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備考

年關過去後, 很快便迎來了開寶八年的殿試。

呂蒙正、溫仲舒在省試上也不負衆望于成千上萬的解舉人中殺出了一條血路,擠進了前五十,成功晉級殿試。

沈霁還是十分關心朋友的殿試成績的, 畢竟很多時候趙老大都只取個位數的進士, 上一次的殿試及錄取人數都是因為特殊情況,誰也不知道這次趙老大會不會恢複原來的取士規則。

她不清楚的是, 負責主持殿試的扈蒙原本選出了王嗣宗的卷子為第一, 但趙老大拿到了卷子,看了一圈, 在上面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呂蒙正。

他想起沈霁曾經跟自己提過,呂蒙正此人明明出身官宦之家, 卻因為父母親不和,自己維護母親而跟着母親一起被趕出了家門,這些年住過寒窯、也曾流落街頭,讀書都是靠自己到處游學、蹭課,比起父親為成州軍事判官的王嗣宗, 他算是真正的寒門子弟了。

趙老大又把幾名進士招到跟前親自考驗他們的口才和思辨能力。呂蒙正面見了他,并沒有結巴,也依舊保持自己的禮儀, 回答的問題思路清晰、有條有理,加上沈霁帶來的濾鏡, 趙老大十分高興, 于是欽點了他為甲科第一, 讓王嗣宗落到了第二去。

對于這次賦予第一的名號, 趙老大也想出了新花樣, 冠予甲科第一為“狀元”, ——這是基于省試第一的“省元”衍生出來的名號。至于為何是“狀元”而不是“殿元”, 這是因為自唐朝開始,舉子們投狀報考,因此第一名有“狀頭”之稱,趙老大嫌棄“狀頭”不好聽,便改成了“狀元”。

溫仲舒也進士及第了,不過名次在十名開外,但這也足以讓他跻身士人階層了。

這次的殿試一共錄取了五十人,前五為甲科進士,賜進士及第。後十五人為乙科第一等,賜進士及第,最後三十人為乙科第二等,賜進士出身。

也就是說,殿試中并沒有黜落的考生,而這次錄取的人數比之前多了近一倍,十分令人驚奇。

有人就此事上書詢問,但趙老大沒有給出明确的答案。

而且趙老大對此次的新科進士頗為優待,先是給了二十萬錢給呂蒙正,讓他這個狀元帶着進士們辦“聞喜宴”。其後在授官一事上,一改之前給新科進士們安排低級官階的規則,給甲科進士授官将作監丞,通判諸州;乙科第一等進士則為大理評事,知某縣;乙科第二等進士授初等幕職官、判司簿尉。

這次的殿試不僅把進士分了三等,還把他們的待遇拔高了,這令前面十一屆進士羨慕不已,畢竟他們拼死殺出一條血路,卻是跟如今乙科第二等一樣的待遇。

好在有不少人早已經升官,他們再回頭計較這些沒有意義。

況且趙老大這次做出的改變,也是經過了朝臣們贊同的,早在去年便已經商議和制定了一套體制,這次是初嘗試。

沈億陸和薛正安這些老臣倒是明白趙老大的用心,——趙老大這是不想再放任自己的弟弟四處拉攏朝臣,于是也開始收買人心。

Advertisement

首先錄取進士的人數為去年的一倍,這對讀書人而言是一個極好的消息,說明他們考取功名的概率變大了,這使得趙老大在讀書人中的威望進一步提高。

其次,他提高了給進士們的待遇,這些進士為官後,必然會十分感激他,忠于他。

最後,趙老大這是出于一統天下的考慮:他并沒有規定只有大宋的讀書人能來考科舉,不管是吳越國的讀書人,還是江南地區、北邊的劉漢政權下轄的讀書人都能來大宋考科舉。

給出如此優待條件後,不少江南地區的讀書人果然聞風而動,紛紛出逃江南,投奔大宋。

而這讓本來就因戰事,與宋軍僵持不下的江南局勢更加動蕩不安。

八月,金陵城破,江南國主在臣子張洎的建議下,終于選擇投降。江南政權也随着江南君臣歸順大宋而宣告瓦解。

江南君臣到汴梁的當天,沈霁與李雲杳也到街上去湊了一番熱鬧,回家後便給在升州當通判的呂蒙正等老友寫信,與他們分享了自己再見江南國主等人的見聞。

因江南國主曾經好幾次拒命不歸朝,這惹怒了趙老大,因此被趙老大封為“違命侯”。

比起西蜀滅國後,被封為秦國公的孟昶,江南國主的這個“違命候”的爵位真是滿滿的嘲諷之意。

最近汴梁的話題都是江南國主,不過時人提及他,都是嘲笑和侮辱。沈霁并沒有跟他們一樣去貶低江南國主,而是興致勃勃地說她知道江南國主住哪兒,看看有沒有機會讓趙老大準許自己去找江南國主讨要一些詩詞文章。

當然,眼下局勢還十分敏感,沈億陸肯定不會放沈霁這般行事。

——趙老大平定江南後,給曹炳、潘美等人都加了官,又給此番蹭了軍功的趙德昭加封齊王,加任檢校太尉兼侍中,從居趙光義、趙光美之下,一下子與趙光義站在同一高度。

這讓趙光義很是不高興,面上無動于衷,私底下小動作不斷,于是朝堂上的氣氛變得更加緊張詭異。

正值吳越王要入朝觐見趙老大,——這次大宋能順利平定江南,吳越也功不可沒,吳越王拒絕了江南國主聯手抗宋的建議,派出了軍隊與宋軍夾擊金陵,這才加速了江南被平定的步伐。

吳越王此番親自入朝,足可見其歸順之心,讓趙老大十分高興,也很重視。于是他便讓自己的兩個兒子前去睢陽迎接、招待吳越王。

趙老大的小兒子趙德芳也已經十七歲,到了出就封國的年紀,他也沒什麽功績,便按部就班地先從“防禦使”開始做起。——這是趙德昭、趙光美當初的起點,他也不能例外。

而這次安排他跟趙德昭一同去迎接、招待吳越王,也是趙老大給他制造名聲的機會。

——

對于朝堂之間的這些風雲,沈霁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但卻沒有摻和進去的打算。加上她行事從來都不在意外面的局勢,——她愛作,但從不會去作死,——故而該跟趙德崇、趙德芳往來,還是會跟他們往來。

也得虧她沒有官職在身,否則定要被人批評為八面玲珑、兩邊倒的奸佞之徒了。

到了年底,趙老大便把明年開春西巡洛陽的計劃提上議程,當然,名義上是去洛陽祭祀,畢竟他剛平定了江南,又讓吳越臣服,等于中原及南方的所有土地都歸大宋所轄了,這等豐功偉績,去洛陽祭祀、告慰祖先不算過分吧?

這個念頭源自于他想遷都洛陽,不過平定了金陵後他才正式提出來,因此八月的時候他下令停了貢舉。沒有解試,來年自然也不會有省試、殿試,所以西巡洛陽的時間安排在了二月。

這正好是沈霁上一次去洛陽的月份,若說跟她沒關系,趙老大身邊的王繼恩也不信。

事實就是沈霁那次游洛陽賞牡丹,還寫了文章跟趙老大叭叭,被趙老大記住了。

趙老大本就是在洛陽出生的,幼年時跟随駐守洛陽的父親生活,所以他很是清楚洛陽的風景。被沈霁那麽一說,就開始懷念洛陽的景致來。

這次西巡洛陽,他特意把時間安排在他的生日之前,他還能順道在洛陽把自己的生日給辦了。

開寶九年正月,趙老大讓盧多遜等人先到洛陽與焦繼勳彙合,負責制定祭祀及長春節的儀式典禮。

到了二月初一,他又讓宰相沈億陸為東京留守、兼大內都部署,——這曾經是趙光義才有的殊榮,這表示趙老大對其的信任,放心地把後方交給自己信任的人。

這次西巡洛陽,趙老大把趙光義帶上了,把大宋的大後方交給了沈億陸,足可見沈億陸的能力,也可見趙老大對沈億陸的信任。

沈霁得知她爹被委以重任的同時,滿是遺憾地跟薛吉說:“這次我只怕是去不成洛陽了,你此去洛陽,記得幫我帶幾株牡丹回來。”

薛吉正在逗完自家的兒子,聞言,問道:“令尊要留守東京,你又不用留守,為何不跟着去洛陽?”

“我爹留守東京,我卻跑去洛陽玩,這不是大不孝嗎?!”

薛吉:“……”

說得跟真的似的。

上次不跟老父說一聲就跑去洛陽,把老父氣得要死的是誰?

“說真話。”

沈霁這才如實道:“不知今年是否還會下诏停貢舉,但我爹說往常不會連着停兩年,故而大概率不會停貢舉,所以我準備下場試一試自己的深淺。”

既然決定了要參加科舉,那麽留給沈霁讀書的時間就不多了,故而她放棄了去洛陽的機會,選擇留在家讀書。

從她答應李雲杳要考取進士開始,她已接受諸位名師的教學指導五載,這幾年,她通讀典籍,文章在李雲杳、李穆、扈蒙、盧多遜等的指點下絲毫不遜色于汴梁許多得解的解舉人。

就連去年的狀元呂蒙正也承認她進步神速,可以下場一試,累積經驗。

別人要寒窗苦讀十數載才能進士及第,她五載就能有這樣的水準,自然是離不開她所擁有的資源條件。

當初李雲杳說要熟讀上千部經典其實也是為了讓沈霁緊張起來,但這五年時間,足夠沈霁熟讀上百部經籍典故了。加上她爹是宰相,縱使她拒絕了趙老大給她授官的蔭補、縱使她沒想過靠爹,但她無法擺脫宰相之子帶來的光環,因此她的入仕之路注定會比一般人平順許多。

沈霁沒有忸怩于自己的出身,反而是坦然地接受這一切,然後以平常心來準備接下來的科考。

薛吉愣了下,道:“沒想到會這麽快。”

但是想到沈霁今年也已經二十歲,要加冠了,這正是讀書考取功名、入仕、建功立業的年紀,他又釋然了,鼓勵道:“那你可得好好學,好好考,将來別人問我兒子的老師是什麽出身,他才能與有榮焉地說他老師是進士。”

沈霁道:“我若是考了進士,那身為我的學生,也必須有進士之才!”

一旁的窦説望着小小的薛安上,露出了同情的目光。

——

雖說沈霁沒有主動提出跟趙老大去洛陽,但趙老大怎麽能忘了整日在他面前蹦跶的沈霁呢?

見她這次居然這麽安分,反倒是好奇地打聽她這次為什麽不跟着去洛陽。

沈霁就說在家備考。

趙老大面色古怪,說:“你的老師都跟着我去了洛陽,你一個人在家能學到什麽?正好此去洛陽,我考一考你的功課。”

他頓了下,“哦對了,徐鼎臣、張師黯也會跟随前往洛陽,聽說你在收集他們的文章?這次他們若是寫了好的文章,而你卻不知道,……”

沈霁:“……”

徐铉、張洎的文章,收集裝訂成冊出版,豈不是又能大賺一筆?

可惡,好想去洛陽。

作者有話說:

最近在琢磨新文的大綱,新文也是姑嫂種田文,可能在大家看來有些俗套,不過姑嫂只是背景之一,主旨還是種田!!!!(沒錯,種田愛好者方便面君)

《人間春日初斜》

文案:

覃如意出嫁前夕,未婚夫婿忌諱她的出身而逃了婚,為了各自的利益,兩家決定讓未婚夫的妹妹替兄迎親拜堂。

小姑子蘇北顧年芳十八,因體弱緣故,自幼便拜入道門,一直在道觀清修。

覃如意本以為小姑子理應是清高澹泊、不入俗世、不理凡塵的性子,孰料洞房當晚,小姑子拿出一份清單,熱情地推銷:“親,買陣法嗎?我這兒有聚光陣、保鮮陣、安神陣……”

覃如意:“?”

蘇北顧是修仙界陣法師宗師的親傳弟子,一着不慎渡劫失敗,魂飛魄散,只有一縷元神穿越到了靈氣稀薄的異世,投胎成了蘇家女兒。

因身體有疾,被家人送入道觀,名為養疾清修,實為遺棄。

直到十八歲,她被一封家書喊回家替兄迎親……

蘇北顧:“聽說過‘替父從軍’,沒聽說過‘替兄迎親’的。修仙界沒這習俗,所以你覃如意是我蘇北顧的妻子了。”

假戲演久了,便成真的了。

蘇北顧以為自己走的是修仙之路,沒想到一不小心功成名就,成了十裏八鄉最有名的農學家。

多年以後,別人問她是怎麽走上這條路的,她沉思良久,說:“一切還得從我用合成陣,把牛糞等糞肥合成為化肥開始說起……”

世人:“?”

修仙陣法師 X 富婆畫棺匠

歡迎前往專欄收藏,拜謝諸位!!!

——

注釋:

①根據《中國科舉制度通史·宋代卷》所考,開寶八年禮部負責的省試第一名為“省元”,殿試第一為“狀元”。

②宋初進士取士少,待遇也低。太宗朝開始大量取士,待遇也高一大截,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收買人心。

③南唐、北漢逃向大宋參加科舉獲得進士的情況并不少。

——

感謝在2022-04-24 18:27:59~2022-04-26 17:27:2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大水.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焦糖馬頭、昵嗎滴瞄魚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隔壁小孩 27瓶;斯無邪L 10瓶;lu1103 8瓶;青山不改 5瓶;獨步尋花 2瓶;拱手河山為卿一笑、青山、不是這個就是那個、珊璐十八彎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