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皇弟背叛孤[15]

司徒陽回想起自己剛回來時感覺到的凝重氣氛, 以及剛才正殿那邊鬧出的動靜,雖說是給了個小宮女打碎林貴妃最喜愛的琺琅彩嬰雙蓮瓶惹怒了林貴妃的理由,但正因此更讓他懷疑事情不對勁了。

說句不好聽的話, 他這個五皇子在林貴妃宮裏算個什麽牌面上的人物?就連林貴妃身邊的小貓小狗都能比他地位高,林貴妃那邊發生了什麽事,值得知會一聲他這個小透明皇子?

以林貴妃的傲慢, 根本不可能把正殿發生了什麽告訴他。

也就是說, 這消息是林貴妃特意讓人傳出來的,因為她在用這個假消息掩飾真消息。

她發怒肯定是發怒了,那個據說她最喜歡的琺琅彩嬰雙蓮瓶也肯定是打碎了的,但究竟是小宮女失手打碎了瓶子讓她發怒,還是她發怒沒控制住摔碎了那個瓶子, 就不得而知了。

司徒陽不敢繼續摻和進去, 他沉默的裝作什麽都沒猜出來,仿佛真信了林貴妃傳出來的這個消息。

不過他信不信,也沒人在乎,林貴妃真是要忽悠的人也不是他。

林貴妃保養得宜的俏臉上如附上一層寒霜,冷冰冰的。

在身邊只留下一個林嬷嬷之後, 她寒聲道:“真沒想到太後和三叔居然打了這麽一個好主意, 這是什麽意思?打算放棄我們母子了?”

林嬷嬷姓林, 但她并不是林家的家生子, 而是林貴妃母親從娘家帶來的陪嫁丫鬟,後來被嫁給了林家的管家,生了孩子,又被林夫人派來給林貴妃當奶娘, 林貴妃就是喝林嬷嬷的奶長大的。

後來林嬷嬷的丈夫孩子都去世了, 林嬷嬷就把自己對孩子的全部感情寄托在林貴妃身上, 她與林貴妃的關系比林夫人和林貴妃的母女關系還要親近。

林貴妃當年入宮時,就把林嬷嬷給帶上了,這麽多年來,林嬷嬷一直陪伴在她身邊,對她忠心耿耿。

在這個時候,林貴妃誰也信不過,她父親和林太後給她的那些人手,她一個也信不過,就只願意相信林嬷嬷一個人。

所以在私底下,林貴妃對林嬷嬷也絲毫沒有顧忌,口不擇言的罵道:“難怪昨天那個老太婆不讓我留下來,原來是打着這個主意,真當本宮是泥捏的?”

林嬷嬷提醒道:“娘娘,小心隔牆有耳啊。”

林貴妃壓低了聲音,滿是怨恨不甘的道:“嬷嬷,本宮該怎麽辦?若是太後真的放棄了本宮母子,以後太子登基,豈有我們母子的活路?”

Advertisement

林嬷嬷道:“娘娘,其實老奴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林貴妃道:“你直說便是,本宮不會怪罪你的。”

林嬷嬷道:“娘娘,看陛下對太子的寵愛,即使三殿下再怎麽得到林家全力支持,也鬥不過太子啊。而且老奴說句不好聽的,三殿下對學習厭煩,不及當年太子聰慧過人。除非太子英年早逝,否則三殿下機會不大。這也是太後會選擇往太子身上下注的原因。”

林貴妃柳眉緊蹙,林嬷嬷這話說的非常不中聽,但不得不說是實話。

“那,那本宮該如何是好?”

林嬷嬷道:“娘娘切莫急着與太子對上,左右三殿下還小,以後日子還長着呢。讓三殿下先韬光養晦,作出不争的姿态來,讓其他皇子暴露野心吸引陛下和太子的注意力。若是有機會,再一擊即中,若是沒有機會,也可退而做個賢王。進可攻,退可守。”

林貴妃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嬷嬷所言有理。”

她又向林嬷嬷問道:“那本宮現在該如何是好?”

林嬷嬷道:“這件事可能是太後的自作主張,或者是太後與三爺聯合而為,畢竟林家如今就一個六姑娘與太子年齡相近,身份合适。而老爺卻未必知道此事,夫人肯定是不知情的,否則夫人定會提醒娘娘的。娘娘現在就該把消息悄悄傳給夫人,剩下的事情交給夫人來處理。”

若說最讨厭三房的還當是林大夫人,因為林家現在還未分家,二房是庶出,向來低調做人,林二夫人又出身豪商之家,不缺錢財,林家二房從不在錢財上占大房便宜。

林家三房卻跟吸血蟲一樣緊緊的扒在大房身上吸血,林三爺又風流纨绔,花錢大手大腳,這讓視林家資産為自家的林大夫人恨不得立刻把三房給踢走。

偏偏林大爺就林三爺這一個嫡親弟弟,容忍度很高,再對林三爺不耐煩,也一直沒忍心把弟弟分走,林家就這麽一直不分家。

林大夫人若是得知此事,肯定會想辦法攪黃此事。畢竟自己嫡親女兒和讨厭的三房的嫡孫女,該如何作出選擇,再清楚不過了。

大婚後第三日,本該是新嫁娘三朝回門的日子。

只是陳婉怡是嫁入東宮,是皇家兒媳婦,她的爹娘見了她都得對她行禮了,也不可能讓安桦帶着她回魏國公府回門。

所以皇帝給了恩典,允許陳婉怡召見自己的父母親人。

也只有這個特殊日子得了恩典,陳婉怡才能召見自己的父親哥哥等外男,平時她要召見親人,就只能見母親嫂子等女眷。

安桦陪着陳婉怡一起接見魏國公府的人。

魏國公是一個很老持慎重的人,能力出衆,又對皇帝忠心,不然也不會被皇帝賦予重擔,身居要職。

魏國公世子是陳婉怡的嫡親哥哥,年齡比安桦還要大一歲,神采飛揚,明俊出彩,是個優秀但還不夠穩重的少年郎,跟有着不符合年齡的穩重端莊的陳婉怡差距有點大。

魏國公夫人就是安桦在賞花宴上見過的那個坐在陳婉怡身邊的貴夫人,她和世子夫人在拜見安桦之後,就只跟着陳婉怡說話去了,匆匆見了一面之下,安桦對她們沒多少印象。

安桦落座,招待魏國公父子倆,畢竟一個是岳父,一個是大舅子。

雖然這兩人看起來比他還要小心翼翼。

安桦跟魏國公聊了一會兒,剛開始還是随便找話題,閑話家常,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政事上,魏國公世子坐在一旁幹瞪眼,還在努力讀書奮鬥在科舉之路上的他,在政事上還是個小白。

外殿三個男人之間談話氣氛逐漸熱絡起來,在內殿,陳婉怡與她母親和嫂子的談話也十分和樂。

陳母見了陳婉怡,就迫不及待的問道:“婉怡,你在東宮過得可好?太子殿下待你可好?”

只有真正心疼女兒的母親才能不顧太子身份尊貴問出這兩句話來。

陳婉怡笑吟吟的握住陳母的手,說道:“母親放心,女兒一切都好,太子殿下待我也是極好的。就連陛下也對我很滿意,還下令将後宮宮權交給了我。”

陳母微微有些驚訝,她倒不是驚訝皇帝把宮權交給了陳婉怡,畢竟後宮裏沒有皇後,林貴妃或者是賢妃淑妃暫管宮權都不怎麽名正言順,太子妃嫁進來掌管宮權是正理。就像她兒媳嫁進來以後,她遲早也得要把魏國公府的管家權交給兒媳的。

只是陳母沒想到皇帝會這麽快讓陳婉怡掌管宮權,不得磨煉她一下,看看她有沒有哪個管理後宮的本事?

陳婉怡輕聲的把安桦和皇帝跟她許諾的話都複述給陳母聽了:“太子殿下和陛下都說了,我管理後宮若是遇到什麽困難,可以找他們幫忙。犯了錯也不要緊,初次上手總會犯錯的,對女兒很是寬容。”

別說一旁羨慕嫉妒的世子夫人了,就連陳母也不禁有些羨慕女兒嫁到天底下最尊貴的皇家還遇到了好丈夫和好公公,還沒有婆婆壓着。

陳母對陳婉怡在宮裏的生活算是放了一半的心,她又把自己前半生的經驗都盡數叮囑告訴她,希望女兒能一直順風順水下去。

等時辰差不多了,就該走了,陳母眨了眨微紅的眼睛,對陳婉怡說道:“去見見你父親和你大哥吧,以後很難再有機會見面了。”

陳婉怡眼淚忍不住掉了下來,陳母幫她擦掉眼淚,一起走到外殿去見魏國公和世子。

陳婉怡動情的喊道:“父親,大哥!”

安桦看着陳家人一家子相聚的場景,悄悄的讓出了空間,讓他們自己一家人私底下相處一會兒。

畢竟他這個太子在場,很多話他們都不好說出口。

等到了時辰,魏國公一家人離開了。

陳婉怡情緒還有些平複不下來,安桦就轉移話題道:“孤見你規矩這麽好,還以為你大哥也是個古板規矩的人,沒想到你大哥竟然是個神采飛揚性格有些活潑的少年郎。”

陳婉怡嗔道:“還不是因為陛下早早下旨賜婚,父親母親就對我嚴格要求,規矩那是一絲也不能錯的。”

安桦想到幾年前陳婉怡才十歲左右就被賜婚給他了,那個時候被魏國公夫婦嚴格教導規矩,也難怪……

他笑着對陳婉怡道:“那孤特許你日後私底下不必端着規矩,規矩什麽的都是做給外人看的,而不是約束我們自己的。”

陳婉怡笑吟吟的道:“那妾身就遵太子殿下之命啦!”

十天婚假過去了快一半,接下來安桦本以為能輕松一些時日了,沒想到陳婉怡早早從賢妃淑妃手裏拿回了宮權,開始忙碌起來。

安桦也不好作壁上觀,看自己的太子妃這麽辛苦的梳理後宮的情況。

他出手幫忙,宮裏哪些人手是林太後的,哪些人手是林貴妃的,還有哪些人是其他嫔妃安插的,或者誰是雙面間諜,多重眼線,他都把自己掌握的消息告訴了陳婉怡。

皇宮裏各種彎彎繞繞可比一個魏國公府要複雜多了,其中牽扯到的利益也要龐大得多。

若是沒有人教,陳婉怡梳理幾年都未必梳理得清楚。

在有安桦的幫助下,她就如有神助,格外順利了。

不甘心被一個剛嫁進來的黃毛丫頭奪了宮權的林貴妃和賢妃淑妃都暗中給陳婉怡使絆子找麻煩,卻一個也瞞不過安桦,有安桦在背後撐腰,陳婉怡對她們的陰謀詭計了然于心,自然游刃有餘,一一破解,還讓她們反吃虧。

陳婉怡手腕初顯,就叫林貴妃和賢妃淑妃都紛紛吃了大虧,誰也不敢再小瞧這個年輕的太子妃了。

眼看着陳婉怡逐漸将宮權掌握住了,林太後坐不住了。

這些年她看似沒掌宮權,實際上不管是林貴妃還是賢妃淑妃暫代宮權,沒一個敢越過她的。現在陳婉怡卻全然不把她放在眼裏,這怎麽能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