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守株待兔
陳梓坤一行人全部化妝成普通游學士子,跟着商隊前往魏國。陳梓坤化名王坤,為了方便她也學文傑女扮男裝,将頭發用黑色簪子随意绾起,身穿一襲青色袍子。她容貌相肖父,五官開闊大氣,這麽一裝扮,一個英武挺拔的士子出現在了衆人面前。
鄭喜拱手打趣道:“公子您真是芝蘭玉樹,意氣風發。”
陳梓坤得意的昂昂腦袋,右手一伸:“把本公子的扇子拿來。”
文傑憋着笑提醒她:“公子,都十月份了,扇子就別用了吧。”
“哦,那就不用了。啓程。”
衆人齊聲答道:“是。”
商隊共有三十多人,馬車二十多輛,裏面多是從東虜倒來的皮子虎骨等物。其他大宗貨物多走玉河水路。陳魏兩國除了幾年前有局部沖突外,一直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争。所以這幾年來兩國商旅往來十分頻繁,他們這樣的隊伍一點都不紮眼。
陳梓坤随口對鄭喜說道:“你看魏國百姓衣着多光鮮,不如讓你娘把布莊開到大梁算了。”
鄭喜笑道:“這事我還真提過,可惜,我娘最近身子不方便。只能再等等了。”
陳梓坤打趣道:“你們家真是一派興旺啊。”
鄭喜卻正色答道:“對于我們尋常人家來說,兄弟姊妹越多越好,公子可與我們不一樣。說句不當的話,公子若是有了親兄弟,事情就愈發複雜了。”陳梓坤笑而不語。轉頭看着路上絡繹不絕的行人,一臉的深思。
魏國不愧是天下第一強國,國富民殷,看這往來的民衆便可窺一斑而知全犳。魏國的國君魏文王志在經略中原,忙着變法新政,對于他眼中的西陲小國——陳國,并不怎麽放在眼裏。最主要的是陳國就像一座屏障,為魏國擋住了東虜的侵擾。所以這些年來,魏文王時不時拉攏一下陳國。即便是陳晉兩國打得你死我活之時,魏國朝臣中有人建議趁機攻打陳國邊境,魏文王也依然沒有同意。應該說,魏文王是一個有大格局大志向的君主,魏國在四國中國力最強,它占據着農業最發達的中原地區,而且謀臣如雲,猛将如林。若他只是個目光短淺的好戰之君,其他幾國會暫時會不得安寧。但他如此鋒芒暗斂,卻更加讓人不安…… 時不我待,她要抓住這個短暫的和平機會,好好充實自己,尋覓征招賢材,以便為将來做好東出做好準備。
只要魏文王在,陳國就暫時不必擔憂東邊的局勢,就是不知道他的繼任者怎樣?陳梓坤突然覺得以前自己的目光太局限于晉國了。以後,她需将目光放到天下大局中。同時,她也頓悟到,以秦元周通等人的才具治理小小的陳國已經非常吃力,遑論天下大局!陳國最需要的是一個目光深遠能統籌陳國國政的謀士,同時還需要一個有實幹之才的相材,自然,将材也是多多亦善……
想到這裏,陳梓坤悄聲吩咐陳劍陳光:“傳令天機閣,再加上兩個任務:一是要注意搜集魏國的情況,特別是魏國太子的情況;二是要注意尋覓搜訪人才,要做到一點:人棄我取,人争我察。獲大才者有大賞,中才者中賞。下才者小賞。”
陳劍領命答應。天機閣的成員分布于各行各業,像是木工、廚子、車夫、小厮、侍女、商販等等。除了王宮裏暫時伸不進去手,其他地方都有辦法滲透。酒樓、食肆、青樓這等魚龍混雜的地方眼線更多。甚至有些達官貴人之家也有天機閣成員的身影。
陳梓坤來之前就已經着人悄悄告知他們,如果沒有意外,她将在魏國呆上一年半載,然後再出發去吳國。
Advertisement
商隊一進入魏國邊城西河,衆人便感覺到了一股與陳國迥然不同的氣息。這裏人流如織,店鋪林立,貨物豐富,鄭喜文傑等人兩眼放光的看着琳琅滿目的貨架,陳梓坤則是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衆人閑逛了一會兒,便離開了熱鬧的街市,向陳光已經定好的李家老店走去。
回到客棧,鄭喜出去了一會兒,回來向陳梓坤禀報:“殿下,方才天機閣傳來了消息。”陳梓坤放下手中的茶杯,拿過密報飛速看下去,還是關于蕭舜欽的,他如今就住在松山書院一裏外的白家村,身邊帶着兩個書僮,平常深居簡出,極少會客。密報上連他的住處日常習慣都寫得一清二楚。
陳梓坤略想了一想,吩咐鄭喜:“你着人去查看蕭舜欽住所旁邊有無空房,若有就租下來,不能租就買下來。我們一到京城就去那裏落腳。”
文傑一看陳梓坤對自己的老師這麽執着,躊躇片刻,還是忍不住開了口:“殿下這麽看重蕭先生?”
陳梓坤淡然一笑:“自然。我一是看上他的才志,二是還有他的影響力。你想蕭舜欽這樣的人都能被我所用,到時天下士子還不争向去陳國?基于這兩點,我一定得想法設法把他弄到陳國。”
“可是,殿下……”
陳梓坤看了文傑一眼,提醒道:“不都說好了嗎?我新名叫王坤。別殿下殿下了,小心隔牆有耳。”
“是是,該叫公子。公子,我們還在家鄉時就有不少人慕名前來拜訪他。可是先生一律不見。而且先生性子有點怪,對于窮苦百姓從來都是和顏悅色的,但有時對于達官貴人說話有些刻薄……萬一到時他惹惱了公子,還望公子千萬別、別對他怎麽樣。”
“哦?那你說說看,怎樣的刻薄法?”
文傑想了想,接着說道:“有一次,有一個大財主也想趁着天下大亂,分上一杯羹,死纏硬磨見到了先生,先生就直言不諱的對他說:‘我觀你肚大心小腦空,別說做稱王稱霸,恐怕連財主也做不長了。’當時那個財主氣得要殺他,幸虧他的兩個書僮武藝極高攔住了。”
“還有一次,前朝一個隐姓埋名的王爺來找他……”文傑掰着手指頭一件件的說着,一邊悄悄觀察着陳梓坤的臉色,她與她共處這麽長時間,親眼目睹她的種種手段,心中不免忐忑,生怕蕭舜欽萬一執意不從,而公主又擔心他為別國所用,從而動了殺心。若是這樣,她是萬死難辭其咎。
陳梓坤和氣的沖文傑笑笑,拍拍她的肩膀安慰道:“我明白你的心思,我不會那麽做的。動不動就殺人多沒意思啊。我可是仁慈的人。”
文傑擦擦臉上的汗笑道:“是……公子說得對。”
當下衆人紛紛回房歇息,陳光陳劍兩人輪流守夜。
一夜無事,次日一早,衆人用過簡單的早餐,繼續趕路。路上,陳梓坤又派出一隊擅勘測繪圖之人,深入到魏國腹地,将山川地貌險關隘口繪制出來,以備不時之用。商隊一路穿過西河、關陵、安邑等地最後進入魏國的都城——大梁。這裏自然又是一番繁華景象。到了這裏,陳梓坤一行人便要和商隊分道揚镳了。
衆人拱手告別。陳光駕着馬車載着陳梓坤鄭喜等人,一起前往松山書院外的白家村駛去。那裏,在毗鄰蕭舜欽的地方高價租下了一棟院落。
路上,文傑先問道:“公子,接下來我想先去拜訪一下先生,探探他的口風如何?”
陳梓坤點點頭:“也好。”陳梓坤對于怎麽說服蕭舜欽出山,曾設想過無數種辦法,最後又一一被她排除。她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三顧茅廬法,想以誠意打動他,但又一想,自己身為女兒身,根本不具備劉皇叔的大義道義優勢。這個恐怕效果不大。最後權衡一番利弊再結合蕭舜欽本人的性格,她決定采取以下幾種方法:先以靜制靜、守株待兔。然後讓自己的名字萦繞在他的周圍,慢慢引起他的注意,接着制造時機慢慢接近他。如果這一步成功,接下來就以普通朋友與他相交,讓他一步步的了解自己的志向。最後時機成熟時再說出自己的真實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