病死了好幾個嫔妃,不由細思極恐。

想來是因為榮嫔那時候極為受寵,才成了後宮所有人的眼中釘,那些出手的人也被康熙私下秘密處置掉了。

所以宜嫔進宮那時候就明白,康熙最是厭惡嫔妃之間鬥個你死我活,尤其禍及孩子。

看着榮嫔她心裏更清楚,聖眷在一個人身上長存是多難的一件事。

于是宜嫔另辟蹊徑,向皇太後那邊使勁了。

如果說剛開始她主動讨好皇太後,是想在後宮裏多個靠山,能長久過得好一些。

那麽後來跟皇太後相處久了,宜嫔對皇太後就是越發敬重和喜愛了。

皇太後只會蒙語,在深宮中尤為寂寞才是,畢竟她也就之前跟太皇天後和康熙能說說話。

但她的目光總是很平和,沒有一絲陰霾。

宜嫔剛開始學蒙語,說話磕磕巴巴的,皇太後總是十分耐心聽着,偶爾糾正宜嫔,讓她的蒙語進步得一日千裏。

她感覺皇太後就像是自己最敬愛的祖母一樣,十分包容,兩人相處起來輕松自在,越發融洽。

皇太後對宜嫔很好,宜嫔也想對她好,知道皇太後最大的遺憾是沒有自己的孩子。

于是她心裏有了個很大膽的想法,想把肚子裏的孩子養在皇太後身邊去。

當然宜嫔也有自己的私心,禦醫私下已經告訴她,肚子裏面是個健康的小阿哥。

她不想自己的兒子卷入皇位争鬥當中,那麽養在蒙古出身的皇太後身邊是再适合不過了。

這孩子能夠平安長大,也能遠離紛争,以後的日子過得快快活活的。

宜嫔回過神來,低頭看着跪在腳邊的明露嘆氣道:“宮裏多少人正等着看我跟萬琉哈氏争起來的好戲,你怎麽也跟着湊熱鬧了?”

明露滿臉愧疚,越發覺得自己被人說了幾句就開始替主子打抱不平,在宜嫔面前開始胡說八道了:“主子,奴婢錯了,以後一定謹言慎行。”

萬琉哈氏不知道康熙在重華宮留了一下午,惹得後宮嫔妃私下議論紛紛。

她正陪着康熙用晚膳,膳食依舊豐富,還多了幾道自己之前喜歡的菜式。

萬琉哈氏不由感慨,宮裏的精明人實在太多了。

她私下交代過金桂,夾菜的時候每道菜的次數差不多就好。

未必只有三次,但是每道菜之間差距不要太大。

別是一道菜只夾一兩次,另外一道菜就夾上十次八次的那麽紮眼。

哪怕再是這樣,禦膳房那邊依舊能猜出萬琉哈氏的口味,送了最喜歡的幾道菜過來。

萬琉哈氏也是放棄了,有這些人精在,再怎麽遮掩都沒用,還不如痛痛快快吃自己喜歡的好了。

她是放開了,喜歡什麽就讓金桂夾起來,吃得是不亦樂乎。

康熙見萬琉哈氏吃飯不如之前拘謹了,倒是喜聞樂見。

他又跟着多吃了半碗飯,等膳食撤下,月瑩送來泡好的熱茶。

康熙喝了一杯茶解膩,就琢磨着要不要繼續跟萬琉哈氏對弈。

萬琉哈氏是真的累了,下棋很傷神,這會兒都有點昏昏欲睡了。

康熙也看出來了,心裏有些遺憾,想着只能以後再跟她下棋。

不下棋,兩人大眼瞪小眼坐着,萬琉哈氏絞盡腦汁琢磨要說點什麽,對她一個不用社交的研究員來說實在有點難辦。

好在張應這時候來解圍,他捧着東西進去的時候看見萬琉哈氏歡喜的目光,頓時有點摸不着頭腦。

難道自己剛來,定嫔娘娘就知道自己要送什麽了?

還真是神機妙算,不愧是定嫔娘娘!

萬琉哈氏不知道張應腦補了什麽,反正看他忽然一臉崇敬地看着自己,也是莫名其妙。

好在張應很快呈上今兒帶來的東西,用錦緞包得嚴嚴實實的,這會兒慢慢打開,才發現是一個玻璃盒子。

萬琉哈氏滿臉驚喜,這麽快就做出來了?

她湊過去看着桌上的玻璃盒子,發現這玻璃居然是毛玻璃,而且在毛玻璃上作畫。

張應和工匠們還真是學以致用,還舉一反三了。

知道毛玻璃上作畫要容易,而且在這毛玻璃上作畫後,反射光不如一般玻璃厲害。

染料會擋住大部分的光,看起來既漂亮又實用!

萬琉哈氏拿在手裏就愛不釋手,這玻璃還是打磨過的,拿着也不怕尖銳的地方會刮傷手。

她摩挲了一下,很快發現這個玻璃盒子是推拉式打開,這又是一個驚喜了。

這樣一來,玻璃盒子的密封度會更好一點。

如果是向外開的,縫隙還要大一些。

見萬琉哈氏一臉滿意的樣子,低頭擺弄着玻璃盒子的頭也不擡,康熙就好笑道:“你這就要收下了,不給朕瞧瞧?”

萬琉哈氏這才發現自己太喜歡這個玻璃盒子,把玩了一會,都忘記給康熙看看了,趕緊遞了過去。

康熙看着玻璃上畫的是一幅荷花池的圖案,荷葉接連一片,從中有幾朵粉色的荷花。

沒有密密麻麻覆蓋整個玻璃,而是畫了一半的樣子,顯得畫沒那麽密集,留白了一部分。

萬琉哈氏感覺這工匠的畫技不錯,而且相當清楚玻璃如果不留白一點,光線完全透不過去,就少了幾分美感。

這還是藏書的玻璃盒子,畫得稍微滿一點來遮光。

像是那個教堂的彩色玻璃上作畫,人物之間留白幾乎有三分之二,就為了透光,讓光芒穿透玻璃招搖下來,又給人物添上一圈神聖的光芒。

在康熙看來,這畫卻是匠氣十足,勉強能看。

見萬琉哈氏十分喜歡的樣子,康熙就道:“這只是工匠剛開始練手做的,還不夠好,他也是送來給你過目,看看樣子,回頭也能改進一二。”

張應連連躬身稱是,解釋道:“工匠嘗試了幾回,這個玻璃盒子契合得最好,上面的畫作只是試筆,定嫔娘娘若是哪裏不滿意,還能改一改的。”

萬琉哈氏感覺挺好的,不過她也發現康熙對玻璃上的畫不是很滿意。

她覺得玻璃盒子實用就好,只是康熙喜歡精益求精,自己也不會拒絕,就說道:“這玻璃盒子留着,我試一試如何。”

康熙好奇道:“你要怎麽試,把書放進去看看?”

這書放進去,沒個兩三年都很難看出這盒子的密封如何,總不能放幾年後看看,真是黃花菜都要涼了。

萬琉哈氏笑着搖頭道:“皇上,這盒子若是密封得好,新鮮的東西放進去就不容易腐敗。能放的時間越長,就越好。”

聞言,康熙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挑眉道:“這辦法不錯。”

她這腦瓜子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新鮮的想法,康熙都忍不住有些期待起來。

萬琉哈氏吩咐金桂去小廚房要了兩個蘋果,一個放在桌上,一個放進玻璃盒子,然後把蓋子一推,收在背光的地方去。

康熙一看就明白,張應和幾個宮女确實滿臉疑惑的樣子,她就簡單解釋道:“這天氣不熱,果子在外頭能放好幾天,時間長了,慢慢會腐敗,那是跟外頭一些看不見的東西接觸了。”

“若是密封起來,果子跟外頭接觸越少,那麽腐敗的時間就會變慢。”

蘋果一個在桌上,一個放在玻璃盒子裏面,算是實驗對照組了。

玻璃盒子裏的蘋果要是不比桌上的保存時間長,那麽密封效果還是不怎麽好。

保存多幾天也尚可,更久的話才能說效果不錯。

張應若有所思,總算明白定嫔跟小廚房要來蘋果用來做什麽了,竟然還能這樣直觀?

他小心翼翼試探着問道:“定嫔娘娘,若是用別的果子放進玻璃盒子裏面,是不是也能試出來?”

萬琉哈氏不意外張應能坐到總管的位子,自然腦子差不到哪裏去,立刻就反應過來了,于是笑着點頭道:“可以,不能吃的那些随意可見的野果子也是可以的。”

她低頭看着蘋果,感覺自己是不是有點浪費糧食了?

不過如今再拿出來,重新找果子放進去也不是不行。

康熙好笑看着萬琉哈氏居然有點心疼兩個蘋果的樣子,一副想要拿出來,換上那些不能吃的酸澀野果。

他趕緊攔下,讓金桂這個宮女趕緊把玻璃盒子從萬琉哈氏手上拿走:“行了,只是兩個蘋果罷了。你這樣叫朕覺得後宮節儉,還節儉的連兩個蘋果都要吃不起了。”

萬琉哈氏有些赧然,又見康熙盯着蘋果看,索性就道:“皇上可以讓李伴伴把這個蘋果和那個玻璃盒子一并帶走,放在顯眼的地方,回頭也能知道玻璃盒子的密封效果如何了。”

李德全一聽,只道這位定嫔娘娘的做派總是出乎人意料之外。

若是別人,壓根就不提這茬,把東西留下,康熙感興趣自然會過來看,不就有借口讓他多來重華宮幾回了嗎?

偏偏萬琉哈氏一副“皇上很感興趣不如把玻璃盒子一并拿走”的态度,李德全心想這位定嫔還真是不一般。

果然康熙聽後笑了笑道:“不妨事,放在這裏就好。免得放在朕那邊,回頭被哪個不長眼的拿走了,那就麻煩了。”

萬琉哈氏暗忖在康熙的眼皮底下,沒他開口,誰敢動蘋果一根手指頭啊!

不過他既然不想要帶走,萬琉哈氏也無所謂,自己還能就近觀察一番也挺好的,于是她就笑着點頭應下。

康熙深深看了萬琉哈氏一眼,明白她壓根就沒想到說留下玻璃盒子,他就能多來幾次重華宮。

她這腦瓜子一時十分靈光,一時又變得相當迷糊,着實叫康熙哭笑不得。

不過萬琉哈氏這樣,興許是對付外人心眼就多了,對自己人就信任有加,城府都不知道扔哪裏去了。

康熙心想着,以後他多盯着點兒就好。

張應得了實驗玻璃盒子密封效果的法子,就跟得了寶貝一樣,對着萬琉哈氏千恩萬謝,這才恭敬退下,回去跟工匠們一個個把做好的玻璃盒子實驗一番了。

果子一起放進去,回頭能保存最久的,那個玻璃盒子才是最得用的。

張應求見說了一會話,這下時辰就不早了。

康熙索性也不回去了,就此留在重華宮過夜。

金桂等宮女早就有了伺候的經驗,讓小廚房那邊早早就燒了熱水候着,這會兒康熙一發話就能立刻送過來。

不必再叫兩個小太監動手,小廚房的兩個雜工高大健壯,一手一桶熱水,一趟就把浴桶放滿了。

康熙沒讓困得東倒西歪的萬琉哈氏伺候自己沐浴,她就去空置的房間簡單洗了洗。

萬琉哈氏洗得很快,也沒有泡澡免得讓康熙久等,回來的時候康熙還沒洗完。

她坐在軟塌上等得昏昏欲睡,最後腦袋一歪,閉着眼就徹底睡着了。

金桂只是鋪床的功夫,回頭就發現萬琉哈氏竟然睡過去了,吓得臉色發白。

見萬琉哈氏睡得沉,金桂一時不知道該不該立刻叫醒她。

要是不叫,等會康熙回來發現萬琉哈氏居然比他還早睡着,要生氣了怎麽辦?

但是自家主子身子骨不算特別好,今兒跟皇上下棋十分費神,估計是累狠了,才會不知不覺就睡着了。

金桂一臉心疼看着萬琉哈氏,正遲疑的時候康熙已經沐浴回來了,一眼就看見在軟塌上睡得香甜的人。

康熙擡手攔下金桂叫醒萬琉哈氏的動作,揮揮手示意她出去。

他則是徑直過去,雙手輕輕抱起萬琉哈氏去床榻上放下。

萬琉哈氏感覺到熟悉的柔軟被褥,睡得是更沉了,中途壓根就沒被驚醒過來。

李德全見康熙在榻前盯着萬琉哈氏的睡顏一會兒,還以為他有點不高興,卻見他揮揮手,示意李德全熄燈,自己則是在萬琉哈氏身邊躺下了。

萬琉哈氏睡得很香,被盯着也沒有醒來的意思,看來是真的累了。

康熙借着月色看了一會,就發現她慢吞吞挪過來,鑽入自己懷裏。

他無奈一笑,知道萬琉哈氏這是怕冷了,伸手掖了掖了被子,把人往懷裏帶了帶,也合上了雙眼睡過去。

見狀,李德全趕緊蹑手蹑腳熄燈,然後就退了出來還關上門。

等他轉過頭,就對上四雙眼睛,頓時吓了一跳。

要不是李德全在康熙身邊呆的時間不短,早就練出了處變不驚,也差點被幾人吓着了。

他一臉嫌棄擺擺手,幾人退後了一點。

李德全看着金桂、清霞和兩個小太監盯着自己,看了眼裏頭小聲道:“放心,好着呢。”

知道幾個宮人是擔心定嫔先睡過去,康熙要不高興。

如今他們聽見沒事,這才偷偷松了一口氣。

既是放下擔心,幾人就分頭開始守夜。

守夜自然不必那麽多人,金桂白天伺候,這會兒要去休息,換了月瑩來。

兩個小太監也是輪流休息,小金子白天守着,這會兒就是小銀子來值夜了。

看金桂安排好,自個跟李德全打了招呼也去休息。

李德全見着這重華宮總算有模有樣,而不是亂糟糟的樣子,心裏暗暗點頭。

他自然不能走遠,要守着康熙,随時得了吩咐要進去伺候。

小銀子就領着李德全去了隔壁的小房間,早就準備好床榻,也鋪好了,就等着他睡下。

這是守夜的人睡的,小房間在卧室隔壁,有什麽聲響一下子就能聽見,而且地龍燒得足足的,被褥也幹淨,帶着皂角的香氣,想必是新洗鋪上的。

李德全看了很滿意,合衣睡下。

小銀子則是在門口的椅子坐着閉上眼小憩,壓根是不敢睡的,一邊豎起耳朵聽着隔壁的聲音。

要有什麽事,他也能立刻叫醒李德全。

好在一夜隔壁都安安靜靜的,等時辰差不多,小銀子就小聲叫醒了李德全。

李德全睜開眼,眼底沒有一點剛睡醒的倦意,也不知道是不是到了時辰早早就醒來,只是沒起身罷了。

小銀子也不意外,像李德全這樣身份的大太監,一直跟在康熙身邊伺候,伴君如伴虎,反而是最辛苦的,是一點都不能錯。

時間就像是刻在他們身體裏面了,哪怕沒人提醒,李德全也能估摸出時辰來。

當然,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在康熙身邊呆得更久。

李德全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和頭發,小銀子幫了把手,兩人就一前一後去隔壁。

他正要敲門,門已經打開了,康熙示意李德全放輕手腳進來。

小銀子去端了外頭的熱水進來給康熙梳洗,床榻的簾子放了下來,隐約能看見一道身影在裏頭。

想來萬琉哈氏又睡得昏天暗地沒能醒來,李德全也不是第一次見了,相當淡定。

他熟門熟路伺候康熙穿戴好,這才出去,月瑩就在外邊候着,輕聲道:“皇上,小廚房準備了點心。”

康熙看了眼時辰,還有時間,于是點點頭去用了兩塊點心,很快就坐上禦辇去上朝了。

月瑩恭送皇帝的禦辇離開後,在門外看了一眼,小聲吩咐小銀子回去休息,換了小金子過來。

小銀子應了,很快文雪和清霞也起了來,清霞就道:“你且去歇着,這邊有咱們兩個守着主子。”

月瑩點點頭,守了一夜,雖然眯眼休息了一會還是困的。

金桂剛起來洗了把臉,還沒徹底醒過來,文雪就匆匆進來,臉色有點發白道:“金桂姐姐,慈寧宮派人來請主子過去。”

聽罷,金桂直接瞌睡都吓跑了,飛快穿好衣服,一邊往外走一邊問道:“來的是哪位姐姐還是嬷嬷,在前頭招呼好了嗎?”

文雪連忙跟着走一邊說道:“姐姐,來的是慈寧宮的方嬷嬷。且放心,清霞姐姐在那邊招呼着,讓我先過來請你過去。”

金桂這才點點頭,文雪趕緊回去,換了清霞出來。

兩人一碰頭,就飛快商量好,金桂道:“只有文雪在那邊招呼總歸不夠周到。”

清霞也道:“我這就過去,你去主子那邊就好。”

她們一點頭,立刻又分頭走。

金桂叫上文雪跟着自己,匆忙趕去寝殿去叫醒萬琉哈氏。

萬琉哈氏睡得舒舒服服,還做着美夢就被金桂叫醒了。

兩個宮女臉上滿是着急,金桂麻溜把慈寧宮派人來請她的事說了。

萬琉哈氏聽得一愣,也趕緊起來洗漱和梳妝。

看金桂吓得梳頭的手都有點抖,萬琉哈氏側頭安慰她道:“把梳子拿穩了,這頭發可沒有時間再梳一回。而且太皇太後和皇太後都是慈愛人,慈寧宮也不吃人,你們怕什麽?”

估計是康熙最近老往她這邊跑,慈寧宮那邊才會想見自己的。

萬琉哈氏對着鏡子琢磨了一下,太皇太後不外乎是敲打自己一番,讓她不要獨占康熙,還勸着康熙在後宮雨露均分之類的。

又或者她之前幹涉朝政有點多,太皇太後讓自己收斂一點?

不管如何,慈寧宮召見,萬琉哈氏怎麽都要去見了。

反正船到橋頭自然直,她收拾好之後,還有心情偷摸了一塊點心墊了下肚子。

金桂和文雪見萬琉哈氏一派輕松的樣子,漸漸也放松下來。

萬琉哈氏收拾妥當就去前面見那位方嬷嬷,叫人久等總歸不好。

方嬷嬷長得就是慈眉善目的樣子,嘴角含笑,一副好脾氣的模樣,見着她就先起身行禮了,嘴上還道:“太皇太後臨時起意想見一見定嫔娘娘,倒是有些唐突了。”

這語氣十分溫和,聽着不像是鴻門宴的樣子,萬琉哈氏心裏就偷偷松了一口氣。

雖然她在金桂和文雪面前表現得夠冷靜,但是心裏難免忐忑。

畢竟是太皇太後,那位經歷了三朝帝王,又親手扶着康熙這位千古一帝登上皇位的孝莊太後,萬琉哈氏心底難免有點發憷。

好在看方嬷嬷的态度,她才心定了一些。

跟着萬琉哈氏出門的,自然還是金桂。

小金子已經機靈準備好轎子,一行人就往慈寧宮去了。

萬琉哈氏坐着轎子去慈寧宮的時候天色才透亮,時辰應該很早,路上除了灑掃的宮人就沒幾個了。

她見着幾人一臉驚吓的樣子連忙行禮,等自己走遠了,他們又匆匆忙忙四散而去,仿佛後邊跟着什麽吃人的猛獸一樣,害怕極了。

金桂見狀,湊過來轎子邊上小聲提醒道:“主子,他們該是回去報信了。”

這些灑掃的宮人都是機靈的,若是趁早去報信還能拿點賞錢,何樂而不為?

她們這身邊有方嬷嬷,走的又是去慈寧宮的路,宮人們一看就明白,萬琉哈氏這是被慈寧宮的兩位召見了。

等萬琉哈氏的轎子到了慈寧宮門口,後宮大半的嫔妃都已經知道這件事了。

惠嫔有點幸災樂禍,想着這次之後,萬琉哈氏也不敢再占着康熙,指不定皇帝還能過來延禧宮坐一坐。

榮嫔就有點驚訝,畢竟太皇太後不怎麽插手後宮的事。

哪怕之前佟佳氏出了錯漏,太皇太後也沒責怪她,這次怎麽就對萬琉哈氏出手了?

說真的,萬琉哈氏這陣子是風頭正勝,時間卻挺短的。

之前德嫔和宜嫔受寵好幾年呢,也沒見太皇太後說什麽。

所以榮嫔并不覺得天皇太後把萬琉哈氏召過去,就是為了讓她少霸着康熙,勸着他去後宮雨露均分什麽的,反而可能是為了別的事。

德嫔也是這麽想的,畢竟太皇太後是歷經了三朝皇帝的人了。

太皇太後之前輔助康熙,等他能立住親政了,立刻就放手。

說放就放,毫無一點拖泥帶水,甚至後宮的權力也放了,她就始終沒插手過,甚至都不怎麽過問。

康熙要寵誰,只要沒有影響前朝,太皇太後也不在意。

萬琉哈氏也是這麽認為的,所以進去的時候臉色如常,倒是沒有兢兢戰戰的樣子。

太皇太後見她這樣,心裏默默點頭。

要是縮手縮腳,還沒問什麽,自個倒是先膽怯了,就叫太皇太後有點看不上了。

她這樣落落大方才對,不過康熙能喜歡的,自然也不是那等小家子氣的性子。

萬琉哈氏上前行禮,除了太皇太後,皇太後也在。

皇太後身邊還站着蘇麻喇姑,估計是給她做翻譯的。

蘇麻喇姑的滿語和蒙語都是極為出色的,給皇太後做翻譯是再适合不過了。

太皇太後對着萬琉哈氏頗為和藹和親道:“說下吧,可是用過早飯了?要是還沒有,讓人拿兩盤點心,還是想吃點熱乎的?”

萬琉哈氏連忙道:“回太皇太後,我出來的時候已經吃過了。”

這話讓太皇太後看了她一眼,被自己突然召見,匆忙過來之前還有心情用早飯,這心性确實不一般。

太皇太後讓方嬷嬷過去,也沒說為了什麽,去的還匆忙,其實也是有點想看看萬琉哈氏如何應對。

畢竟越是時間緊迫,人表現出來的才會越真實。

如今萬琉哈氏瞧着應對如常,大方得體,毫無一點怯意,讓太皇太後眼底的笑意也多了幾分。

萬琉哈氏心裏也不是一點都不忐忑,如今看太皇太後還關心自己有沒用早飯,顯然确實不是什麽大事了。

果然太皇太後笑着說道:“之前聽皇上提起你兩回,我實在好奇得很,就讓人把你請過來說說話了。”

萬琉哈氏抿唇一笑道:“能陪着太皇太後和太後娘娘說話,是我的榮幸了。”

她眼底的敬重和佩服是那麽真實,讓太皇太後的心情不錯。

皇太後那邊聽着蘇麻喇姑的翻譯,也覺得這位定嫔挺好的。

哪怕是會說話會來事的宜嫔,剛開始的時候跟太皇太後說話可沒那麽自在。

也是後來宜嫔慢慢熟悉了,又習慣了,才自如起來的。

這個萬琉哈氏平日請安的時候頗為沉默腼腆,如今單獨召見,倒是顯得應答如流,絲毫沒一點怯場的樣子,皇太後心裏也是喜歡的。

皇太後可不喜歡見着人卻是唯唯諾諾的,那就沒意思透了。

畢竟她光是看着那個畏縮的樣子,也是不想聊下去的。

太皇太後揮揮手,示意跟在萬琉哈氏身後的金桂,以及其他宮人都退下,只留下蘇麻喇姑在,這才微笑說道:“皇上跟我提到,你在海商稅收和雲貴之事都頗有見地,幫忙解決了不少麻煩。”

萬琉哈氏連忙謙虛道:“是皇上謬贊了,我也只是書看多了在紙上談兵。也是皇上英明,從中發現可用之處,實在是萬民之幸。”

要她什麽功勞都攬在身上,笑眯眯應下,又或者滿臉驕傲的樣子,太皇太後這話就可以打住了。

如今看萬琉哈氏果然是個有分寸的,這事沒攬在身上,卻也沒有吓得直接否定。

她确實提了,但是只抛磚引玉,最後拍板做決定是英明的康熙,這就讓太皇太後聽着很滿意了。

當祖母的,誰不喜歡聽別人說自家孫子最厲害了呢!

而且萬琉哈氏誇得尤為真誠,也沒多少華麗和浮誇的辭藻,深得她心。

萬琉哈氏又說起她如何提及海商之事,是從一本書開始。

她說的語速不快,為了讓蘇麻喇姑能給皇太後慢慢翻譯,不至于落下了。

這就讓皇太後心裏也頗為滿意,甚至萬琉哈氏偶爾還會用磕磕碰碰的蒙語跟她說上幾句話,叫皇太後心裏更高興了。

最讓皇太後驚喜的是,她偶爾指出萬琉哈氏說的的不太對的地方,她很快就改正了,而且越說越是流利了許多。

萬琉哈氏心知這就是語言,學會了未必說的好,但是用多了自然而然就好起來了。

之前原身會聽一點,看書也自學了一些,可是用的機會實在太少了。

請安的時候,慈寧宮那都是宜嫔的舞臺,她性子要腼腆一些也不愛出風頭,沒機會跟皇太後說話,這蒙語就用不上了。

就跟以前學英語的時候,語法和詞彙都熟悉,筆試沒問題,口語考試的時候就得結巴了。

萬琉哈氏的同桌就一有機會纏着外教,口語水平是突飛猛進。

她則是在進修的時候有幾個外國同學,時常要小組交流,所以口語才變得好了起來。

如今也是一樣,有皇太後這個蒙語十級的人在,還耐心指點萬琉哈氏。

就她那個屬于研究員的腦瓜子,加上原身的學識和記憶,要是沒一點進步就實在說不過去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