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貝奇丹克府(4)

===============================

艾普莉給這部愛情小說暫定名為《玫瑰戰争》——一般來說,艾普莉的注意力很快就會轉移,所以,暫定名和最終定名也差不多。

《玫瑰戰争》啊,在書架一排粉紅色的愛情小說中非常普通的書名。玫瑰總是和愛情、美女聯系在一起,當然,對于英國人來說也可以聯想到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玫瑰戰争’...或許是歷史題材的愛情小說?

然而,和那些沒有半點兒關系。

簡猜想,‘玫瑰’指的是女主角,戰争當然是...對于女主角珍妮弗來說,她的愛情就是‘戰争’,真正的戰争,求生之戰。

小說從倫敦一所公學說起,這裏有很多前途光明的年輕人,珍妮弗是其中一位——她出身于中産之家,父親是銀行高管,母親是一間陶藝教室的老師。事實上,公學之中最多的并非富豪兒女、高官之子,這裏最多的是重視子女教育的中産之家的孩子。

珍妮弗走進學校之後,認識的同學紛紛和她打招呼,态度親熱。她一一回應,這個時候簡沒有察覺到問題,只是覺得珍妮弗完美過頭了,她好像總能以最完美的姿态面對身邊每一個人。

‘完美’不是說挑不出錯兒,而是有些不那麽好的地方,一點兒小脾氣,一點兒小笨拙,反而讓她更可愛了。

事實上,簡很快意識到珍妮弗是學校裏的風雲人物。

珍妮弗有着超乎尋常的美貌,很多年輕男孩兒只是看到她就神魂颠倒了。更何況她還很擅長和人相處,只要她願意,總能讓某個男孩兒愛她。

事情到這裏開始變得有趣了,這可不是一般愛情小說會有的情節。這年頭的愛情小說早就不是尊貴勇敢的王子和美麗善良的公主大團圓結局的樣子了,甚至不是簡·奧斯汀時代那樣,淑女與紳士的組合——淑女的地位或許會比紳士低一些,但本質上兩者還是同一個階級的。

現在最受歡迎的,是‘普通’一點兒的女孩兒,就像正在讀小說的每一個年輕姑娘一樣。

誰還沒有一個灰姑娘遇到白馬王子的夢呢。

而像珍妮弗這樣的女主角,顯然是不符合潮流。

終于,在第一章 的結尾,珍妮弗與一個男孩兒微妙而高超的調情後,一個‘提示音’揭開了所有謎題。

‘愛情點數+2’

珍妮弗在兩年前出過一次很嚴重的車禍,但她奇跡般地活了下來,甚至只受了點兒擦傷。家人和朋友只覺得她幸運,實際上她得到了一份‘魔鬼的力量’——她本來應該在車禍中喪生的,想要活下去,只能靠‘愛’。

一個愛情點數對她來說就是一天的生命!

想要活下去,就只能拼命抓住愛,這确實是珍妮弗的求生戰争了。

這份‘魔鬼的力量’給予珍妮弗的幫助不多,不過随着她得到越來越多的愛,她會越來越美。美麗的人更容易攫取‘愛’,從這個角度來說,這份‘小小幫助’非常實用。

以此為背景發生的故事,讓簡欲罷不能。

簡出生于一個相對保守的家庭,她本人是新時代女性,但也不是突破常規的那種類型。過去,她見到一個女孩兒勾引許多男孩兒,會覺得那是個‘碧池’。但看到珍妮弗将女性魅力運用到那種程度,就覺得很爽。

只想讀更多——只可惜,暫時到此為止了。對此,簡只希望《玫瑰戰争》能早點兒在那份還沒有出版的報紙上連載,到時,艾普莉小姐應該會多寫點兒。

“多裏斯小姐的報紙,什麽時候才會發行呢?”檢查完所有的稿件,簡忍不住自言自語。

事實上,她不用等太久了,而且在這件事上,有人比她着急的多。

第二天,艾米麗·多裏斯在上午十點鐘,準時到了貝奇丹克府。

艾米麗·多裏斯正是那位雄心壯志進軍報業的富家千金,她來和艾普莉簽署授權合同——艾米莉的小說将要在她的小報上連載,雖然艾普莉和她都不可能因為後續的一些利益鬧翻,但資本主義社會,訂立契約更像是習慣,不這樣做反而奇怪。

莫妮卡充當了經紀人和律師的角色,替艾普莉看合同。其實沒什麽可看的,艾米麗拿出來的合同就是在制式合同的基礎上稍微改了改。比如說,如果小說後續通過其他方式盈利,報社無權分享利益等等。

如果是捧紅小說,然後賺錢的報社,那當然不能如此處理。但她辦的是八卦小報,主要盈利模式是廣告費,至于小說走紅,然後出版掙錢——不少小報也連載□□小說、恐怖小說,那就是廁紙小說,用腳趾頭想也知道真正出版是不會有人買賬的。所以,小報對于分享連載小說的後續收益,興趣也不大。

小報本來就吸引不來像樣的作者,還做吃相難看的樣子,那些作者又不是奴隸,就不幹了。

另外還有些零碎條款,總的來說都是比較偏向艾普莉的...倒不是說艾米麗給艾普莉開了高價,事實上艾普莉替她的小報撰寫小說是掙不到底薪的,只有分成。簡單來說,能拿多少錢,還得看情況。

不過,分成比例給的很高。

“艾普莉的小說真的很有趣,即使很早就知道艾普莉有這個才能,親眼見到還是覺得很吃驚呢。”艾米麗是一個性情堅毅,非常獨立的新時代女性。雖然是個富家千金,卻從小習慣一切依靠自己。

她讀高中開始,就做平面模特,靠做模特賺的錢自己負擔學費和生活費。

現在又想做小報,擁有自己的事業。

但即使是這樣的艾米麗,也是一個女孩子,和大多數的女孩子一樣,她也會看愛情小說。市面上的愛情小說其實大多數都是雷同的,看的多了就沒什麽意思了。可《玫瑰戰争》不同,在看完了寫出來的這部分後,她想要看接下來故事的心情非常熱切!

更重要的是,小說裏的女主角珍妮弗,還有将要的男性角色,都讓她記憶猶新!要知道,她現在回憶最近看過的愛情小說,幾乎每一冊都是看過就放下了,裏面的主角也想不起來是什麽樣了。

“如果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讀者,會非常樂于收集接下來的報紙,一定要讀完這本小說才可以!”艾米麗一點兒也不吝惜誇獎。

在倫敦辦小報是很簡單,也很賺錢的。就是那種會在地鐵口之類人流量巨大的地方免費發放的小報,這種小報不要錢,看起來還要倒貼原料和人工。但實際不是那樣,秘密就在上面的有大量的廣告板塊,賺的就是投放廣告的甲方。

不過這要求小報有一定的影響力,不然的話,商家也不傻,不會在這種小報上投廣告。

這類小報主要報導各類公衆人物的花邊新聞,聳人聽聞的奇談,也不吝啬拍攝大版大版的內衣女郎——內衣女郎的話,很多男人都願意在進廁所前拿一份。

眼球經濟真是非常在行。

不過同質化之下,這幾年小報的競争是越來越激烈了,每年有很多新的小報誕生,也有很多舊的小報無聲無息消失了。大量小報根本活不過三個月,等到創業者的錢花的差不多了,就倒閉了。

艾米麗是打算用小說來突圍,這類小報上用恐怖小說、爛俗愛情小說吸引住用戶也不算少見。找艾普莉幫這個忙,主要是因為一般的小說她看不上,覺得沒法帶動小報影響力。而真正的好小說,哪裏是那麽容易淘到的呢?

就算淘到了,人家也不見得願意在小報上連載。

艾普莉過去不止寫詩,也會寫點兒小故事,別人不知道,朋友們是知道的,都說她寫的棒極了...所以一下想到了她。

但想到歸想到,艾普莉能拿出什麽樣的成品,她其實也不能預料。現在結果超出預期的好,她也不會故意不說。

“親愛的,我真為你驕傲!”莫妮卡就像所有的父母一樣,眼睛閃閃發光。上次這樣,還是艾普莉的詩集大賣,引起評論界震動時了。她其實對艾普莉放下屬于詩人的光輝事業不要,又轉而去寫小說有些不理解...不過她也沒有阻止。

因為仔細想想,艾普莉好像一直是這樣的——她無法在一件事上長久地保持熱情,哪怕她确實擅長,能做出巨大成就。

當然,這不妨礙莫妮卡為此驕傲!

首先是因為為人父母,很自然、很質樸的情感,然後,炫耀孩子也是富豪們的日常。小海多克們都很好看、都很優秀,一直是莫妮卡在社交場合的快樂源泉之一。

本來看合同都可以交給律師來做,海多克家與幾大律所都有往來——或者是‘鋒銳’的法律顧問,或者莫妮卡這邊也有一個‘泊世公司’,法律顧問也不少,由這些律師找幾個精通出版業規則、浸淫文化産業,專業做圖書版權的,一點兒也不難。

但莫妮卡選擇了自己來。

莫妮卡沒有讀過法律專業,但她一直在文化産業耳濡目染,很多事不言自明。

因為雙方都很有默契,也不會因為‘小小利益’糾纏不清,所以簽訂合同并不複雜。艾米麗到了之後,不到一個小時就全部做好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