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以往雍正常常琢磨,怎麽才能把肉叼到嘴裏,最近不知是不是忙昏頭了,他竟有些擔心,這女人做出什麽大逆不道的事。

離钺收手走到旁邊,嘿嘿一笑,十分無害:“聽說皇上早膳進得不多,奴婢便給您帶了些小吃。”

“這就是福沛常念的鮮花餅?”雍正嘗了半塊,外皮松脆,餡料微微帶甜,花香沁人心脾,“味道不錯,難得你能想起來給朕送一份。”

“說得奴婢多沒良心一般。”離钺又端出一碗,“還有馄饨。”

現在她獨住明松苑,有了小廚房,春桃她們得以大展身手,每天就愛折騰膳食。

這碗馄饨,是用河蝦做主餡料。河蝦取出蝦籽、蝦肉,剩下的蝦頭加豬皮吊湯。要經過炒制豐富其口感,再隔水蒸出鮮味,然後才能拌餡……

總共耗時一整天,才包做馄饨裝進了碗中,工序複雜得很。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口下去,鹹、鮮、彈、軟,湯汁溫暖醉人,極配微寒的初冬。

這口飯吃得渾身暖洋洋的,雍正評價:“掌廚的丫頭,當賞。”

一碗馄饨,半塊鮮花餅,佐以兩杯小酒,今兒的加餐是相當完美。

吃飽喝足,他習以為常道:“又給朕找了什麽事?”

離钺辯駁:“您這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雍正一哂。

這三個月來,他忙得跟陀螺似的,損失了錢財、勞心費力還得挨罵。

黎氏呢?吃喝玩樂,快活得不行。

上回見面還是三個月前,今兒她忽然冒頭還這麽殷勤,肯定有問題。

瞧着皇帝滿是懷疑的表情,離钺不樂意了:“本來打算與皇上分享個發大財的好點子,可惜皇上并不領情,奴婢還是走吧。”

發財?

雍正咳了一聲:“回來,仔細說說,敢糊弄朕,将你的明松苑抄了。”

“奴婢才存了幾個錢,抄一回還不夠費事的。”離钺搬了把椅子坐他對面,一副要長篇大論的架勢,“皇上造出大塊玻璃了吧?不打算賣嗎?”

造玻璃,是為了造千裏鏡,哪能賣掉?況且,玻璃并非珠寶,賣了恐怕連玻璃廠半成的花銷都抵不了。

雍正皺眉:“還是抄家更快。”

“您這麽直白地把心裏話說出來,不太好。”

“嗯,朕的意思是,抄明松苑。”

不愧是抄家皇帝。

離钺接着道:“造千裏鏡小塊就可以,門窗那麽大的,皇上造了幾塊?”

雍正回:“昨兒個走的時候,有六塊。”

“物以稀為貴,顏色最純淨的那塊完整保存,其它的都切成小塊,全部運到江南去賣。江南富庶,所謂的清流,尤甚。”

名家字畫價值千金,清流又都愛收藏名家字畫,所以他們表面上清正文雅,實際上都富得流油。

雍正眉峰動了動,問:“怎麽才能把玻璃,以高價賣給他們?”

“君子坦蕩蕩,君子光明磊落,君子清澈如水,君子無鬼祟之舉。君子如玻璃,剛正不阿,即便被暴力敲碎,也要棱角分明,反噬施暴者。”

離钺笑得奸詐,“既能擡高自己,又能諷刺上位者,文人雅士必然趨之若鹜。”

“合着朕還得被暗諷暴君?”

“哎呀皇上,不要在乎那些虛名,到手裏的錢才是最實在的。而且罵是暫時的,等大清走向繁榮富強,他們早晚得寫千萬首詩詞來贊頌您。”

“哼。”雍正開始思考這件事的可行性。

所謂清流,最在意的就是虛名。倘若玻璃被賦予了君子品格,再加上“大清唯一”的名頭,他們想不上鈎都難。

這還沒完,離钺又說:“最大塊的玻璃,代表了君子品格之最。而切成小塊的玻璃,是給其他人‘吾亦君子,奈何錯失珍寶’的心理安慰。被那些小玻璃襯托着,重金買下大玻璃的人,虛榮心會得到極大的滿足,別人也會愈發羨慕。哪天一不小心,大玻璃碎了,這門生意咱還能做第二回 。

“再者,将玻璃炒成奢侈品後,相應的,玉石瑪瑙就沒那麽受歡迎了。皇上可以趁機大量低價收購珠寶,囤起來。等将來家家戶戶都用得起玻璃了,皇上私庫的價值,不得翻幾番?”

雍正對做生意不精通,聽到這不禁感慨:“你這腦子,老九遇上都得哭。”

“皇上謬贊。”離钺謙虛地一拱手,“家該抄還是得抄,重壓之下,對能用以暗諷的玻璃,他們會更熱衷。”

“此事若成了,朕記你一大功。”雍正仿佛已看到金山銀山滾滾而來。

離钺笑眯眯的:“等皇上有銀子了,記得發展船造,水軍和陸軍的重要性,不相上下啊。”

“……朕就知道。”找事的果然還是找事的,沒變。

沒幾日,讀書人抗議的聲勢更加浩大,今上龍顏大怒,抄了好幾家世族,以儆效尤。

抗議者無不自危,痛斥今上專斷暴行、羅織罪名陷害清流。

受僞君子欺壓的百姓,則大贊今上英明神武、懲奸除惡,是百年難遇的聖君。

同時,江南珍寶閣宣布,兩個月後将舉辦盛大的拍賣會,屆時會有一塊一丈見方的最君子玻璃拍賣。

何為最君子玻璃?

頂天立地、寧碎不屈,且明澈磊落……幾乎一夕之間,玻璃的品格就家喻戶曉了。

據說那是大清唯一的大塊無色玻璃,據說那是商隊跑到西洋重金購回的寶貝,據說為了完整地帶回這塊玻璃,商隊日夜不休,累死了千頭駱駝,戰死了幾百镖師……

傳言太玄乎,是以上到士大夫下到商賈,無人不想一睹“最君子玻璃”的風采。

期待值拉得太高,終于看到那屏風一般立在臺上的八角玻璃時,衆人不由得想:如此明淨又如此巨大,的确前所未見,但……差了點兒意思。

拍賣師早有準備,拍了拍手,便有人把一二十塊小玻璃擺在旁邊。

兩三尺見方的小玻璃,本身也是罕見。

這些玻璃要麽有雜色,要麽有裂痕,要麽凹凸不平,甚至還有沙礫嵌入其中……都是時下玻璃常見的瑕疵。

這麽一對比,那塊八角玻璃,堪稱巧奪天工無價之寶。

獨一無二的君子之名,必須買回家!

賣場霎時間熱鬧起來,你争我奪中,最君子玻璃拍出了天價。

拍賣師還展示了在玻璃上作畫,把每塊玻璃的瑕疵,變成其獨特的風格,引得在場懂畫之人紛紛技癢——那塊橙紅的,作柿子就俗了,還可作落日,作裙裾……

所以那些小塊玻璃,也賣了個好價錢。

珍寶閣費勁辦一次拍賣會,自然不是只賣玻璃,一些字畫珠寶也在拍賣之列。

拍賣結束,一車車黃金秘密運送回京,雍正的私庫又充盈起來,東南角倆廠子終于不再捉襟見肘的了。

抄家得來的贓款充入國庫,八旗造炮廠也能繼續開爐。

文人天天跪守圓明園外,又冷又累又沒錢,見識到今上開恩科的态度有多強硬,發現實在犟不過,罵罵咧咧地散了。

三喜臨門,雍正神清氣爽,立馬昭告天下,此次恩科的考試規則。最重要的一點是,不限身份,奴籍也可參加,且主家不得阻攔,違者論罪。

對恩科,清流世族表面上不抗議了,心裏卻等着看笑話。

泥腿子、奴才,大字不識一個,怎麽參加考試?到京城一來一回,哪來的盤纏?

就算有盤纏,他們舍得耽誤這麽長的時間?不怕家裏地荒了,不怕被主家記恨發賣掉?

開了恩科,沒人參加才是滑天下之大稽。

然而,人往高處走是不變的真理,沒人想世世代代做奴才,也沒人想世世代代做泥腿子。

一步登天的機會擺在眼前,萬歲爺昭告天下一言九鼎,哪怕只有一絲可能,誰不想試試看呢?

而且,願意賭上時間甚至所有家當去嘗試的,必然對自己的水平有着絕對的自信。

從地方到京城,以競賽的形式,炫技比拼層層篩選。

各行各業,快的一兩個月就能比完,如鐵器鍛造;慢的可能要半年,如農耕養殖。

人才陸續集結到京城,雍正開了幾座皇莊安置他們,并親自把關了最後一場比試。

最終,每個行業篩選出前五,烏泱泱一百多人坐在大堂中,神情激動。

雍正講了幾句鼓勵的話,然後給他們封了博士名號,配了助理。

稱他們某博士,意味着他們精于某道;配助理,是專門為不善講解的博士做書面總結的。

等于一個是實操,一個是旁觀編教材的,得互相配合。

但讀書人看不上目不識丁的,不可能一下子配合好,需要時間磨合。

為了讓這些人快速度過磨合期,離钺建議,按小組分宿舍,讓他們住上下鋪。

還要軍事化管理,讓他們做訓練,訓得狠一點,只要訓不死,就往死裏訓。

畢竟,情義都是在受苦受難、互幫互助中培養出來的。

這裏有矛盾劇烈的小組,也有一開始就能和睦相處的小組,後者出教材自然會比前者快。

博士園出的第一本教材,是《機關術》。

出第一份成果耗時一年,雍正就被罵勞民傷財、做無用功一年。拿到《機關術》,他可算揚眉吐氣了。

樂陶陶地把《機關術》丢到離钺懷裏,他道:“自動紡紗機倒還沒有,先拿自動裝卸機湊個數。”

離钺大致浏覽了一遍,榫卯、齒輪、滑輪、杠杆等基礎日常的用法,幾乎全被涵蓋其中。

書裏繪制了一種水力傳送帶,可用于裝卸貨物。沒有水,改成牛力亦可。

“自動裝卸機有了,自動紡紗機就不遠了。”離钺斟滿兩杯酒,“奴婢替全天下人,敬皇上,敬您為黎民百姓付出的心力、受過的委屈、挨過的罵。”

雍正仰頭幹了。

他未行不義,卻承受不義,的确委屈。

他是皇帝,他不能委屈;好在,有人知曉他委屈,且一直知曉。

離钺又倒滿了酒:“這一杯,敬明日。”

第一本教材出現,必然會刺激其他人發奮,很快,博士園就會井噴式呈遞教材。

“敬明日。”雍正對蒸蒸日上的大清,充滿期待。

“這一杯,敬賺錢的玻璃廠。”

歷經一年,玻璃廠從吞金獸變成了搖錢樹,忒值得高興。

雍正光是想起玻璃廠,就忍不住嘴角上揚。

離钺也是笑容燦爛,小虎牙都露出了尖角。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