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品詩(上)

方今天下局勢不穩,湘,鄂,陝,甘多省都在開戰,納蘭明珠該管兵部,調派兵将,發運糧饷的事情都落在他身上,日日被皇帝盯着,忙得不亦樂乎。

他一直與韋小寶還算有些交情,且又知道這位是康熙皇帝身邊的第一紅人,拉攏好了絕沒有壞處,因此百忙之中仍然抽空帶同長子去康親王府,赴康親王為慶賀韋小寶高升特意舉辦的酒宴。

晚上回家卻聽說兒子在酒宴上一個不慎将韋小寶給得罪了,不由十分頭痛,責備道,“成德啊,我知道你性情淡泊,不喜官場上迎來送往那一套,但是生在咱們這樣的人家,你日後定然是要入仕為官的,為父因你自幼聰慧,所以從來也不曾拘着你,料來你以後有了官身自然就能學會該要如何做。可你今日怎麽能這麽不謹慎,沒事去笑話韋大人做什麽?”

納蘭成德小心辯解,“韋大人年紀那麽一點小,說話又太過随意,總要‘語出驚人’,我一個不小心才……。”

明珠氣得重重‘唉’了兩聲,“你別要因他年紀小,說話粗陋就看不起人家。他可不是一般人。”

納蘭成德小聲道,“不都說他是因為前兩年皇上年紀也還小的時候正巧跟在皇上的身邊伺候,他又說話讨喜,能陪着皇上玩,因此得了皇上的歡心,這才步步高升的。”

明珠搖頭,“沒那麽簡單,皇上精明幹練,賞罰分明,做事十分自律,心中自有尺度,非一般人物能籠絡得住。韋大人若是只會奉迎玩鬧,皇上就算喜歡他也不可能這樣大肆給他加官進爵,必得是心裏覺得他的功勞到了才會破格提拔。”

“韋大人立過什麽功勞?”

“挺多的,表面上就是助陛下擒拿鳌拜,在五臺山上舍身救駕,聯絡了羅剎國使者那幾件,但我看他經常不在京中,陛下私底下只怕也有派過他一些隐秘的差事。”

納蘭成德一拍手,“那他要算是皇上的心腹重臣了!當真看不出,韋大人這麽小年紀皇上就能放心把差事交給他去辦。”

明珠道,“嗯,所以讓你不要小瞧了他呢。”

納蘭成德受教,“兒子知道了,”又道,“您也別太擔心,後來我和李欽兄在街上又遇見韋大人時,他說起想過幾日邀我們去他府上坐坐,我看他言語間挺誠心的,到時我再去說兩句好話吧,他面子上過得去自然也就不生氣了。”

明珠挑眉,“哦,他請你們去他府上坐坐?韋大人一般請人去府上就是為了聚衆賭錢,只怕你們去了要難受。”

納蘭成德苦笑,“韋大人說是請我們去品論詩文。”

明珠驚訝得張開嘴,“啊?”心裏和兒子想的差不多,品詩論文?韋大人他聽得懂嗎?

隔日韋小寶去兵部找明珠時,明珠就特意先替兒子賠了個不是。

Advertisement

韋小寶大度擺手,“沒什麽,這點小事,我不介意,你家公子性子真誠,不虛僞,這樣才好,我喜歡,過幾天我還想請他去我家裏做客。”

明珠尴尬笑笑,“韋大人過獎了。”

再一問韋小寶的來意,發現又是一樁稀奇事,他竟自己去和皇上讨了個提督的職位,來兵部讓給尋個合适的地方安插。

明珠忍不住提醒道,“韋爵爺,你現在就是骁騎營正黃旗都統,本就是從一品,這提督也是從一品,但骁騎營都統是皇上的心腹,比随便在哪裏當個提督可強了不止一星半點。我估計皇上同意讓你當提督是和你開玩笑呢,你看連旨意都沒有正式頒下來,你就別當真了。現在天下大亂,派出去就要和叛軍兵戎相見,十分危險,你還是留在京中安全。”

怎奈一番好意落入了水中,韋小寶堅持康熙這個吩咐是認真的不是在開玩笑,意在給他一個機會歷練,以便日後能委以重任。

明珠不好再勸,便想給韋小寶安排一個押運軍需糧草之類的安穩差事,韋小寶還是不同意,“我看甘肅,寧夏一帶朝廷的兵力薄弱,不如我就去那裏。”

明珠不再多言,含笑答應了,心中卻道,上了疆場生死難料,我這幾日要記得和皇上提提此事,一定要先說清楚了是你自己挑的這個差事,日後萬一出了什麽意外,皇上也莫要怪在我的頭上。

韋小寶對明珠的知情識趣,從善如流非常滿意,知道他公務繁忙,便不多留,臨走前想起一事,“尚書大人,京城中都傳說你家公子才學很好,我一直想請他來我府裏坐坐,現在領了差事,估計在京中也待不了幾天了,那就後日請他吧,麻煩你幫我傳個話,讓他叫上李學士家的公子一起,我就不再專程給他們下帖子了。”

明珠涵養功夫十分到家,雖然無比想要問問你找他們去到底要幹什麽?還想提醒一下我兒子和李家公子都不會擲骰子推牌九,不能陪你賭錢消遣,但硬是忍住了沒說,連臉上的笑容都一絲不減,“韋爵爺盡管放心,兄弟一定替你把話傳到。”

韋小寶從兵部衙門出來後直接回家,正好遇到有張勇張提督求見。

說到提督張勇,韋小寶不得不對他客氣幾分,只因張勇以前在他手下當差時受過重傷落下了殘疾,韋小寶心中對他有些愧疚。

那時候歸辛樹夫婦想要行刺康熙,韋小寶命急張勇進宮送信示警,結果被歸辛樹察覺,暗中打了張勇一掌。張勇所受那一掌甚重,始終不得複原,走不得路也騎不得馬,出門只能坐轎子。

被人用軟轎擡進韋小寶的書房後就欠身請罪道,“韋大人,恕卑職失禮,不能給您請安。”

韋小寶忙道,“你身上有傷,坐着就是,咱們自己人不用講究這些。”又問,“張大哥最近康複得如何?”

張勇苦笑,“死不了,但也好不起來,太醫說今後大概就只能這樣了。”

韋小寶嘆氣,想要安慰他兩句又不知說什麽好。

張勇道,“卑職剛才去兵部恰巧聽說大人請纓要去寧夏禦敵,卑職有個不情之請,所以急急忙忙的就跟來了。”

“張大哥有什麽事,直說就是。”

“請大人帶同卑職一起上陣。”

韋小寶一愣,“你也要去打仗?你這身體不方便那,還是養好再說吧。”

張勇搖頭,臉上有一絲慘然,“卑職的身體自己心裏有數,想要走路騎馬,舞刀弄槍這輩子肯定是不行的了,但是卑職實在不甘心就此躺在家中成為了廢人一個。”

猛擡眼直視着韋小寶,眼神十分堅定,“卑職自問統軍作戰的本事不比別人差,當此家國危急關頭,卑職也不願落于人後,想要為朝廷出一份力,還請大人給我這個機會!”

張勇的傷勢是因韋小寶而起,以前的韋小寶一直對他心存愧疚,而現在的韋小寶也被他身殘志堅的勇氣與毅力所感動,想他對這裏軍隊中的種種細節,乃至出去後沿途各地的風土人文肯定都比自己熟悉無數倍,有這樣一個副手帶在身邊一定會大有幫助,于是思考一下就答應下來,“張大哥,我一直知道你是個人才,行軍作戰都很有一套,既然你有心報效國家,那我可以帶上你,不過要提前和你說明白,我這次也只是被封了一個提督的職位,你跟着我一起要受些委屈。”

張勇大喜,“多謝大人成全,大人雖然這次被封的職位也是提督,但大人的爵位可遠遠高過卑職,卑職跟着大人怎會委屈。”

這事就這麽定下來,韋小寶懶得自己再跑,只命人去兵部和明珠打個招呼,請他将張勇調到自己的麾下随行。

這是小事一樁,張勇一個賦閑在家養病的武官,有人要,明珠樂得将他派過去,因此一口答應,轉天就發了調函。

只是還要擔心韋小寶要去甘肅之事,吳三桂軍在那裏攻得勢頭正猛,讓韋小寶一個從來沒有打過仗的小少年帶兵去那裏殊不安全,他還是趕緊去和皇上說一聲吧。

借着進宮向康熙禀報各地戰況之機提起了此事。

康熙聞言驚訝,“去甘肅迎敵?”昨日随口說說,沒想到韋小寶還當真了,動真格的要上陣。

他和明珠的想法一樣,認為這小子就算閑不住,真的想去打吳三桂順便撈點戰功,那也應該挑安穩些的差事做,哪有一上來就往打得最熱鬧的前線去的道理。

不過當着明珠不好多說什麽,沉吟一下就道,“朕知道了,既然他有這個忠心,去歷練一下也好。”

明珠将事情彙報完,自己終于不用再擔責任了,心裏輕松,知道康熙喜歡韋小寶,就順口說兩句好話,“韋都統少年有為,一心一意為皇上辦差,雖是武官,但百忙中還不忘了要兼修詩詞學問,當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我朝有這樣的少年賢臣,當真是皇上之鴻福啊!”

康熙挑起眉毛,有些不可思議,“你說韋都統閑暇時還在做學問?”暗道他鬧什麽笑話。

明珠賠笑道,“臣原本也不知,只是昨日韋都統說起要邀臣的犬子還有李學士家的兒子明日去他府上品評詩文,臣才曉得原來韋都統是文武兼修。”

康熙‘噗哧’一聲笑出來,“還有此事?那這樣,朕明日午後正好有些時間,讓他們一起進宮來,讓朕也看看韋都統是怎麽個文武兼修法。”

明珠有些擔心,不知自己這一多嘴是不是給韋都統惹了麻煩,萬一皇上想看他笑話,明日當衆考問幾句,他出了醜,那可要算是自己的過失。

出宮之後自我反省,以後這種拍馬屁的話不可亂說,連忙親自去了一趟韋爵爺在甜水井胡同的臨時住處,小心解釋道自己無意間提了一句兒子明日要到韋大人府上做客的事,不想皇上聽見起了興致,命他們都去宮中一聚。

韋小寶覺得正合心意,“好,那就一起去宮中吧。”

他很快就要出發去甘肅,那個地方不但遠,而且聽說地形氣候和這邊也有很大不同,是韋小寶以前從沒見到過的,吳三桂軍又士氣正旺,這一仗估計會很難打,他有些壓力。加上也會因此很久見不到康熙,出于這兩個原因,韋小寶正打算找輕松些的環境多和康熙聚一聚。

第一是要确定一下這裏的軍功是怎樣獎賞的,這是他打仗的動力;第二是要和他年輕的皇帝朋友培養培養感情,他不喜歡做很被動的人,既然皇帝陛下有意,那他就要争取主動,因此想臨走前留下一個好印象,為回來後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

拿破侖語錄:勇氣和愛情,都需要希望來滋養。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