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023 竹荪絲瓜湯(二)
王嬸平時在家做絲瓜湯的時候, 淑芬總是躲得遠遠的。
每次家裏買了絲瓜,淑芬就将廚房視為洪水猛獸,堅決不肯踏入半步, 仿佛她不是在廚房裏做菜, 而是在廚房裏拆彈一樣。
王嬸百思不得其解, 問淑芬到底是為什麽, 淑芬就會重複一遍毛毛蟲集中營的說辭, 配上她一臉心有餘悸的表情, 看得王嬸心裏直嘀咕, 不明白絲瓜到底怎麽她了。
而且, 淑芬還天天把“我不吃絲瓜”這種話挂在嘴邊上,任她說了多少遍絲瓜清熱祛濕,富含膳食纖維,吃了對人好, 淑芬也照樣對其不屑一顧。
甚至,王嬸在想着淑芬愛美, 一般來講對于會養顏美容的東西都會比較沒有抵抗力後, 還把絲瓜吃了對皮膚好這種種優點全都搬了出來, 試圖令她心動。
讓人深感無奈的是, 淑芬仍舊對她的絲瓜湯敬而遠之,絕對不肯嘗試, 還說出了什麽“我寧願當一輩子醜八怪”之類的話,實在是讓人氣得不行。
王嬸也試圖換個做法試試,但她的廚藝就那麽回事兒, 不管怎麽折騰,做出來的絲瓜都是灰撲撲的,看着就讓人沒食欲。
久而久之, 王嬸也不再非要淑芬吃絲瓜不可了。反正,現代社會這麽發達,淑芬不愛吃絲瓜也沒什麽事,缺的那點營養,也可以從別的食物中補回來。
然而,現在卻是不一樣了。
王嬸看着女兒一口接一口地吃着絲瓜,真有一股說不出來的欣慰,恨不得捏着淑芬的耳朵,讓她承認絲瓜是個好東西,以後多吃點絲瓜。
王嬸笑容滿面,一直感嘆:“真好,閨女長大了長大了,以後都要多多吃絲瓜,知道嗎?”
可淑芬卻是捧着碗,義正言辭地說:“我愛喝的是老板做的竹荪絲瓜湯呀,這跟我讨厭絲瓜并不沖突好嗎?!”
王嬸找不到法子反駁她,無奈得要死。
但淑芬覺得自己的話很有道理。她不愛吃絲瓜,根本就不是因為挑食,而是因為覺得這個東西不好吃。
畢竟,她以前喝的絲瓜湯口感都很奇怪。王嬸煮出來的絲瓜湯是灰白色的,喝起來不僅沒有鮮甜的感覺,還有一股瓜果類蔬菜特有的味道,就好像是絲瓜摘下來之後,沒洗幹淨就扔進了鍋裏煮似的,有股淡淡的土腥氣。
而且,湯裏頭的絲瓜吃起來軟趴趴的,入口就覺得微微發苦,嚼下去有股水兮兮的味兒,讓她特別不喜歡。
直到今天,她喝了雲喬做的竹荪絲瓜湯,才知道絲瓜居然也能這麽好吃,簡直是刷新了她對絲瓜湯的認知。要是換個人來做,她還真不一定能喜歡呢。
說實話,她今天見過雲喬做的竹荪絲瓜湯,才發現她對絲瓜的誤解真是太深了。
淑芬最讨厭的就是絲瓜煮熟之後的模樣,總覺得灰黑的它們泡在灰白的湯裏,就像是一條條毛毛蟲,完全過不了心理這關,吃絲瓜的時候總感覺很微妙。
所以她從來都不會主動去嘗試絲瓜,甚至于王嬸讓她吃,她也會拒絕。
但是,雲喬做的竹荪絲瓜湯跟她以前見過的絲瓜湯都不一樣。
它看起來就很漂亮,絲瓜顏色那麽鮮豔,看上去青翠欲滴,完全不像是平時那樣灰中帶黑,湯汁更是清澈透亮,沒有一點灰白的感覺,看着就很有食欲。
而且不同于普通的絲瓜,這些棱絲瓜看起來規規整整的,一點都不磕碜,也不會像她最讨厭的毛毛蟲了。
更別說吃起來的時候了,這絲瓜沒有一點尋常絲瓜軟塌塌的感覺,嘗起來清爽适口,就算吃再多,也都不會覺得膩味。
多吃幾塊之後,還會覺得口中滿是清潤的甜香,像是置身于沁人心脾的清泉之中,整個人都變得清爽了,感覺特別适合大魚大肉之後享用,肯定很刮油。
“你說這個湯能美容養顏,刮油祛濕,我是相信的,”淑芬美滋滋的感嘆道,“喝起來就感覺不一般,真的是太鮮了,除了鮮我都不知道該怎麽形容了。不過你煮的那種就算了,我才不要喝。”
淑芬想起親媽之前做的那些絲瓜湯,感覺自己簡直是錯過了一個億。
原來,絲瓜竟然是這麽好吃的東西。不過,要是王嬸以為她就此愛上絲瓜,以後天天在家做絲瓜湯,她就要哭死了。
“你……”王嬸伸手指着她,“你”了半天,卻沒有“你”出個名堂來。
她能說什麽,女兒以前不愛吃絲瓜,确實是因為她做的絲瓜湯不好吃。
她以前還不覺得,認為淑芬就是挑食,但是,今天喝了喬喬做的絲瓜湯,她才發現人和人之間真的有很大的差距。
一樣是絲瓜,她做出來的,跟喬喬做出來的,那就是兩種東西。
雲喬在旁看得直想笑,如同大姐姐看着小妹妹一般看着淑芬,寵溺道:“那就多喝一些,別浪費。”
她從小沒享受過什麽家庭的溫暖。她雖然眷戀親情,但不知道為什麽,她所在乎的人都一個個離她而去了。
她的媽媽走得很早,在她剛剛記事後不久,便一場重病沒了,只給她留下了些許記憶,直至現在,雲喬還記得媽媽溫暖的懷抱。
在媽媽重病離世後,爸爸整個人都消沉了下去,沒事就借酒澆愁,後來還染上了賭瘾,沒多久也離開了她。
就連她乖巧懂事的妹妹,都沒能一直陪伴她。
在食光城,雲喬總是孑然一身,即使有摯愛的美食相伴,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磨練廚藝上,難免還是會在深夜感覺些許寂寥。
因此,每當看見淑芬跟王嬸撒嬌,母女倆打打鬧鬧的時候,雲喬總會被氣氛感染,好像整個雲間客小飯館都有了家的氛圍。
“嗯!”淑芬點頭點得簡直如同小雞啄米。
淑芬痛痛快快的喝着湯,品嘗着那鮮美的味道,她喝着喝着,又從碗中夾起了一段色澤如白玉般,煮得胖乎乎的竹荪,說:“這個竹荪也是好好吃哦,我感覺它簡直比絲瓜還要美味!口感太絕了吧,脆生生的,和其他菌菇類一點都不一樣。哎,世界上怎麽會有竹荪這麽好吃的東西呢,感覺湯的味道全都濃縮在它身上了,一口下去這味道真是絕了。”
竹荪在晨曦算得上稀罕東西,價格有點貴,節儉如王嬸,自然是不會買來做菜的,更何況,王嬸的手藝一般,平時也就是做些家常菜,對于這種她不熟悉的食材,她是不會去嘗試的。
所以,這還是淑芬第一次吃到竹荪。
結果這一吃,淑芬就徹底愛上了竹荪。那種咬下去脆生生的感覺,令淑芬特別迷戀,而且,竹荪周身全是細細密密的小孔,她只要一嚼,竹荪裏頭的湯汁就會冒出來,滋啦一下溢滿她的舌尖,将那種鮮美的味道擴散到她的整個口腔。
雲喬笑:“那是自然的,畢竟是被稱為菌菇之王,而且被列為了‘草八珍’的東西。”
“草八珍?那是什麽?”淑芬臉上寫滿了好奇。
她連竹荪都沒吃過,就更不知道草八珍是什麽了,現在聽雲喬這麽一說,頓時就來了興趣。
雲喬捏着下巴想了下,娓娓道來:“滿漢全席知道嗎?滿漢全席裏頭有着四八珍,對應的是三八珍、海八珍、禽八珍和草八珍。而草八珍呢,對應的就是猴頭菇、 銀耳、 竹荪、驢窩菌、 羊肚菌、 花菇、黃花菜與雲香信了。”
以前在食光城的時候,也有類似草八珍的說法,所以,她昨天在買竹荪的時候,稍微查了那麽一下,就記了下來。
淑芬連連點頭,自從跟着雲喬之後,她感覺自己真的是長了好多見識,像是這種她以前從來沒聽說過的事,現在也都知道了。
她連連點頭:“原來是這樣。有一說一,古人真會吃!”
“對 ,而且竹荪不僅好吃,而且吃了對身體真的很好,也是清熱利濕,潤肺止咳的佳品呢,還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以及提前預防癌症等等,反正是個好處多多的東西。”雲喬笑着。
然後,雲喬繼續跟她說道:“而且這個東西刮油效果顯著,據說吃它可以讓腹部上的脂肪得以減少,降低脂肪肝的存在,你要是想減肥和養顏,就可以多吃點兒這個。”
淑芬果然還是愛美的,她之前跟王嬸嘴犟,說是哪怕變成醜八怪也不要吃絲瓜,現在聽到雲喬可以養顏後,并沒像之前被王嬸勸吃絲瓜那樣不在乎,而是一下就變得精神百倍了:“太好了,這種又好吃又對人好的東西我最喜歡了,這才是好的菜嘛!”
說着,淑芬轉頭望向王嬸:“媽,你以後經常給我做竹荪的話,我肯定就不會抗拒了!”
王嬸差沒一口血吐出來,扶額搖頭:“死丫頭,就知道挑貴的東西吃!”
這竹荪,那跟絲瓜是一樣的東西嗎?絲瓜才多少錢一根,天天吃也不心疼,這竹荪就不一樣了,那是能天天吃的東西嗎?
淑芬看了她一會兒,最後聳了下肩,将剩下的湯一掃而空,認真地對雲喬說:“老板,你信我,你這個竹荪絲瓜湯一定會大賣的,我以前真的是死都不會吃絲瓜的,但是……”
她指指面前的空碗,頗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一不小心就喝光了。”
淑芬剛剛吃竹荪絲瓜湯的時候,還在心裏提醒過自己,要注意一下形象,不要一個人把這麽多東西都吃光了,不然,等會親媽看了又要說她了。
不過雲喬對此是一點也不在意。連淑芬這種從來不吃絲瓜的人,都覺得她的竹荪絲瓜湯好喝,想來今天的試菜也是大獲成功了。
對她而言,淑芬将竹荪絲瓜湯一掃而空,等于是一種誇獎了。
雲喬笑得眉眼彎彎,道:“那就借你吉言了。我們店裏的菜口味都比較重,是需要加一道清爽解膩的菜了,不然,客人吃多了也覺得膩味。”
試菜結束後,路清主動站起來,将桌上的碗盤疊在一起,利落地收拾去了廚房。
過後,雲喬就叫上大家,圍着桌子坐下,準備開一個小會。
最近飯館的生意越來越好,雲喬便有些忙不過來了,所以又招了兩位員工。
現在,除了她自己之外,雲間客小飯館還有四個人,雲喬将大家要做什麽都細致地規劃了一遍,免得以後工作的時候出錯。
開業之前,雲喬就只找了淑芬這一個員工,本來是想着讓她負責收銀和服務的,但沒想到剛一開業,店裏的生意就很火爆,因此,當時又找了王嬸來當服務員。
所以,現在淑芬只負責收銀了,平時就站在店門口的櫃臺前,幫客人們結賬,不會經常走動,但如果來店裏的客人多了,她就要負責給客人們發號碼牌,方便客人們有序排隊。
本來,雲喬店裏是由王嬸負責招呼客人的,現在多了秀英,那負責招呼客人、傳菜點單這些服務工作就由秀英專門做了。
秀英性格沉穩,說話溫柔,脾氣特別好,平時特別有耐心,很适合做一些需要面對他人的工作,因此,由她來招呼客人是再好不過了。
王嬸年齡比較大了,生活閱歷豐富,對于很多事都有獨到的見解,做起事情來特別麻利,平時就負責管店裏的大小雜事。
比方說店裏人實在太多了,秀英忙不大過來時,王嬸有空就幫她料理一下,倘若雲喬做了新菜,她就去差人更新菜單,倘若碗筷不夠用了,她就洗洗碗,倘若需要跑工商衛生局了,她就去跑跑。
王嬸可以說是萬金油,哪裏需要哪裏搬。店裏平時總有些突發狀況,她都能妥善處理了。
而路清呢,顯而易見,他的主要內容就是備菜了,每天開工之前,路清會負責清點菜場老板們送過來的菜,保證店裏的食材豐富。
再有就是按照雲喬的要求,将所有的食材一一處理,切成雲喬需要的大小和形狀。這樣一來,等店裏營業了,來了客人,雲喬就不必再準備食材,可以直接開始下廚了。
就算備菜都用完了,也不用急,畢竟路清就在她旁邊,可以繼續臨時切菜備菜,這樣就不需要雲喬在用完備菜後再自己慢慢切菜準備了,能夠節約不少時間,讓店裏出菜的速度變快一些。
這樣一來,廚房裏頭的活兒就不像是之前那麽繁重了,雲喬可以從切菜備菜這種技術含量比較低的事情中暫時脫身,專心致志地制作菜品,以保證每道菜的味道都可以達到最好。
不過,因為炒菜是一件挺耗費精力的事情,甚至可以說是最耗費精力和體力的事情了,雲喬在為客人炒完菜後,大部分時候都會十分疲憊,沒什麽力氣再做別的事情了,只想休息一下,這樣一來,員工餐就成了問題。
他們作為一家飯館,當然是不可能從外面叫餐回來吃的,畢竟,天天叫外賣也是一筆相當大的開支了,況且食材和廚房都是現成的,當然還是自己做比較好。
之前,每天的午餐和晚餐基本上都是由王嬸做的,不過,由于王嬸的廚藝比較一般,大家吃飯的時候多少有點湊合的意思,有時候雲喬想改善一下夥食,也會下廚簡單炒兩個菜。
不過好在雲喬發現,路清手藝還挺不錯的,味道雖然比不上自己……是的,雲喬對自己就是那樣自信,但比起王嬸做出來的,還是好吃很多的。
自從路清來了店裏之後,他們的員工餐明顯就上升了一個檔次,現在,淑芬和秀英吃飯的時候都是笑呵呵的,完全不像是以前那麽萎靡。
因此,雲喬在跟大家商量過之後,現在店裏所有人每天的午餐和晚餐就交給王嬸和路清兩個人來做了,為了大家分工合理均勻,兩人一人一周,輪換進行。
這樣一來,既不會總是讓一個人做飯受累,大家也可以換換口味。
不過,考慮到王嬸和路清要做的綜合事情比較多,雲喬給他倆的工資也必然會多一些。
有了他們的幫忙,雲喬便可以将更多的精力花在為客人專心烹饪以及研發新品上了,不必再被各種繁雜的事務困擾,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将這些事情安排好之後,雲喬是真的有了一種很多事情都走上了正軌的實感,飯館也變得更為有模有樣了。
……
一不留神,雲間客距離剛開張時,也過去好長一段兒時間了。不過出人意料的是,在新店活動期過後,這個店在晨曦的熱度仍舊保持得好好的,完全沒有下跌的趨勢。
由于來雲間客吃飯的人們因為很喜歡雲間客的味道,很多人在回家後會忍不住把雲間客小飯館介紹給身邊的朋友,就等于是免費給雲喬做了宣傳打了廣告,又因為雲喬口碑不錯的關系,于是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下,雲間客小飯館的生意在不知不覺中竟然變得越來越好了。
好在雲喬不是一個人在單打獨鬥,現在還是能夠應付得過來的。
然後,在某個忙碌的午市結束,雲喬和大家一塊兒草草地吃完午飯後,轉身去飲水機處接了一杯水喝。咕咚咕咚喝完一杯,雲喬拿手背擦拭了一下唇角,捏着杯子思考起了一個事兒。
難得最近終于有了一些空閑時間,不如把那件她最近一直很想做的事情給做了吧!
那是什麽事呢,那就是——讓雲間客小飯館加入某衆點評網站。
現代社會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以前做實業做餐飲等等,基本上最好的廣告就是來自于食客所建立的口碑。一個東西好,大家來吃了,覺得很值當,就推薦給其他人,口口相傳下,店火了,就穩了。
而現代社會不一樣了,只是靠食客來自發宣發的話,是遠遠不夠的。更別說現代社會大家的生活方式都已經發生了一些改變,和當年早已截然不同。
現代社會作為一個網絡信息時代,無論男女,人人都手機不離手。甚至,要是有誰一不留神去了什麽沒有網絡信號的地方,還會讓人生出各種焦慮,感到十分不安,無法處之泰然。
不管是買東西也好,叫外賣也好,還是充值繳費也罷,大家很多時候都是足不出戶通過網絡就完成的。這方法對于很多白領而言十分便利,像有些時候,如果加班加到死去活來累得不行不想出去,就完全可以倚靠網絡來完成一切原本很麻煩的事情,網絡可以說已經成為了大衆的一種生活必需品。
某衆點評就是這樣一個可以節約人時間的APP,可以說,只要是會上網的人,手機裏頭基本上都會裝一個。
裏頭內容花花綠綠,涵蓋了各個城市的吃喝玩樂等,還設置着專門的點評榜單。使用者都不用自己親自出門去尋找,也不用漫無目的地去進行各種百度搜索,這APP自己就能幫顧客們篩選出許多值得一試的店鋪了,省時又省力。
當代人每天忙得累死累活,這種可以給人提供巨大便利性,能夠讓人足不出戶就能輕輕松松挑選并保存好那些自己想要去的地方的軟件,自然而然就成了當代都市生活必備APP。
這個APP上的工作人員其實好幾天前就來找過雲喬了。
工作人員告訴雲喬,可以把雲間客小飯館加入他們的點評APP上去,這樣的話,以後她就可以通過這個對飯館進行各種推廣,讓大數據将雲間客推送到大家面前,增加雲間客小飯館在大衆之中的曝光量,讓大衆有更多選擇來雲間客吃飯的機會。
要是以後營銷得當,以後雲間客還可以獲得一些站內的各種推薦,獲得更多更大的曝光量。這樣一來,雲間客以後的生意必定會變得越來越好,然後財源滾滾來。
說到最後,工作人員信誓旦旦地跟她保證,雲間客小飯館這麽好吃,品質方面那麽優秀,只要願意加入他們的網站,再好好地用心經營一下,用不了多久,肯定就會在長海市大火特火的,屆時肯定會有無數食客為了吃上她做的美食,不遠萬裏地趕過來。
說實話,雲喬雖然知道有些話是聽聽就可以了,這些工作人員一般都有着一套特別洗腦的話術,各行各業都一樣,能夠站到金字塔頂尖兒上的人,哪裏是那麽容易的?所以對于工作人員關于雲間客的前景描述,不必太過當太真。
但是 ,不得不承認的是,當雲喬聽他說以後可能會有很多人待在家裏就刷到自己的店子,然後專程趕過來品嘗她做的美食時,确實還是十分心動的。
哪個當廚師的人不希望有更多人品嘗到自己做的菜呢?
更何況,她這兩天已經仔細研究過了某衆點評的功能,然後發現這個APP不僅可以讓店主在第一時間就看見食客們對于自家店鋪的菜品、服務等等東西所發表出的評論,還可以發布一些類團購套餐、優惠券搶領之類的東西。
這樣一來,以後她就可以直接就在這上面做一些優惠活動,可以以此回饋新老客戶,順便為自己的店子增加一些吸引力。
除此之外,店主還可以通過後臺看見自己的各項經營數據,比方說每天的曝光量是多少,在那樣的曝光量下,進店浏覽的人有多少,平均停留時長有多少,以及下單人數有多少,在光明區內的排名又是個什麽樣的情況等等。
這些數據對于一個開店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才能客觀地去看自己的店有哪些優缺點,也能知道轉化率是高還是低,假如低了,就好即使去尋到原因來加以處理。免得店子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進入一種難以搶救的境地。
雲喬發現,這個APP可真是功能多多,而且全都很實用,在經過一陣仔細的了解後,就對它更加心動了。
只不過,在某衆點評員工找上門來的那時候,雲喬忙得像個陀螺一樣,每天不僅在要忙着接待客人,切菜炒菜,還要忙着招聘員工,一天下來累得夠嗆,晚上回家後都只想在床上癱着,忙得一個頭兩個大的,實在抽不出什麽空閑時間來處理這些事情,就導致上app的事兒一直停擺在那兒了。
好在現在她有了幫工,不用再像之前那樣凡事都要親力親為,手裏頭終于有了空閑時間,在經過一番思考後,雲喬就做出了一個決定。
她要入駐那個平臺。很多時候,大衆都在選擇做的一個事情,必然是有着它的道理的。就像大家都喜歡将店上到這個平臺一樣。
然後,她在第一時間聯系了某衆點評的工作人員,表示自己同意入駐,希望有時間可以約出來具體聊聊看要怎麽做。
某衆點評的員工很熱情,一聽她說同意了,就立馬同她約了個時間詳談,以及辦理各種相關手續。最後,他們幫雲喬開通了小飯館在某衆點評中的頁面。
這可是個稀罕事兒,所以某衆點評的頁面一經開通之後,王嬸她們就全都圍到了雲喬身邊,跟着她一起探索起了後臺中所具備的那些個功能。
不過,第一次接觸這種東西,大家都很陌生,快給看繞了,好半天才弄清楚哪塊兒區域是用來幹什麽的。
“哇,這裏可以上傳我們的菜單哎,以後客人在網上就能看見我們家上了什麽新菜了。”
“還有這個團購也是,你說逢年過節的時候,咱們要做個回饋客人的活動,豈不是特別方便?而且我平時出門就很喜歡直接在手機上購買一些團購套餐,因為要比單點便宜,這樣肯定會吸引很多人過來的。”
“看着感覺真的好酷啊,我都快要迫不及待了,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有第一條評論,我真想知道顧客們吃了是什麽感覺!”
……
幾個人圍攏于一處,對着某衆點評的後臺界面仔細琢磨了一番,好奇地看着,七嘴八舌地說着,就好像是在看着自己的孩子出生一樣,臉上洋溢着滿滿的興奮。
雲喬回想着工作人員跟她說的話,食指抵着下巴思考了一會兒,也想象起了店鋪入駐平臺以後可能出現的未來,心生愉悅道:“我想……等晚上有人來吃飯時,我們告訴大家我們入住大衆點評了吧。然後等大家吃完飯回去,我們應該就能擁有評論了吧?”
“是的。這樣吧,等我們的這個店鋪正式開張後,我就在接待客人的時候跟大家宣傳一下好了。”秀英想到自己一個親戚在開店時做過的那些事情,而且效果好像還不錯,于是就十分積極主動地提出了一個建議。
雲喬表示贊同:“可以的,這樣的話,我們在平臺上的店子一下子就會有些人氣了。”
路清本來一直都只是安安靜靜地在一旁聽着她們讨論,沒怎麽發言。
但當他在聽到雲喬的話後,就舉起了手:“我們才剛上點評網站,各方面都還是一片空白。我想,如果想要吸引人過去,讓店的人氣變大,我們可以做個小活動。”
雲喬從喜悅之中暫時回過神來,然後望向他:“小活動嗎?你有什麽建議,說來聽聽?”
路清點點頭,接着說道:“就是比方說寫評論送可樂之類的,我覺得這樣子可以激發出一些顧客們過來寫評論的熱情。因為某衆點評的推薦機制是這樣的,好評多了,店鋪的權重就會變高。而權重一高的話,我們店鋪在長海市的排名就會靠前一些,獲得一些更多的曝光量,大家會比較容易看到我們,這樣就能吸引更多顧客。”
現代人很多都挺懶的,很多時候網購了什麽,都是不會主動去寫評價的,就算東西很好用,也總喜歡拖到讓系統自動給人打好評。別說評價了,很多時候甚至連确認收貨都懶得點,一定要拖到系統自動确認收貨。
所以,如果有可樂的話,大家寫評論時應該會稍微積極一點。至于究竟要寫什麽,就讓食客自己自由發揮,不強求。畢竟評論區的開放并不是只是為了給商家看好評的,顧客如果有什麽意見提一提也好,作為商家,這邊也可以及時對其進行一些調整,只要不是同行為了惡意競争性而留下的那種差評就好。
路清話音剛落,淑芬便立馬附和道:“有權重好啊!排名高一點好啊!我在x音上看到,有人專門找排名高的店去吃呢,要是咱們能做到長海市第一名,該有多好啊?那樣一來,肯定就也會有很多人專門來找我們吃了,然後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哎不對 ,我在說什麽呢,感覺自己的形容怪怪的,一點都沒有表達出我想要表達出的意思來。”
淑芬說着說着就把自己給繞進去了,舌頭打了結,思維也打了結,進入了一種怎麽都說不清楚的模式。
路清望向她,細想了會兒,沉吟道:“你應該是想說,權重越高,排名越高,看到的人就越多。看到的人越多,來吃飯的人越多,熱度越高,權重又變得更高……這樣一來,就能夠良性循環了吧?”
“對對對!還是你比較會總結!”淑芬欣賞地看了路清一眼,然後瘋狂點頭,繼續說:“這樣子一來啊,我們店的名氣勢必就會變得越來越大,然後有更多更多的人來吃飯,遲早有一天,我們一定可以走出晨曦,走出光明區,走出長海市,走出全中國……”
就在淑芬将夢想藍圖繪制到一百分的時候,王嬸嘆了口氣,然後敲了一下她的頭,說道:“啧,心倒是挺大的,我看啊,咱們還是先做到晨曦第一再想那些有的沒的吧!”
“疼疼疼!”淑芬揉着被敲的腦殼,又沖她努了努嘴:“略略略!”
真是兩個活寶。雲喬和秀英兩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都忍不住地發起了笑。
“沒事,既然我們現在都上了這個平臺了,那以後肯定是要沖着長海市第一去的呀,有點野心也挺好的,幹大事的人都得有野心不是?”雲喬看王嬸訓起了淑芬,于是為淑芬說起了話,然後又感嘆了一聲,“不過,一口吃不成胖子,我們還是慢慢來吧。我們肯定可以的。”
“嗯!”至此,淑芬和王嬸終于達成一致,用力點下了頭。
接着,大家又一塊兒就着這個平臺翻看了好一會兒。
平臺上那種爆紅的,總是一點開就能靠綜合指數排列在前邊兒的店子,是真的讓人挺羨慕的。尤其是這些店不僅評分特別高,評論也特別多,少則幾千,多則幾萬,滿滿當當全是食客的反饋,雲喬看在眼裏,心裏頭更別提有多羨慕了。
這些人開店開了有多久了呢?她的店子以後應該也是可以變成這個樣子的吧?
看着看着,店裏每個人都變得熱情高漲起來,并幻想起了在不久的将來,看到雲間客變得越來越好的模樣。
然後,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雲喬每做一道菜,路清給那道菜拍下了許多多種角度的照片,然後上傳到了某衆點評的菜單相冊裏頭,好方便客人們随時查看和了解。
令雲喬沒想到的是,路清的攝影技術還不錯,店裏的菜在經過他的拍攝後,變得好像更誘人了,怎麽看都覺得完全不會輸給同類目下的其他飯館。
最後,雲喬将它們的照片一一上傳到到了某衆點評APP後臺的相應類目中,一瞬間,雲間客小飯館在某衆點評上的頁面就變得有模有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