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章節
,他們三人或四人一排,排成一條長長的縱隊穿行于狹窄的山路之間。士兵們各自扛着手中的武器或旗幟低頭急行,比起指揮官的躊躇滿志,他們似乎更加專注于腳下的道路。以這種速度在崎岖山地急行軍卻仍舊可以保持隊列的整齊劃一,足以顯示出這支部隊良好的素質。
在隊伍的前頭飄揚着兩面大纛(dào),一面寫着大大的“漢”字,一面寫着大大的“馬”字;兩面旗幟就像它們所代表的主帥一樣躊躇滿志,迎着風在空中飛舞,金線繡成的穗尖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忽然,一騎斥侯出現在隊列的正前方,負責前哨的裨将李盛迎上前去問了幾句,立刻策馬來到馬谡身邊,對他彙報道:“馬參軍,前面斥侯回報,已經看到斷山了。”
馬谡“唔”了一聲,點了點頭,做了一個滿意的手勢:“照目前的速度,日落之前就可以抵達街亭,很好,按現在的速度繼續前進。”
“是,那麽斥候還是在隊伍前三裏的範圍內活動?”
“把巡邏範圍擴大到五裏。要接近街亭(現甘肅天水秦安縣東北)了,守軍數量還不清楚,謹慎點比較好。”
李盛說了一聲“得令”,剛撥馬要走,又被馬谡叫住。
“前軍多打起幾面旗幟,我要叫他們早早發現我軍的存在,然後望風而逃。”
說到這裏,馬谡的嘴角微微上翹起來。他盡量不動聲色地下着指示,想使自己看起來更加鎮定自若;不過內心的激動始終還是難以壓抑,一想到即将到達的街亭,他的白淨臉色就有些微微泛紅,雙手習慣性地攥緊了缰繩。
馬谡的激動不是沒有理由的。長久以來,雖然他一直受到諸葛丞相的格外青睐,但始終不曾單獨指揮過一支一線部隊。這個缺憾令馬谡在蜀漢軍界總無法獲得與其他将領一樣的尊敬。很多人視其為只會對着地圖與文書高談闊論的高級文官,這讓以“智将”自居的馬谡耿耿于懷。
軍隊與廟堂不同,它有着自己的一套獨特哲學與道德評判。這是個經常要跨越生死的團體,務實的思維模式使得軍人們在評價一個人的時候,只會看那個人做過什麽,而不是他說過什麽。這種評價未必會見諸于正式公文,但其無形的力量在軍隊中比天子賜予的符節更有影響力。一名沒有實績的軍官或許可以在朝廷獲得褒獎,但絕不會得到同僚與下層士兵發自內心的尊敬與信賴,而這種信賴在戰争中是至關重要的。
馬谡對這一點了解得很清楚,也正因為如此,讓他變得格外的敏感。別人的眼色與竊竊私語總令馬谡如芒在背,先主去世前一句“馬谡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給他帶來的心理陰影甚至抵消了諸葛丞相的褒獎。馬谡是如此迫切地渴望出戰的機會,他太需要一次勝利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了。
終于,他得到了這個機會,因為蜀漢的北伐開始了。
※※※
蜀漢的這一次北伐聲勢驚人,自從先主死後,蜀漢還從沒組織過如此宏大的攻勢。甚至追溯到高祖劉邦以後,兩川都不曾對中原發動過這麽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諸葛丞相從五年前開始就一直在為此籌劃,現在時機終于成熟了。
建興六年(公元228年)春,蓄勢待發的蜀漢精銳軍團完成了動員,北伐正式開始。近十萬名士兵自漢中出發,有如一部精密的軍事機器,在從祁山到秦嶺的漫長戰線上有條不紊地展開,緩慢而有秩序地露出銳利的鋒芒,直指魏國的隴西地區。“恢複漢室”的夢想,從益州盆地熊熊地燃燒到了雍涼的曠野之上。
Advertisement
戰事開始進行得非常順利。趙雲、鄧芝軍團成功地讓魏國大将軍曹真誤判了漢軍主攻方向,把他和他的部隊吸引到了箕谷(現陝西褒城縣西北)一帶。而在雍州主戰場,漢軍的政治攻勢與軍事打壓配合無間,兵不血刃即迫使天水、南安以及安定三郡宣布脫離魏國的統屬,向漢軍送來了降表。幾乎就在一瞬間,隴右地區大部已經被諸葛丞相所控制,震驚的魏軍守備部隊只能龜縮在上邽、冀城、西縣等幾個孤立的據點中,等待着中央軍團救援。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盡快地清除魏軍在隴西殘餘防禦力量了。而為了達成這一目的,必須控制住街亭,讓魏國的支援部隊無法及時進入隴西地區。對于究竟派誰去防守這一要地,在統帥部中爆發了一場争論。理所當然的,諸葛丞相提議由他一直看好的馬谡肩負阻援的任務。
這個議案遭到了大多數幕僚的反對。就像馬谡自己感覺到的那樣,他們對他并不信任:“這樣一項重要的任務,應該交給魏延或者吳懿這樣經驗比較豐富的宿将,而不是一個從來不曾上過戰場的參謀。”這個理由是如此的尖銳,以至于馬谡不需多少洞察力就能覺察到其中對他的蔑視——甚至有人擡出了先帝的那句評價,暗示諸葛丞相用人之偏。
那次會議中,面對着諸人的争論,馬谡保持着難堪的沉默,任由周圍蜀将的眼光掃在身上。他有些憤怒,又有些沮喪。當他再度擡起頭來的時候,發現諸葛丞相意味深長地看了自己一眼,他明白如果繼續低下頭去,機會就會從手中溜走,于是他站了起來。
丞相似乎對剛才的争論沒有任何的感想,慈祥的臉上看不出一絲端倪。等到諸将的争論暫告平息,他才把頭轉向馬谡,徐徐問道:“幼常,你能做到麽?”
“能!”
馬谡大聲說道,這是回答丞相,也是回答在場所有的人。丞相點了點頭,緩緩從桌前取出一支令箭,放在手裏摩挲,仿佛那枚木制的小小令箭有千斤之重。
“魏軍在隴西的實力不可小觑,城小堅固,需要文長(魏延表字)與子遠(吳懿表字)這樣的大将。阻援的任務,只需擋魏軍于隴山即可,還不至于動員我軍的主力。幼常雖然經驗不多,但是跟随我多年,熟讀兵法,我覺得他是能夠勝任的。”
丞相頓了頓,似是不經意地說道:“不把刀放進口袋裏,是無法知道它到底有多鋒利的。”
諸葛亮用古人的一個比喻結束了這次争論。于是這次軍事行動的指揮官人選就這麽确定了,沒人敢對諸葛丞相的決定多說什麽,因為再繼續反對就等于是挑戰丞相的權威。但反對者們并不心服,甚至有人私下裏認為,這是諸葛丞相扶植自己親信的一種手段,這個說法缺乏足夠的證據,但卻像一粒種子悄然埋在了每個人心裏。
馬谡滿足地看着同僚們的臉色,那種眼神讓很多人不滿。按照禮貌,至少馬谡也應該表現出一點謙遜或者辭讓;但是現在他卻把得意之情完全表現在臉上,這是對反對者的一種羞辱。這是他在軍界被孤立的原因之一。
“幼常,街亭雖小,幹系重大,不要讓我失望哪。”
丞相意味深長地說了這麽一句話。以諸葛亮一向行事穩健的風格來說,像今天這樣力排衆議的舉動可是非常罕見。馬谡對于這一點也非常清楚,于是他以同樣分量的自信來回應丞相的這種信任。
“請丞相放心,只要我在,街亭就在!”
丞相聽到這句話,露出滿意的神色,起身将令箭與符節交給了馬谡,然後起身像平時一樣親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在正式的軍事會議上,這個舉動絕不尋常,無言地暗示了丞相對這個決定的堅持,于是就連在座最頑固的反對者也都閉上了嘴。
唯一令馬谡不快的是,随後丞相将裨将軍王平任命為他的副将。
就個人感覺而言,馬谡實在不喜歡王平這個人。這個人雖然舉止穩重,不像一般老兵那樣粗豪無忌,但是性格卻很狹隘,猜疑之心特別的重。反對委派馬谡去街亭的将領之中,他是其中比較激烈的一個。所以當諸葛丞相宣布他做馬谡的副将時,馬谡在他的眼神裏看到了不屑、震驚以及惱怒,黝黑的臉上寫滿了輕蔑。
然而,諸葛丞相有他自己的考慮。這一次派遣沒有實戰經驗的馬谡前往,實質上是一個賭博:魏國的籌碼是整個隴西地區和通往關中的通道,而諸葛丞相的籌碼則是十萬名蜀軍士兵與自己的政治生命,兩者之間的勝負将取決于馬谡在隴山阻援的表現。
因此,丞相希望能盡量把勝算加大:王平對于雍涼的事務比較熟悉,而且擁有馬谡所無法比肩的實戰經驗。派他作為馬谡的副手,能夠确保萬無一失。
對于這個任命,當事的兩方都通過各自的習慣表達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