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章

第 3 章

莫念秋打心底裏不情願見到傅瞑,她寧願自己一人敬茶。

淡然地垂下眸,莫念秋退下石階,神色如常地站在原來的位置等傅瞑。

傅瞑沒過片刻功夫便走到了莫念秋面前,兩人面對面站在殿門外,傳話的嬷嬷自院裏望出來,一個羞赧娉婷垂目而立,一個清隽舒朗望向妻子,俨然畫中的一對璧人。

莫念秋停了一瞬,雙手合在胸腹間,屈膝低首行萬福禮,“太子萬福。”

她嗓音清冽,似有涓涓泉水注入傅瞑心底,透着七分疏離,三分驕傲。

傅瞑靜靜看着她。

他從未見過她,只有每年會送來她的畫像。畫裏,或站于廊下低羞垂眸,或坐在石階上靜做針織女工,亦或是于花廳間點茶,與這京城裏的名門貴女無甚太大區別。

讓他能夠記住的,大約是她一雙明亮閃爍的眼眸,流露出與那些靜谧不符的靈動與清澈。

眼前的她,一身喜慶的雪粉牡丹香對襟褙子,袖口處用銀線勾出幾朵祥雲,落落大方,風髻霧鬓斜插珍珠瓒鳳釵,配以眉心的芙蓉花钿,稱得皮膚細潤如溫玉柔光若膩,櫻桃小嘴不點而赤,流轉出不失名貴卻溫婉淡雅的氣質來,

眉目是低垂的,從他的角度看不到她眼中的神色,那雙澄淨明亮的眼眸卻毫無阻礙地浮現在眼前。

這就是他昨日娶回來的結發妻子。

傅瞑目光不露痕跡地挪開了,

“随我敬茶。”

聲音一如往昔沉穩與幹脆。

夫妻二人一前一後剛行至殿內,莫念秋跟在身後,似是刻意與傅瞑保持着距離。

Advertisement

二人正要行禮,外頭內侍的聲音傳入,“聖駕至。”

明間裏烏泱泱的人井然有序地随着皇後迎了聖駕,簇擁着皇上在上首坐下了,他第一眼便看見了莫念秋,

“太子媳婦來啦?”皇上不拘俗禮,語氣不露威嚴,極為親和。

新人一同跪下給皇上皇後行禮敬茶,宮中女官捧着龍鳳呈祥紅漆盤上前,莫念秋端起茶奉給隆熙帝和皇後沈氏,

“兒媳拜見父皇母後。”

皇上皇後剛接過茶喝着,坐在一旁的貴妃笑着開了口,“瞧瞧,太子妃這模樣,放在京城貴女堆裏也是數一數二的,皇上真是好眼光!”

這種場合,貴妃李氏本不應在場,可貴妃獨寵。自小與皇帝兩小無猜長大,如若不是舉事時需要拉攏沈家的兵馬,也不會娶了沈氏女為妻。皇上不忍李氏受委屈,将她擡為貴妃,生的大兒子蜀王行了冠禮多年仍留在身邊圓齊家之樂,未曾前往封地。

也是仗着這個因由,貴妃所生的二公主才能如剛才那般夾槍帶棒地在皇後面前譏諷莫念秋。

“哈哈哈哈!”聞言,皇上放下茶盞笑得爽朗不羁,打量着如圭如璋的兒子,“讓他娶個相貌醜的,他真得跟我急。”

皇後溫文端雅地笑着,貴妃李氏“噗嗤”笑出聲來,又和皇上打趣了幾句才罷。

傅瞑置若罔聞,神色更是紋絲不動。莫念秋也未将玩笑放在心上,話語中的真假是非她如今也能分得清了。兩位新人已然站起身來,坐下等着其他人給她敬茶。

隆熙帝子女還算繁盛,後宮嫔妃生了十男九女,太子傅瞑排行老二,幾個弟弟年歲皆尚小,上頭一位大哥為貴妃所生的蜀王傅晖,

“臣參見太子、太子妃,祝琴瑟和鳴、福祿攸歸。”

幾個弟弟也跟着一起行了禮,莫念秋同上次一般送了每人一套筆墨紙硯。其間有太子一母同胞的弟弟六大王傅暄,莫念秋已備了幾幅當世書法大家林襄的字,過後單獨送與他房中,是他十分喜愛的。

接下來,幾個妹妹過來道喜,莫念秋每人送了她們一顆鴨蛋大小的夜明珠,給二公主昭華、三公主昭和的也是一樣的,上次,她早早打聽了太子有位一母同胞的妹妹,特意為她尋了南海紅珊瑚打造了枝發簪,卻被她轉手送給下人,這次,倒不必那樣麻煩了。

敬茶畢,隆熙帝緩緩審視地看向莫念秋,似是随意聊起閑呱,“你父親身體可好?”語氣雖然仍是親善的,弦外之音卻透着試探與威壓。

莫念秋重又行了萬福禮,“禀告父皇,父親近幾年身體大不如從前,他常說是自己老了,總盼望着等我兄妹姐弟幾個成了家,他要去做個山野村夫,只管刨地種菜,養一群雞鴨鵝。”

隆熙帝點了點莫念秋,豪邁地笑道,“你父親啊!還是老樣子。他前些時候遞進來的陳情我看了。等你們回了門,我們老哥倆再好好敘敘。”

“是。”莫念秋适才從心澈手裏接過一摞賬冊,交予內侍呈與隆熙帝,“父皇,這是我的陪嫁,汴京到江南的鹽路以及一千五百餘艘船所有的收盈、開支全在這裏了。此外,還有京城裏的四十五家鋪子商號的運營盈虧也全部在冊,父親說,這都是皇上命他經營下的,如今讓我轉手奉于官家,只是出于嫁女的私心,望官家莫怪。”

殿內瞬時沒了言語,只餘隆熙帝翻動賬冊的聲響。衆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在那一摞摞陳年的賬冊和莫念秋間游走。鹽運航道那可是整個天齊朝的大半個經濟命脈,就如此輕而易舉地拱手送人?!還有京城那些鋪子商號,莫念秋說得輕巧,可京城誰人不知,莫家商號涵蓋各行各業,皆是龍頭,跺跺腳是足以撼動整個商業的。

但見莫念秋語氣不急不徐,同行為舉止一樣進退有度,依舊明亮純淨的眼眸沉澱了些沉着與淡然,雅而不俗,濁而不妖,傅瞑靜默地從旁看着,挑不出什麽毛病。

隆熙帝拿到了想要的東西,寒暄了兩三句就帶着男人們離開了。

幾個公主拿着夜明珠愛不釋手,大王傅晖豔羨道,“太子妃不愧為江南首富之女,出手如此闊綽。這樣大的夜明珠這幾年只揚州進貢過一顆,在我母妃房中。”

“母妃房裏那個哪比得上這個大,也不如這個圓。”二公主噘着嘴不悅,厭棄地将夜明珠扔給小宮女拿着,卻又忍不住多看了兩眼,“都說天底下最好的東西在皇宮裏,我看是不然。”

聽着這酸溜溜的話,心漣心裏失笑,這算什麽好東西,這種東海的夜明珠又小又不亮,哪比得上南海的稀有,夜明珠如鵝蛋般大小,三兩個放在屋裏如同白晝,還有那火珊瑚簪子,整個天然未雕而成,線條流暢,色澤鮮豔。

“我怎麽聽着二姐姐這話酸得很啊!現在又覺得我嫂嫂家的東西好,誰剛才還譏笑我嫂嫂是商賈女出身了!”三公主雖不喜歡莫念秋,但是能氣到處處争風頭又嬌柔做作的二公主,她更高興。

“我沒有。”被當中拆穿,二公主氣得小臉漲紅,眼淚在眶裏打轉。

“好了!”皇後愠了些薄怒,喝住了這場争論的鬧劇,揮手讓公主們都散了。

貴妃懶洋洋站起身,拉過莫念秋的小手,甚是親昵地囑咐,“太子妃昨日也累了,我們就不多打擾了。”

這話一出,惹來好幾聲笑,大家心照不宣,又沒圓房,哪裏就累着了。

皇後待人走後拉過莫念秋寬慰着她,語态一貫的溫和,“婉婉的事根本不在你,他們說的你不要放在心上。”她低眉順目地聽着,心裏沒甚在意。

皇後又提到了她所生的長公主未出月子今日未到,莫念秋是記得的,回禀着過幾日自己親自到府拜谒,這不是客套話,以前,長公主算是宮裏頭待她極溫柔的人了,她一直感念。

直到接近午膳時分,莫念秋才回到東宮,命人傳了午膳。這個檔口,将東宮上下一衆管事的,和宜春閣的下人招來,每人賞了一小袋金豆子,算是認了個臉,随後便吩咐開飯。

心澈連忙提醒着,“姑娘,太子也回了東宮,是否差人到前院問過再開飯?”

莫念秋拾起銀筷,神色淡然,“不必。”往日他都不會來的,何必多此一舉。

破天荒的,莫念秋剛吃了兩口,便聽見廊庑外有動靜,擡眸的功夫,一道卓然挺直的身影便出現在殿門口,莫念秋愣了一下,恭敬地起身迎上,

“太子爺萬福。”

傅瞑走至她跟前,淡淡瞥了她一眼,發覺她又換了件衣裳,比起今晨敬茶的衣服,衣料做工都上乘了許多,心頭暗自感觸,這新婦好生愛美,又闊綽,總把自己打扮得美麗貴氣,也未多想,畢竟,她自小家世如此,這件衣物也許在她眼裏并不算名貴。

微微颔首應着,傅瞑想起今日來意,正在斟酌用語,

莫念秋低垂着眉,安靜地望着他的玉帶,宮女內侍們不敢擡頭,屋內一時靜谧得有些尴尬,

總不能一直杵着,莫念秋含笑招呼着:“太子爺用過午膳嗎?若沒有,一起用膳吧!”此話一出尴尬更甚,本就是他的東宮,身為新婦未通禀太子便自行開飯,自作主張似的。

還好傅瞑未說什麽,兀自走到膳桌旁坐下。

重新拾起筷子,莫念秋發覺桌子上一應都是自己愛吃的菜,江南菜口淡偏甜,傅瞑素來是最不喜的。以前,莫念秋入宮前學了些規矩,吃飯時要布菜,口味全改了京城的,如今她只當不知道,自顧自地吃着面前的一道龍井蝦仁。

“江南菜口味獨特,與京城大不相同。”傅瞑突然開口,莫念秋被吓得一哆嗦,一顆蝦仁滑回盤裏,猛地擡頭撞上傅瞑的視線,看不出喜怒。

這一眼,真如隔世那般,傅瞑總愛微蹙的劍眉,深邃幽沉的眼眸,在莫念秋心底輕輕飄過,再也激不起半分漣漪。

她咽下米飯,禮節性地回聲應答,“是的。江南菜甜口偏淡,比不得京城喜鹹,可還合太子爺的胃口?”

“可以。”說完,傅瞑放下碗筷,扭頭看着莫念秋,沉眸道,

“昨晚事出有因。淮州水患八百裏加急,急需撥款赈災,耽誤了時辰,望你見諒。”

言罷,傅瞑神情專注,深黯的眼眸平靜地凝視着莫念秋,在等她的回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