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第47章

◎把她們接過來吧◎

鑒于許小月也不容易, 幸芳強忍着沒說她壞話。只是,到底氣她辦事不利,幸芳就臉色就臭臭的。

宋文城十分理解幸芳現在的心情。想當初, 他做好了跟吳家人戰鬥準備, 要和他的戰友把吳家人都收拾個遍,結果許小月卻跟他們說,她不争了, 她可以啥都不要時的那個心情……簡直不能更糟心了。

也是因為這個許小月的性格,實在是有夠一言難盡。宋文城最後才主動跳出來, 給吳雙雙和吳依依當了幹爹。

這倆孩子實在是命苦,親爹死了, 親媽不靠譜。如果沒人護着, 宋文城真怕她們長不大。

吳雙雙和吳依依這個名字, 也是宋文城給吳家雙胞胎取的。如果宋文城不出馬, 這兩孩子就得叫吳大丫和吳二丫。約等于沒有大名。宋文城看不過眼,就按照這個取名标準, 把大丫改名為依依,同音一;二丫改名為雙雙,同譯二。這樣她們還是大丫、二丫, 名字聽起來卻文雅了不少。

許小月本來不敢給孩子改名, 直到宋文城說了新名字就是舊名字的學名,她才敢鼓起勇氣,給雙胞胎用了新名字。

吳老太太來找茬,她就把宋文城對她說的那番話,照葫蘆畫瓢, 小心翼翼跟吳老太太學一遍。吳老太太還不滿意, 說小孩子賤名才好養活, 她就又糾結着退讓了。她只是再上戶口的時候,給吳家的雙胞胎用了新名字。平時在村裏,她們依舊叫二丫和大丫。

宋文城對此也很不滿意。但還是那句話,誰讓他是外人。有些事,他再看不慣,他也管不了。

說來這個幹爹,也确實給宋文城惹了不小的麻煩。宋文城的突然出現,壞了吳家的好事,讓吳老太太的算計成了一場空,還毀了吳家在當地的名聲。

雖然吧,吳家那麽不要臉的人家,名聲本來就不怎麽樣。但重男輕女,虐待親孫女和兒媳婦,跟虐殺烈士遺孤的性質還是不一樣的。

這年月的人,講究一個軍民一家親。老百姓對軍人很有好感,誰家出了一個當兵的,他全家都能被人高看一眼。烈士家屬,更是能得到很多的優待和福利。作為烈士遺孤,就算這孩子長大後偷雞摸狗,不學好,很不争氣。大家對他的忍耐度,也比普通的小混混高。

別的混混犯渾被逮住,肯定少不了一頓打。烈士的孩子犯錯誤,那主要就是批評教育。大家會覺得他本性不壞,願意多給他一點兒時間,多教育教育他,期盼着他哪天能改邪歸正。

烈士遺孤在大多數人眼裏,就是有不一樣的意義。她們的父輩,為了保家衛國而犧牲。他們這些被她們父輩保護的老百姓,在有能力的情況下,就願意去像長輩一樣,照顧她們、保護她們。

吳家明知道吳高義犧牲了。還敢把他的兩個閨女扔糞坑溺死,那就是犯了衆怒。

Advertisement

以前吳家有什麽不好的,大家看見吳高義的面子上,可以不跟吳家人計較。現在吳高義死了,吳家人還在吳高義屍骨未寒的時候,欺負他的老婆孩子。那吳家立刻就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被吳家村好一頓讨伐。

吳老太太眼看吳家人成了吳家村的臭狗屎,誰也不願意搭理,她不但不反省,她還把仗義出頭的宋文城給恨上了。

吳老太太覺得都怨宋文城多管閑事,強出頭,她家才會成為典型,被□□了一回又一回。所以,她恨宋文城,想要設法要報複宋文城。

宋文城武力值高,她打不過他。她就造謠污蔑他,壞宋文城的名聲。宋文城認吳家雙胞胎當幹女兒的事,更是被她拿來大說特說。

“那老太太特別會謠言,明明我和許嫂子是頭一回見面。被她說的,好像高義的兩個閨女都是我親生的似的。她不但造謠我們關系不正常,她還想把我倆關一起,讓我們百口莫辯。好在我身手不錯,才沒讓她得逞。後來,為了防止她再鬧,我抓了他小兒子和大孫子。她害我一回,我就揍這兩個一回……”

這法子對軍人來說,有些有損形象,不是那麽光彩。但對方是吳家人,是狠心的能把小嬰兒溺死的劊子手,宋文城就沒啥負罪感。

壞人不分大小。吳家那個大孫子,當初看到吳雙雙和吳依依被扔進糞坑裏,他不但不阻止、不害怕。他還在旁邊拍着巴掌樂。看到小孩子嗆到糞水,不住的痛苦掙紮,他還會嫌棄她們髒和吵,拿竹竿去捅她們,教訓她們,罵她們……

那一幕真的很惡毒。

只能說得虧雙胞胎命大,宋文城來的及時,不然沒被糞水嗆死,她們也會被沒輕沒重的熊孩子給捅死。

基于此,宋文城教訓吳家這個大孫子,一點兒心理負擔沒有。小孩子怎麽了?他不學好,宋文城今天就要管教他。大不了就回去寫檢查,反正這個仇,宋文城要替他幹閨女報了。

宋文城打人是有分寸的。他打人很疼,卻不會把人打壞。但他的兇狠,還是震懾住了吳老太太。這老太太偏心眼的厲害,她的小兒子和她的大孫子,是她最寶貝的兩個人。宋文城捏住這兩個人,就等于是捏住了她的命門。揍他們,比宋文城親自收拾吳老太太效果更好,更能讓吳老太太和長記性。

為了讓宋文城消氣,她不但主動在吳家村承認錯誤。她還當着全村的面,給許小月和宋文城跪下道歉。宋文城沒讓她跪。得到她的保證,以後鬥老老實實的不作妖,他才放了那兩個混球。

吳老太太的心肝肉受了委屈,怕她再鬧騰,宋文城又去收拾她的心肝肉,她就徹底老實。可她雖然消停了,她說的那些謊話,卻還是有人信了。

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有那種自以為是,或者見不得別人好的‘聰明人’。她們自認不凡,就喜歡跟別人唱反調。她們享受那個衆人皆醉我獨醒的快、感。

明眼人都知道是吳老太太惱羞成怒,故意說瞎話,往許小月和宋文城身上潑髒水。她們卻一副你們真好騙的模樣,認為真、理掌握在她們手中。堅定的認為許小月和宋文城就是有事。

她們的邏輯很奇葩。僅僅憑宋文城護着許小月和吳家雙胞胎,願意為她們出頭這一點兒,她們就堅定的認為宋文城和許小月直接肯定有茍且。

宋文城那個,他和烈士遺孀不清不楚的緋聞,也是這麽來的。

這種人思維異于常人,跟她們擺事實,講道理是行不通的。為了不給許小月惹麻煩,不讓她被大家說三到道四。宋文城最後還是選擇了避嫌。他花了五塊錢的月薪,把照顧吳家雙胞胎的事情,拜托給了錢小燕。

“我沒想到我這次打仗,會一走就是一年多,所以留下的錢就有些少。錢姨前幾個月,礙于我爸,幫我墊了一點兒。後來看我遲遲不回來,她怕她吃虧,就對吳家那邊不上心了……吳家那邊,看我不按時去信,每個月給的錢也越來越少,就以為我不管許嫂子她們了。”

宋文城說到這裏都無奈了。

錢小燕不靠譜,也是他想找媳婦的原因之一。只有他有老婆了,有他媳婦幫他盯着,吳家姐妹的事情,他才能略微放心。

“上個月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許嫂子往部隊給我寫了一封求救信。只是那時候我還在昏迷,就沒能按時回她。之後我醒了,和她回信、寄錢,那邊也沒動靜。我打算等我再好一些,就去吳家村看看。”

幸芳聽後,趕忙說:“我去,你走不開。正好我有時間,我可以替你去。”

再不去,吳雙雙和吳依依,就要被賣給傻子當童養媳了。幸芳挺喜歡這倆姑娘,不想她們受苦。幸芳想救人。

宋文城卻搖搖頭,沒有同意。

“當初我跟吳家算是結了仇的。你一個人去吳家村,肯定不行。她們可不是什麽好人。知道你是我媳婦,那還了得?萬一她們看你孤身一人,趁着你睡着了,把你捂昏,然後套麻袋把你賣到山裏,我上哪去找你?就算我能找到你,給你報仇,那你肯定也要遭罪。所以,吳家村很危險,你不能去。”

宋文城這可不是危言聳聽。他去真的再也幸芳的安全考慮。

吳家是吳家村的地頭蛇。別看她們的名聲在吳家村十分的差。但幸芳這個外人,要是和吳家人的鬧起來,本地人真不一定會幫幸芳。

幸芳只是個女人,她沒有軍人光環,就算她是軍嫂,當地人也會輕視她。如果吳家的事情很嚴重,幸芳執意要給吳家姐妹出頭,跟吳老太太她們鬧,吳家村那些腦子不好使的,可能會認為幸芳讓他們丢臉,從而幫着吳家人收拾幸芳。

“本地人是很團結的,就算是村裏的惡人,他們也不會允許你一個外人去欺負她們的人。所以,再等等吧,等許嫂子的回信;或者等我好了,我們再一起去吳家村看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