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 小酒仙 張時是因為從酒肆盜竊銀錢獲罪……

張時是因為從酒肆盜竊銀錢獲罪,俞家作為失主自然要調查清楚,一家人齊上陣,一起核對賬目。

這一翻,把俞靜宜驚着了。

賬面上足有兩萬兩銀子,酒肆才開張一個月,怎麽可能賺到這麽多?

最令她感到困惑的是,她在後院幫忙調酒裝壇,不曾見過數額這麽大的單子。

雖說來到雲州城後,酒價有所調整,但就算再高,酒還是酒,不可能賣出金蛋的價格。

郭芳蕊看着女兒吃驚的表情,笑盈盈道:“這要多虧了衛衡,他簽了幾筆年單。”

“什麽是年單?”俞靜宜問道。

“就是一次性付清一年的酒錢,每個月提走一部分。”錢先到手,貨還沒出。

“為什麽會先付?”俞靜宜疑惑道。

按理說,銀子當然要放在自己的口袋裏才踏實。

“自然是因為有利可圖。”郭芳蕊解釋道:“年單要比平常的價格低兩成。”

俞靜宜豁然開朗,這真是一個互惠互利的法子。

于合作對象來說,可以減少兩成的開銷,還能省去倉儲的麻煩。于酒肆來說,能夠得到一個長期穩定的大客戶,且減少了供貨的壓力。

一整年的時間,別說裝壇,都能釀出一批新酒了,兩相權衡,少賺那兩成真不算什麽。

說到這裏,郭芳蕊突然有些遺憾道:“可惜時間太緊,沒來得及贖回衛衡的玉佩,我回頭差人去打聽一下,能不能再添些銀錢買回來。”

俞靜宜果斷截住她娘的念頭:“娘,今年的酒還沒開始釀呢。”

Advertisement

當年賣的酒,至少是兩三年前釀的,抑或是用老酒勾調的,這兩萬兩銀子要用來釀新酒,買酒壇,不然,只出不進,要不了多久,這生意就做不下去了。

依照現在的勢頭,今年必是要增量,需要更多的投入。

郭芳蕊嘆息了一聲,她知道女兒說的在理,錢先到手,該付出的一點都不會少。

俞靜宜偷偷松了口氣,玉佩萬萬不能拿回來。

既然已經知道衛衡的身份,認親的法子自然不止這一個,但一想到侯府,就會讓她聯想起自己被當成外室打出門的那一幕,如非必要,她不願與那樣的人家扯上關系。

俞靜宜順手翻閱了年單客戶的名單,在看到纓春樓三個字的時候頓了頓,旋即浮出了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

酒肆開張時日尚短,沒花多少時間就核清了賬目,分文未差。

衛衡在關捕頭面前能說上話,由他去衙門為張時澄清。

臨行前,俞景山特意囑咐他帶上兩壇好酒。

張時勤奮肯幹,嘴巴又甜,與俞家人相處融洽,若只是一場誤會,就直接把人領回來,若他從別處得了不義之財,就幫他打點一二,讓他在牢裏好過一點。

衙門口,關捕頭手上牽着一匹馬,看樣子正打算出遠門。

他接過兩壇酒,轉手遞給身後的捕快,拍着胸脯向衛衡打包票:“我親自跑一趟張家村,一定能把二十兩銀子原封不動地追回來。”

二十兩銀子?

衛衡微微一怔。

見他如此,關捕頭詳細道明了緣由:“張時已經認罪畫押了,他預支的工錢和偷盜的十兩銀子自然都要追繳回來,幸好他沒有拿去胡吃海喝,而是交給了同村的一戶人家,我拿着供詞,不怕他們不認賬。”

衛衡轉瞬間就領會了張時的意圖,他是想利用衙門的人把錢拿回來。

到底是不一樣了,上輩子,張時擔心俞家追讨老太太的救命錢,堅稱十兩銀子被他拿去賭場輸光了。

因着俞家人沒有追究,而他又作出承諾出獄後會歸還,只判了半年。

刑滿後,他才獲悉自己被騙,在歸還銀子的時候對俞家人道出了真相。

眼下,他應是因為什麽緣故,提前認清了老太太一家的真面目,才會如此行事。

這個時候就不能把賬目的事說出來了,否則關捕頭一準會調頭給張時按個錄假口供的罪名,銀子的話,拿不到老太太一家欺騙他的證據,自然也不可能追回來。

衛衡決定幫他一把:“不瞞關捕頭,岳家授意我來衙門是想給張時求情的。”

關捕頭面上一怔,笑道:“你這岳家倒是厚道人家。”

“岳家心善,遇到可憐人都會幫一把,何況張時此舉也是為了投桃報李,救人心切,情有可原。”衛衡順勢打起了感情牌。

“哦?你知道內情?”與作案動機有關,關捕頭便想多了解一下。

衛衡點頭:“張時是個孤兒,吃百家飯長大的,村裏有個老婦人額外關照他,經常給他做些縫縫補補的活,前些日子老婦人家裏人找來,說是老婦人得了急症,急需十兩銀子來治病,張時便提前預支了工錢,想來是銀錢不夠用,不得已才會劍走偏峰。”

什麽,拿去治病?

關捕頭突然覺得臉疼,如果錢已經花光了,如何能追回來,他想了想道:“那老婦人的家裏還有什麽人?”

張時下了大獄,只能指望老婦人的家人能償還這筆錢。

衛衡道:“老婦人家裏有兩個兒子,兩個兒媳,三個孫子,一個孫女,女兒已經嫁出去了,生了一兒一女。”

張時自然不會對新東家講這麽多事,他是把上輩子知道的事摻在一起說的。

關捕頭聽完這一長串的話,驚道:“這老婦人得的是什麽富貴病,這麽大一家子人都供不起藥錢!”

衛衡斂下唇角:“老婦人的兒女嫌棄她人老珠黃不中用了,不肯為她花錢醫治,藥錢一直是張時出的。”

“豈有此理。”關捕頭生出了怒意,下定決心讓老婦人的不肖子孫把錢吐出來。

衛衡憂色道:“岳家讓我求情也是考慮到這個情況,也不知老婦人的病是否有起色,若是張時一直呆在牢裏,怕是無人看顧。”

關捕頭義正嚴辭:“等到了張家村,我去探望一下那位老婦人,若情況屬實,我會禀明知府大人,對張時從輕處罰。”

“有勞關捕頭。”衛衡致謝。

他要的就是最後四個字,希望開堂審案的時候關捕頭能想起自己說過的話。

回到酒肆,俞家人關切地問起張時的情況,衛衡避重就輕,只說關捕頭已經前往張家村核實銀子的去向。

他注意到俞靜宜眼神亮了亮,臉上浮出一抹淺笑。

這一刻,只有他才能體會到她的心情。

重活一世,都想把從前的憾事彌補了。

……

剛過晌午,衛衡再次出門,回來的時候帶着幾個木匠扛着板材,拎着大包小包進入客院,叮叮當當地忙活了一下午。

俞靜宜知道,他要幫自己做藥櫃,并未放在心上,窩在酒窖裏一門心思調酒。

只要有心都能學會釀酒,而調酒卻是天賦、品味、經驗三者缺一不可。

調得好,差酒變好酒,調得不好,好酒變差酒。

同一年份的糧食在同一時間釀出的酒,經過勾調之後,會給人截然不同的味覺感受。

這是旁人模仿不來的。

俞靜宜自小生在釀酒世家,耳濡目染,在這方面的能力十分出色。

供給風雅樓的清酒就是她一手勾調的,清澈如泉,芬芳淡雅,甘甜細膩,即便是初次飲酒的人也很好入口。

此外,于酒肆來說,每一種酒的穩定性十分重要,若是百壇酒開出百種味道會影響信譽,勾調的時候便要十分精細,即便不能一模一樣,也不會相差太多。

傍晚,衛衡來到酒窖的時候,就見俞靜宜置身于大大小小的酒甕之間,捏着一支竹制的酒提子品酒香。

雙眸水潤,面若桃花,透着一股酒至微醺之感,活像一個從酒甕裏生出的小酒仙。

他沒有驚擾她,站在門口,屏氣斂聲,貪婪地注視着她,直至俞靜宜無意間擡起頭,發現了他的存在。

周圍的空間有一瞬間的凝滞。

衛衡先一步打破沉寂,嗓音溫潤:“藥櫃打好了,順便把倉庫和院子也收拾了一下,我想請你過去看看,若是有不合适的地方,我再差人調整。”

他穿着一身月白色的長衫,站得筆直,清雅絕塵,神情鄭重,似一位聽候差遣的侍者。

經過幾日的相處,俞靜宜已經接納了他這副贅婿的做派,點頭應下。

張時不在,青荟這會兒正充當夥計在店裏面忙碌,便由衛衡推着輪椅來到客院。

只見原本用來裝點院落的花盆都被清理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竹架,架子上擺放着用來晾曬藥材的竹篩。

俞靜宜滿眼欣喜:“過幾日我打算采些桃花,釀桃花酒,正需要這些。”

得佳人歡心,衛衡彎唇,卻口吻平淡,似在述說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我見采藥的人家都有,就先讓人備上了。”

沿路向前,若說前頭的是小小的意外之喜,改建的藥房便是大大的驚喜。

推開門,入目三面都是打磨光滑,排列整齊的藥櫃,像藥鋪一般,中間有一張長長的幾案,案臺上擺滿了泡制藥材的工具,一應俱全。

只要拿到藥材,就可以着手調制藥酒了。

屋子裏彌漫着一股似有似無的藥香,俞靜宜拉開藥櫃的抽屜,發現裏面竟然裝滿了藥材。

衛衡适時道:“我對藥材生意不太熟悉,還要花些時間去了解,我擔心會擔閣你的安排,就從藥鋪裏臨時采買了一些。”

藥材行當水很深,藥材的品質參差不齊,他是外行,需得更謹慎一些,藥鋪的藥材價格略高,但都是經過店家精心篩選之後的,比較穩妥。

“謝謝你。”俞靜宜仰頭看他,由衷地表達謝意。

“你我是夫妻,不必言謝。”衛衡露出一抹淺笑,似春風拂面般的溫柔。

這抹溫柔,透過血肉之軀,直抵心間。

俞靜宜的喜悅之情卻是淡了幾分。

重生後想和離(雙重生)

···
下一章 上一章
上一章下一章

第18章 . 小酒仙 張時是因為從酒肆盜竊銀錢獲罪……

13%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