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門冬粥+牛首豆腐幹+五香大……
葉蕪随即道:“你說清楚一點, 到底是什麽人?”
那夥計喘息猶未平,停了一下匆匆道:“就是上回給少爺送信報平安那個人,掌櫃的跟我來就知道了。”
夥計話音剛落,沈瓊英便急急跑了出去。他二人朝着聚寶門方向狂奔, 門內門外都找遍了, 那人卻了無蹤跡。
正當沈瓊英準備承受再一次的失望時, 傳來夥計驚喜地向前一指道:“掌櫃的, 就是他。”
沈瓊英順着夥計指向之處看過去, 南面不遠處有一名年紀三十多歲的中年男子, 面皮白淨, 身材高大, 鼻子上長了幾點雀斑,看上去很是斯文,與夥計上次描述的正好一致。
那中年男子正立在一攤子前買跌打膏藥, 沈瓊英當下顧不得許多, 急忙上前拉住他道:“閣下請借一步說話。”
大庭廣衆之下這位青年女子竟然與自己拉拉扯扯,中年男子非常窘迫,抽開手皺眉道:“這位小姐, 你我素不相識, 有何事見教?”
沈瓊英深吸一口氣, 竭力讓自己平靜下來:“閣下是不是受人所托,每年春秋兩季給醉仙樓送信報平安?”
中年男子臉色當即變了,竟是要奪路而逃,幸虧醉仙樓的夥計為人機敏,一把抓住了他。
沈瓊英見那中年男子面色驚惶,放緩了聲音道:“閣下勿慌,我只是想知道讓你送信那人現在是否安好, 我們回醉仙樓細談吧。”
夥計半哄半拽地将那人拉到醉仙樓後堂,葉蕪放心不下,也沒有回去。
沈瓊英讓不相幹的人退下,後堂裏便只剩下葉蕪、沈瓊英與那中年男子三個人。
葉蕪給中年男子沏了盞清茶,向沈瓊英使了個眼色,沈瓊英沉聲道:“我是托你送信那人的同胞姐姐。”
中年男子一愣,看向沈瓊英的目光便多了幾分感慨,不過還是不發一言。
沈瓊英的聲音十分誠懇:“我就是想知道,我弟弟現在究竟在那裏,他過得怎麽樣,他離開家已經快三年了,我很是挂念。”
中年男子輕咳一聲道:“實在抱歉,我和令弟并不熟,也不大清楚他的現狀。”
Advertisement
沈瓊英随即問道:“那益兒為何要托你送信呢,他現在的住處你總該知道吧?”
中年男子眼神躲閃:“抱歉,這書信也是令弟托人轉交給我的,我并不知道他眼下的住址。”
葉蕪凝視中年男子片刻,忽然從衣袖中拿出兩錠白花花的銀子,笑對他道:“不用急,你再好好想一想。”
中年男子目光微動,正在猶豫,卻見葉蕪冷聲道:“閣下最好想清楚一點,若能告訴我們益兒的住處,不但有銀子拿,回頭我們也不會告訴他是你說的,若是依舊固執己見,那我們就直接見官吧,橫豎益兒已經失蹤快三年了,我們也早該報官了。”
葉蕪這麽說只是想吓吓他,那中年男子果然不經吓,面色一變急急道:“別別,我告訴你沈小弟的住址,不過你千萬別和他說是我告訴你的。我們當初約定好的要瞞住他姐姐,若別他知道我不守信,這朋友便沒得做了。”
“我知道。你眼下告訴我也是為他好。”沈瓊英忙道:“你快說吧。”
中年男子遲疑片刻,終是心一橫道:“令弟現在江浦縣北大街一帶居住,我和他算是鄰居。因我在金陵有親戚,每年都要回去探親,所以他便托我送信給沈掌櫃報平安。”
“那麽。”沈瓊英随即問:“他這兩年過得好不好?靠什麽謀生?”
中年男子笑笑道:“令弟是聰明人,現在江浦做藥材生意,養活自己總不成問題。”
沈瓊英總算松了口氣,中年男子見話說得差不多了,輕咳一聲道:“二位小姐若無別的話問,那我就先告辭了。只是這銀子……”
葉蕪看向中年男子笑道:“閣下放心,你不是和益兒是鄰居嗎,若提供的消息屬實,這銀子自然會一分不少給你,但你要敢蒙騙我們,那就別怪我們去報官了。”
中年男子苦笑道:“姑奶奶是厲害人,縱使借我個膽子也不敢騙你,你派人去江浦縣打聽便是。這銀子給不給悉聽尊便吧,我家中有事先告辭了。”
中年男子逃也似的離去了,葉蕪沉聲道:“我看那人倒還老實,也許益兒真的在江浦。”
沈瓊英的語氣有些激動:“我眼下也顧不了這麽多了,不管是真是假,我總要過去親眼看看才放心。”
“你別急。”葉蕪勸道:“眼下天色已晚,你且早點就寝,明日一早再去江浦也不遲,橫豎兩地離得也近,兩天的時間也夠打個來回了。我先回明月茶坊,明早陪你一起去。”
“不必了。”沈瓊英努力平複下激動的心情:“葉姐姐明月茶坊的生意也剛剛走上正軌,我就不耽誤你的時間了。我找奶媽張嬷嬷陪我一起去,他兒子許含山如今在應天府衙當差,查找人口戶丁最在行,有他二人相陪,此行還穩妥些。”
葉蕪沉吟片刻道:“那也好,你一定要沉得住氣,無論此行有沒有找到益兒,一定要早點回來。大不了我們一起找,他一個大活人總會有下落的。”
沈瓊英忙答應了,葉蕪又囑咐了她許多話方才回去。沈瓊英又去了張嬷嬷家一趟,約好了明日卯正出發,回到醉仙樓時已是亥時三刻了。
雖然忙碌了一天很是疲憊,可沈瓊英心裏有事,無論如何也睡不踏實,朦胧間聽到外間更夫敲鑼報時,當當當響了三下,原來已是三更了。她被這鑼聲驚醒,便再也睡不着了,索性披衣起身,忽聽得窗外滴滴嗒嗒地響了起來,這年春天的第一場雨終于來臨。
雨下得漸漸緊了,落在柳枝竹葉上沙沙作響,屋內也加重了一重涼意,沈瓊英覺得手腳冰涼,只好又重新回到被子裏,她迷迷糊糊地聽了半夜的雨,直到五更天才稍微打了個盹兒,卻見春蘭急急走過來道:“姐姐,該起身了,今天得早點出發去江浦呢。”
又失聲道:“呀,姐姐怎麽眼睛紅紅的,像是熬了夜一般。”
沈瓊英揉了揉發紅的眼睛,沉聲道:“無事,我們趕緊吃飯,別誤了出發的時辰。”
柳聰已經在後堂把早飯擺好了,有門冬粥、牛首豆腐幹、五香大頭菜,還有一小碟烤鴨。
柳聰看沈瓊英臉色不大好,柔聲勸道:“我看姐姐今日肺火重,有些咳嗦,這門冬粥有養陰生津、潤肺降燥之效,姐姐多喝一些。”
沈瓊英笑道:“柳妹妹有心了。”
門冬粥是一道藥膳,将粳米、薏仁加清水煮熟後,加入生麥門冬、生地黃和姜汁,一同熬成稀粥便成。
沈瓊英先喝了口門冬粥,軟爛适口、米香四溢,還帶着絲絲辛辣和隐隐的藥味,喝下去覺得腸胃很舒服,額頭也微微冒汗,她覺得手腳也沒那麽冰涼了。
金陵特産五香大頭菜最适合配稀粥。大頭菜又稱辣疙瘩,金陵、宿遷一帶的大頭菜個頭圓潤、根細無筋,辛辣味濃,質地脆嫩,最适合用來腌制。将曬幹的大頭菜與精鹽混在一起,加入花椒、胡椒、八角、桂皮、茴香磨成的五香粉,拌勻後裝入壇內腌制,七天後即可盛出食用,柳聰在五香大頭菜上滴了點香醋,味道更佳爽口。
五香大頭菜鮮黃透亮,香味襲人,入口特別爽脆清甜,鮮鹹酸辣五味俱全,咀嚼起來絕無渣滓,沈瓊英一夜沒睡好本來沒什麽胃口,倒是這清素的小菜讓她的食欲又恢複了不少,她就着這道菜匆匆喝了多半碗粥,身子也暖了過來。
牛首豆腐幹亦是金陵牛首山的特産,原是山中寺廟的和尚發明的,柳聰最喜歡吃了。将晾曬好的豆腐幹用溫水洗淨入鍋鹵煮,放入适量的鹽、花椒、大料、桂皮調味,讓調料充分浸潤豆腐幹後便可出鍋。牛首山的豆幹因為晾曬時間較長,所以質地偏硬,切成絲後放入蔥花、香醋,是一道非常清爽的涼菜。醇厚的豆香與花椒大料的香味充分融合,越嚼越有滋味,再配上開胃的香醋和蔥花,有一種簡單又家常的美味。不知不覺間,柳聰便就着粥吃了半碟豆腐幹。
春蘭是堅定不移的肉食愛好者,當然最中意那道烤鴨了。這是她特地從西水門那家烤鴨店買來的,那家店生意特別紅火,每天一大早便大排長龍,不早點去根本買不到。
金陵烤鴨一向重鹵,這家店做烤鴨,提前要在鴨腔內灌水,在鴨皮上塗抹蜜、花椒鹽烤制,等于是外烤內煮,一旦鴨肉熟了,腔內的汁水也就鮮透了。趕緊撤熱将酒釀、糖、醋、蜜、醬油、鹽調成的鹵水倒入湯汁中,将鴨子斬成塊配蘸鹵汁吃,別提有多美味了。
用這種方法做得烤鴨,外皮油潤光亮,入口特別香脆,鴨肉格外細嫩,吃起來肥而不膩,再沾上酸酸甜甜、酒香濃郁的鹵汁,不但化解了鴨肉的腥燥油膩,還使得肉質格外嫩滑鮮爽,讓人越發欲罷不能。
因為要早早出發,所以四人吃飯的速度都很快,也不過才一炷香的時間,便都放下了筷子。沈瓊英囑咐春蘭、柳聰看好店,拿了傘匆匆出門,卻見張嬷嬷與許含山已經在門口等待一會兒了。
張嬷嬷也是看着沈均益從小長大的老人了,此時也非常激動,喃喃道:“老天保佑,我們終于可以見到少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