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當那些愛過的人都死去了
羅秋生走了,失魂落魄的走了。他第二日又登門,将其中的一塊黃銅在黑市換成了食物。然後再度孤零零一個人走了。他走的很慢,他希望他身後邊的人可以留下他,可是他身後的那個人壓根就沒有心,她送他到門口,看他一個人孤零零的走去,走出那一段目光之中。
她可以對他說:羅秋生,我正愛着你。她平生第一次對他說出那個字,但是他們彼此都知道,那并非是那種愛。他愛着她,她愛着另一個人。就是這樣,沒有相交的一處。他後來常常來看她,也會坐在她的床邊,看她睡去的模樣。他在看她的那個小姑娘漸漸老去後的模樣,他的目光中的愛意濃烈而無法自持,但他始終未曾侵犯過她。她和那個十六歲的小石是完全的兩個人,他愛的是那個十六歲的小石,他的小石永遠活在十六歲。而她,不過是一個謀殺了十六歲小石的罪人。
羅秋生是在一瞬間老去的,她也是。她怕她從此牽了別人的手,遺忘了曾經的那個軍官,她不想忘記他,她認定那個最初的模樣背後是有深意的,她舍不得遺忘掉他,留他在獨自的那個世界中,那樣是殘忍的。最重要的,她心中有他,一直只有他,她不想讓愧疚來試圖修改命運,她知道她和羅秋生會幸福的躺在同一張大床上,而羅秋生将徹底丢失掉那個十六歲的小姑娘,而他們一夢醒來,面目虛無的看向對方,看他們早就形同陌路的那對眼睛。
生活當中自然會有苦難,會有傷心,我們在轉過身去後,必須去逐一面對,所以我回頭,看你何時又已回來了,倚靠在通往陽臺的那道門上,你點燃一支煙,煙火猩紅,随着你呼吸的節奏一明一滅。我精疲力竭,同樣不能再開口說一句話,你将那只煙抽完的時候,你上來,擁抱了我。
是的,到了後來,我們總算學會了去愛一個人、去在意一個人,可是那個人已經走遠了,又或者已離開了這個人世,我們再也找不到我們的愛人了。事情原本那樣的簡單,我們卻将它弄的那樣複雜,面目全非,我們吃盡了自己釀造的苦果,在結局處痛哭流涕,無可奈何。
現在他知道他再不能抛開我了,那已然成為了他的一種責任。雖然,一切的起因完全出處于我那無可救藥的倔強,我為自己的不可救藥付出了代價,而他,因是我的丈夫,也不得不為我的錯誤而買單。我們就這樣在一起了,他從此終于被一個人所認可,成為我名義上存在過的丈夫。羅秋生偶爾來的幾次,他避而不見,流連在陽臺那片山茶花的葉陰底下,羅秋生會在客廳中同他一般抽掉幾根煙,然後起身告辭。他也從不去那個陽臺,他們好像約定好了似地,羅秋生常将他店鋪裏的東西搬一些過來,他說賣不出去生塵,而誰都知道柴米油鹽和布匹,不會是賣不出去的東西。
我們這樣共同生活着,彼此依靠着取暖,肆無忌憚的快速老去。直到有一天,我聽到關于羅秋生死去的消息,在一個寂靜的清晨,他的屍體漂浮在石浦之上,像是一張時光虛影,或者是一幀被曝光過度成蒼白的照片,死去。
我的淚水噴薄而出,我們知道我們就這樣錯過了一生。永遠不會再回來了,有一個叫羅秋生的男孩愛着那個叫小石的女孩,故事發生在吳橋,可惜無人會為它做傳,最後他們都死去了。
得知羅秋生死訊的那個傍晚,我摸黑趕往吳橋,二十年之後夜行至出生之地,被一衆目光盯視。我原已再不在乎,我既然敢再度回到吳橋,我已不會在乎那些目光,真正在乎這些的我的親人至此全部死亡,再沒有什麽能傷及他們、傷及我。我打算以一個未亡人的身份,在他死後做一回他的姨太太,替他守着孝,那是時光欠下的東西。是那個十六歲的小姑娘需要去償還的東西。可我忽略了一個人,我忽略了真正的羅太太。
我們總是這樣自以為是,我們從來沒有在意過我們終究傷害別人有多深,我在一開始就說過,我是一個絕情的人呢。羅秋生的太太用一盆狗血将我送出羅家的大門,我從一開始就喪失了進入那道門的權利,我們在那道門的裏外,一道門檻的間隔,一個恨着,一個默默的流下痛的眼淚來。她看着我跪在羅家大門外,給他的丈夫磕了三個響頭,那是她賠給他的三個頭。我替那個叫小石的女子賠給她和她的丈夫的。
我頭頂着一臉烏黑的狗血回到上海,我知道,吳橋,從此真的回不去了,那裏全都是債,全都是恨。明明一開始全是滿滿的愛,到了最後,滿滿的全都成了恨,再也回不去了,所以我們只能選擇繼續老去。
老去。老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