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蘇妧在到來洛陽的路上,曾經想過可能會是糧食不夠, 可她沒想到竟然是藥材不夠。

百裏夷對此也無能為力, 他說洛陽縣令已經在向洛陽當地以及附近的藥商求助。藥商當中, 也有仁義者是慷慨解囊的,可也有的藥商趁機要價。

要的并不多, 不過是比平時多兩成的價錢。因為洛陽縣府如今囊中羞澀,只能賒賬,不知道何年馬月才能将借條給清了, 因此多出兩成權當利息。

災難當前, 世人自顧尚且來不及, 又不是為民請命的朝廷官員,哪有功夫去管他人的生死?

“這一味藥材十分重要, 雖然并不算昂貴, 但需求量大。”

蘇妧聽着百裏夷的話, 又問:“不能由其他藥材替代嗎?”

百裏夷搖頭。

其實如果洛陽縣令狠心一點, 大可帶着官兵去那些藥商之家。如今人命關天,又豈是發這種不義之財的時候?不過……若是那樣的話, 那些藥商日後要如何信任朝廷?

蘇妧想起了原匪。

而這時百裏夷說道:“戶部侍郎家中的郎君, 倒是個仁義之人, 一直派人送了藥材來。說若是還有什麽難處,盡管與他說,只要他能盡綿薄之力, 自當盡力。”

蘇妧默默地囧了下,真是她想什麽, 百裏夷就說什麽。

蘇妧安慰百裏夷:“百裏伯伯請放心,既然如今太子和禦史中丞都到了洛陽,自然會想辦法與洛陽百姓一起共度難關。太子此行還有兩名太醫随行,我讓他們到此間來給百裏伯伯搭一把手。能幫百裏伯伯,那便是幫了洛陽百姓。”

百裏夷聽蘇妧這麽說,也并沒有推辭。

他顧不上和蘇妧敘舊,蘇妧也顧不上跟老人家說一說父親和母親的近況,就匆匆告別。

李震和楊宜歆正在小屋外等着蘇妧出來,楊宜歆等蘇妧的時候,還到處走了走,她看到那些染了病的老弱婦孺,心中有着說不出來的難過。

在此之前,在錦繡堆裏長大的萬泉縣主,對民間疾苦四個字,不過是從書本上看來,從父親等人嘴裏聽來,何時這樣親眼所見。而眼前的這些人,令楊宜歆心中大為震動,她整個人都不好了。

Advertisement

蘇妧出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皺着一張臉的楊宜歆。

“蘇妧,你可出來了!”

她像是看到了救兵似的上前捉着蘇妧的手腕,然後說:“我們趕緊離開這兒吧。”

蘇妧有些不解:“怎麽了?”

楊宜歆:“這些人都在生病,不好看。”

她這話一說,旁邊的李震瞥了她一眼,說道:“生老病死,并不能由人做主。日後你也會有生病的時候,若是知道有人這般嫌棄你,你心中該會如何想?不對,你在府中尚且有人照顧,而如今的這些人,連片瓦遮頭的地方都沒有。”

李震不說還好,一說楊宜歆就十分生氣,她瞪了李震一眼,“我怎麽樣與你有什麽關系?你不嫌棄他們,那你怎麽不去幫他們?”

而且她又不是故意嫌棄那些人,她只是一時沒有心理準備而已,她是真的沒見過這麽多生病的人!臭李震,可惡。楊宜歆越想越委屈,越委屈就越是對着李震瞪瞪瞪。

李震給了楊宜歆一個“你簡直是無理取鬧”的眼神,然後朝蘇妧微微颔首,“太子妃?”

蘇妧:“我們先回去。”

回去之後,蘇妧讓李震和楊宜歆去将身上的衣服全部都換下,然後讓藿香拿去處理。

藿香聽着蘇妧的吩咐,有些驚訝,“太子妃,方才您去了哪兒?”

蘇妧有些無奈地看了藿香一眼,說道:“跟你說了也沒用,你先去處理這些衣服。萬泉縣主底子有點弱,你叮囑一下冬青,要密切留意縣主的身體情況,若是有什麽惡心想吐的症狀,及時來告訴我。對了,徐九呢?”

藿香:“徐九跟着殿下去了縣衙,還沒回來。”

蘇妧點頭,想了想,覺得還是先去找一下李震。

剛才在路上,她已經将洛陽很可能已經爆發疫情的情況告訴了李震。

李震當時沒有說話,因為原匪也在洛陽,也一直在跟李承乾聯系,可原匪并沒有說洛陽有疫情之事。但蘇妧說了,是到三天前開始有人藥石無用身亡的,想來是之前一直沒當回事。等到嚴重之時,他和李承乾已經在到洛陽的路上了。

李震看到蘇妧到前面來找他,并未覺得驚訝。因為李承乾自将蘇妧立為太子妃開始,許多事情都不曾避諱蘇妧,當初要找原匪商量開商道之事要帶着蘇妧,如今到洛陽來巡視也帶着蘇妧,可見太子殿下從未有過要蘇妧當一個尋常的後宮女子。

或許,身為未來儲君的妻子,她也不能只是一個後宮女子。

李震朝蘇妧微微傾身,“太子妃。”

蘇妧走了過去,她不便過問李震到底在忙些什麽,只是覺得李承乾回來了的話,應該首先要找的人,就是李震。不久前在祠堂裏看到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蘇妧心裏也有些沒底。

她想,這次到洛陽不會要出什麽事情吧?原匪那家夥,靠得住嗎?

李震對蘇妧的出現雖然不驚訝,但也鬧不明白蘇妧是為何到前面來,可看她到了前面也沒叫人做什麽,只是坐在旁邊的椅子上若有所思的模樣。

李震想了想,覺得蘇妧大概是要等李承乾。

于是,李震也沒打擾她在旁邊發呆,只管去忙自己的事情。

李承乾回來的時候,後面還跟着一個禦史中丞。他們這次去了洛陽縣衙,了解了一下洛陽的災情,洛陽的房屋摧毀情況和百姓的財物損失跟上報的雖然有差,但差不太遠。

朝廷并未對此盲目樂觀,但方才縣令提到說如今洛陽城中有部分百姓因為誤喝了污染的水源生病,被集中收容在縣衙指定的地方,近日可能會發生藥材短缺的情況。

李承乾進了自己的地方,禦史中丞還在跟着他。

李承乾:“方中丞,你怎麽還跟着我?”

禦史中丞姓方,名易文。

方易文聽了太子殿下的話,哭笑不得,“殿下,臣還有事要與你商議。”

李承乾腳步不停,“唔,你還有什麽事?”

方易文說洛陽雖然遭逢水災,可官府自己也是有準備的各種常用藥材,若是情況不嚴重,又怎會發生藥材短缺的情況?此事是否有隐情?

李承乾:“若當真是另有隐情,那便派人去查。當務之急,是否先讓縣令将短缺的藥材報上來?”

方易文:“要上報朝廷嗎?”

李承乾:“報回長安的話時間太長了,一來一回,還要經由中書門下各部,不知要多少時日。”

等到朝廷的藥材來,怕是黃花菜都要涼了。

方易文心裏一沉,“那該如何是好?”

洪水不僅沖毀了洛陽的房屋,也沖毀了道路,原本四通八達的洛陽水路有的地方被大樹攔住需要清理,陸路有的也被沖毀需要搶修。

李承乾:“不急,若其中有隐情,也并非是你我在此猜測便能好的。先讓我們帶來的人四處走訪一下,白天的時候太子妃說她想出去走走,她也是精通醫理的,或許會有些發現。”

方易文一聽太子殿下又在說太子妃,正想說太子妃是後宮女子,雖說才學出衆,可這些跟百姓有關的事情她又怎會了解呢?

話到了嘴邊,猛然想起自己不久前說太子妃是不是跟來游山玩水,結果他暈馬車的時候,太子殿下也不讓太醫給他看,直接讓太子妃出來露一手。雖說能得太子妃親自醫治,是無上的殊榮,可方易文又怎會不清楚這是太子殿下少年心情,故意要将太子妃的本事在他面前顯示出來呢?

前幾天被打臉的場景如今想起來依然令方易文老臉一熱,他選擇了閉嘴。

李承乾踏進了院子,擡眼便看到蘇妧正站在前方。

一襲常服的太子妃,娥眉淡掃,站在前方的樹蔭下朝他露出一個微微的笑容。

李承乾見狀,大步走了過去。

“怎麽在這兒?”

說話的對象是太子妃,太子殿下的聲音都放輕了。

跟進去的方易文也沒料到會看到蘇妧,愣了一下。

蘇妧:“我和萬泉方才在李侍衛的陪同下,出去四處轉了轉,發現了一些事情。”

李承乾也沒讓方易文回避,問道:“發現了什麽事兒?”

蘇妧将她遇見百裏夷的事情告訴了李承乾和方易文。

李承乾沒說什麽。

方易文倒吸了一口氣,“洛陽縣令竟敢隐瞞疫情?好大的膽子!”

蘇妧看了方易文一眼,然後跟李承乾說道:“一開始只是情況并沒有惡化只當做是水源導致的,後來變嚴重了,因為涉及的人數較多,如今上報朝廷也來不及了。殿下,你還記得百裏夷嗎?”

李承乾點頭,“自然是記得的,你的醫術就是他教的。”

蘇妧:“如今在指定地方醫治病人的,是百裏夷,他是三天前有人開始喪命後洛陽縣令特別請他來的。我與李侍衛也去看了一下情況,确實比較嚴重,但還沒到不可控制的時候。殿下,可否讓随行的太醫前去聽百裏夷指揮?”

方易文說:“那怎麽行?随行的太醫都是宮中尚藥局的好手,怎能聽從一個民間大夫的指揮?”

蘇妧:“……”

李承乾默了默,回頭看了方易文一眼,他本想板着臉,但想了想,便帶上了一副十分好說話的神情,跟方易文說道:“方中丞有所不知,百裏夷號稱民間聖手,聖人當初也萌生過要将他招攬進宮的念頭,不過此人性格怪異,婉拒了聖人的好意。大概此事年代久遠,所以不為方中丞所知。但百裏夷在長安,也是頗有名氣的,當年杜相杜如晦纏綿病榻之時,他也曾為杜相治病。”

方易文聞言,臉色頓時憋得通紅。他并不是沒聽過百裏夷的名氣,只是如今蘇妧這麽堂而皇之地跟李承乾說起這些實情,令方易文有些不太舒服。

禦史中丞雖然一身儒雅氣質,可卻有着與氣質截然不同的性格,是一板一眼的剛正不呵,并且多少有些時下古人的惡習,輕視女子。

方易文大概沒想到太子殿下會這麽好脾氣地跟他解釋,愣了下,随即有些不好意思,手腳都不知道該要怎麽放,“那、那個,殿下提醒得極是時候,臣想起來了。”

李承乾:“那我讓随行的太醫前去給百裏夷搭一把手,禦史中丞沒意見吧?”

禦史中丞:“沒意見!絕對沒意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