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都這個時間了,我得回去了,鴻漸,改天跟辛楣一起過來玩玩啊。”
蘇文纨笑得春花燦爛,只可惜已經不是燦若春花的年紀了,倒有些像年紀一把還在賣笑的老鸨子。蘇文纨拎起手袋蹬蹬蹬地走了,趙辛楣看了看手表,“倒也十一點鐘了,鴻漸啊,你不會是餓了才下樓的吧?”
趙辛楣從辦公桌後起身,抻了抻手臂,伸了個懶腰,“好了,下班了,去吃飯去吧。”趙辛楣話音落了,方鴻漸才聽見外面響起了悉悉索索收拾各種文件的聲音,等到科員們作鳥獸狀散去,趙辛楣又繞回辦公桌後,“上午上班,很無聊吧。”
“不,不無聊,只是有些寂寞。”
“忘了告訴你了,顧次長晚上砌長城砌得很了,白天不到十二點難得起床,下午三點鐘到班是常事,畢竟人家是次長嘛,跟我們這樣的混飯吃的不一樣。”
方鴻漸這個時候才有些奇怪于趙辛楣的勤勉,趙辛楣是辦公室主任,怎麽也算得上是這裏的第四號實權人物,刨去長期不下凡的幾位神仙不談,這裏的人要數趙辛楣是最有實權的,方鴻漸雖然沒有在政府裏混過,但多少也知道,像趙辛楣這個級別的官員,每天這麽午飯晚飯按時回家,沒有應酬,反而是奇怪的要命,要知道就算是個小小的縣長,一年到頭只怕只有大年三十才在家吃一頓呢。
“走吧,帶你去部裏的食堂吃飯。”
當官的居然吃食堂,太奇怪了。方鴻漸不禁腹诽,步子慢了一步,“怎麽,不想去吃食堂?在重慶,所有的部門全擠了過來,街上掉一塊磚頭,能砸到三個次長,再說現在是戰争時期,哪裏還有什麽更好的條件,這樣已經不錯了,走吧。”
原來外務部這座大樓是個類似于歐式園林的建築,前面是這樣一棟四層的小樓,後面有一個開闊的花園,兩廂是一些會客室與檔案室資料室,再往後是一個辦公人員的食堂。
食堂有兩層,那些小科員們各自排隊買飯,這不稀奇,在三闾大學時,學生們都是這樣的,方鴻漸下意識多抽了兩下鼻子,就這個味道而言,這裏的油水跟三闾大學自然是不能同日而語的,跟着趙辛楣走過的時候,不停地有人向趙主任打招呼,方鴻漸就趁這個空檔來打量櫥窗裏賣的飯菜,雖說沒有什麽山珍海味,但是雞鴨魚肉倒是一應俱全了。
趙辛楣帶着方鴻漸上了二樓,跟外面的館子一樣,分成了一個個小的包廂。
“總長和另一位張次長很少過來,但是包間還是給他們留着的,顧次長用的稍微多些,是那邊,人字號,我的在這邊。”
趙辛楣顯然是很得意,“親”字號,方鴻漸知道是天地人,君親師,但是“君字號”只怕是沒有人敢用,這個“親”就是第四號人物的包廂了。
趙辛楣走到前臺,“趙主任,今天吃什麽?”
“按照原先的來吧。”
“趙主任,幸會啊。”
方鴻漸站在親字號的門口,循着聲音看過去,是個個子頗高的男人,身材瘦削,有些枯瘦的感覺。方鴻漸覺得那是個北方人,或者是個北平人,不但是因為那男人一口京片子,那男人“幸會”的“幸”字咬得很準,而南方人往往是要錯音的。
“俞主任,幸會,幸會。”
那男人身後還跟着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孩子,燙着滿頭的卷發,穿着一件洋裝,略微有些青澀的樣子,但是還是大方地伸出手,跟趙辛楣握手,方鴻漸半個身子藏進了包廂裏,只探出個頭來着意聽趙辛楣如何稱呼這一位小姐。顯然,這位小姐跟趙辛楣也是熟識,“張小姐,你好啊,才從廣州回來?令尊近來還好?”
“趙主任好,家父最近很好,還請我代問趙主任和這邊各位同仁安好。”
三人又寒暄了一陣,一起往包廂這邊走,方鴻漸趕緊藏進了包廂,等到趙辛楣推門進來,才發現那兩人進了對面的‘師’字號包廂。趙辛楣自在落座,方鴻漸也坐下來,這包廂不算太大,中間一張八仙桌,坐四個人剛巧,正好四面,多一個人都顯得逼仄。兩人對面而坐,趙辛楣微笑道,“這裏的飯菜可不比館子裏的差,想吃什麽就能有什麽的,只要你能說的出來,就不怕他們做不出來。”
方鴻漸敷衍地笑了笑,他其實更加想知道剛才那兩位是什麽人。
“今天倒是也巧,你竟然跟蘇文纨碰上了。怎麽,我不在的時候,她說什麽沒有?”
“那沒有,文纨小姐一直是溫柔的人,再說,是在你的辦公室裏,她能說什麽呢,就算我們當年有些恩怨,如今她已嫁,我已娶,還能有什麽呢,辛楣啊,如今你也是有老婆的人,總不會還因為蘇文纨的事情對我有所看法吧?”
“那自然是不會的。只是老熟人相見,所以別有感觸一些,當初因為她,我留在上海沒有随機關來重慶,但是現在兜兜轉轉,還是到了這群山之中。
如今大家都不同了,原先的蘇小姐,啊,女博士,大官家的女公子,自己在租界有一套別墅,哥哥也在政府裏任職,整個上海的女人當中,都少能找出一個比她還要大家閨秀的大家閨秀的了。
但是現在呢,她當初一意孤行嫁了曹元朗,但是曹元朗并不善于營生,就算是連作詩都是不太通的,上海變成孤城,按照他們那樣沒有進只有出的花法,如果在戰前倒還能在支撐些時日,但是她手上并沒有多少現錢,所憑借的不過是一座房子,但是那樣的時候,一套別墅又能賣出什麽樣的價錢,再說那個時候,還有什麽人能夠一下子拿出那樣一筆錢來?這樣說來上海的那些財産,已經沒有什麽用處了。”
這個時候有人敲門,是菜已經做得了,兩個嬌俏的小丫頭端上來,一盤子宮保雞丁,是川菜的經典,餘下的獅子頭,小青菜,馬鞍橋,都是淮揚菜。
“快吃,這裏的味道也是正宗的,家裏宋媽年紀大了,做東西不免口味有些重,但是她們自己又感覺不出來,母親跟她們感情也深了,不能讓她們不做,所以午飯還是在這邊吃。”
趙辛楣親自夾開了一只獅子頭,“你看,這裏面是有馬蹄的。”
作者有話要說:
好累。。。
舍友們都睡了,不好意思再敲鍵盤了,有一點瘦啊……明天争取多寫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