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皇弟背叛孤[13]
安桦扶着陳婉怡一起上了他的玉辇, 被擡到了養心殿前,又親自扶她下轎,做足了寵愛體貼的樣子。
新婚夫妻倆被皇帝傳召了進去。
皇帝正精神抖擻的等着兒子兒媳前來請安。
看見玉樹臨風的兒子與端莊秀美的兒媳并肩走來, 十分般配的樣子,皇帝心中甚慰。
臉上的笑容也不由自主的溫和了起來。
“兒臣、兒媳給父皇請安。”
皇帝連忙道:“免禮,都免禮, 來人, 給太子和太子妃賜座。”
太監搬來兩張椅子,安桦和陳婉怡坐了下去。
皇帝此時心情有些激動欣慰,對着兒子兒媳唠唠叨叨的說了一大堆,什麽你們要好好相處,将來多生幾個孫子孫女, 朕以後死了也有臉去見你們母後了。
然後大手一揮, 給他們賞賜了一大批珍寶,才帶着他們去慈寧宮給林太後請安。
皇帝就是怕林太後會為難他們,才親自跟着一起來慈寧宮的。
太子雖然也是林太後的親孫子,但林太後此人私心較重,又過于看重娘家利益, 沒少與皇帝産生沖突, 想讓林家再出一個皇後乃至太後, 想讓林家女生的皇子登上皇位, 再保林家百年富貴榮華。
別說林太後的這些想法會對先皇後和太子不利,就算沒有先皇後和太子,皇帝只要是個明智的君王,就不可能讓林家連出兩任太後, 不然一代代下去, 這皇帝到底是姓司徒還是姓林, 可就說不好了。
因為立場上的矛盾,皇帝與林太後的關系十分僵硬。
林太後認為皇帝不聽話是因為先皇後和太子,先皇後死了,她就把全部矛頭指向太子。
皇帝和安桦陳婉怡來到慈寧宮,林太後這裏已經有了不少來請安的嫔妃了。
Advertisement
皇帝走進來,看見這些嫔妃都在,問道:“你們怎麽還沒走?”
嫔妃請安的時辰和太子帶着太子妃拜見林太後的時辰可不一樣,顯然是這些嫔妃在請安後逗留在慈寧宮沒走。
林貴妃站了起來,對皇帝行禮道:“啓禀陛下,臣妾等人都想見一見太子妃,所以才留下來的。”
皇帝點了點頭,大步走到林太後身邊坐下,他看了看林貴妃,又看向賢妃和淑妃,說道:“既然你們都在,那也正好,從今日起,宮權交給太子妃。”
賢妃和淑妃頓時臉色微變,剛剛林貴妃借林太後給她們施壓她們都硬扛着沒交出宮權,現在皇帝居然一句話剝奪了她們還沒摸熱的宮權?
賢妃看了一眼還很青澀的太子妃陳婉怡,對皇帝道:“陛下,太子妃還年幼,管一座東宮都力有未逮,不如讓太子妃先用東宮練練手,再管理後宮吧。”
皇帝看向陳婉怡,問道:“太子妃,你覺得自己能管理好後宮嗎?”
陳婉怡上前一拜:“父皇,兒媳有信心試一試,就算有不會的,兒媳也可以向幾位有經驗的娘家請教一番。”
皇帝微笑着點了點頭,贊許道:“不錯,那你就試試,犯了錯也不要緊,不練練手怎麽學會管理後宮呢?反正将來你也是後宮之主,遲早要管理後宮的。”
這話幾乎是赤裸裸的說太子以後當皇帝,你就是皇後了。
林太後忽然道:“皇帝,這不妥當吧?後宮宮權如此重要,關乎到皇子皇女們的安全,讓一個黃毛丫頭掌管,若是出了什麽差錯,可不是她擔待得起的。依哀家看,還是讓貴妃掌管宮權吧,貴妃畢竟有經驗,以前也一直沒有出差錯。”
皇帝淡淡的道:“母後,誰都有第一次,當初貴妃初次接手宮權時還不是手忙腳亂的,還是母後你幫貴妃收拾的爛攤子,手把手教她的。如今換作太子妃也是一樣的,而且朕不打算再立皇後,由貴妃暫管宮權哪有太子妃名正言順?”
林太後還欲再說什麽,卻被皇帝打斷:“此事就這麽定了,不必再議。”
林太後臉色難看,她看向其他嫔妃們,把火氣撒在她們身邊:“既然你們見過太子妃了,那都散了吧,別在哀家這裏吵吵嚷嚷的,吵得哀家頭疼。”
賢妃和淑妃對視一眼,都能看見彼此眼中的無奈,嫔妃們紛紛行禮道:“臣妾告退。”
嫔妃中只有林貴妃留了下來,其他人都退出了慈寧宮。
林貴妃在林太後這裏一直都挺不見外的,她在慈寧宮,就不是皇帝的貴妃,而是太後的親侄女。所以每次林太後打發走其他嫔妃時,林貴妃都會自顧自的留下來。
不料這一次,林太後卻對林貴妃說道:“你也回去。”
林貴妃驚愕道:“姑母!”
林太後神色不容置疑的道:“回去。”
林貴妃不情不願的行禮告退。
安桦和陳婉怡朝林太後行禮拜道:“孫兒、孫媳拜見皇祖母。”
林太後以前對太子的态度淡淡的,甚至有些敵意,但這一次她居然對他們十分和藹可親:“都平身,快坐。”
林太後語氣溫和的對安桦噓寒問暖,就仿佛是一個疼愛孫子的好祖母,這種異常讓皇帝和安桦都不禁提高了警惕。
坐在安桦身邊被林太後晾了起來的陳婉怡儀态端莊的坐着,面上微笑恰到好處,看不出絲毫的尴尬。
不管林太後是想打什麽主意,她态度好總比甩臉色要好,畢竟她作為輩分最高的人,又是皇帝親生母親,她給安桦甩臉色,即使皇帝心疼兒子,也不可能因此明面上指責林太後什麽。
現在祖孫氣氛和樂融融,哪怕只是裝出來的表象,也好過氣氛冷淡尴尬,或者劍拔弩張。
林太後還殷切的留皇帝和安桦用午膳,陳婉怡則是被捎帶的那個。
林太後要留自己兒子孫子一起吃午飯,當然不能拒絕,而且皇帝和安桦也想知道林太後忽然轉變了态度是想做什麽。
一直在用完午膳之後,林太後忽然提起自己的娘家:“皇帝,你還記得你三舅舅家的表弟嗎?唉,哀家這個侄子年紀輕輕,卻英年早逝,只留下一雙兒女,哀家心裏難受啊。”
皇帝和安桦心裏都有種“終于來了”的感覺。
皇帝接話道:“母後也不要太傷神了,三舅舅想必也不希望母後因為表弟太過悲傷,傷了身體。”
實際上皇帝壓根就不記得那個什麽三舅舅家的表弟了,就連天天有資格上早朝的官員,除了站在前排的,或者給他深刻印象的,那些平庸之輩,他這個皇帝也是記不住的。
林家真正有出息的是大房,三房雖然也是嫡出,但林三爺只是一個纨绔子弟,至今還扒着自己大哥過活。
皇帝連林三爺這個三舅舅都記不大清了,更別提林三爺的兒子了。
林太後嘆息道:“你表弟留下的遺孤,兒子還年幼,離不開母親,但他的嫡長女卻年紀不小了,哀家想接她來宮裏住一段時日,以慰哀家的心痛。”
皇帝聽林太後只是想把一個侄孫女接入慈寧宮陪伴身邊一段時間,這只是一件小事,于是他就一口答應了下來:“母後想接,就派人去林家接人便是,在母後膝下教養上幾年,将來也能給這孩子找個好人家。”
林太後此時卻暴露了自己的真正目的,她看向安桦,對皇帝道:“這孩子哀家放心不下,想讓她一直留在哀家的眼皮子底下生活。皇帝,不如把她賜婚給太子吧,給個側妃之位,也算對得住你三舅舅。”
皇帝眉頭一跳,毫不猶豫的道:“不行!”
他總算明白林太後是想打什麽主意了,這是覺得三皇子勝算不大,就往太子身邊送個林氏女,謀劃下一代了?
若是将來太子登基,這個林氏女能生下太子的繼承人,将來林家一樣能延續富貴。
這是做好兩手準備,難怪林太後要把林貴妃也一起打發走,畢竟這種兩頭下注的行為,某種程度上算是有放棄的林貴妃三皇子母子的意思。
林貴妃若是知曉了,肯定不會願意讓自己這個侄女進入太子後院的。
皇帝倒也不覺得讓太子收個女人算個事兒,但他認為一個父親早逝,祖父無能的女子,就算是林氏女,也沒資格占據東宮側妃之位。
他又擔心萬一林家依舊把籌碼全都放在林貴妃三皇子母子身上,往太子身邊送這個林氏女,真正目的是謀害太子,那可怎麽辦?
所以皇帝直接拒絕了:“母後,此事休談。太子與太子妃剛剛大婚,沒有這個時候就冊封側妃的道理。”
林太後以為皇帝是不想這個時候賜下側妃影響了太子和太子妃的感情,便退了一步,道:“那過兩年再把她賜給太子。”
皇帝還是搖頭,道:“還是不行。”他看向安桦,問道,“太子你的想法呢?”
安桦淡淡的道:“父皇,兒臣無納側妃之意,太子妃就很好。”
皇帝秒懂安桦話裏的意思,作為曾經只想守着先皇後的情種皇帝,他很能理解安桦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