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一個荷包

路征和周暄是舟山先生最為看重的兩個後輩,他希望這倆人能在一起,為此他還曾特意跟路征長談過。後來這倆人果真彼此有意,他欣慰的同時,卻又因為“換親”而頭疼心酸。

如今見這兩人真心不變且相互信賴,他更覺欣喜。年輕人懂堅持,不放棄,很好。他這半截身子已經沒土的老人,或許也不應該袖手旁觀。那就幫一幫他們吧。

他雖然一生不知情愛滋味,但到底還是希望有情人能夠終成眷屬的,也算是彌補他的一個遺憾。

周暄眼中閃過喜色,有舅公幫忙,自然會好上許多。她當即施禮,笑盈盈道:“那就多謝舅公了。”

舟山先生颔首,卻伸手扶了扶她,說道:“我只說想想法子,未必能成功。你不用謝這麽早。”

“舅公肯幫忙就已經很好啦。再說了,舅公若想幫忙,又有什麽事情是做不到的?”周暄心中激蕩,她隐約聽誰說過,當年她父母在一起時,遭到祖父祖母反對,只有舅公是支持他們的。而今父母生活幸福,對舅公的格外尊重,未嘗沒有這方面的原因。

舟山先生擺了擺手,卻沒再說什麽。他自己也清楚,他若以長輩身份強行命令周恕夫婦同意這親事,也不是不可以。只是,這樣做,霸道而且還讓周恕夫婦為難,非他所願。最好的法子莫過于從根子上真正解決周恕夫婦的後顧之憂。

周暄心念微動,也隐約猜出了一點。要改變世人的看法,并不容易。她深深吸了口氣,心緒複雜。

周暄琢磨着,她可以給路征回封信。她屏退丫鬟,自己鋪紙研墨,待提起筆時,心中千言萬語卻又不知該從何說起。

筆拿起又放下。她思忖半晌,幽幽嘆了口氣,終是寫上簡單幾句話。

她很好,她相信他。

也許未來的路并不好走,但只要兩人互相信任,兩顆心就不會分離。

可能最開始,他們也只是少年的心動。但是訂親之路的艱難,反倒讓他們對未來對彼此有了更多的期待和熱情。雖然不能常常見面,然而感情似乎倒更深了些。

周暄将信托舅公轉交給路征。她想了又想,終究還是在信封裏又添了兩頁,只簡單說自己近來日常小事。

她想路征大概會願意看到這些。

事實上,她也想知道,近些日子,路征都在做什麽。

Advertisement

而且,她又附上了她做的荷包。——她認為,這個荷包并沒有反映出她的真實水平,她平時做的,要比這個好看多了。希望路征不要嫌棄才是。

當然,路征拿到荷包,沒有一絲一毫的嫌棄。在周暄眼裏,她做失手的荷包,在路征看來,堪稱完美。

她做的,做成什麽樣都好。在這個世界,他贈給周暄很多東西,數都數不過來。而這還是周暄第一次主動親手做了東西給他。

——不是所謂的謝禮,不是年節的回禮,而是單純的,她想送給他的禮物。

路征摩挲着荷包,心中的喜悅難以言說。他腦海中閃過很多場景,有前世讀過的古詩、看過的電視,有以前和周暄相處的點滴……

人們說送荷包定終身。周暄的舉動是想要許終身麽?

他喜歡的女孩子也喜歡着他,且願意以一生相托。那他有什麽理由不為了他們的将來而努力?

他想,他愛這個姑娘。他願意為了她,去面對一切風浪。

并不算很難,不是麽?

路征這些日子,一直策劃着移風易俗之事。設想着容易,但他總得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可去直接施行,而且他得有足夠的理由去說服皇帝。

雖說他最初的目的是為了自己和周暄的事情,但若真改起來,該變的可不止一星半點。

大皇子和二皇子一向都跟他走得近,聽說他的一些想法,頗為贊成。——這兩人對路征的提議,向來都是支持的多。

兩個皇子還湊趣似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即将大婚的大皇子盡管已經看到過了侯姑娘的畫像,然而對未來妻子面貌仍不甚放心。他就提出,未婚男女可在成婚前私下見面。

而二皇子則聲稱,最好不許表兄妹成親。——不管是姑姑家的表妹還是舅舅家的表妹,他都是拿她們當親妹妹看的,他可不想娶她們中的任何一個……

這兩個年輕人,最關心的竟然都是跟自己密切相關的婚姻問題。

路征含笑聽着,也說自己的想法,他習慣了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這世界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考慮。以往的經驗告訴他,這樣更容易成功。

這世上的風俗本就是不斷變化的。五十年前一個樣,五十年後一個樣。路征聽說過,五十年前京中貴女當街表白也不罕見,而五十年後的女子大多都矜持含蓄起來。

——當然,這跟上面的提倡分不開來。

按說,這世道,變一變,也沒什麽。反正萬事萬物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

他們計較着就在大皇子大婚前後,将方案呈給皇帝。

然而就在大皇子大婚前幾日,發生了一件轟動京城的大事。

泾陽侯宋三爺和靈犀縣主林樾蓉成親了。靈犀縣主是太後新封的,風光的很。而宋三爺和公主的那點逸事,更是幾乎人人皆知。

不少人去看熱鬧。

他們的婚禮極為盛大,十裏紅妝,熱鬧非凡。須知宋家家底豐厚,林家當年更是天下首富,且林樾蓉自己經商,攢下的私房錢也不少。她也沒什麽兄弟,萬安伯又寵愛她,她的嫁妝極為豐厚。

浩浩蕩蕩的送親隊伍,晃花了不少人的眼。

周暄原本還想着林樾蓉出嫁,林樾溪可能會有回府的機會。——畢竟唯一的妹妹在郊外莊子上,萬一有誰問起,新娘子面上也不好看。

然而事實證明她想多了。林樾蓉出嫁,林府忙碌無比,似乎都忘記了還在莊子上的林二姑娘。

林樾蓉順利出嫁,出嫁當日,宮中太後竟還有賞賜。

人人都說,看來泾陽侯和綏陽長公主的事情是假的了。若是真的,太後身為長公主的生母,不讨厭林樾蓉也就罷了,還會善待林樾蓉?

倒是綏陽長公主這日并未露面。

泾陽侯也不介意,說到底他和長公主雖然當初很有默契的打算在一起,但并沒有不是麽?

他自問跟公主也沒感情,合作居多。反而是他與阿蓉之間,從相識到相知,或許年齡上的差距,她和宋愈的舊事,都曾讓他猶豫,但他對她的心意,從來沒有改變過。一如她對他的真情。

他喜歡她看他時深情的眼神,那溫柔卻熾熱的深情,幾乎能将他溺斃。他疑惑于她深情的眼神,他也很慶幸,這眼神以後只屬于他。

至于別的,跟他又有什麽關系?

父親與林樾蓉成親,對宋愈而言,無疑是一種折磨。自己念念不忘的人,終于嫁給了自己的父親。

明明這一日跟記憶中沒有任何分別,明明他已經經歷過一世,可他再次看見,仍忍不住心痛,甚至比上一世要痛上許多。

是了,上輩子,這個時候的他,還未察覺到他對林樾蓉的心思。他對令儀一見鐘情,兩人順利訂婚,他志得意滿,滿心期待。縱使有些許難過也只是因為曾經跟自己有牽扯的,那個變化很大的,很吸引人的女人竟然嫁給自己父親了。

可是,這一世,他是清楚明白的知道自己的心思的。甚至在他們拜堂時,他還想過自己頂替了父親與她拜堂,或是再重來一回,不管什麽繼母,禁忌,就是跟她在一起……

但很快,他就趕走了這些念頭。不行,他要彌補令儀,他對不住令儀,也對不住他們未出世的孩子……

上天給他機會,是聽到了他的心聲,教他來彌補過錯的,不是讓他來再添遺憾的。況且,他看得出來,父親與阿蓉感情極好,他插不進去。

所以,他只能彌補令儀。

這結論讓他痛苦的同時,又有些心安和期待。

或許,他真的可以和令儀好好的,擁有本來應該屬于他們的孩子……

這段日子,因為忙着父親娶妻的事情,他也沒有精力去思考該怎麽才能娶了令儀。如今林樾蓉進門了,她是他名正言順的繼母了。他最後的一絲幻想沒有了,他也該努力了。也許他幸福了,就不會胡思亂想了。

上回請了王媒婆說媒不成,看得出來,王媒婆的嘴皮子還是很好的。

下一步該做什麽了?合八字是不是?

對令儀的八字,他很熟悉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