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孝宗不肖父(10)
龍興元年,對于江北的百姓,尤其是汴京百姓來說,是一個新的開始,一個充滿希望的開始。
但對于留在臨安的大宋官員,尤其是那些曾經擔負着趙構“委托”“輔政”的大臣們,并不是一個好的開始。
起初,他們以為太子北上抗金,十有八九是有去無回,都已經開始收拾行李,安排家小,變賣房産準備逃離臨安,可沒想到一轉眼功夫,太子居然打贏了金人,甚至還斬殺了金國皇帝。
這戰報傳來的時候,他們都不信,以為是太子殿下好大喜功,命人謊報軍情,頂多是金兵水性不好沒能過江,怎麽可能有機會反攻過去還殺了金帝?
結果日子一天天過去,辟謠的人依舊沒有出現,反倒是太子一路勝仗的捷報頻頻回傳,振奮人心之餘,也讓朝堂諸人心有不安。
直到收複汴京的消息傳來,朝堂轟動,老臣們甚至激動得當場昏厥過去,迫不及待地北上,留下這些負責“輔政”的大臣們在冷冷清清的臨安等候消息。
等來等去,沒等到太子殿下班師回朝的消息,等來了太子黃袍加身在汴京登基的消息,等來了汴京重設六部,臨安官員繼續留守的消息……他們就徹底坐不住了。
他們守在臨安就是為了守住既得利益,守住官位和家財,可如今連新帝徹底不回臨安,那他們留下就只有被邊緣化甚至徹底抛棄的結果。
可就算現在趕去汴京,他們只怕也要被排在後面,沒趕上從龍之功,又曾經跟太子殿下對着幹,想也不會有什麽好位置等着他們,可留在臨安坐冷板凳,誰由能甘心?
就有人開始想念前任官家現任太上皇趙構了。
可如今太上皇尚在海上巡獵,大海茫茫,誰能找到他報信呢?
先前宰相陳康伯和兵部尚書楊椿聽聞太子收複汴京,激動的先是昏厥,醒來後直接連家都沒回就趕赴汴京,後來還是家裏人慌慌忙忙地帶着馬車追上去,才護送着兩個從宋徽宗年間就入朝為官的三朝元老奔赴汴京。
如今留在臨安的,大多是趙構後來提拔,秦桧之流的主和派投降派,他們先前就準備繼續南逃或者幹脆投降請和,眼下更是心虛不敢去汴京見新帝,只能絞盡腦汁想辦法去聯系海上飄搖的太上皇,請他老人家回來做主。
而漂泊在海上大半年的趙構,走遍了幾個南海藩國之後,終于也厭倦了海上的日子,準備帶着船隊返航回國。
“也不知道金人退了沒,建王監國可否用心,唉,便是身在海外,朕還是有太多放不下啊!”
身邊随侍的太監陪笑着說道:“官家若是能放下這些凡塵俗事,只怕就能得道成仙,臣等也可以跟着雞犬升天。只是官家心系大宋江山和萬民福祉,實乃大宋百姓之福,也是臣等的福氣啊!”
Advertisement
趙構笑道:“當年始皇帝派徐福出海尋蓬萊仙山都沒尋到,若是仙山那般易尋,豈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仙?”
“還是回去吧,出來這麽久,朕着實放心不下,不知皇兒能不能擔負得起監國之責啊!”
嬴政不但擔負起監國之責,連複國建國的活兒都一起幹了。
從臨安趕來的一衆老臣,跟着新帝幹了不到兩月,就趴下了一半。
無他,唯心累而已。
誰都沒想到,經歷徽欽二宗到高宗三朝,哦不,到如今新帝已經是第四代的老臣,頭一回見到這種工作狂的肝法。
大宋朝的官員假期很多,雖然早朝的時間也是五更(3-5點),但宋代基本上是五日一朝,有時候甚至是一旬一朝,而平時則是卯時到各部衙門“畫卯”簽到,申時散值下班,相當于朝六晚三,每旬一休。
除此之外,大宋的官員還享有大量的法定節假日。如元日、寒食、冬至、天慶、上元節都有七天假期,天聖、夏至、先天、中元、下元、降聖、臘八各三天假期,其餘如立春清明等二十四節氣大都有一天假期,林林總總加起來,約莫有一百一十多天的假期。
再加上原本的大宋官制中,官吏分設,大量的基礎工作都是由吏員完成,很多官員文采出衆,卻未必善于處理政務,給下級吏員很多權限,導致一些地方州縣的權利甚至都掌握在吏員手中,将縣令和知府架空都不少見。
要不當初《水浒》中一個宋押司,就能成為江湖中人的“及時雨”,連官府簽押的印信都敢帶出衙門,便可見一斑。
而嬴政哪裏會管下級官吏是怎麽運作的,他只管任命完各部人員後,就開始安排工作。
作為一個在竹簡奏章時代,一天能批閱八百斤竹簡的猛人,到了這個時代,嬴政從來不怕事多,只怕手下人閑着沒事幹。
剛剛收複的江北各地都需要人,汴京城中亦是百廢待興,新朝初立上上下下都有忙不完的事,嬴政壓根就沒想過還有“假期”這件事。
當然,他也沒定下早朝的規矩,而是天天逮着三省六部主管們開會。
早上開朝會,中午各部回去安排工作,下午到晚上就拼命做事,因為第二□□會新帝就要過問工作進展或結果。
龍興元年頭兩個月,一天也沒休,習慣了幹兩天歇一天的老臣們,徹底扛不住,連着病倒了幾個,虞允文這才委婉地提醒皇帝陛下,該放假了。
嬴政從奏章堆裏擡起頭,愕然地看着虞允文,“放假?為何要放假?各地的春耕安排完了嗎?水利河工都檢查了嗎?兵備如何?河東河北路的義軍聯絡如何了?南邊的稅銀可有運來……”
他将案上的一摞奏折分攤在虞允文面前,皺着眉說道:“這些事若是耽擱一時,下面便會耽擱數日,若是誤了農時水利,導致農田歉收水患旱情,該當如何?”
“各地義軍的情況也必須每日跟進,稍有差池,便會前功盡棄,如今我們看似占盡先機,可若是金人緩過勁來,以他們的實力,定然會再行反撲。不趁他病要他命,難道還要放假等他們緩過勁來反撲?”
“微臣明白,可是……”虞允文苦笑道:“陳相和楊尚書年事已高,連續兩月未休,真的身體不适……”
“哦,那就讓其他人頂上。”嬴政将另外一摞奏折遞給他,“大宋有多少冗官冗吏,虞卿想必比朕更為清楚。既然有幹不動的,那就讓能做事的來做事。陳相為國勞心勞力多年,如今國事繁重,也不好勞動他太過,将他手中職責,分予文華殿左右學士吧。”
虞允文心頭一凜,立刻明白過來,新帝這是要趁着新朝初立,大部分官員都被扔在了臨安,要給大家重新立規矩。
如今的汴京城這邊,除了一直追随他的年輕官吏和禁軍統領們,就是一些及時趕來的老臣,這些人都是跟着新帝上位,自然不會反對他的決策,尤其是如今百廢待興之時,的确事務繁多,同樣也機會良多。
新帝在這個時候徹底改變了朝堂規矩,甩開以前的君臣心照不宣的游戲規則,要所有人按照他的規則行事,正是阻力最小的時候。
等今科的恩科科舉考試一過,又有大批的新人入朝,這些在新帝登基後成為天子門生的官員,更不可能反對新帝的政策,如此一來,他便可以最小的代價将朝堂上下的官員清洗一遍,讓他們全都執行他定下的新規。
這不能說不對,可如此變動,難免會引起老臣反彈,甚至新臣們也會擔心,這種加班沒假期的日子,成為常态的話……這官當的就太辛苦了。
他咬咬牙,為了大家和自己以後的福利,還是不得不問:“官家有心清理吏治,實為大宋之福。然百官假期,原本一旬休沐一日,另有年節假日不定,若是為近期北伐加班尚可取消假期,可若是久不休假,百官亦有家人親友,也需要假日休憩,還望官家體恤群臣。”
嬴政默然。
腦海中的直播彈幕已經開始瘋狂刷屏,只是這一次,罵他的居多。
【以前聽說秦朝官員無假期,幹不死就往死裏幹,原來是真的啊!】
【政哥說了,給你活幹是福報,想什麽633,007才是你們的歸宿!】
【啊這,這回我真沒法站政哥了!強烈要求工作時間縮短,延長假期!我們不要996,我們要633!】
【633是什麽意思?】
【宋朝原本的工作時間是早6晚3每月休3天,其他假期合計有一百多天,基本上就是上二休一。】
【好吧,從鹹魚朝廷變成了卷皇當政,的确讓人很難接受啊!】
【政哥精力充沛,可他說一句話,就得無數人跑斷腿,他說話輕巧,可做事的人多辛苦啊!】
【加薪!放假!加薪!放假!】
【我們要放假,我們要加薪!抵制007!不要卷皇!】
系統都小心翼翼地說道:“宿主,你要不要再考慮一下……”
嬴政忽地一笑,點了點頭,說道:“虞卿說的是,事有輕重緩急,也不是一天能做完的。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是朕疏忽了,辛苦衆卿,那自今日起,完成本部工作任務的,可每旬一休,節假日暫且不休,待收複燕京,平定北地之後,再行商議假期之事。”
“如何?”
虞允文沒想到素來威嚴的新帝居然今日這麽好說話,頓時驚喜萬分,深深拜謝:“多謝官家體恤,微臣代百官謝過陛下恩德!”
嬴政擺擺手,“本就是應為之事,虞卿提醒的對,就由你去拟旨,并代朕問候幾位相公,讓他們不必擔心,朕會另行安排人接手他們手中事務……”
“呃……”虞允文拜了一半,僵在了那裏,雖然争取到了假期,争取到了福利,可依然無法改變的是,新帝卷皇的本質啊!
作者有話說:
而我依然是艱難日三的鹹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