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端午到—吃粽子咯—
端午前幾天,姜勤就跟陳霁一起到河邊摘蘆葦葉,這個時節蘆葦葉長得漂亮,片片又綠又亮。
姜勤背着竹簍子一片一片摘下來,他準備每個口味做五十個,估計得用到上百片粽葉。
随着日頭漸大,蘆葦蕩裏的蘆葦搖晃,幾個小孩摘着蘆葦從裏面鑽出來,幾聲叫喊緊跟其後。
“別亂跑!”
“知道了娘~”
小孩笑着叫起來,呼聲一陣一陣。
姜勤手摘着蘆葦葉也笑起來,忽得一個小人從葉子中間鑽出來,手握着青青的竹竿,圓溜溜的眼睛看着他。
“怎麽了小孩?”姜勤看他虎頭虎腦的樣子,蹲下來問。
小孩繼續直溜溜地看着他,也不說話。
“成哥兒。”一個聲音鑽出來,小孩往後看了眼大聲叫道:“哥哥,這裏。”
身着布卦的男孩跑過來,警惕地掃了眼姜勤拉起成哥兒的手,後面似乎認出來了,禮貌地打了聲招呼,“姜叔,我先帶我弟弟走了。。”
“好。”姜勤笑着應答。
“哥哥,他好漂亮。”
“噓,姜叔成親了不能這麽說。”
姜勤聽着兩個人自以為小聲的話低頭笑笑,把剩餘的粽葉摘完回家。
于策在家洗米,看他來放下手中的桶走過去幫他拎竹筐。
Advertisement
“我先泡粽葉,你淘好米放我旁邊。”姜勤揉了揉酸痛的肩膀,洗了個手道。
“好。”
鮮粽葉要用水煮大約十分鐘在浸泡冷水留用,淘米也很有講究,姜勤看了幾眼确認于策步驟沒錯,放心地将粽葉撈出來。
一大桶米擱在他身側,他手拿兩片粽葉,順着疊在手心旋轉成漏鬥狀,加米填滿,用手壓實,接着用線條捆綁好丢到桶裏水沉一會。
粽子不難包,姜勤上輩子就經常在家幫忙一起包粽子。他總共做了三個口味,甜粽子裏面加了紅棗,鹹粽子加了點鹵好的肉,以及蛋黃粽子。
姜勤提前兩天全部做好,準備端午當天早上蒸。
正巧今年不僅天熱得早,冷得也十分早,大樹底下的老人說這天氣不尋常怕是有災情,被繡線的大娘追着罵讓他呸三下。
姜勤感受着這一絲涼風,跟着于策一起上山砍柴,當然砍柴他是不行,撿點松針樹葉和松樹枝點火用就不錯。
大夥都被這突如其來的冷空氣震住,拖家帶口上山砍柴就怕一到冬天不夠用給凍出個好歹。
男人都在山上砍,姜勤便随着哥兒們一起在山下撿樹枝,陳霁朋友多,一見他老遠就叫。
遖颩噤盜
姜勤只是揮揮手應道,并沒有過去,以他這個撿拾的速度去那裏也是被虐,還不如守好自己的一小片。
山下的人實在多,姜勤撿了一半就換了塊地方,好在枯樹枝也多。他彎腰撿了半籮筐才舍得直起身子松散一下。
正一擡眼,就看見不遠處一個老婦人背着幾根碩大的木棍,手裏又抱着一大捧松針樹葉,動作吃力。
姜勤見她起身時晃悠了一下,急忙跑上去扶住,“大娘,我來幫你背吧。”
“謝謝啊,不用了。”老婦人借力站起笑着拒絕,“別小看我老太婆,前幾年冰封的時候我還扛過半棵樹呢。”
“姜勤,你傻站着幹嘛呢。”陳霁不知什麽時候跑過來,看他傻愣着順着他的目光向前看,“哦,你見到阿蘭奶奶了?”
“阿蘭奶奶?”姜勤遠瞧着蹒跚遠去的老婦人問。
“是啊,阿蘭奶她一個人住在西邊的山腳下,平日裏你也見不着。估摸着也是聽說寒冬要來趕緊來撿柴火。”
“一個人?”
“是啊,阿蘭奶一生未嫁,村裏人覺得她不詳就将她挪到西邊的山腳下去了。”說着陳霁話風一轉,“不過阿蘭奶人可好了,小時候還給過我糖吃呢。”
姜勤無意聽後面的話,只望着越來越小的人影陷入沉思。
端午當天,兩人天還冒着黑就起來。于策剛做的兩個大蒸籠已經擱在大鍋上,竈爐燒着柴火不久就冒起濃霧。
姜勤看了兩眼火,起身熱了兩個餅,準備一會泡水吃。正巧雞鳴剛起,趁着熱餅的空隙,他走到外頭,于策正拿着鐘馗像往堂間挂。
“左邊一點。”姜勤說着過去扶凳子。
“沒事,你去燒艾草熏一下家裏。”
“好。”姜勤應道,到牆角拿出割來的艾草,抽出竈爐裏冒着火的柴點燃,四處走走,晨間的冷氣裏瞬間彌漫起一股淡淡清香。不止是他們家,隔壁也燃起了艾草,村裏一下子像掉入了艾草叢。
粽子差不多好了,姜勤挑出一吃嘗了下确定是熟了後留幾個晚上吃,剩下的都放進他做好的預備保溫箱,實際上就是稻草圍着的竹簍。
“姜勤,阿蘭奶找你。”于策忽然叫道。
“來了。”姜勤洗了把手跑過去,看見阿蘭奶穿着略新的衣服有些拘束地站在門口,到他來才露出幾分笑。
“你叫姜勤?”阿蘭奶笑着,“好名字。”
姜勤被誇得有點不好意思,笑了聲問:“阿蘭奶找我?”
“哦對。”阿蘭奶從口袋裏拿出兩個用線勾成的香囊,模樣精巧漂亮,“前幾天做的,想着你們兩個男人肯定不會編,就趕巧送給你們。”
“就是許久未做,有些生疏了。”
“怎麽會,我們喜歡地不得了。”姜勤趕緊接過去,分給于策一個,憨笑道:“我女紅最差,在家也時常挨訓,若不是阿蘭奶我還真愁今個兒怎麽辦呢。”
“喜歡就好喜歡就好。”阿蘭奶笑着看向兩人,“我就不耽誤你們了,回去了。”
“好。”姜勤陪着阿蘭奶走了一段距離後回來,把熱粽放進簍子裏,整整裝滿了兩個籮筐,上面拿大荷葉蓋着。
今天去鎮上的人多,兩人各背着一個竹簍在村口租了輛驢車去城裏,他們到時候驢車上已經坐了好幾個人,手裏均抱着東西,見他們兩個大竹簍,一時間有些後悔沒多拿點。
“走咯!”人上車後,駕驢車的師傅長鞭一甩,清脆的鞭聲開啓了端午的熱鬧。
一到城門口,人烏泱泱一片,驢車師傅讓人下來在這排隊等搜查進去就行。
衆人聞言下車,姜勤調整了一下麻繩帶,跟在隊伍後面進城。這次是他第一次來城裏面,看着高聳的圍牆和高懸的匾額,匾額上寫着‘耘城’的字樣。
排到了日頭出來,隊伍才到他們,于策拿了四個銅板遞過去,穿着號服的士兵收下後随意掀開荷葉看到裏面的東西後揮手放行。
姜勤背起來往裏走,一走進來,木樓鱗次栉比,和鎮上的零落蕭條不同,城中熱鬧非凡,呦呵聲綿綿不絕,路上的青石板也幹淨整潔。
光是一座小城就這般景色,不難想象都城的軟紅香土。
于策來過幾次,沒有姜勤的驚訝,只攏住他的肩膀熟門熟路地帶他去貨攤上。
“城中有節日的時候,這條街擺攤都是不收錢,只要不占道就成。”于策将兩個簍子放在一個空地方,擦了把汗,“還要擺點什麽嗎?”
“不用。”姜勤觀察了一下人流量,将腰間的水壺遞給于策,“先喝口水,應該會賣得很快。”
“嗯。”于策來城裏沒有別的事情就是來幫姜勤,看他不需要,就走到後邊的牆角坐下等。
姜勤看着漫天遍地賣粽子的,酒樓挂的,攤位上吆喝的,‘益智粽’和‘筒粽’不絕入耳。
姜勤把自己做的牌子拿出來挂在簍子上,掀開荷葉,摸了下粽子的溫度,還算熱。随即拿出三個口味的粽子,撕開蘆葦葉露出裏面白嫩的糯米,拿小刀各切開一半,夾心赫然顯現。
“紅棗粽子,延年益氣!鹵肉粽子,強身健體!蛋黃粽子,高中頭名!”姜勤打着拍子大聲呦呵,和普通的呦呵詞不一樣,他的節湊感耿強強更朗朗上口,不一會,圍在旁邊的小孩也跟着他一起唱起來。
這個時代哪有人見過鹵肉粽子和蛋黃粽子,吃甜粽和堿水粽都要吃膩味了,這會見到了不同的粽子,人流都跟着湧過來。
姜勤定價不過分,但比平常的粽子要高些,不過恰逢節日,大家都舍得些。賣得最快的是蛋黃粽子,還好他做的多,沒出現一瞬就賣空的情況。
還沒過晌午,簍子裏的粽子全空。也只有這會他才有時間喝口水。于策見差不多了,走過來幫他收拾簍子,“賣完了?現在去看龍舟賽嗎。”
“好,我賺了不少呢。”姜勤笑着搖了搖手中的錢袋子。
“看見了。”于策低頭瞧着姜勤白淨的臉上布滿了汗珠,兩只黑黝黝的眼睛亮得漂亮,兩個小酒窩若隐若現。
“怎麽了?”姜勤以為自己臉上有東西,揉了揉臉。
“沒事。”于策慌亂地移開視線,低頭輕咳一聲,付了點錢把竹簍借放在一個店鋪裏,帶着姜勤去府城的河道邊看龍舟賽。
龍舟賽是傳統,每年每鎮都會出一支龍舟隊,那場面稱得上是火爆,人別說擠進去,屋頂趴着得比比皆是。
姜勤只聽說過,離河邊越近人越多,不小心踩到人的腳簡直家常便飯。他不知道說了幾聲道歉後,手牽着于策的衣袖低頭左繞右繞來到一個高地,這裏也有些人,但是相比來說少了一半,而且風順着楊柳吹過來,悶熱一掃而空。
“抓小偷了!”一聲驚叫破雲霄,下面的人群立刻傳來騷動,姜勤下意識摸向自己的胸口,腦袋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