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吃飽喝足了之後,胤祺這才穿上朝服去四貝勒府,他和四哥還得去面聖呢。

皇阿瑪自從親政以後,一直把治河當作一件大事來做,而渾河緊靠着京城,又是治河工程當中的重中之重,半點都馬虎不得。

折子是一早就已經寫好的,之前便已經遞上去了,兄弟二人到乾清宮的時候,康熙顯然已經把奏折看過了,當場就頒了聖旨,将渾河、無定河乃至整個渾河幹流賜名為永定河,期盼渾河從此安平,不再泛濫。

不過永定河一事,功勞最大的可不是四貝勒和五貝勒,而是直隸巡撫于成龍,他才是這項工程的負責人,而且不但親自勘察了渾河河道,還親臨河邊指揮,監督河工挑新河,這才是大功臣,與之相比,四貝勒和五貝勒功勞就不是那麽大了,不過照樣有賞賜。

二人各被賞了一個皇莊,雖然面積不是特別大,但好歹也算是有實業了,不像之前,除了府邸,就是那23萬兩安家銀子,窮的很,如果不收底下人的孝敬,可能沒幾年連養家都沒銀子了。

康熙也正是因為知道這一點,所以手裏頭特別松,對兒子們特別大方,當然了,他不只對兒子大方,對朝臣也大方的很,甚至允許他們去戶部借銀子,這幾乎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可見其對朝臣的優待了。

得了一個皇莊,胤祺心裏頭還是很高興的,甚至有些得意,特意跟福晉顯擺,“皇阿瑪賞了個莊子,抽時間,咱們去莊子上住幾天,好好散散心。”

作為一個身家不菲的女人,毓秀不光有莊子,而且不止一個,對所謂皇莊也沒多大的興趣,最主要的是她并不向往田園生活,除了田地,都是樹林子、池塘,有什麽好看的,哪裏比得上府裏,绫羅綢緞用着,珍貴毛皮鋪着,而且處處精巧,別具匠心,比起天然美,她這種小屁民還是更喜歡這種人工美,置身其中,特別是有一群人伺候的時候,無論身心全都跟泡在蜜糖罐裏一樣,要多美有多美。

也就是過慣了這種奢靡生活的人,才會向往另一種生活,對此毓秀并不羨慕嫉妒恨,反而有一丢丢的同情,凡人吶,不知道什麽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不過去莊子上散心這事兒,毓秀并沒有拒絕,她圖的當然不是莊子上的景致了,而是希望多出幾次門,然後潛移默化的将其變成慣例,日後就算她們家這位爺沒有時間,她自個兒也能出去浪,美名其曰——散心,這可真是萬金油一樣的理由,擱哪兒都能用。

不管是胤祺,還是毓秀,對吃喝玩樂這些事兒都上心的很,明明時間都還沒抽出來呢,府裏、莊子上都已經安排好了,随時就可以走。

不過,毓秀是有大把的空閑時間,除了初一和十五要到宮裏請安以外,其他的日子基本上沒有必須要辦的事情,但胤祺就不一樣了,作為已經成年而且出宮開府的皇子,大朝會是要參加的,而且他還在工部任職,雖然不至于每日都需要點卯,但也不好太長時間不露面。

所以時間上看了又看、擠了又擠,一直到月底才抽出來兩天的時間,跟福晉乘車去皇莊待兩天兩夜,第三天下午的時候再往回趕。

毓秀不喜歡側福晉和格格在眼前晃悠,所以壓根兒就沒提帶她們的事兒,但是胤祺居然也沒提,甚至側福晉她們來送的時候,面對數雙可憐兮兮、欲說還休的眼睛,也是甩甩袖子就直接走人,別說把她們帶過去了,都沒有好好寬慰幾句,十足的渣男一個。

不過,如果胤祺真的當面跟她們你侬我侬,毓秀大概也會惡心的不得了,總之,在小三合法化的朝代裏,三觀過于前衛的毓秀,不管胤祺怎麽做,屬性上都帶着‘渣’。

好在兩個人只是搭夥過日子,就算是互看不順眼也沒關系,反正誰也不用求着誰。

雖然是手裏有莊子的人,但毓秀還是頭一次親眼看見,甚至來到這個世界以後,這還是她頭一次出城門,馬車外面塵土飛揚,哪怕是官道,只不過是比平常道路平坦了些而已,但一樣是黃土鋪成的,馬車駛過就可以揚起一層灰塵,若是快馬經過的話,騎馬的人要不了多久就會變得灰頭土臉。

所謂的皇莊,并沒有毓秀想象中的氣派,唯一能跟皇家扯上關系的就是裏面的莊頭是個太監,說話一副公鴨嗓,規矩一等一的好,态度自然也是畢恭畢敬,不過跟皇莊上的其他人比起來,沒那麽惶恐。

至于莊子裏的景致,那就更不值一提了,本來就是用來種糧食、種蔬菜的,還有一處池塘裏養着魚,這魚也是用來食用的,所以整個皇莊裏頭并沒有專門用于觀賞的景,實在要賞景的話,那就只能說還有點兒野趣,但比起人煙罕至的高山流水來,總歸還是差了點東西。

反正毓秀對這裏是沒什麽興趣,随便陪着走了幾步,便提出來要回去休息。

毓秀是沒有多大的期待,所以失望自然就不大,但胤祺就不一樣了,這是皇阿瑪賞的皇莊,來之前他就已經想象過,雖然不至于像院子那般精致,但真成了普通的鄉間土地,心裏總歸是有些失望的,好在這大片的田地,大片的池塘,全部都是他的,光是每年的出産不僅可以供給府裏,還可以拿出去賣,可以為府裏創收。

這麽一想,莊子裏的粗犷就可以理解了,畢竟這是務實,不是浮華讨巧,出宮開府以後,才知道銀子……真是個好東西。

本來是打算呆兩天的,如果這裏實在沒有什麽好看的景,住宿環境和吃食上也遠不如府裏精致,所以第二天上午,這兩口子就直接打道回府了。

比起鄉間野趣,還是府裏頭的生活更适合他們。

****

康熙三十七年匆匆而過,毓秀和胤祺這對搭夥過日子的夫妻關系倒是親密了不少,相處起來更像是朋友,可以一塊喝酒聊天、品嘗美食、享受生活的朋友,只要胤祺能夠把後院的關系處理好,不做寵妾滅妻的事情,毓秀還是很樂意維持這樣的朋友關系。

康熙三十七年的尾巴,也就是臘月二十六的時候,毓秀診出了兩個月的身孕,作為一個身材比較圓潤的女人,懷孕兩個月當事人都無知無欲,倒也是能夠理解,畢竟小肚腩一直就沒減下去過。

兩口子當天就進宮給宜妃報了喜,然後又跟內務府告了假,過年前後宮裏的事情可不少,人也跟着遭罪,光是頭都不知道要磕多少個,毓秀這胎還沒坐穩呢,當然不能冒險了,她又不需要刷什麽好名聲,哪怕被人說矯情,也總好過出事。

這次跟內務府告假的皇子福晉并非毓秀自己,還有大福晉,不過已經生了四女一子的大福晉之所以會告假可不是因為懷胎,而是身體太過虛弱了,本來生下弘昱之後,身子骨就已經很弱了,只不過今年大阿哥被封為直郡王,多了許多的人情往來就要操持,之後郡王府建成,搬出宮去,裏裏外外又是一堆的事兒,年前身體算是徹底垮了,必須得好好養着,若是硬撐着來宮裏的話,那就完全是在耗損壽命了。

大福晉不只要為直郡王考慮,也要為自己的女兒和兒子考慮,所以寧可惹人說閑話,寧可讓惠妃怪罪,也堅持給內務府告了假,多活幾年,才能把兒女都安排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