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油煎肉三角+五白糕
沈瓊英也非常感慨:“是啊, 我們有快三年沒見了吧,真想早點見到他。”
沈瓊英上車後,忽然想起了什麽,急急道:“張嬷嬷, 許哥哥, 你們稍等我一下, 我很快便回來。”
也就一會兒功夫, 沈瓊英抱着一個大包袱匆匆上了馬車, 見張嬷嬷詫異, 笑着解釋道:“這裏面有西水門烤鴨店的鴨子, 有我親手做的五白糕和油煎肉三角, 都是益兒從小最喜歡吃的食物。”
張嬷嬷看向沈瓊英的目光愈發慈和,柔聲道:“難為你了。時候不早了,我們趕緊出發吧。”
盡管雨天路滑, 但許含山駕車技術娴熟, 緊趕慢趕終于在傍晚來到江浦縣城,縣城本就不大,照着中年男子所說的地址, 他們很快便找到了沈均益位于北大街的宅子, 只是許含山上前敲了半天門, 也不見有人出來。
沈瓊英只覺得心裏發沉,卻見從相鄰的院子裏走出一位鬓發皆白的老翁,上前好奇問道:“列位可是要找沈家小哥兒?”
“正是。”許含山忙問道:“他可是有事出門了,老伯可知他什麽時候能回來?”
老翁好奇問道:“列位和沈小哥兒是什麽關系?”
許含山指着沈瓊英笑道:“這位是沈小哥的姐姐,姐弟倆好久沒見了,今日順路來探望。”
老翁笑道:“原來是沈小哥兒的親戚呀,失敬失敬。他去臨縣買藥材了, 總得戌時才能回來,列位來我家等一會兒吧。”
沈瓊英一行人松了口氣,便去老翁家裏坐了一會兒,那位老翁十分好客,親自沏了龍井茶來款待,又稱贊沈均益道:“那是個老實本分的好孩子,鄰裏間從未紅過臉,也沒見他惹過事,我還納悶他年紀輕輕怎麽一人住在這裏,還給他提過親呢,只是他臉皮薄拒絕了。說來也是古怪,他和我見到其他的年輕人不同,除了每日按時去藥鋪做生意,便是一個人悶在家中,倒是耐得住寂寞。除了三個多月前去了趟金陵,我都沒見他出過遠門。”
沈瓊英內心一動,這倒與葉蕪之前說在金陵見到沈均益的話對上了,随口問道:“老伯可知道益兒去金陵做什麽?”
老翁詫異道:“沈小哥和我說他是金陵探親,怎麽他沒去拜訪你們嗎?”
沈瓊英愣了一下剛要說些什麽,卻見老翁的兒子匆匆走過來道:“爹爹,我剛在門口看見沈小哥兒回來了。”
沈瓊英忙起身道:“老伯失陪了。”
她急忙跑到門口,卻見沈均益剛好從馬車上走下來。兩年多未見,他似乎又長高了不少,看上去也比之前沉穩了許多,她再也按奈不住,沖上前一把拉住沈均益,聲音已是帶了哽咽:“益兒,你當初怎麽連聲招呼也不打就離家了,這些年我找你找得好辛苦。”
Advertisement
沈均益萬萬沒想到會在此地見到姐姐,當下愣在那裏,過了好久喚了聲:“阿姐。”
沈均益的聲音也有些發顫,張嬷嬷見姐弟倆這樣子,悄悄掏出帕子拭掉眼角的淚,勸道:“好了好了,如今總算是團聚了,我們別站在門口了,還是進去談吧。”
沈均益愣了一下道:“阿姐,張嬷嬷還有許哥哥,你們裏面請吧。”
沈均益的住處不出意料相當簡陋,小小的一進院落,一明一暗兩間房子,一間用來堆放藥材,一間便用來日常起居,木質的桌椅已經開始掉漆,此外便是一張床榻,青紗帳子,被褥也相當樸素。
沈瓊英目光一直在小弟身上打轉,進門後也顧不得坐下,問道:“你這些年過得好不好?我看你又瘦了不少,有沒有好好吃飯?剛剛三月份,你這衣服也太單薄,這屋子也太潮濕了,住得時間長了對身體不好。”
沈均益已經是二十多歲的大小夥子了,面對姐姐一疊聲的問詢,便有些不好意思,低下頭道:“阿姐,我都這麽大了,知道怎麽照顧自己。你就別擔心了。阿姐又是怎麽知道我住了這裏的?”
提到這個沈瓊英便有些生氣,沉下臉來問道:“我還想問你呢,當初問什麽要離家出走,你知道這兩年我有多擔心嗎?”
沈均益躲避着姐姐探尋的目光,小聲道:“我長大了,不想永遠在阿姐的庇護下過日子,想自己出來闖一闖嘛。”
“那你也不能就這樣從我眼前消失啊,你好歹告訴我一聲你住在那裏,你究竟在躲什麽?”
見沈均益只是沉默,許含山在一旁緩和氣氛道:“好了好了,如今見到面就好。對了,小姐不是給少爺帶了吃的來,正好我們也沒吃晚飯,先坐下來填飽肚子吧。”
張嬷嬷也勸道:“正是,有什麽話吃了飯再說也不遲。”
沈瓊英只好忍下滿腹疑問,從包裹裏拿出點心道:“好吧我們先吃飯。”又問小弟:“你吃飯了沒有?我帶了你最喜歡的烤鴨、油煎肉三角和五白糕,你家裏有米嗎?我再去熬一點粥。”
沈均益不好意思的撓撓頭:“阿姐,我不怎麽在家裏做飯,所以家中無米。”
“我就知道……”沈瓊英剛要抱怨,卻見張嬷嬷向她使了個眼色,只得悻悻地住了口。
張嬷嬷笑道:“我去鄰家借點兒米回來熬粥吧。”
因為菜和點心都是現成的,所以晚餐很快就做好了。油煎肉三角表皮金燦燦的,散發出濃郁的肉香和韭菜香,沈均益很久沒吃到這樣點心了,不由眼前一亮。
抓起一個肉三角一口咬下去,鮮美的汁水當即在舌尖漾開,春天的韭菜果然鮮爽異常,入口辛辣鮮香,配上腴美的豬肉,爽脆的蝦仁,別提有多解饞了。肉三角的外皮炸得很酥脆,即使冷掉了也好吃。沈均益一連吃了好幾個肉三角,露出笑容道:“好久不見,阿姐的廚藝更勝當年啊。”
西水門的烤鴨也是沈均益這兩年一直懷念的美味,鴨皮油潤酥脆,鴨肉細膩多汁,配上酸酸甜甜的鹵汁,解膩又爽口,這一碟鴨子很快被他吃了一大半。
五白糕原是宮廷細點,後來漸漸在民間流傳。白扁豆、白山藥、白茯苓、白蓮子、白菊花洗淨晾幹後打磨成五白糕粉,用篩子反複篩幾遍,篩去顆粒物後留取細粉,混入糯米粉加水均勻攪拌,摻入适量白糖,揉成面團後再切成小段,放入模具中定型成月餅狀,再放入籠屜中大火蒸制半個時辰即可。
蒸好的五白糕顏色瑩白透亮,散發出馥郁的香氣,沈均益吃完粥菜後,雖然已經飽了,卻還是抵擋不住這香味的誘惑,還是拿起一塊糕品嘗。
沈瓊英做的甜點一大特色是糖放得剛剛好。這道五白糕入口清甜不膩,細滑香糯,隐隐有豆香和菊花香,還有山藥的綿潤和蓮子的清香,即使多吃一點也不會給腸胃增加負擔。
一塊五白糕下肚後,沈均益發出滿足的喟嘆:“果然還是阿姐做得點心最好吃。”
沈瓊英見小弟這樣子,既心疼又好笑,忍不住斥道:“即是如此,你幹嘛還離家出走,今晚趕緊收拾收拾,明天一早便随我回金陵吧。”
沈均益當即拒絕:“我不能回去。”
“為什麽?”沈瓊英忍不住問道。
沈均益便有些煩躁:“我不是說過了嘛,我不想在阿姐的庇護下過日子了。我在江浦挺好的,藥材生意也頗賺錢,養活自己沒有問題。”
沈瓊英見小弟還是這麽固執,便有些惱怒:“你還記不記得娘臨終前是怎麽囑咐我們的,沈家如今只剩下我們姐弟二人,一定要相互扶持着過日子。你想自己做生意,我并不反對。回金陵去做生意不行嗎,非得要孤身一人在江浦,你是不是有意躲着我?”
沈均益眼圈微紅:“我有我的苦衷,姐姐就別問了。”
一旁的許含山趕緊打圓場:“反正今天知道少爺的住處了,小姐應該可以放心了。至于回不回金陵,我們再從長計議,不必急于一時。”
沈瓊英自然是最了解這個弟弟的,以他的性子,若不是另有緣故,絕對不會兩年多都躲着不見自己,他這番舉動實在反常,于是不顧許含山的勸說徑直問道:“益兒,你是不是有什麽事情瞞着我?”
沈均益眼神躲閃,忙道:“沒有,阿姐想到那裏去了。”
“事到如今你還不肯告訴我實話。”沈瓊英急道:“那我問你,你三個月前去金陵做什麽了?”
沈均益愣了下道:“去見一個朋友,向他打聽最近藥材的行情。”
“好好。”沈瓊英冷聲道:“你就一直瞞着我吧。橫豎我今天找到你了,你一天不告訴我實話,我便一天不回金陵。”
氣氛變得僵持,張嬷嬷忍不住在一旁勸道:“少爺,老身也是看着您長大的,夫人臨去世時,最放心不下的也是少爺。所以您也別怪我老婆子啰嗦,都是一家人,有什麽話不能敞開來說的。你若是有難處,大家一起商量着解決,也比你一直悶在心裏強不是?”
許含山也在一旁勸道:“是啊,少爺對我們還有什麽信不過的呢,您看把小姐急的,還是趕緊告訴我們吧。”
沈均益長嘆一聲,語氣也帶了幾分悵然與凄惶:“有些事情,說出來也是徒增煩惱,倒不如我一個人來承擔。這世間本就是難得糊塗啊。”
沈均益當初離家出走前一夜也是說了這話,沈瓊英內心一動道:“益兒,你到底知道什麽我們不知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