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逆轉
東方玠在衆人的注視下,異常鎮定的放下一直端着的茶杯,站起來,走到皇太後的面前。
“母後說的是這個玉佩?”東方玠拿起玉佩。
“是,這足以證明淑妃的身份。而且,在座的諸人應當知道,我原是南希國的後妃,南希國亡國後才随了先皇。南希國的長樂公主我是見過的,雖然過了這麽些年,她的模樣,卻沒有變化多少。”梁氏乃前南希國遺妃之事,并不是秘密,當年曹起臨陣倒戈,背叛了南希國,最後,把當時身為才人的梁氏救了出來,一同獻給老皇帝。兩個人裏應外合,才有了今日的結果。
“事情過了這麽多年,太後娘娘記錯了也未可知。況且,若姐姐真是太後娘娘口中的安樂公主,你們曾經同為南希人,當互相扶持才是。“
“哀家雖曾被迫居于南希國後宮,從我追随先皇的那一日起,便已抛卻過去,一心為我朝着想。安樂公主卻不同,我大夏滅了南希,她自然懷恨在心,潛伏在後宮,伺機颠覆。”
“太後娘娘,據民婦所知,南希國皇室中人,全在當年落敗時,被屠殺殆盡了。”作為曾經的南希國人,一想到此事,宋夫人就不勝唏噓,他們也太狠毒了,一個活口都不留。即使是勝方百姓,想起當年的事,也不免感嘆一番。
梁氏冷笑,“難免有漏網之魚。”
“好了,不必再争論。若是母後因為認為阿謹長得像小時候的安樂公主便判定她的身份,萬一母後記錯了,豈不是冤枉了無辜。若是因為這個玉佩,朕倒可以解釋為何會佩戴在阿謹身上。這是當年攻進南希皇宮時繳獲的戰利品,當年父皇将其轉贈給了朕的親生母親,後來母後轉贈給朕,朕再送給阿謹,作為我們定情的信物。”
宋瑾瑜說:“此物正是由皇上贈送,因此意義重大,我一直貼身佩戴。”東方玠的确送給她一塊定情玉佩,卻不是這一塊,宋瑾瑜不知道東方玠為何要這樣說,正好可以消除梁氏對她的控訴。
“哀家從前怎麽沒有聽先皇與皇上提起過,莫不是皇上明知淑妃身份有異,卻要一味包庇?”
“若是當皇帝的,每送出一件禮物都要向人彙報,豈不是做不了正事。”
“皇上,哀家不是這個意思。”
“母後,朕知道,你對阿謹的身世有所懷疑,全是為了我大夏。不如這樣,既然宋夫人在此,何不來個滴血驗親,驗證阿謹與宋夫人是否真正的母女,這樣,一切的問題都迎刃而解了。宋夫人是母後找來的,總不會有問題吧。”當時沒有檢驗DNA的技術,只能滴血認親。
皇太後梁氏思考片刻,點了點頭。“就按皇上所說的辦。”事到如今,皇帝一味偏袒宋瑾瑜,還能怎麽辦呢?況且這也确實是一個好辦法,只要證明宋瑾瑜不是宋夫人所生,那她至少也是欺君之罪,後面就好說了。
東方玠吩咐人去準備器具,他安撫宋夫人與宋瑾瑜,“委屈兩位了,等滴血認親證實你們是母女,便可還你們清白,再沒有人敢懷疑阿謹。”
宋瑾瑜點頭:“是。”
Advertisement
宋夫人十分緊張,她與眼前的宋瑾瑜并不是親生母女,滴血認親,豈不是露餡了嗎?
滴血認親所需器具很快準備好,宮人端來一碗清水,先是從宋夫人的手上,用利器采血,接着用同樣的手法,采集宋瑾瑜的。
現場所有人都直直的盯着宮人手中的那碗水,靜得只聽得見此起彼伏的呼吸聲。
只見,鮮紅的血液,從宋瑾瑜的手中,滴落下來,落進碗裏,一開始,兩滴血分別在瓷碗的中央,慢慢的在水中暈開,再慢慢的融合。
見到血液融合在一起的那一刻,東方玠釋然的笑了,宋瑾瑜看了東方玠一眼,也笑了。其她為宋瑾瑜擔心的人,也松了一口氣。
宋夫人擦了擦額上的汗珠,驚魂甫定,宋家全家人的性命,總算保住了。
皇太後與梁昭儀卻是難以置信,“怎麽可能?她們怎麽可能是母女?”
東方玠說:“母後,結果你也看到了,現在安心了吧。”
“大概是我記錯了。”無功而退的皇太後說。“既然是誤會一場,大家就各自回宮吧。”她需要好好的歇一歇,想一想,怎麽樣才能扳倒宋瑾瑜。
“太後娘娘,且慢。”
“你還有何事?”皇太後問宋瑾瑜。
“既然太後娘娘将将臣妾的母親不遠萬裏接來,讓我們母女團聚,臣妾也當禮尚往來,讓太後見一個故人才是。”
“哀家久居宮中,何處來的故人?”
“太後娘娘見了就知道了。皇上也看看,此人你也認識。”
東方玠挑眉:“哦,朕與母後都認識?”
“皇上見了就知道了。”宋瑾瑜叫心兒将人帶上來。
上來的是一位極其落魄的婦人,穿的是粗布衣服,骨瘦如柴,面色蠟黃,下巴的右下角有一顆黑痣。
宮中諸人見了這麽一個人,不知道宋瑾瑜在玩什麽把戲。
皇太後不能置信的問:“你所說的故人就是這個老乞婆。”已然十分生氣,堂堂的一國太後,竟然被拿來與這樣的人相提并論。
“太後娘娘切勿動怒。”
“曾蕊,還不快拜見太後娘娘與皇上。”
聽見曾蕊兩個字,東方玠已然明白了大概。宋瑾瑜的話剛落,那婦人便急急忙忙的跪下來,将自己縮成一小團,十分卑微,“奴婢該死,奴婢拜見皇上、太後娘娘,與諸位娘娘。”
“你是何人?你來此處所為何事?”皇太後充滿威嚴的說。
“太後娘娘難道不記得她了嗎?”宋瑾瑜吃驚的說,“她是恭順皇太後生前的侍婢曾蕊啊,您再看看,您真的不記得了嗎?”
還不等梁氏說話,東方玠拍案而起,“大膽曾氏,你當年陷害恭順皇太後,後潛逃出宮,竟有臉回來。”
曾蕊對東方玠磕頭,“皇上恕罪,皇上恕罪,奴婢不是有意的。”
這回,皇太後終于想起這人是誰了。她不該是個死人嗎?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梁氏對東方玠說:“既然此人曾經陷害過姐姐,當立即将其拉下去斬首才是。”
“太後娘娘不要心急,不如聽聽她當年陷害恭順皇太後的經過。”
“這樣背信主子的奴婢,還有什麽好聽她說的?”
“朕想知道當年的事情。”東方玠說。
“聽見皇上的話了,還不從實召來?”宋瑾瑜說。
“是,皇上。當年奴婢鬼迷心竅,聽信奸人的話,以為只要陷害了娘娘,便能夠被引薦給先皇,飛上枝頭變鳳凰,于是将事先準備好的布偶放在娘娘的床頭,叫先皇發現,以為娘娘有嫉妒之心,行巫蠱之術,不再寵幸娘娘。”
“果然是鬼迷了心竅,你也不看看自己的長相,先皇怎麽會看上你?”林倩然譏诮道。
“你說你聽信了奸人的話,那麽是有人指使你?指使你的人是誰?可還存活于世?”宋瑾瑜問。
曾蕊環顧四周,最後将眼神定格在皇太後身上。
梁氏呵斥道:“你休要含血噴人,哀家對曾姐姐素來敬重,怎會陷害她?況且當年哀家亦是受害人。”
宋瑾瑜也用方才梁氏的語氣:“她還什麽話都沒有說,太後娘娘怎麽就這麽着急将罪責往自己身上攬,莫不是心虛?”
“哀家行事光明磊落,怎會心虛?淑妃,這人莫不是你專門找來陷害哀家的?”
“臣妾未曾有過害人之心,只想為死去的皇太後查明事情的真相而已。曾蕊,你快說,當年指使你的,究竟是何人?”
“回淑妃娘娘,指使奴婢的,就是當年的淑妃娘娘,當今的太後。”
皇太後不怒反笑,“皇帝,你看到了吧?這果然是淑妃的陰謀,随便找個人指證哀家,便以為皇上會相信,你未免過于天真。”
這時,東方玠說:“朕信。”
“皇上?”皇太後難以置信道,“雖說你不是我親生,可這些年來,你何不将你當成親生兒子一樣愛護,你又何不将我當成親生母親一個尊敬。”
“朕只記得,當年,你未進宮之前,母後與父王十分恩愛,你來了之後,父皇将母後打入冷宮。”雖然這些都是事實,可是,一直以來梁氏與皇帝扮演的都是母慈子孝的角色,不想今日東方玠将心裏話說了出來。
“不過,朕不是昏庸的皇帝,若是曾蕊的一面之辭,朕也不會相信。曾蕊,你指控皇太後,可有證據?”
“回皇上,奴婢有證據。”
“那拿出來吧。”
衆人都看呆了,這是什麽情況?不是皇太後将衆人叫過來指控宋瑾瑜的嗎?現在怎麽變成了宋瑾瑜與一個她們不認識的粗鄙之人控訴皇太後,皇上還站在宋瑾瑜她們這邊。這逆轉未免太大。不知這人拿出的證據,是否有力,能叫皇太後倒臺?
作者有話要說:越來越接近尾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