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牛肉鍋貼+長幹裏牽手
金陵城居然有沈瓊英都沒聽說過的食鋪, 她不由大為詫異,撇撇嘴道:“這不大可能吧。”
顧希言笑笑道:“也難怪你不知道,這家鋪子是這個月新開的,專賣牛肉鍋貼和牛肉扁食, 不早點去連座位都沒有呢。”
顧希言和沈瓊英來到陳記鍋貼扁食店已接近亥時了, 可店中依舊食客如流, 他們好不容易找到位置坐下, 店家迎上來笑問:“二位客官想要吃點什麽?”
顧希言輕車熟路道:“來兩份鍋貼, 兩碗扁食吧。”
店家随即道:“抱歉二位, 扁食已經賣完了, 就只剩下牛肚湯了。”
竟是如此火爆嗎?顧希言與沈瓊英相視一眼, 無奈道:“那就來兩碗牛肚湯吧。”
“好嘞。”店家答應了,又叮囑道:“二位還有什麽要點的,最好現在一起說了, 再過半個時辰小店就打烊了。”
快打烊了還有這麽多人, 沈瓊英算是徹底體驗到了陳記鍋貼店的人氣,也起了好奇之心。
這家店面并不大,廚子制作鍋貼的地方沒有遮擋起來, 沈瓊英剛好能看到他們如何烹饪。
只見一位胖胖的中年廚子麻利地将揉好的面團均勻分塊, 用擀面杖擀成中間較厚、邊緣較薄的面皮。旁邊有一位歲數不小老婆婆正在調餡, 牛肉剁碎加入蔥花、菜籽油,鹽、胡椒粉、紹興酒、醬油等材料,再将兩枚雞蛋打入餡中,順着一個方向不停地攪拌,菜籽油的香氣很遠都聞見了。
顧希言看到沈瓊英仔細觀察廚子制作鍋貼,臉上不由露出笑容,她自小就是這樣, 看到有人烹饪美食就走不動路了,總是想方設法把秘訣學到手。
顧希言就勢問道:“英英,他們往餡裏打雞蛋是為了什麽?”
“啊。”沈瓊英這才反應過來顧希言和自己說話,随口答道:“雞蛋可以增加肉的粘性,讓肉餡更緊實呀。”
沈瓊英一面解釋,那一廂老婆婆已經開始熟練地包鍋貼了,只見她拿一根小竹片将餡料迅速一挑,再往面皮上輕輕一抹,大拇指和食指略一收攏便包好一只,形狀如月牙般可愛,不大一會兒功夫,面前的篦子上便擺滿了鍋貼。
煎制鍋貼當然得用平底鍋,老婆婆在鍋底刷上一層油,等到油溫升高開始冒煙的時候,将鍋貼倒入鍋中迅速排列整齊,等到底部變成金黃色時,倒入事先調好的澱粉水,待水分收幹後,一個個鍋貼變得金黃酥脆,便可以上桌了。
剛剛煎好的牛肉鍋貼像一個個金燦燦的月牙兒,散發出濃郁的肉香與油香,顧希言順手給沈瓊英手旁的碟子倒上醋,又放了一點蒜泥和胡椒粉,随口問道:“我沒有記錯吧?也不知這麽多年過去你的習慣變了沒有?”
Advertisement
沈瓊英笑着看了他一眼:“我的口味好像一點也沒變。”
她也給顧希言手旁的碟子裏倒滿了醋,問道:“你吃餃子和鍋貼還是喜歡放好多醋嗎?”
顧希言亦笑:“貌似我的口味也是一成不變的。”
沈瓊英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鍋貼,外皮酥脆,菜籽油獨特的香氣當即充盈了口腔,裏面是鮮嫩多汁的牛肉餡,好像灌湯包子的口感,肉餡非常軟嫩,完全沒有筋頭巴腦的感覺,可見肉質非常好。細細品來,餡料中似是加了白糖提鮮,有淡淡的回甘,配上辛辣的蘸料,別提有多好吃了。
顧希言吃鍋貼的動作明顯更沉穩一些,他先在鍋貼的表皮咬了一個小口,讓汁水都流到勺子裏,再混上一點香醋,細細品嘗鮮美的湯汁。喝完了湯汁,他才開始吃剩下的鍋貼,表皮又香又脆,咀嚼之間在口中發出細微的聲響,而餡料又非常軟嫩,鹹鮮适口,饑腸辘辘的時候能吃上這樣一份美味的鍋貼,這大概就是幸福吧。
二人鍋貼吃得差不多了,牛肚湯也上來了。牛肚脆嫩有嚼勁,湯頭酸辣爽口,配上提味的蔥花芫荽,正好解了牛肉鍋貼的油膩,這一餐的收尾也非常圓滿。
沈瓊英填飽了肚子,忽然想起一事,臉上露出笑容。顧希言将她的表情都看在眼裏,不由問道:“怎麽了?”
沈瓊英笑道:“顧哥哥還記不記得張嬷嬷最愛吃我做的豬肉韭菜餡鍋貼?”
顧希言也笑了。張嬷嬷是個老古董,每次沈瓊英想要外出逛街時,她都要以女孩子要貞靜為由在一旁勸谏。不過她最愛吃沈瓊英做的豬肉韭菜餡鍋貼,有一次沈瓊英想要和顧希言一起出門,便提前給她送了一份,趁着張嬷嬷大快朵頤的功夫,她早就和顧希言跑的無影無蹤了。
顧希言随口問:“想不想再去逛一逛?”
沈瓊英點點頭,外間的雨依舊在下,雨勢并不大,是春日獨有的杏花雨,剛剛能沾濕衣袖。縱使這樣,顧希言還是将青竹油布傘移到了沈瓊英的頭頂,她聽到了淅淅瀝瀝的雨聲,聞到了濕潤的芳草氣息,金陵的春日明媚可愛一如往昔。
二人在雨中默默走了很久,信步穿過來賓街市,又來到長幹裏一帶,顧希言有剎那的恍惚失神,問道:“還記得我們上一次來這裏的情形嗎?”
沈瓊英沉默了,她怎麽可能忘記。
那是十二年前的一個秋日,顧希言進京趕考的前夕,二人再次外出游逛,不同于以往歡樂的氣氛,沈瓊英的情緒明顯有些低落。
顧希言自然知道沈瓊英是舍不得自己離開,心疼之餘也感到隐隐的甜蜜,故意問她道:“英英,我看你的眼睛有些腫,昨晚是不是哭了?”
沈瓊英當時只有十六歲,初次陷入愛河也不懂什麽是矜持,坦言道:“是的,我最近經常哭,因為舍不得你,一想到有整整半年多時間都見不到你了,我就覺得難受。”
沈瓊英說這話的時候,她記得顧希言愣了一下,随即露出少有的燦爛笑容,他順手将沈瓊英擁在懷裏,輕聲道:“等到我們三十歲那一天,我還要跟你提起此時此地的情形。當然你多半是不會承認的,不過我還是希望你能記得今天說過話。”
沈瓊英這時才開始覺得羞怯,她漸漸回過味來,看來女人不該向男人作這樣的表白,這類事情她還得好好學一學。
她正在胡思亂想,卻見顧希言在她耳邊低聲道:“英英,我也不想和你分開太久。等我,明年玄武湖荷花盛開的時候,我就會回來。”
那一夜顧希言與沈瓊英在長幹裏逛了不多時間,因為擔心家人等待,便早早回去了,十二年後的這個春日,他們已經成人,也少了許多顧慮,顧希言笑問道:“你還記不記得當日說過的話?”
沈瓊英的臉再次紅了起來,白了顧希言一眼道:“什麽話,我不記得了。”
顧希言再次露出燦爛的笑容,如春風拂面,似暖陽暈開:“你看,你果然就不承認了。”
他順勢牽住他的手,低聲問:“那麽,你還記得李太白的那首詩嗎?”
沈瓊英心有所感,順口就念道:“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裏,兩小無嫌猜。”
後面的話她實在害羞難開口,正猶豫着,顧希言已接了下去:“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十六君遠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觸,猿聲上天哀。”
沈瓊英望着外秦淮潋滟的河水,亦非常感觸,就勢接下去道:“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苔深不能掃,雙飛西園草。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早晚下三巴,欲将書報家。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吟完此詩,二人相視一笑。與詩中主人公相比,他們堪堪錯過了十一年的青春時光,人生還有多少個十一年可以蹉跎?可萬幸的是他們還是重逢了。
顧希言笑着向沈瓊英伸出手:“自小青梅,傾慕良久,曾經憾隔江海,如今山水依舊,可願再次牽手?”
顧希言的笑容極暖,眼中波光潋滟,似有無數個草長莺飛的春天,沈瓊英心中亦不再彷徨,笑着牽起了他的手。
顧希言輕輕摩挲着沈瓊英的手指,她能感受他指側薄繭微澀的摩擦,亦能感受到他指尖的溫潤細膩,十指連心,她的心亦随着這輕柔的撫摸變得柔軟。
人生苦短,縱使前路坎坷,縱使未來不可預料,還是由着自己的心意活一次吧。
夜已經深了,外秦淮一帶依舊熱鬧非常,河中的畫舫挂起來串串燈籠,廊橋水閣中人群熙熙攘攘,小販們忙着當街販賣吃食,這是他們喜愛的金陵,纏綿的、溫潤的、熱鬧的,充滿了人間煙火的氣息。
二人都舍不得回家,于是再沿着外秦淮繼續向東走,這裏人煙漸漸稀少,顧希言引着沈瓊英在河邊停下,柔聲道:“我們再這裏歇一會兒吧。”
仲春的晚風帶着微微的涼意吹來,沈瓊英下意識緊了緊袖口,卻見顧希言已是無聲靠近,給她帶來了融融暖意,她擡眼向上空望去,夜幕低垂,繁星密布,彎月如鈎。
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二人并肩站立良久,直到夜色闌珊,星河欲曙,天邊升起了青色的薄霧,才戀戀不舍地離去。
沈瓊英回到醉仙樓的時候天已經亮了,卻見謝臨出現在後堂,面色也有些陰沉,見到她便問:“英英你到那裏去了,怎麽現在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