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冠軍竈

肖铎眉頭緊鎖, 萬般無奈地坐在桌角, 被迫成為了采訪對象。

“原來是房東啊……”

陸培寧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難怪,楊記者也是從法國回來的。”

接二連三的反轉讓人應接不暇, 趙星歌只好将錯就錯,一邊裝傻一邊打圓場:“小楊,今天把你帶來真明智, 花劍隊上上下下都是熟人啊!”

說完, 她又讪笑兩聲,環顧四周發現只有自己入戲,連忙尴尬地收斂表情。

會議室裏剛剛變得安靜, 陳幹事又不識時務地笑起來——作為現場唯一的局外人,他明顯反應遲鈍,卻是真的對情況一無所知。

楊梅深深地埋下頭,恨不能用鼻尖緊貼桌面, 手握着紙筆準備做記錄。

“肖铎,記者們正好問到你的狀态如何?回答一下吧。”

打了個哈哈,陸培寧斜靠在椅子上, 扭頭看向自己的隊員,将問題抛出去。

男人的眉頭鎖得更緊了, 側頭用T恤袖子擦掉汗水,盡量平靜地說:“還在恢複, 需要慢慢适應。”

見楊梅滿臉憂慮,趙星歌連忙組織語言,繼續追問道:“陸指導為了争取讓你歸隊, 當初可是立了軍令狀的。兩個月之後就是雅加達亞運會,有把握嗎?”

“盡力而為吧。”

“瞧瞧,他就是這個狀态。”

陸培寧氣得拍案而起:“毫無鬥志、毫無信念、毫無追求,像是被人抽走了脊梁骨,一點拼搏精神都沒有,怎麽上場打比賽?!”

作為退役的專業運動員,陸培寧的身材也很高大,站起來頗有壓迫感,會議室裏頓時一片寂靜。

陳幹事負責宣傳工作,要時刻維護男子花劍隊的形象,只好硬着頭皮打圓場:“陸指導,別着急,運動員狀态有起伏是很正常的事情。”

Advertisement

對方冷哼:“‘起伏’?人家可是趴在那兒呢,‘伏’得一動不動,還‘起’個屁!”

國家隊主教練罵了粗口,現場氣氛變得愈發尴尬。肖铎臉上的顏色也很難看,似乎随時有可能爆發。

“為什麽出現這種持續低迷的狀态呢?”

身為職業記者,趙星歌表現出穩定的專業素養,一針見血地問道。

他咬了咬牙,似乎下定了某種決心:“……國家隊的訓練方法有問題,我不适應。”

陸培寧愈發怒不可遏:“有什麽問題?!你的世錦賽、世界杯、全運會冠軍,包括奧運會亞軍,哪一個不是用這種方法訓練出來的?”

“男子花劍的技術潮流每年都在變,以前行得通,不代表以後也行得通。”

“你倒是說一個行得通的辦法啊?”

肖铎哽了哽:“我也還在摸索……”

陸培寧怒極反笑,再次坐回到椅子上,扳着指頭算起來:“二月回國,三月參訓,現在已經六月份了,居然‘還在摸索’?!要不要跟奧委會打給電話,推遲亞運會的開幕時間,等你準備好了再比賽?”

肖铎不贊同地搖搖頭:“我只是就事論事,花劍比賽需要專注力和準确性,特別是到了我這個年齡,一味加強體能訓練沒有意義。”

“裁判規則已經修改了,亮雙燈的間隔時間越來越短,比賽節奏也越來越快,沒有體能保證怎麽打得下去?”

“就是因為體能不行,所以才要更加注意技術補充。”

兩人争執不下,始終堅持各自的觀點——盡管他們一個情緒激動,一個隐忍克制,卻都不肯放棄說服對方的努力。

聽不懂專業理論,楊梅變得憂心忡忡,偶爾偷看肖铎一眼,生怕他惹惱了國家隊主教練。

陳幹事則早已放棄勸和的努力,一副聽天由命的表情,任憑趙星歌興奮地寫寫畫畫,記錄下整場沖突的始末。

這樣的争論顯然不是第一次發生,雙方對彼此的論點論據都很熟悉,應對起來頭頭是道。

太過熟悉的結果,注定是誰也無法駁倒誰,最終只能口幹舌燥地挂上免戰牌,看着自己的教練或弟子直喘氣。

陸培寧抹了把臉,無可奈何地搖搖頭:“讓記者同志們見笑了……這就是男子花劍隊的現狀,亞運會能取得怎樣的成績,我當真不知道。”

聽聞此,肖铎也感到過意不去,勉強轉圜道:“陸指導,我沒有別的意思……”

“別說了,我會考慮你的意見,可你也要聽我的勸!”

陸培寧苦笑:“誰讓咱倆如今是綁在一條繩上的螞蚱?”

說完,他又囑咐陳幹事帶客人去食堂吃飯,自己一個人站起身、背着手,拖着沉重的腳步離開了會議室。

等到大門關上,趙星歌才長須一口氣,拍拍胸脯道:“陸指導人稱‘陸大炮’,果然名不虛傳。”

房間裏的其他人聽到這話,聯想到陸培寧剛才臉紅脖子粗的模樣,不約而同地笑出聲來,室內氣氛再次變得輕松。

原本沮喪的肖铎,也下意識地勾起唇角。

看到那一抹熟悉的笑容,楊梅又感覺臉頰發燙、心跳加快,趕快低頭收拾采訪設備,藉由忙碌掩飾自己的慌亂。

陳幹事在自擊中心工作,講起“陸大炮”外號的來歷頭頭是道,逗趙星歌笑得花枝亂顫。

楊梅也很想笑出聲來,無奈卻聽不懂別人話語裏的含義,只因注意力根本不受控制,早已集中到了肖铎身上。

分別數月,他對她的影響絲毫沒有減少,這強大的感應如今還在愈演愈烈。

桌上的采訪提綱、筆記本、錄音設備散落成片,像極了女孩淩亂的內心,不知道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完全徹底地無所适從。

一雙骨節分明的大手伸過來,幫忙整理稿紙,然後轉遞給她:“裝好吧。”

楊梅“嗯”了一聲,将頭埋得更低了,臉頰燙得快要燒起來,就連手指也在微微顫抖,視線一片模糊。

“你……什麽時候回來的?”

肖铎的聲音很輕,盡量不帶任何感情,那小心翼翼的呼吸卻暴露了真相。

她抿了抿唇,打開文件夾,緩慢地将稿紙塞進去:“上個月月底。”

“哦,”他短暫沉吟片刻,選擇另起話題,“拿到藍帶勳章了沒有?”

楊梅不服氣地擡起頭,斜睨一眼:“當然!”

那張明媚的笑臉近在眼前,就像春天裏的晴空那麽澄清,一雙星眸閃着光,讓人忍不住就沉溺其中,最終放棄所有的矜持。

兩人四目相對,明明胸懷千言萬語,卻又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肖铎也有些不好意思,繼續低頭收撿其他雜物,故作輕松道:“怎麽改行當記者了?”

楊梅臉上一熱,欲蓋彌彰地解釋:“《競技周刊》的總編不太舒服,讓星歌代他采訪,我是幫忙做記錄的……對了,這是我的好朋友,趙星歌。”

聽到自己的名字,女記者側過頭來打了個招呼,繼續與陳幹事交談甚歡。

“她就是趙總的雙胞胎妹妹吧?”

意識到對方說的是趙星河,楊梅略感意外,還是本能地點點頭:“我們三個從小一起長大,我和星歌比較投緣。”

肖铎微笑:“看出來了。”

陳幹事的脫口秀告一段落,終于記起帶客人去吃飯,小跑着上前開門、引路。趙星歌難得像個淑女,乖乖跟在後面,亦步亦趨地出了會議室,完全忘了那些沉重的采訪器材。

楊梅正準備出聲招呼,卻見肖铎主動将采訪包背上肩,沖她點了點頭:“走吧,我也去食堂。”

與主教練的一番争吵被抛在腦後,四個年輕人走出訓練館的前廊,腳步輕快、笑聲明朗,享受着這個年紀應有的青春活力。

午休時間已經過半,食堂裏空空蕩蕩的,只有幾個不同的打飯窗口,分別有盡職的服務員駐守。

陳幹事領着趙星歌和楊梅往裏走,肖铎獨自在第一個窗口停下,沒做太多猶豫,随手點了幾個菜打進餐盤。

楊梅等人則來到最後一個窗口,各式各樣的菜色很豐富,食材也非常新鮮。

“歡迎品嘗冠軍竈,專供世界冠軍保證營養。”

陳幹事不無得意地介紹:“除了中心領導,我也只有陪你們這些客人的時候,能夠享受一下福利了。”

三人分別打好飯菜,端着餐盤回到進餐區,發現肖铎已經找了張靠牆的桌子坐下來。

他面前的餐盤裏,只有幾樣簡單的小炒,連葷腥都看不到半點,簡直就像是和尚廟裏的齋飯,讓人毫無食欲。

“你怎麽吃的跟我們不一樣?”

楊梅大驚失色,她以為肖铎只是就近打飯,沒想到各個窗口供應的食物也完全不同。

陳幹事略顯尴尬,清了清喉嚨解釋道:“肖哥好不容易才歸隊,一切都要從零開始,現在只能享受二線隊員的待遇。”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