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十

成治十二年一月十八日夜,趙葵正在攻打朝德門,忽有騎兵傳來消息,說飛龍門起火了。

趙葵聞言問:“馮玉瞻呢?”

騎兵答:“半個時辰以前雲騰門沖出一隊騎兵,殺出重圍直奔我中軍,挑釁馮将軍。馮将軍不堪其辱,率軍追擊,目前正在雲騰門與敵軍厮殺。”

趙葵心念急轉,擡眼望了城樓上的旌旗,倏然開口問:“飛龍門朝哪邊開?”

“回将軍,朝南。”

趙葵胸口一震,啐了一口罵道:“他娘的!傳令諸将士,撥兵六萬随我殺往飛龍門,餘下的守住朝德門。”

頓了一頓,他又補充道:“讓姓馮的給我立馬滾回飛龍門!”

趙葵帶騎兵三千率先趕往飛龍門,六萬大軍緊随其後,不料他的騎兵在鴻永門遭遇截擊,死傷過半。

這時一輕騎來報,說秦弼親自率軍從朝德門殺出,自後方截殺落後的六萬大軍。

趙葵問:“馮玉瞻現在何處?”

對方答,馮玉瞻已折回飛龍門,但飛龍門火勢過大,已經蔓延到城內,據說裏頭守軍的營帳全部被燒着,借着風勢,大火綿延數十裏。

趙葵身邊的副将道:“營帳都燒了?秦弼是鐵了心要破釜沉舟不成?”

“誰放的火?”趙葵側目道。

“……馮将軍殺往雲騰門以前下令放的,他說要堵得城裏人想出也出不來。”

趙葵仰天大笑,好個馮玉瞻!愚蠢至極!

他忽然又一滞,問:“飛龍門火勢已經大到裏面的人無論如何也出不來了嗎?”

Advertisement

“是!”

趙葵嗅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氣息,他起初以為秦弼将馮玉瞻引到雲騰門,是想調虎離山,趁機護送陳景明從飛龍門離開。可是馮玉瞻的這把火一燒……陳景明會從哪扇門離開就不得而知了。更可怕的是,他有種預感,秦弼的真實目的,或許根本不是什麽調虎離山。

趙葵的直覺告訴他,雲騰門,所有的算計都是在為它設伏。他應該立刻趕往雲騰門!

他率一千殘部與六萬大軍會合,一齊向雲騰門進發。

然而這時一陣山崩地裂般的聲音呼嘯而來,他的前方忽然出現陸衍率領的一批敵軍,直攻他中軍。對方來勢洶洶,趙葵布陣迎戰。豈料這支強勁的軍隊醉翁之意不在酒,佯攻中軍,一路橫沖直撞竟是沖着大軍左翼來的。

趙葵的軍隊一時亂了陣腳,節節敗退,一時之間竟有潰散之勢。

在他感到窮途末路之時,馮玉瞻竟率領援軍趕到。趙葵立馬重振旗鼓,将一邊倒的戰局拉平回來。

趙葵命馮玉瞻帶領六千騎兵趕赴雲騰門,務必保證一只蒼蠅也不能活着飛出來。

陸衍的一萬人馬與後方殺過來的秦弼人馬一前一後,幾乎傾盡全城兵力,與趙葵軍隊厮殺。然而縱使加上白玉關原本的守軍,他們全部的兵力也不超過八萬,而趙葵目下有二十萬兵力,以少勝多的戰役從古至今就那麽幾場,更何況守城士兵連日苦戰,早已疲憊不堪。

怎麽看,都是一場必敗的戰役,除非昆山倒塌、白玉關的城牆碾螞蟻般将趙葵的軍隊碾成齑粉。

這一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在一堆橫七豎八的亂屍之中,陸衍尋到渾身是血的秦弼,他将秦弼扒拉出來。秦弼一邊咳嗽一邊抓住他的手,說:“豐儀,你流血了……手上也是血……”

陸衍看着滿面枯血的秦弼,扯了扯嘴角:“男子漢大丈夫,流點血算什麽。我們還有三百人,還能背水一戰。”

他說着忽然笑了,一雙眼裏猶有亮光,星子般落進秦弼眼裏,秦弼聽見他說:“當年我是九澤鄉大盤嶺上的土匪,你是皇上親封的将軍。因緣際會,如今能死在一塊,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秦弼沒吭聲,陸衍又道:“聽聞老一輩的人說,葉落歸根,死要死在鄉土上,否則以後沒人燒紙錢,做鬼也是個窮酸落魄鬼。小将軍,你想回家嗎?”

秦弼:“行軍打仗的人是沒有家的。葉落歸根……可是回不去啊。老将軍曾跟我說,身世如浮萍,在哪裏倒下了,哪裏才是家。”

他想了想,又說:“你要是跟我死在一塊兒,到地底下,可是要做夫妻的。你當真想好了?”

陸衍心裏發笑,這是什麽狗屁不通的歪理?

可他心念一轉,又想,人一輩子要走的路實在是太長了,磕磕絆絆十餘年,就這麽自個兒走過來,一邊腳底下踩着苦,另一邊踩着累。剩下這段黃泉路……還有個人攙着,似乎也不失為一樁幸事。

于是他不着調似的說了句:“美人窟是英雄冢,小将軍這樣的,可不得死在在下懷裏麽?”

秦弼心裏咯噔一下,給狠狠地戳出個口子,心猿意馬呼嘯而出,他撲上去,在他肖想過無數回的人唇上啃了一口,幹脆利落,沒膽子拖泥帶水輾轉厮磨。

那一刻他腦子裏空落落的,唯獨剩下一個念頭——他發了瘋似的想:我這輩子,哪怕只有過一天,死也瞑目了。

陸衍做了這輩子最賠的買賣,然而叫他哭笑不得的是,他居然不覺得虧。當下心亂如麻,胡亂地想着,這色胚子還真是個禍水!

陸衍成天開玩笑似的将“色令智昏”挂在嘴邊,未曾想一語成谶,有朝一日還真栽在了這句話上。他心一橫——得!權當是倒了八輩子黴,遇上個讨債鬼!想什麽?命都栽他手裏了,被啃一口還能眼淚巴叉不成?大不了撓回去!

秦弼卻不知,因他一時食髓知味,自此餘生永劫不複。

而他的餘生,唯餘咫尺。

黎明之時,雲騰門燃起一道烽煙。

身上汩汩冒血的秦弼望着那道煙,極輕地說了句:“贏了。”

……

趙葵率軍趕到雲騰門時,守軍已被馮玉瞻消滅,他站在城門外,看見這樣一幅景象:

身上紮着十來支箭矢的呂蔚,面上烏黑、衣衫殘破、渾身淌血,他手裏抓着一塊玉佩——那是茂親王貼身之物——極艱難地站着,見趙葵來,高聲喊了一句:“城門失火,茂親王于軍營中未及逃出,薨!”

趙葵一步一步向呂蔚走近,還沒來得及走到他身前,這個人就已經永遠地倒地不起。

數月之後,趙葵班師回朝,帶回陳景明貼身玉佩,禀告陳景軒,說陳景明已于火中喪生,白玉關守軍全軍覆沒。

這場不義之戰,陳景軒和背後策劃者卞從仁獲得了勝利。

然而金殿檐下,四方柱子倒塌,叛骨叢生,方良與一衆心死之臣、憤憤不平之百姓将帶着經年的怨恨,将大燕朝踐于鐵蹄之下。

……

那日呂蔚倒下的地方,殘陽如血。

在他的身後,立着三座石碑。

石碑上頭分別刻着:

茂親王陳景明,将軍秦弼,還有——

大燕朝。

——終——

--------------------

小短篇完結~

希望日後有更好的作品與諸君共享w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