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有能力就是任性
李倢辭別父母,出了書房打算去看望崔氏,途徑花房,心念一轉便拐了進去。一衆小娘子正在高高興興地玩投壺,見了李倢都停下來行禮。
“誰準頭最好?”李倢笑問。
李曦起身道,“四妹和阿昭最好,十之中九。”她自己自然是不算在內的,那可不就是以大欺小了。
李倢正走到李昭跟前,聞言揉了揉她的腦袋,“想不到六娘小小年紀就有這身手。”
李昭笑嘻嘻道,“都是阿兄和阿姐教的。”
“那也要你有天賦,”李倢笑,問簡逸雅,“阿雅如何?”
簡逸雅擡起頭,羞怯地看着李倢,捏着手指小心翼翼道,“投不進去!”
李倢眉頭微擰,她本就不是個多喜歡孩子的人,自己家那三個小子是責任,也是她運氣好,一連三胎都是兒子,個個生龍活虎,資質也能入眼,盡夠了,她就沒打算再生。程弘博年紀夠大不用費心,宋朔情況特殊,這一路唯獨簡逸雅頗令她頭疼,嬌嬌怯怯的小姑娘,世上還有比這更麻煩的生物嗎?
“熟能生巧。”李倢安慰。
李昭便道,“這我們常玩,阿雅姐姐多玩幾次就會了。”
經過一個時辰的努力,李昭成功用她的溫和可親收服簡逸雅,幾人中,簡逸雅明顯與她最親近。當然這是李昭自己認為的,事實是簡逸雅覺得李昭比她小卻不嬌氣霸道,笑起來又甜又軟,與她說話最輕松。
簡逸雅腼腆地點點頭。
李倢笑了笑,四下一看又問,“阿湛他們去哪兒了?”
“騎馬去了。”李曦回。
李倢笑了笑,“阿朔不善禦,跟着阿湛也能學上一二。”
李昭湊過去,擡着頭好奇地問李倢,“聽說朔表哥力大如牛?”
Advertisement
李倢有些意外地看着李昭,巴掌大的小臉上嵌着一雙黑白分明的秋水瞳,毛絨絨的睫毛又卷又翹,無端端讓人心軟幾分,笑道,“阿雅都和你們說了。”難得這麽點時間簡逸雅就願意說這事,小娘子受了驚吓,除了程弘博看誰都怯怯的。
李昭點頭,眼神亮晶晶地看着李倢。
李倢好笑,“阿朔天生神力,可開一石半弓。”
“……”如今的一石大約現代的六十斤。而且李倢說開,肯定不是就拉開弓弦而已,還是得能射出去。李昭不由嘟囔了一句,“吃什麽長大的?”
李倢心道,茹毛飲血,口中道,“天賦異禀!這世上有些人就是得天獨厚,其他人拍馬莫及。咱們祖上不是也有過奇人,力能扛鼎。”
衆人一幅“哇”這麽厲害的表情。
唯獨李昭這麽一個煞風景的,“多重的鼎?”傳說力撥山兮氣蓋世的霸王據說也能扛鼎,但是後世研究那鼎重量應該在300千克左右,現代也挖出過200+千克的鼎,因此這說法頗讓人信服。
她見過家中祭祀用的鼎,快一噸了都,憑一人之力舉起有點挑戰人類生理構造。難道今天她能證明那說法是謬論!
李倢眼皮子一跳,覺得手有點癢,然後她就順從心意揮了過去。
李昭瞪大了眼睛,想躲,可她的反應速度哪比得上李倢,結果頭頂慘遭蹂/躏。
揉成一個雞窩頭,李倢才心滿意足的收了手,“這我還真不知道,你去問問你祖父和曾大母,知道了也和我說一聲。”
李昭撓了撓後腦勺‘哦’了一聲,心想李倢這算不算惱羞成怒了。
“你們玩着,我先走了。”
李曦等起身,送李倢往外走了幾步。
一回身見李昭頂着雞窩頭,李曦忍俊不禁,其他人還矜持些,五娘就差捧腹大笑了。
李昭一把抱住頭鼓了鼓腮幫子,瞪李曦,“阿姐還笑人家。”
看她這樣,李曦笑的更歡了,“好了,不鬧你了,我給你理理。”
###
李倢慢悠悠的往崔氏那去,守門的婆子見到趕緊過來向她行禮,又命小丫鬟侍奉她去見崔氏。
崔氏正等着她呢,把手中的棋子一扔,嗔道,“你阿爹也是的,好容易回來一趟就把人拘在書房裏問話,這是女兒回家又不是屬官述職。”
李倢笑吟吟上前也不替李廷辯解,低頭掃一眼棋盤,道,“大母的棋局越來越精妙了?”
“你就會哄我,這殘局我解了好些天了都沒解出來,你擅于此道,來給我瞧瞧。”
“大母都解不出來,我哪能啊。”這麽說着李倢在一邊坐下,擺出一幅冥思苦想的架勢來,半響皺眉道,“解不出來呢!”
崔氏拿了棋子作勢就要扔她,“少哄我,我還不知道你的底細。解不出來,不許你留家裏!”
“吓,大母好狠的心,我好容易回來一趟,您還要趕我走,世上哪有這般狠心的人。”李倢一幅受了天大的委屈模樣。
“你這沒心沒肺的丫頭還好意思說,我寫了多少信讓你回來看我,你倒狠心,整兩年九個月才回來。”崔氏佯怒。
李倢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臉,讨饒。
崔氏一指棋盤,“還不快解了。”
李倢原就是逗趣,當下手指翻飛。
崔氏細一看,困擾她多日的局就這麽破了,她老人家也不覺得沒面子,反而得意道,“就說你能破!”一擺手叫人把棋具收下去。
“做人啊就和這下棋一樣落子無悔,每一步都得深思熟慮。”崔氏捧着一杯茶若有所指。
李倢擡眼看她,笑着應道,“大母放心,我明白。”
崔氏分辨不出她情緒,孫女長大了,心思哪裏有小時候那麽好看穿,何況李倢身居要位,遂她也不玩婉轉一套了,“我聽說阿航那新添了一個庶子還是蔡氏所出。”李倢之夫乃馬邑郡都尉,都尉、郡尉都是對一郡而言,區別就是郡尉每郡必設,有戰亂則臨時設立都尉,事了則罷。郡尉執掌轄內治安,都尉則是軍防系統。
李倢輕描淡寫道,“六月裏生的。”
崔氏看着她肚子意味深長,“阿胪都五歲了,這幾年你怎麽一點消息都沒有?”李倢才三十出頭呢,夫妻倆又不是分居兩地,崔氏都要懷疑是李倢傷了身子或是夫妻出問題了。
李倢聽出崔氏的言下之意,卻不好說實話,否則還不得把崔氏氣厥過去。她身體健康和宋航感情一如往昔,就是他倆之間的感情從來都不是夫妻之情而是同袍之情。生下小兒子之後,李倢就和宋航直說不願再生,生孩子是在鬼門關上走一圈,還費時間。
“緣分未到,該來的時候就來了。”李倢一本正經的敷衍。
崔氏哼了一聲,“你啊東奔西跑,上蹿下跳,指不定傷了身子呢,等會兒叫郎中好生看一下,趁這段日子我仔細給你調養調養。”
李倢笑眯眯應了。
崔氏見她坦然模樣松了一口氣,這樣看來身體應該無恙,于是擔心兩人夫妻感情,沉着臉道,“你和我說實話,孫女婿是不是寵愛蔡氏?”不叫阿航改孫女婿了。雖然她往日看宋航這後生很順眼,能容着她孫女折騰的孫女婿能不順眼嗎?但是人心易變啊!
李倢笑,“這哪和哪呢?大母不信宋航,難道還怕我吃虧嗎?”
就是知道你從來不是肯吃虧的性子,崔氏才着急啊!否則添個庶子哪裏會叫崔氏如此,她自己和故去的丈夫感情也不錯,但是不照樣有庶子女,姬妾庶出真沒什麽大不了的。可李倢她是一般人嗎!
宋航屋裏除了李倢就剩下一個蔡氏,蔡氏還生了一子一女。這庶子還沒生出來,李倢就跑出去,至今都有大半年沒回馬邑了。
崔氏能不多想嗎?小兩口夫妻感情挺好的,要是宋航傷了李倢的心,李倢真幹得出弄死那群人的事來。指不定現在就憋着勁想法子呢,所以崔氏才會和她說什麽做事要深思熟慮。
看崔氏憂心忡忡的模樣,李倢無奈,“大母您多慮了,宋航是個知禮的,并沒有過分擡舉蔡氏,孩子落地就抱離了生母,那蔡氏也是個本份,這幾年從沒借着孩子生事。”
蔡氏是她選的能不安份嗎,她田莊上的農戶女,一家子都是她名下奴婢,有口皆碑的老實憨厚人,難得的養出了一個水靈靈的小娘子。為選這麽個人,李倢可廢了不少心思,她可不想給自己找麻煩。
宋航身強體壯血氣方剛的年紀,老婆又是個大美人,怎麽可能忍着不下嘴,偏老婆是個武力值爆表對夫妻人倫興趣不大的奇葩,被從床上踹下來這種事真不是一次兩次。等三兒子落地,李倢立馬宣布分床,同時送了個水靈靈的小美人給宋航。
李倢給他納妾,宋航也不客氣,毫無負擔的收下。
李倢送人,宋航收用,驚呆了一群圍觀者,誰也沒想到彪悍如李倢居然會讓丈夫納小。雖說禮法要求女子大度,但是不大度的女子也比比皆是,上至世家貴女下至鄉村平民。
崔氏覺得孫女夫妻倆感情好,這倒不假,兩人在公事上十分合拍,默契無間,只是這感情卻不是她想的那回事。
崔氏到底狐疑,只李倢這麽說了,想想也覺得說得通,再說就是真有事,孫女不肯和她說,她也有心無處使力,只得作罷,“如此便好,那孩子雖是庶出但也喚你一聲阿娘,教好了和親生的差不離。”
“我省的,大母放心。”
“诶,”崔氏輕嘆,“你打小就是個主意正的,這一路雖有流言蜚語但也走的順順當當,只望你能順當到頭,不叫我後悔允了你走上這條路。”孫女不走尋常路,崔氏不是沒想過阻止的,可李廷與成國大長公主支持,李倢自己又有能耐,小小年紀就嶄露頭角,崔氏亦不忍心扼殺她天性。
李倢忍不住靠過去,摟着她的肩膀道,“大母,我會好好的,您別擔心。”
崔氏拍了拍她的手背,道,“吃了臘八粥再走吧。”她倒想留人在家過年,可總不能讓宋航父子幾個過個沒女主人的年吧,何況還有一個蔡氏在呢!崔氏到底沒有徹底放下對蔡氏的疑慮。
“我最愛喝家中的臘八粥了,雖說大母把廚子都賞了我,可就是吃不出家裏那個味兒。”
崔氏笑眯着眼道,“傻孩子,在外面吃能和在家一樣嗎?”
祖孫倆絮絮叨叨的就說了一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