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那卷未及展盡的白虎圖銷毀無遺,宏宣帝為免驚擾先帝聖靈,将畫軸帶回宮中,再交由欽天監處置。
六皇子為此深受打擊,不論心機如何深邃,終不過是十歲稚童而已,哪經得起這般恫吓,方一回宮便病了一場。宜妃又疼又憐,也氣他着人算計,偏偏打不得罵不得,唯有哄着服藥,話裏詳細地探了前因。
平懷颢病乎乎地同她訴委屈,一番添油加醋,直把宜妃聽得咬牙切齒,間或哼出冷笑:“來日方長,但管走着瞧罷。”
平懷颢心喜地扒住她袖擺蹭蹭,只當母妃要給自己報仇了。
卻說宜妃親父劉尹身為刑部尚書,自也在祭祀當日眼觀了那一場鬧劇。
那時平懷瑱占盡上風,壇下何瑾弈亦是滿副意氣風發之貌,劉尹瞧在眼裏,驚覺太子羽翼愈豐,若要絆他腳步,唯有生生折去翅膀。
斷翅之痛錐心刺骨,既然太子握緊儲位不放,那便教他演一出神鳥墜地,青龍沉海……
近幾日朝中忽起風波,連夜間竟有兩人相繼落馬,因私相授受之罪而遭削官去職。
宏宣帝盛怒不已,兩人皆為本朝元老,忠心耿耿數十載,乃是先帝留給宏宣帝的可用之才。曾經兩袖清風,似冰壺秋月,一心只為國泰民安,如今當真盛世太平,卻本心盡喪,轉頭成了朝堂蛀蟲。
重臣亦為罪臣,留則頑疾不愈,剜亦心如刀割。宏宣帝別無他法,一番痛心仍将兩人摘了烏紗帽,舉家逐京,抄沒之物盡數充公,只網開一面留全性命。
昔日同僚為之扼腕,衆說紛纭間,唯何炳榮惴惴難寧,直覺此事并不尋常。
兩位獲罪舊臣皆與他交好,積年累月,何炳榮絕不至于看不清那二人品行。可罪證鑿然,自府邸中搜羅而出的奇珍異寶真真切切擺在眼前,令人無以辯駁,不可不信。
何炳榮只慶幸二人尚且家人平安,借此遠離朝堂,倒不見得是樁壞事。為免落人口實,不敢送行,他輾轉托人予之銀兩傍身,于舊友離京前夕立身城門口外吹了整宿涼風,直至舉目送遠。
不料隔日之後,家中小女竟自街頭乞兒手中收到一紙字條。
乞兒轉瞬不見蹤影,何家幼女捏着字條懵懂歸家,親手交予父親。何炳榮眉頭深鎖着将那字條展閱,其上書一潦草“劉”字,筆風遒勁,分外眼熟。他所憂之事得以應證,揭開香爐蓋子将字焚毀,叮囑幼女萬不可對旁人提及此事。
黃昏日落,何瑾弈打宮裏回府向父親問安,踏入房門恰聽着那半句刻意壓低的交代聲,入耳不甚清晰,心覺古怪于是追問:“父親可有煩心事?”
Advertisement
何炳榮擰眉不答,俯身抱幼女行出,從他身旁過路時微微嘆了口氣。何瑾弈跟了幾步不再往前,立在院裏候着,沒候上多久見父親送走小妹獨自歸來,擺首領他進屋,并将房門合攏。
院裏一片悄靜,瞧不見半個下人,他約莫猜着事之大概,心道恐與那兩位慘遭削職的世伯有關,又記起今在宮中方巧也與平懷瑱說了些話,頓添幾分愁緒。
何炳榮令他随在桌旁坐下,開門見山道:“我先前同你說,六皇子那邊兒不會善罷甘休,如今朝中出事,便正是劉尹所為。”
何瑾弈足夠聰明,問道:“父親之意,是指劉尹此舉意不在兩位世伯,而在我何家?”
“正是。”何炳榮目露苦笑,心中複雜,不知家中次子揣着這樣一顆玲珑心究竟是福是禍。
“其實孩兒今日亦與太子提及此事,即便父親不說,孩兒也有話要講。”何瑾弈只怕後話不敬,索性先行認了過錯,起身在他膝旁跪拜道,“孩兒深信父親人品,知曉父親為官多年始終擺袖卻金。然官場泥濘,試問其中又有何人可幹淨抽身……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孩兒只怕父親稍有纰漏便令人大做文章。如今為時未晚,與其白白等着飛來橫禍,不如盡早籌謀,清掃舊事。”
何炳榮聽着一句“清掃舊事”,倍感震撼。年十五的兒子跪在身前教他如何行官路,他竟一時想不起來,是從哪一刻起,心思單純的何瑾弈便有了此等轉變?
“你起來,”何炳榮彎腰扶起他,待他坐回桌旁好好說話,才凝重回道,“你所言句句在理,為父豈會不懂。罷了,事到如今,妄想不牽連旁人已絕非可能,我只好做這惡人了……”
何炳榮沉思許久,此事決計不敢教旁人知情,願将其爛在自己與何瑾弈之間,于是不作拖延,當夜秉燭挑燈,将自己為官以來絲絲縷縷的繁複人脈從頭清洗,理出一份詳細名錄。
這名錄不可久留,何炳榮但且用它一時,梳理門生故舊,一一排查,不留分毫隐患。
名錄中人多為何炳榮所引薦,幸而其中政績卓絕者居多,得他扶持為官後,不論官職高低一律潛心為政,克己奉公,絕不至留有把柄于人。
再有能力平庸者,确乎難免買官上位之嫌,甚至個別買官之門路,何炳榮都一清二楚。他雖清廉卻不迂腐,從前出于情義置若不聞,到眼下危難當前,為保自身清白,終不得不暗中收集此間人等行賄他人之證,握在手中以備不時之需。
除此之外,還有寥寥三兩位與他道不清幹系者。
何炳榮不曾動過私權,但身系人脈千絲萬縷,人情交際總難遂心如意。他千防萬防都防不住有人為向他示好,迂回行路,竟将他本不熟絡的同鄉舊故破格提拔。如今他背負家人性命與太子前程,說不得所謂“身正不怕影斜”,分毫不敢冒險,因而不多猶豫,把這幾人牢牢記下,只想快些尋個由頭将之貶職左遷,請離是非地。
何炳榮通宵達旦,徹夜不眠。
何瑾弈在旁陪了整一夜,至天明時親眼看着父親疏清脈絡,記牢人名,又親手焚了那卷名冊,這才後知後覺地感到困乏。
今日無朝,何炳榮正好得閑着手此事,何瑾弈勸他先歇上一歇不遲,随即自己也回到寝房補眠。
行在路上晨光熹微,他瞧這時辰日頭未明,天際處還挂着淡淡幾顆星子,心想時候還早,便也睡上一會兒再行進宮。倒沒想過今日不去了的話,如今他時刻念着平懷瑱,自是少見一日都覺難受。
這一夜所勞算是陪父親築起了一道防線,何瑾弈正感輕松,心念着平懷瑱,更可怡然入睡,夢境酣甜。
原想着只歇上一個時辰便起,何瑾弈怕自己睡過,反複叮囑院中婢女,要她到時将自己喚醒。沒曾想婢女當時應得倒好,一轉身便聽了別人的話,放任他繼續睡下去。
“別人”恰是平懷瑱無他。
平懷瑱今晨起得早,許久沒等着何瑾弈來,忍不住好奇遣人出宮打聽,生怕何瑾弈有半分不适。
宮人腳程飛快,回宮複話,說何小爺只是夜裏睡得晚,這還沒起。平懷瑱聽得心軟,不想打擾又實在思念,腦子一熱這便親自去了趟何府。
何瑾弈睜眼時已是正午,平懷瑱午膳未用,不知客氣地占了一半床榻,守他睡覺。他恍恍惚惚如在夢裏,許久喚出聲:“太子?”
“醒了?”平懷瑱輕笑坐起身子。
“你怎……”
“噓,”平懷瑱不待他問,有意說笑,“按說我出宮來此實在不合規矩,所以瑾弈切莫出聲,好好将我藏在屋裏罷。”
何瑾弈笑跑了瞌睡。
“古有漢武帝金屋藏嬌,那臣今日便以陋屋藏……”
“藏什麽?”
“陋屋藏龍。”何瑾弈目光灼灼。
平懷瑱胸中盈起一股暢然快意,予他承諾:“本太子必令瑾弈所言成真。”
何瑾弈低笑片刻,同他起身用膳。
平懷瑱少有來此,兩人權當新鮮,換一處地方共度此日。如平懷瑱所說,他雖不是偷着藏着來到了何府,但的确不是何等值得宣揚之事,因而将院中下人盡數支離,只留他二人好生說話。
少了布菜之人,何瑾弈便親自為他夾菜,還怕他口味不合,體貼詢問道:“尋常菜肴,太子吃得慣麽?”
“這也算不得尋常菜肴了,”平懷瑱掃了眼呈在桌上的道道佳肴,半分認真地回道,“倘有一日能與瑾弈歸隐山中,或閑居田園,屆時頓頓粗茶淡飯,才叫尋常。哪怕日日不見葷腥,我也是甘之如饴的。”
如此清貧設想,竟令何瑾弈聽出一絲向往來,側頭呆呆将他望着,半晌問:“當真?”
“當真。”平懷瑱見他聽了進去,笑道,“願瑾弈與我共展抱負,待有一日功成身退,雙雙歸隐而去,做一對快活神仙。”
何瑾弈聽得心如暖春,雖知他所言不易,但于此一刻也願同他一般懷以希冀,彎唇笑着點了點頭。
平懷瑱看他溫和眼下尚有青影,想起他昨日不睡,問了問緣故。
何瑾弈道:“昨日與你在宮中聊罷,回家後又與父親談及那事。因此徹夜不眠,是陪着父親忙碌了。”
話裏不作明說何事忙碌,平懷瑱卻懂,未追問下去,颔首道:“若有所需,及時來問我。”
“好。”何瑾弈将一塊爽滑魚肉夾到他碟中,眼下暫無阻礙,便不提了。
平懷瑱仔細挑走魚刺,将碟兒挪到他手邊,還了回去。
何瑾弈搖頭笑了笑,何必再同他客氣,心安理得将那魚肉吃進嘴裏,唇齒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