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化解危機
“公主仁慈,公主千歲!”高臺下一陣山呼海嘯般的高呼,陳梓坤一副力不能支的虛弱模樣,她有氣無力的擺擺手:“都起來吧,只要能解百解之苦,我何惜此身。”賀秋流着淚忙扶着她退下歇息,鄭喜和王福留下來處理後續事宜。
陳梓坤繼續留在趙縣,親自監視救災事項,由她親臨現場,當地官員再不敢懈怠,一個個戰戰兢兢的陪伴在側。幾日後,雞鴨一批批的運到災區,在公主府侍衛的看護下開始放入到農田中消滅蝗蟲。陳梓坤一刻也不閑着,拖着虛弱的軀體冒着大太陽帶着侍女和征集來的民壯一起到田間捕殺蝗蟲卵。
當地災民看到公主如此一心為民,個個感恩頌德。一個月前的那則流言也漸漸的消散了。民衆私下悄悄議論:陳國無論誰當國主跟他們有什麽關系呢?他們平頭老百姓才不管那些國家大事,只要讓他們吃飽穿暖就行。
簡易的行轅內,鄭喜面露喜色的向陳梓坤禀報情況:“公主,如今北地三縣救災情況開展十分順利,蝗蟲已捕殺多半,糧食也開始陸續分發,三地百姓無不感恩戴德。流言也漸漸消散,殿下大可以放心了。”
“放心?大事還在後頭呢?”陳梓坤冷笑一聲,又接着問道:“四方邊境有無狀況?”
鄭喜面色一斂,拱手道:“天機閣來報,晉國國君于半月前立長子袁尚為太子,且朝中有人建議要趁機攻打我國邊境陳倉,晉成王還在思量。”
陳梓坤沉吟不語,鄭喜寬慰道:“陳倉有大王親自鎮守,殿下還有什麽不放心的呢?”
陳梓坤嗯了一聲,雙手輕扣桌面,眸色深沉,緩緩說道:“這些先不用擔心,我目下最擔憂的就是怎樣穩固我的地位。我不想将來陳國再一有什麽天災就往我身上推诿。”
鄭喜蹙眉思索半晌,悄聲說道:“公主,小的聽說李純風曾為國主相過面,還留下二十字預言。我小時候常聽人議論。”
陳梓坤面無表情:“我也曾聽說過,可是這些年來人們似乎都忘了。”
鄭喜燦然一笑:“流言如火,讓它重燃還不簡單。”
陳梓坤腦子飛速運轉,她隐隐然已經有了新的辦法,但是還待詳細謀劃。鄭喜侍立一旁,不敢打擾她的沉思。
陳梓坤突然起身,朗聲說道:“災情已被控制,本宮也該回去了。”
“是的,公主殿下。”
陳梓坤走了兩步,又突然吩咐道:“對外宣稱本宮因過體力不支而暈倒,不得不趕回易州。”
鄭喜心領神會趕緊退下去部署。賀秋帶領侍女打點行裝。
Advertisement
陳梓坤站在窗前,望着屋外的光禿禿的田野,眼中閃過一縷深思,自言自語道:“母後說得太對了,君為舟,民為水,只要我治好這滔滔之水,将來何懼之有!”
靖平公主因為為民操勞,昏倒在行宮的事情很快就像風一樣傳了出去,附近百姓摞下手裏的活,扶老攜幼的前來探望,哭着拜倒在門前。知縣聞信也帶着全體官員來送行。鄭喜代傳公主口谕,将梅縣令溫和的申饬了一番,衆官伏跪在地,唯唯答應。
陳梓坤坐在車中,手裏攤開那本印制精美、圖文并茂的兒童讀物。這本書中是她識字後,母親特意找書坊刻制的。據說裏頭的圖有大半是父親畫的。她小時候喜歡一遍又一遍的讀這本書,後來遺忘了一陣子,後來,她偶爾在書房中看到這本書,随意一翻,她突然意識到,這些故事雖然簡單,但卻蘊含着她當時未曾領會到的大道至道。一時間,她如重獲至寶,再次像小時候那樣,抱起這本書廢寝忘食的讀着,揣摩着。出發前來災區時,她将此書帶了過來。當讀過那個武則天的故事時,她腦中忽有一道靈光閃過:她知道接下來該怎麽辦了?
晉國國都,晉陽王宮此時正在召開朝會。晉國文武大臣整齊排列成兩行。國君晉成王袁榮熙端坐在朝堂之上,朝會伊始,他便向各位大臣抛去了一個巨石:陳國正發生災荒,國內人心浮動,要不要發兵進攻?
文武大臣沉思有傾,開始各抒己見。
戰功赫赫的定北将軍李過率先出班奏道:“啓禀我王,目今正是兵發陳國的大好時機,陳國**陳信已然率領十萬新軍在陳倉鎮守,臣願率十五萬大軍将那厮的人頭獻于闕下。”
李過的話音剛落,就聽丞相孫文成冷笑一聲道:“李将軍難道不曾聽說那陳國的破虜軍是虎狼之師?陳國居于四戰之地民風彪悍,常年與東虜厮殺,連着從虎口拔牙,占了東虜六座城池。試問将軍之戰力與東虜相比如何?東虜尚且連連敗北,将軍真有必勝的把握?”
李過見孫文成竟如此長自己的志氣,長他人的威風,不由得怒容滿面:“怪不得人都說文人怯戰,這仗還沒打,就先怕了——”
謀士田憶見國君面露不虞,連忙适時打斷兩人的争論:“啓禀君上,臣有一計,既不用開戰,又可使晉國得到陳國的千裏沃土。”
“哦?田卿請講。”晉成王和顏悅色的示意道。
“那陳國國君只有一女,聽人說已經立為儲君……”田憶的話沒說完,就聽到衆朝臣嘩的一下議論起來了:“不可能,絕對是謬傳。”
“女子掌國,自古未聞也。”
“陳國是故意混淆視聽。”
“……”
晉成王靜靜地聽着衆人的議論,嘴角挂上一絲不易覺察的冷笑,他的眼中閃過一瞬恍惚,但即刻又恢複為清明。
他揚揚手,示意衆人肅靜:“田卿請繼續。”
田憶繼續朗聲說道:“這也不無可能,聽說那陳國儲君出生時即有異象,此女長大後更與常人不同。況且,易州地處胡地,民風與我晉國大為不同。女子掌國也有可能。我晉陳兩國接壤,但兩國國力相當,我軍不可能一戰而滅陳國,若是出兵奪其城池,陳國必然不會善罷幹休,到時雙方反複征戰,邊地民不聊生不說,而且我國還會被陳國掣肘,阻礙君上東進中原的計劃,得不償失啊。因為趁建議我王從諸公子中選出一個與陳國結親,如此以來,一是可以穩定與陳國的關系,二是為将來做出準備……到那時,陳國的十六郡八十一縣還不都是我晉國的?”田憶狡黠的笑着,中間的話他隐去沒說。
晉成王不禁眼前一亮,他看着田憶贊許的點點頭,君臣二人心領神會的一笑。
“今日,衆卿好好議一議與陳國結親的事情,看派誰去和親,誰人為使?”
“啓奏我王……”
“啓禀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