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平亂

于此同時,霍中佩用了三天的時間,終于攻破金耀門和大梁門,只要曹門一破,皇位就近在咫尺了。

皇帝的五千禦林軍拼死抵抗,終歸是寡不敵衆,依靠着三重城門才勉強抵禦了三天。

霍中佩卻依然有塊心病,張太尉的三萬禁軍至今也沒有動靜,張太尉就像不聞天下事一般,持着虎符按兵不動,既不幫皇帝抵禦自己,也不投靠自己攻進皇城。

事情都太順利了,讓霍相感到有種不适感。

臘月廿十九這一天,晉王爺的近十萬襄平軍沖入京城,直取皇城。在曹門之下,趙桓夕和霍相會師。

緊接着,趙桓夕舉起劍,發出了進攻的信號。

霍相看着舉着刀劍朝自己沖來的襄平軍,終于發現自己被晉王爺擺了一道,連忙率着一小撥騎兵擇路而逃。

然而此時的霍家軍已經吸納了衆多流民和一些官員的家丁,數量已經遠超過襄平軍,襄平軍雖然訓練有素,但長路奔波,士氣已經消耗殆盡了。兩方交戰時間一長起來,襄平軍立刻落了下風。

皇帝端坐在太和殿內,空蕩蕩的太和殿,只有遠公公和婢女馨兒兩人立在一旁候着。

遠公公面色蒼白,拿着拂塵的手簌簌發抖。他走上來,對皇帝道:“皇上,曹門快要破了。”

皇帝淡淡地道:“無妨。”

遠公公和馨兒交換了一個眼色,遠公公又道:“皇上,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要不,咱先避避?”

皇帝看向遠公公,道:“公公,從小便是你帶着朕,待朕如孫兒一般,朕很感激。現下皇權即将傾覆,這是趙氏的事,與你無關,和馨兒也無關。麻煩公公帶着太子和後宮嫔妃,去福寧殿中,那裏有一個密道,可以直接通往宮外。”

遠公公聽罷,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老淚縱橫,“老奴跟着皇上已經二十年了,老奴就是死了也要跟在皇上身邊。馨兒,方才皇上說的事,你都聽清楚了麽?快去辦吧。”

馨兒踟蹰了一下,看見遠公公催促的眼神,急急地福了一福,往殿外跑去。

皇帝緩緩立起身,一寸一尺仔細地把太和殿環顧了一周。

自從第一次站在這裏,面對跪在下面的滿朝文武,至今已經八年有餘了。

皇帝淡淡地笑。多少次想逃離這裏,不知為何如今卻變成了這副模樣。

午時時分,曹門被破了。

霍家軍和襄平軍都湧入皇城,霍相提着刀,領着幾個士兵,迫不及待地沖入太和殿,看見皇帝身着月白色便服,閑庭觀花一般悠閑地坐着。

“霍宰相。”皇帝見了他,把茶碗遞給遠公公,笑眯眯地看着霍相。

霍相被他看得心裏有些慌,但想到如今已經萬事俱備,再也回不去了,遂一提氣,斥道:“趙桓羽小兒!你昏庸無道,奢靡腐化!我等奉承天運,要淨革朝野!今日就別怪我不顧君臣之義了!”

皇帝仍是笑,緩緩站起身,整了整衣服下擺,道:“霍宰相,你想做皇帝,想必也知道,皇位之争,向來只有一個人能活。活下來的人都是奉承天運,死掉的人都是罪名滿貫。”

霍相眯着眼,“那便如何?如今我活你死,奉承天運的人是我!”

皇帝輕輕笑了一下,道:“作為當今皇帝,朕教你兩件事:一,不要輕視你的敵人;二,永遠不要把後背留給別人。”

霍相聽罷一驚,猛然回頭,卻看見跟着自己的幾名霍家軍都舉着兵器對着自己。

霍相心裏一沉,一名士兵從殿外沖進來,喊道:“霍大人,不好了,有內鬼!”

那士兵剛說完,接着就慘叫一聲倒在血泊裏。一名老持着帶血的劍踏進殿來。

“老臣救駕來遲,讓皇上受驚了。”

皇帝對他點點頭,“張太尉。”

霍相錯愕地看着張太尉,似乎還在思索這是怎麽回事。

“張肅,你竟然……”

張太尉對他冷哼了一聲,道:“霍宰相,如果你不是那麽急切地想要這個皇位,深謀遠慮如你,怎麽會沒發現我那三萬禁軍已經偷偷混入了你的霍家軍中?”

霍相的臉色突然變得慘白如紙。

殿外厮殺聲響成一片,身着霍家軍的人打作一團,霍中佩的人徹底懵了,不知道為何己方的人會對自己兵刃相向,為了自保,也把兵器指向了自己的人。霍家軍從內部迅速地土崩瓦解,一發不可收拾。

霍中佩不得不承認,這場戰役,是他敗了。在皇帝冷靜地審時度勢的時候,他的心急暴露了他最大的弱點。

霍中佩面無血色,手中的劍掉落在地上,發出兵器撞擊地面的聲音。

張太尉看向皇帝,道:“皇上,外面已經整頓完畢了。”

皇帝點點頭,走向殿外。

冬日午後的陽光,和煦溫柔,像天上的瀑布靜靜地傾瀉下來,籠着金色的琉璃瓦,還有紅色的皇城牆。皇帝伸出手,陽光從指縫間漏過去,映出一方日光。

皇帝緩緩握住拳頭,像是把天降之物握在了手心。

突如其來地,身後的太和殿中傳來“轟”的一聲,巨大的氣流從身後沖出來,熱浪把殿前的人都掀翻在地。

爆炸!

士兵大聲叫喊着,皇帝卻聽不清他們在說什麽,只聽見腦袋裏嗡嗡作響,好像鑽進去無數只小蟲子一般。

腦後突然傳來一陣劇痛,皇帝跌倒在地,意識朦胧中看見太和殿燃起了熊熊大火,房檐一塊一塊地脫落崩塌,整個宮殿正在分崩離析。

皇帝馬上就意識過來,霍中佩早已做好了最壞打算,如果失敗便要與自己同歸于盡。皇帝不由得失笑,“永遠不要輕視敵人,我怎麽忘了……”

後腦被掉下來的琉璃瓦砸中,血流過脖頸,一串串地滴在地上。皇帝閉上眼,等暈眩感消失了一些,扶着廊柱緩緩站起身。

火的海洋。不僅是太和殿,在福寧殿和東宮的方向也冒起了濃濃的黑煙,皇帝不由得心中一緊,如果事前沒有讓馨兒把太子帶走,這時太子恐怕已經遇難了。皇帝對霍中佩的敵意更強了,沒想到霍中佩竟狠毒如此,如果奪宮失敗,連三歲的小太子也不放過。

殿前的喧嘩聲消失了,士兵們見起了這麽大的火,都退了出去。皇帝揣度了一下局勢,發現在火撲滅之前,自己必須得想辦法逃出去,否則要等侍衛們從護城河內取來水把火撲滅,至少是幾個時辰以後的事了。自己身處起火中心,到那時可能連屍首也燒成了灰。

皇帝脫下面袍,捂住口鼻,跌跌撞撞地往外走。

放眼望去,所有的一切都湮沒在火海之中。

紅的窗棱,白的帷帳,黃的房檐,綠的草木,如今都是火的顏色,火的溫度。

皇帝匆匆忙忙地往正殿跑,衣角燃了起來,皇帝趕緊用腳踩熄了。

跑到正殿,皇帝的心一沉。

唯一的出口已經被火燒塌了,殿門前還有兩具已經燒焦了的屍體。

火苗吐着火舌向皇帝舔來,想要把皇帝卷進火中,皇帝一路往角落裏縮,已是退無可退。

滾滾濃煙熏得人頭腦發漲,炙熱的空氣讓人難以呼吸。

後腦的鈍痛和極度的口渴刺激着皇帝的神經。

朕要死了麽?

遼事已平,霍亂已定,多年的心事都了了。朕卻要一個人孤單地死在這裏麽?

皇帝突然想起那只金羽的鳳凰,不知道在這火海當中,它有沒有逃出去?

死亡帶着絕對的熱度,一步步地逼近,皇帝閉上眼。

淮昌回來後,找不到自己,會不會難過?皇帝不知怎的冒出這麽個念頭。

突然,天空中爆發出一聲撕破天地的嘶吼,皇帝心裏一震。

接着屋外傳來淅淅瀝瀝的雨聲,雨聲越來越大,打在地上發出噼裏啪啦的聲音。

這是幾十年來冬日裏下的最大的一場雨。

平武六年,臘月廿十九日那天,京城裏的所有人都看見了。皇城上空積聚厚厚的雲層,烏雲像翻滾地巨浪,一層疊着一層,雲層之中,有一條發着銀光的蛟龍在烏雲裏翻騰盤旋,若真若幻,有如神跡一般。銀蛟龍碩大無比,頭尾相接能夠圍起整個皇城,它一聲嘶吼,整個京城都随之震顫。

天空像破了個洞,雨水像瀑布一樣瀉入凡間,澆在燃着熊熊大火的皇城之上。

大火被雨水壓制,火焰越來越低,越來越暗,最後全都消失在濕漉漉的灰燼中,只剩下濃濃的白煙。

大殿頂上被火燒塌了,破了個大洞,雨水嘩啦啦地淋下來,皇帝很快被淋得濕透了。皇帝的冕冠歪了,皇帝一把将它擲在地上,沖出殿外,看見了那條巨大的蛟龍。

蛟龍懸浮在空中,接受雨水的浸潤,又像是在操控雨水,如同水的君王。

皇帝渾身濕透,原本素雅的長袍拖在地上,蹭得髒兮兮的;束發披散開來,被雨水打濕貼在白皙的面頰上。

站在神兆面前,皇帝感覺自己像一個微不足道的渺小的人偶。

一個盤旋在雲端,一個伫立于廢墟。

但銀蛟龍卻像是看見了他,目光一瞬不瞬,像是在靜靜地凝望着他,碩大的龍頭伏了下來,像是對人間的君王致敬。

在萬千矚目之中,他還是能一眼就看見他的存在。

一眼,萬年。

皇帝與那雙碩大的湛藍的眼睛對視了只一瞬,銀蛟龍的眼中似乎露出幾分無奈,空中傳來低沉的嘆息,銀蛟龍仰起頭對天長嘯,竄進了雲裏。

皇帝看着銀蛟龍消失在天際,終于脫力地跌在地上。不久,侍衛們沖了進來,皇帝已經暈了過去。

作者有話要說: 故事沒完,明天繼續更~敬請期待……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