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阿瑾入宮】
說起着陶太妃,乃是先帝在位時最為寵愛的妃子。她年輕時是個極為豔麗又溫順的女人,性子軟綿綿的不會發脾氣,同皇後還是一對好姐妹。連先帝都會豔羨的調侃說你們兩個人好得天天黏在一起,仿佛朕才是多餘的那一個。
先帝去的早,說要和她一同養老的太後也因為五年前一場大病仙逝。陶太妃膝下只有一女慶陽公主,而羅恩郡主正是她的小女兒,就是被邵崇雪故意推下水的羅恩。
長孫瑾想不明白為何陶太妃突然要見她。倒是阿月十分悠閑的說:“我這幾日不是經常進宮找長寧公主嗎,今兒她帶我去見陶太妃來,說起我還有一姐姐,那陶太妃就想着叫你進宮看看。”
她頗為無語的看着自家妹妹,“那陶太妃是好是壞你可知,你這麽着就把我賣了。”
阿月笑道:“姐姐開玩笑,陶太妃好性全京皆知。”
長孫月自小有個毛病,喜歡的人就親近,不喜歡的滿臉寫着拒絕。她這回能替陶太妃說話,除了她那久傳的好性,其次就是阿月在其接觸中确實覺得不錯,更何況邵芸惜也極其親近這個太妃。
可她到底是個十三歲的小孩,瓜子小臉上沒有明顯的嬰兒肥,看着是個漂亮的小姑娘。心态上卻還是稚嫩,想到什麽是什麽,她和邵芸惜的結交,也沒有想着攀上公主朋友,單純因為兩個人投緣罷了。
阿月自是不知道什麽流言不流言,不如說她還挺喜歡太子,要是姐姐嫁給太子,估計她能高興的放鞭炮。阿月天真率性,一切遵循自己的本心,又加以被全家人寵着,就有點心大。
蕭有容就有些發愁,蕭雨欣母女安生不過幾日,大閨女就被陶太妃叫進宮裏去了。
“陶太妃确是出了名的好性,此回入宮,權當給她老人家請安。你莫要慌,沒什麽大不了的事。”
次日一早,蕭有容又拉着阿瑾手叮囑一番,“記住,在宮裏不比在家,凡事留個心眼。”
“娘親放心,我省得。”她握了握母親的手,安撫一笑。
昨天阿月到底是叫蕭有容叫去說教了一番,跟公主交朋友可以,但在宮裏凡事不能亂說,那長寧公主雖然頗受宣帝恩寵,可萬一出了什麽事,她也保不了你。
阿月委屈,也沒跟公主說什麽,她又不是傻,能把家底掏給別人。昨兒也不過兩個人一道去了延安宮,跟陶太妃吃了茶,随意聊了幾句,說起了她上有一姐,陶太妃便笑了句,明日召進宮來瞧瞧。
陶太妃确也沒別的心思,單純是想到長孫瑾和太子傳得有鼻子有眼,好奇罷了。何況長孫月天真率性,想必姐姐也不會差到哪裏去。
Advertisement
張嬷嬷給她遞了盞茶的功夫,就有人傳長孫瑾到了。
陶太妃作為先帝最寵愛的妃嫔,在後宮裏的地位僅在太後之下。如今太後仙逝,宣帝未立繼後,楊貴妃又是個溫柔性子,後宮裏頭平靜如水,一派和諧。她久居延安宮,悠然度日,外孫女和幾位公主會時常過來陪陪她,日子過得舒暢。
宮裏面的小道消息傳得如風,太子和長孫瑾的事自然也進了她耳裏。
倘若是個漂亮端莊的姑娘,不多日東宮就能迎進太子妃了吧。
少女烏發如雲,配了暮色煙雨流蘇發冠,臉頰晶瑩如雪,微微低垂着眼眸,随着宮婢款款而來。她身量高挑,着了櫻花白的上襦,配着淡藍色下裙,外罩着櫻色大袖衫,臂挽淡櫻披帛,步履輕緩,裙裾上的飛蝶仿若随着她的步伐擺動着翅膀一般。
陶太妃眼睛一亮,果然是個美人,不卑不亢,端莊大方。
“長孫瑾見過陶太妃。”她行了一禮,規規矩矩半垂着頭,卻感覺得到上頭那道頗為滿意又慈愛的目光。
“果真和阿月說的一樣,是個漂亮丫頭。”陶太妃看了張嬷嬷一眼,複又道:“起來,坐下吧。”
她謝了禮,将将坐在美人登上,就又聽陶太妃開口,“別低着頭,叫哀家好好瞧瞧你。”
長孫瑾緩緩擡了頭,就瞧見陶太妃神情愈發溫和滿意。陶太妃年約六十,平素又沒什麽操心事,保養得當,仍然可見年輕時的豔麗。
陶太妃沒什麽心思,自小被寵大,入宮又結交了皇後成了好姐妹,皇帝又寵她,一路過得順風順水,可貴的是宮裏的勾心鬥角也沒把她染黑,本性軟綿善良,現在老了自然也是一個慈祥的老太太。
不得不說,阿月在看人這方面确實有些準。
長孫瑾同陶太妃聊了幾句話,就能感覺的到此人的和善,不是裝出來的。
陶太妃很是喜歡她,走的時候吃的用的都賞了。她沒有開口去問和太子的事,心底确實滿意這個孩子,待到阿瑾一離開延安宮,她就坐不住了,連忙坐上禦攆往養心殿去了。
**
楊婳晃晃悠悠坐在軟轎裏,她今日是進宮來見楊貴妃的,借着清風撩開轎簾,瞥見了另一頂小轎,看樣子是正往宮門去。
楊婳心思一轉,撩開簾子問萬公公,“方才那頂轎子是誰的。”
萬公公扭頭瞧了一眼,道:“應是承國公府大小姐的,今日陶太妃宣她入宮了,這會子正要出宮回去吧。”
楊婳一聽眉頭就皺了起來,誰不知道陶太妃喜靜,多少年沒有人進過延安宮請安,怎麽長孫瑾就進去了?她心頭大呼不妙,說話不自覺提了提音量,忙不疊的吩咐擡轎的腳程再快一點。
太子妃的位置一直都是楊婳的囊中之物,這可是楊貴妃自小許諾給她的,怎麽可能徒手讓給別人!
長孫瑾一直覺得邵明淵可能又要動什麽手腳,會把她半路拐東宮去。可是直到她出了宮門,坐上了馬車,那個麻煩都沒出現。
奇了怪了,這不符合太子的操作呀。
見多了他不要臉,這回突然不出手,倒是感覺頗為微妙。
只是她這氣還沒喘出去一口,外頭就響起一俏生生的聲音。
“裏頭可是承國公府大姑娘。”
含霜皺眉,警惕的問那宮婢:“你是哪位?”
小丫頭笑道:“我家主子是長寧公主,今日出宮準備去相國寺的,這不馬車就在前頭。”
領路的小太監回頭跟含霜說:“确實是長寧公主車駕。”
“公主有何事。”長孫瑾在馬車裏頭問道。
“公主叫奴婢傳話,如若馬車裏是大小姐,叫奴婢代為道歉一聲。公主昨日聽得陶太妃宣您入宮,本想着今日陪您一道過去,不巧昨夜裏淑妃娘娘說元後托夢,想叫公主去相國寺祈福一番,今兒一早就起來收拾了,誤了今日陪着小姐的時間,心裏實在過意不去。”
“代我謝公主一番好意。今日入宮,一切安好,且我家妹妹也多謝公主照料了。”
她有種感覺,這話可能是邵明淵叫長寧公主傳的,大抵意思轉換一下就是——孤今日有事,不能陪你一道。
正如阿瑾所想。
邵芸惜的馬車不會平白無故在這裏等着,她确實要去相國寺,但也是在見到阿瑾平安出來後再去。
就在兩天前,太子和長寧這兩個關系普通的兄妹,因為邵芸敏提供的一些情報,迅速拉近了兄妹關系。
穿着粉色衣裳的小宮女又道:“公主聽聞前些日子小姐府裏出了一樁事,似乎是少了一個貼身的丫鬟,如若小姐不嫌棄,這丫頭就帶去給小姐使喚吧。”
含霜聽得眼睛都直了,連忙去看她身邊站着的跟長孫瑾身高差不多的宮婢,生得清麗秀美,規規矩矩朝着馬車行了一禮。
長孫瑾挑開了簾子,看了那宮婢一眼,又問:“勞煩公主費心,這小丫頭怎麽稱呼。”
“奴婢名喚蓁蓁。”
于是她又懂了,在上一次裝了簪子的錦盒裏,寫在盒子下方的就有一句——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敢情這蓁蓁是太子的人,派長寧的口塞她身邊來的。
我能不要嗎。
好像不行。
“那就多謝公主了。”
臉上笑眯眯,心裏……太子還是那個不要臉的太子!!
帶上新收的小丫鬟蓁蓁,長孫瑾總算是回了府。
順利完成任務的邵芸惜還在兩人馬車相遇的時候,撩開車簾同長孫瑾相視一笑,仿佛兩個人上輩子就認識了一樣。
邵芸惜握了一手從邵芸敏那兒得來的情報,半分沒耽誤跑去找了太子。
近來太子領了修書的差事,說閑也閑,說不閑也不閑。就在邵芸惜前腳來找他的時候,楊貴妃安插的眼線,也在一刻鐘前落井身亡了。
消息順着風傳進了楊貴妃耳朵裏,氣得她牙都要咬碎了。
眼線是從太子十二歲左右安插進去的,本意是用來給太子掌寝的,若身為太子枕邊人,可以能好的掌控他。
可惜了,太子不注重女色,楊貴妃女色誤君的計策一直沒得實現。
昨天聽到陶太妃宣了長孫瑾入宮,楊貴妃心裏那口氣一直沒出來。今天楊婳又幽怨的找了過來,開口就是,“姑母,你答應過我的,許我的太子妃之位!可不能拱手讓給別的小蹄子!”
楊貴妃本就憋着氣頭疼,現在一聽,頭都要炸了,氣楊婳口無遮攔,一張口火氣就沒憋住,“婳婳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你心裏沒數嗎!”
楊婳眨巴着眼,不明白她為什麽生氣,委屈的揪帕子,“太子就要娶那長孫瑾了,你一點事沒做,還在這裏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