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是天意
◎慌了慌了◎
“你是不是有病?”
直呼帝王名諱已然是大不敬,更別提之後還有這樣擲地有聲的問候,都不是簡單一句冒犯能形容。
只叫劉景天剛剛才輕松了幾分的臉色瞬間又黑了起來。
以往蘇允棠雖也氣人,但起碼明面的規矩禮儀是不錯的,甚至還會刻意的規矩嚴肅,別說笑臉親近,便是多一個字都不肯閑聊。
說白了,就是心裏憋着氣,故意相敬如冰,一絲不退,叫兩人都不痛快。
劉景天就是不願她再這樣石頭的硌人,才一氣之下圈禁了蘇允棠。
如今皇後的确是有了改變,不再賭氣了,可同時卻連表面的恭敬都不見,脾氣愈發大起來,索性全然不加遮掩。
劉景天也緩緩吸一口氣。
他知道蘇允棠現在後悔了,可那又怎樣?從一開始,劉景天不認為将軍的大小姐,會一世鐘情一個出身卑賤的草芥庶民,不過一時新鮮罷了,若非世事弄人,他起兵登基,想必蘇允棠早就忘了劉三寶這三個字。
夢只是夢,鳳凰已經入籠,再是振翅翙翙,也無法高飛,就算後悔,也總是在他的手上。
一念至此,劉景天甚至有些得意,只是冷眼靜看自個的皇後一眼,便不露聲色邁步而去。
困獸之争罷了,猶如猛禽最後的發出的悲聲,難免聲勢大一些,眼下更要緊的是查明這巫咒之術的背後主使,讓身上的異狀恢複正常,剩下的,大可之後再做計較。
直到厚實的門簾重重打落,目瞪口呆的李總管這才回過神,匆匆留下一句“娘娘稍待,小人這就讓宮務府來人”之後,便手忙腳亂跟了上去。
——————
李江海的動作的确是很快,劉景天是一早走的,午膳時分,椒房殿內便又重新熱鬧起來。
Advertisement
最先來的侍藥局的醫女,小林太醫仔細斟酌過的方子,昨日送去不見動靜,現下得了劉景天的吩咐,便立即送來了驅寒益氣的藥湯,以往蘇允棠月事不暢時,慣用的去滞湯姜糖膏更不必說,連捆在小腹取暖的熱鹽藥包都沒落下。
之後便是內造司的匠人,個個手藝靈巧,沒用多大動靜,便将袁太監毀壞的家具擺件、窗柱門檻,該修的修,該換得換,裝裝補補的過了一遍,那海棠花圍拔步床沒法複原,就幹脆把剩下的床柱徹底清了個幹淨,重新搬來木料,就在原處又新裝了一張百子千孫的楠木床。
匠人們修葺的同時,永樂宮負責清掃燒火一類雜役的粗使宮人們,也原樣送了回來。
椒房殿內服侍的二十四個宮人,則是減去一層,回來了二十個,只是這些就不是蘇允棠之前的宮女內侍,而而是全都換成了生人,一個個也沒有殷勤讨好的意思,屏氣凝神,低眉斂目,服侍了蘇允棠更衣服藥之後,便悄無聲息的退了下去,鋪床的鋪床,擦灰的擦灰,仿佛是只會幹活,不通言語的木頭偶人。
但在這些內外宮人有條不紊的忙碌下,永樂宮也的确飛快變了一副模樣,宮道上的污泥積雪清掃一新,重新燃氣的地龍緩緩散出溫暖的熱度,輕雪明窗,壁衣幔帳,只隔半日,椒房殿便又恢複了往日的溫暖和熙,處處舒适。
可蘇允棠身患“無痛之症”,原本也沒覺着饑寒病痛,眼下便也沒覺溫暖舒服。
她怠煩的扔下小腹溫熱的鹽藥包,比起殿內的溫暖,更在意的卻是守在門內的禁衛統領周光耀。
原本看守永樂宮大門的禁衛統領,此刻卻帶了兩個禁衛直挺挺的立在殿中,不論挪動了什麽東西都要上去看看,仿若格外小心細致的監工。
将外頭的寝殿廳堂都看過了還不算,瞧着寝殿都收拾妥當之後,這位憨直忠誠的周統領,甚至親自來裏間來請蘇允棠:“此處雜亂,還請娘娘回寝殿歇息,屬下看着他們将這地界兒也收拾了。”
蘇允棠微微颔首,扶着去厄動身邁步,擦身而過時,卻忽然開了口:“你們在找什麽?”
周光耀臉皮一顫,身上輕甲晃出聲響,只是幹笑:“娘娘這是說什麽?末将不過奉旨護衛,不找東西。”
這話一聽就是敷衍,什麽護衛,需要堂堂禁軍統領像個老太監似的,不單将床下的松動的金磚都被一一撬起換了新的,拔步床上拆下的博山銅爐都翻來覆去看個仔細?
能夠吩咐周光耀的,只能是當今天子劉景天。
在她被圈的幾日裏,一定出了什麽她不知道的大事。
蘇允棠的面容端肅,看出周光耀不會對她說實話,便又退一步:“罷了,我這幾日困于深宮,還想請周統領指教,外頭可有什麽新出的大事?”
周光耀聞言一愣,這一次露出的就是真心的迷惑:“大事?天下太平,地方些許災患,也算不得什麽大事……娘娘是問什麽?”
周光耀這裏油鹽不進,蘇允棠無奈,也只能去了寝殿,自顧思量。
到底是什麽事,與她有關,且還需要在她宮裏找尋抄檢?
直到日暮時分,思量無果的蘇允棠叫來了去厄:“拿我的金印出去,就說我要見家裏人,請無災姐姐進宮一趟。”
一日之內經歷這麽多變化,尤其椒房殿內又添了不少沉默又陌生的宮人,去厄也是渾身都不自在,聞言低聲擔憂:“陛下會許府裏來人嗎?”
蘇允棠搖頭:“你去找就是了,便是劉景天不許,家裏也能收着消息,你無災姐姐自會設法聯系咱們。”
雖然在深宮之中,但蘇允棠也并非全無門路,她是皇後,被褫奪宮權之前,曾一力執掌後宮三年,更重要的,她的父親是威望至今都無人能及的大将軍。
這天下間有無數的将軍,可能夠不加任何前綴,一句大将軍便足夠稱呼的,卻只有父親蘇止戈一人。
就如看守永樂宮的宿衛徐越,分明與她素不相識,卻自認蘇軍,聽聞大将軍的女兒昏倒,便願意為她冒險送信。
這樣的人,不可能只有一個,連盤查最是嚴密的禁軍宿衛都是如此,軍中只會更加盤根錯節,劉景天對蘇軍再是諸多戒備,分貶冷落,也不可能将父親多年的軍中積累清理的一幹二淨。
蘇允棠若是想,甚至可以傳血書,聯舊部,叫立足未穩的劉氏再興一場風波,從劉景天身上咬下一塊肉來。
當然,也就是想想就罷了,她動搖不了劉氏根基,便是當真動手,也不過是用蘇氏諸多親信的性命來發洩她的一時意氣,還會平生風波,甚至會牽連無辜的臣民百姓。
即便只是為她傳信,只怕也會影響禁中的日後前途,若不是圈禁之中消息閉塞,蘇允棠甚至連這句吩咐都不會下。
但眼下情形,着實由不得她。
劉景天在她面前露出的殺意,叫蘇允棠現在想起都滿心凜然。
那樣刺骨的冰冷,劉景天固然能夠恍若無事,只字不提,可她若是也傻乎乎的只當沒這麽一回事,就當真是死了都不冤。
她總不能死了都做個糊塗鬼。
去厄沒想到這麽多,可只是聽到家中與無災姐姐幾個字,便也瞬間安心:“是!”
——————
皇後娘娘要見家裏人的要求,也很快傳到了養乾殿。
椒房殿裏重新燃起火盆地龍後,劉景天身上果然不是那樣陰冷了,不知是服了藥,還是皇後的月信将罷,小腹的墜疼也幾乎不覺,只是仍有些許的疲憊無力,還得慢慢将養。
按理說,身上舒服起來的劉景天該覺輕松愉快,但事實卻恰好相反。
在剛剛确認自己身上的不适來自皇後時,他還能泰然自若,如今卻反而當真有些失措慌亂起來。
這一日裏,永樂宮裏外都已清查過了,沒有問題,宮外大将軍府初步查探,也沒有絲毫巫咒邪術的痕跡。
可更要緊的,卻還是他身上的無稽異狀。
有前朝的前車之鑒,劉景天沒有大肆張揚,但一日之間,也在私下召見了三個高人異士,從護國高僧,到名道神婆,經念了,大神跳了,他甚至還捏着鼻子喝了兩碗符灰水。
種種手段,卻都對他身上異狀束手無策,劉景天冷眼旁觀,甚至看出這些人壓根就沒在他身上看出什麽邪祟陰私!
天下之大,他身為帝王,固然也能尋來更多的得道能人,可這些人,就當真有本事解去他與蘇允棠這莫名的牽連嗎?
直到這時,劉景天才忽的想起他下旨那夜,近在耳畔響起的冬雷。
冬雷陣陣,是天降兇兆,難不成他的異狀,當真沒有緣故,而是天意?
劉景天的表面不露,但心下卻在隐隐發沉,聽到周光耀的特意禀報後,記起了無災這個從前一直跟在皇後身後的掌事姑姑,微微閉眼:“讓她來。”
他手下用力,緊緊攥着碧玉珠串,如同按住了最後一跟救命的稻草——
“務必看緊,朕要知道她與皇後說了什麽,一字不落。”
作者有話說:
劉景天(開始慌了):怎麽可能換不回來,一定有主使!對了,八成就是這個沒出場的無災!
無災姐姐(懵):啊?哪來這麽大一口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