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章節

盒道:“你先試試這個,稍微貴一點點,效果不好再用另外的。”

她要表示自己的關心絕不遜色歐陽景風,買了另一部推薦的藥膏。

齊妍和笑道:“你不說我都忘了,這麽多,哪裏用的得完吶?”

朱曦故意道:“今年用不完,留着明年用嘛?別浪費了。”

齊妍和變了臉色,正經起來道:“朱曦,你什麽意思?你竟然咒我,我們這樣的關系你居然咒我?”

朱曦笑了一笑,催促着趕去上課。

餐盒裏盡是陳一涵平時喜歡的食物,她心裏不由得一熱,滾燙的淚水滴流到嘴邊,淡而無味的米飯被鹹鹹的淚水浸染生出清甜的味道,她流着淚吃完了這頓飯,

是什麽時候動過的念頭?初三第一月的化學測試七十多分,排班級倒數,老師不提名字,明裏暗裏說着那幾個人,仿佛做生意虧大發了,或許是要上課而喝得不盡興的原因,平日裏好得多。

聽人說有同學翻書的事,她坦然地丢開了手。

高一課件播放教學視頻,五顏六色的反應像絢麗的煙花綻放在她的世界。她還記得那堂課主動舉手去參與老師的實驗,并不是純粹為了給老師臺階下。吹一口氣燃燒皿起了火,同學們驚異道:“陳一涵會噴火。”“噴火娃。”……

她微笑着,回到座位,倒也沒覺得有異樣。

有夢想是好的,夢想不扶持沒有實力的人。她還好,她還有足夠的時間去沉澱。她有支持她的父母,有和她共同熱愛的同伴。她是自己最忠實最長久的朋友。

夕陽西下不嘆惋,次日又是豔陽高挂的天氣,也許是烏雲密布的……一直一直,完不了。

第 12 章

暑□□樰和同屆幾個還有同系一對情侶申請去了中西部地區支教。

臨行前,七個人線下開了會,拟定好教學計劃及雜項,意氣飛揚地出發了。

Advertisement

書記助理張吉如借了一輛車,尹副主任開了一輛,她們盤旋着起伏不平的道路,并行去車站接了支教小隊到村小學。

兩米多高的圍牆界下學校範圍,由下而上,粉牆上的黃土點子漸漸淡了去,頂端糊的水泥已經出現裂紋,一個個的圓洞,倒像有疏松多孔的結構。碧綠的啤酒瓶碎片插了滿頭灰白的鬓發,經年的風雨洗褪了鉛華。而牆體上紅油漆書寫的鬥大漢字風采依舊,赫然醒目。不成形的小黃手印一個,兩個,三個,爬上筆直的一橫。

圍牆轉角有棵樹木挺直背趴在牆頭,似乎要瞧瞧新來人的模樣,可不知什麽緣故,一口吐出來好些瀝青色的東西,濃綠的樹的汁液,混合了黑色有毒物質。

車在學校大門前停下來,張吉如跳下車疾步走去開門。

遠處的鐵門是青黑的,近處一瞧,表皮何時已經脫去,遍身留下被氧化的棕紫色斑駁痕跡,嗅入涼涼的鐵鏽腥味。齊牆的米黃的壁上貼着校長和午餐負責人的介紹,再高處裝了攝像頭。

推開鐵門的格障,映入眼簾的樹杈遮住一角的黑板報欄,這樹緊挨着小圓水池,汪着小半池綠水。池壁的青苔曬成加工後海苔那般顏色,半附在池壁上,嶙峋的假山幹瘦幹瘦的,更顯蒼老。

再過去是一樣的樹木和黑板報欄。往右伫立有兩層的教學樓,樓前砌着兩個花圃,各有株桃樹和其他花花草草,耷拉着頭,剩下不多的活氣,松樹也在裏頭,高度快要趕上升旗杆了,總有點覺着它生錯了地方。

教學樓邊上靠着兩間瓦房,張吉如就住在這裏。

兩輛車開進去卸下行李,尹主任有事先行離開。

張吉如讓學生們拉着行李到廊檐下,然後領着去拿東西。她指臨近教學樓褪色的天青色小門道:“這個現在改來當體育器材室和教師午休室了。”

過了幾步又有一個小門,她上了鑰匙推開,叫人進來道:“一年多來我就住在這裏,原來是老師們做午飯的地方,現在有那邊的廚房就用不着了。”

牆邊靠着一張整潔的陳舊圓桌,中間鋪一塊透明塑料布,堆放着拜托拿回的帳篷等物品。右手邊關着的那扇門後是她的卧室。進去是昏暗的廚房,只容得下一二個人。

衆人見了,心中暗暗驚嘆。

房子邊上建有一個小小衛生間,聽說學生要來,張吉如尋了數根竹竿懸起來預備給晾衣服,現在她一一告訴好何處做飯睡覺洗浴。

錢樰等聽了,紛紛打掃布置起來。

齊妍和心緒不寧地兩手提了東西随人出門,仰首發現了一個攝像頭。黑色的瞳孔反着光,像醫生翻開病人的眼皮。納悶許久的問題解開了,然而又萌生出新的疑惑。

她故意落在隊伍後頭,要折轉回去問。

張吉如正在卧房裏,聽見外頭有人叫她,忙探出頭。

“你是齊妍和吧?有什麽事嗎?”

齊妍和指道:“旁邊教學樓那個攝像頭是開着的嗎?”

張吉如道:“這個我不太清楚。”

齊妍和眼見地身體壓低了一點,緊繃着心,仍抱希望問:“那你怎麽辦呢?一個人怪不安全的。”

張吉如笑道:“我常和親友保持聯系的,別擔心,我這裏也裝有攝像頭。”說着點牢了她身後的門框,又招手請她進卧室去。

齊妍和迅速掃了一眼有了大致的印象,她的目光定格在張吉如身上,她的臉是陽光裏浸潤過的健康的蜜色。

結實的手臂撈起來一只籃球遞給她道:“旁邊的器材室不能用,籃球你們拿着去玩吧。”

齊妍和答應着走了,心裏沒卸下防備,時刻警醒着。

乳白色的炊煙冉冉升到後山的半山腰,一陣晚風輕飄飄撫散了去,清晰了漆綠的背景。

瓦房裏不算熱,角落裏還是開了落地扇。張吉如設下洗塵宴,學生們推讓着入了席。

席間不過互相介紹學校名字籍貫而已,哂然飯畢。

張吉如突然記起件事道:“你們之前有沒有商量好,輪流去還是指定人買菜?我有自行車和電瓶車,不過這幾天忙需要用電瓶的,等下我打個電話,晚上到尹姐家去借一輛自行車。”

一個問道:“村裏商店小賣部不能買菜嗎?”

“這個……”張吉如想了一想,道:“還是去集市買的好,每天都有人去擺攤,種類齊全,快的話十幾分鐘就能到。村裏四五家開商鋪的,菜有是有得賣,一日三餐,怎麽說呢?你們得保證雨露均沾,否則不太好辦。”

許希淵率先道了謝,其他人也跟着笑着應和。

張吉如道:“你們自己計劃好就成。”又随口問是誰負責廚房。

齊妍和與歐陽景風被指出來,分別為女男兩派代表。歐陽自然當仁不讓,錢樰等人素來不進廚房的,唯有齊妍和稱“能煮熟,勉強吃得下去而已”,于是立即定了她當選。

何文卿提議道:“幹脆買菜也叫倆人吧。”

并無異議。

清晨起床來,廚房的窗臺上已經放有一捆水嫩的蕹菜,歐陽就着煮了一鍋方便面。

其他人洗漱完畢,從一樓的教室裏搬出幾張桌椅,吃了早飯或站着或坐着說了會兒閑話消食,或者看兩眼手機,當着小孩的面通話發消息都可以,但不能打手機游戲,這是提前約定好的。

之前張吉如收到了确定支教的消息,立即裁了一大張紅紙,用毛筆寫了通告張貼在校門口上,幾乎被村裏人家口口相傳了一輪。

據她告訴,小孩們一般八點左右來的最多,太陽那時候比較溫厚。

齊妍和也因為如此,同歐陽景風騎車去了集市。

恰好這天趕上集期,街巷一條條一餅餅搓來搓去的行人,走一步停一步,等得心癢難耐。

兩人跟着位老爺爺推車進了其中一個入口。他的老式自行車歇在閉門的積滿塵土的鋪子前,只見他抽下後座的舊白麻袋走去一牆之隔的店門口,道:“我車先放你旁邊了,你幫我看着點啊,去買東西去了。”

店裏昏黑昏黑的,點了一盞昏黃的燈,比黑夜更像黑夜,裏頭連應了數聲:“去吧去吧,我幫你看着。”沒見一個人影。

就那輛車孤零零停在隔壁店門口,兩人停在路邊,靜默看着,暫時想不通透。

再來了一輛車也停在老式自行車旁邊。

齊妍和提上來一口氣道:“我們放在這裏吧,人太多了很不方便。用給的鎖鎖上,快點買好應該不會有事。”

歐陽點頭稱好。

兩人亦步亦趨地,浏覽着攤上竹籃竹筐裏麻袋上琳琅滿目的蔬菜,一溜過去望不着邊,攤子後面的人或翹首以盼,或是低頭反豎着塑料瓶灑水,打扮得菜色水靈靈的。

齊妍和将注意力更多放在路面與行人間距上,畢竟她真不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