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part 1
part 1
“憑什麽你就大我三歲我還要叫你先生啊?”蕭臨淵十分不滿的看向眼前僅有二十歲的教書先生,斯斯文文的。
“韓愈曾說: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者無論長幼。你若學識廣博,我亦可稱你一句先生。” 沈晏安倒沒生氣,看着面前這個人。
他确實僅大他三歲,但蕭臨淵的少年心氣重得多。
蕭臨淵給他這段話整傻了,他覺得自己今天是吵不贏了,只好乖乖的坐好假裝聽課。
他母親非要給他找一個國學老師,,他也不能不聽他母親的話。
“蕭臨淵,‘莳未匝’的匝是什麽意思?”沈晏安看出他沒在聽課。
“啊?什麽沒砸。”他猛地看向黑板上沈晏安清秀的字跡。
“不知道就要好好的聽課啊。‘匝’是‘布滿,遍及’的意思。”沈晏安仍然是平平淡淡的語氣,蕭臨淵反倒沒了逗他的興致。
好容易熬到了下課,他準備在沈晏安出去後給他一點驚喜。他跟着沈晏安走出了他家的五進四合院。
有一個比沈晏安高上一些的男人正靠在一輛汽車旁。
那時候汽車的廣告貼滿了大街小巷但沒有多少人真正擁有汽車。
“那是?”他坐在屋檐上,丢了一顆石子砸向汽車的引擎蓋。那個男人明明在和沈晏安聊天卻反手接住了石子,看向坐在房頂上的蕭臨淵。
“哪來的小孩兒?”那人邊說邊将石子抛了回去。
蕭臨淵借助石子從屋檐上跳了下來。
“你也沒比我大兩歲,王八蛋。”
Advertisement
“蕭臨淵,今天才教你要以禮待人。”沈晏安有些無奈地看向了蕭臨淵。
“行吧,您貴姓。”蕭臨淵說的話很客氣但語氣裏就是在挑釁。
“我名段言,字雲長。”
蕭臨淵沒答他,轉身就回了宅院。
“段先生,再會。”
本來只是客氣的話,結果他們第二天就真的再見面了。
“怎麽是你?!沈晏安呢?”蕭臨淵看向段雲長,十分詫異。
“他生病了,我來給他代課。”段雲長走到他面前看着他本子上像用腳寫的字。“蕭、魂、淡?”
“誰是小混蛋啊!”蕭臨淵“噌”的一下就站起來了。
“你的名字啊。”段雲長笑着看向這個炸毛的小孩兒。
“蕭臨淵!你看看清楚。還有就是沈先生他怎麽了,沒事吧?”
“你還知道關心人呢。他沒什麽大礙,你好好聽課就行。不然晏安肯定要怪我教的不好。
他們兩人也沒再發生什麽沖突了,可課上到一半蕭臨淵突然咳了起來,似是喘不上氣。他急忙拿出一個瓶子吸了一口氣。
“欸?你沒事兒吧,怎麽咳起來了。”段雲長看向那個瓶子。“西洋藥?你有哮喘你怎麽脾氣還這麽爆,今天課就上到這兒吧,你多休息休息。”
“只是咳幾下而已,沒什麽大礙。”他明明眼中還有剛剛咳出來的淚水卻還要逞強。
段雲長知道要是不順着他的意肯定還要吵起來就接着給他上課。
段雲長和沈晏安其實都教的不錯,但沈晏安有一種文人特有的斯文,段雲長多了一種......匪氣?
在這堂課後蕭臨淵非但不再讨厭段雲長,反倒和他成了朋友。
“段先生,您以後還會來上課嗎?”他在門口問段雲長。
“怎麽?突然叫我先生。叫我段雲長就行。我不是教書先生,你是嫌晏安教的沒我好嗎?”他笑笑。
“沈先生教的很好,只是和你聊得來些。”
“對軍事感興趣?改天帶你看看軍火去。”段雲長後半節課都在給他講一些歷史上有名的戰争,沒再講文言文。
“好啊!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第二天沈晏安便來上課了,段雲長照常來接他,但是不知道沈晏安和他說了什麽,他的面色不太好。
“雲長,你知道的,這幾天外面不安定,你還是不要再來接我了。我知道你不順路。”
段雲長和沈晏安家在城中,蕭家在城南,段雲長辦公的地方在城北,确實是怎麽想都不順路。
“呵,對,段姓在煙城已經臭名昭著。我明天讓許冥深來接你。”段雲長的臉“唰”的一下就黑了。
自從清朝滅國,軍閥割據,段家便趁機占下容、煙二城。百姓自是不滿軍閥的壓榨。這幾日其他黨派也陸續擡頭,段家自然處于風口浪尖之上。
“不用麻煩許長官了,我自己能回去。”
“這不是你說了算的。”
後一天來上課時沈晏安似乎狀态不太對,有幾處都講得有些磕絆。
下課後來接他的人果真不再是段雲長了。
“沈先生,長官讓我送您回去。”
“許長官應該還有別的事吧,你直接走吧,我去和段雲長說。”
“先生這句長官不敢當,叫我許冥深就行了。如果不完成段長官的任務的話,我可就沒好日子過咯。”他笑了笑幫沈晏安打開了車門。
沈晏安知道自己拿他沒辦法就只好謝過他上了車。
之後的一周裏都是許冥深來接沈晏安,沈晏安與他有說有笑的,倒不像之前一般對他拒之千裏。
“沈先生,段雲長他還會來嗎?”
“他啊,恐怕最近是不會來了,找他有事?”
沈晏安剛下課,正用手帕擦着手。
“沒什麽,就是想和他聊聊。”
沈晏安找來紙筆寫了一個地址。
“十裏街煙雲巷 52號。”
他的字一如既往的隽秀而又有力。
“你到這個地方找他,他平常六點以後才能到家。去早了沒用。”
“先生,你和他是什麽關系啊?知道的這麽清楚。”
“我家和他家住對門,我們從小就認識。”
“怪不得呢。謝謝先生。”
“沒事,不客氣。”
煙雲巷裏的房子全是清一色的小洋樓加上別院,只是52號的院子特別大。
段雲長剛回家吃了個晚飯就看家裏的老傭人來傳話。
“段先生,有人找你。“
段雲長看了一眼時間,晚上七點,不是沈晏安也不是軍務處的人......他從二樓會客廳的窗戶往下看了看。
“來了個有趣的人。”他回頭對傭人說:“讓他來這兒吧。”
“段雲長,這麽晚來找你實在有些抱歉,我今天來找你是想和您讨論一些歷史方面的問題,這是我整理的。”
他拿出了一疊紙,上面的字不再像之前的那樣和狗爬的一樣了。”
那上面整理好了古今中外的重大戰役還進行了一些歸納總結。
“古代中國以少勝多的戰役,巨鹿之戰......”
末了還附上了一些自己的見解。
雖然字寫得不那麽美觀,但不得不說,蕭臨淵在軍事方面很有天賦。再過半年他就要成年了,段雲長有些心動,想拉他加入自己這邊。但是看了看那雙純真的眼睛,又不想讓他趟這潭渾水。平平安安度日不好嗎?
他一開始願意給蕭臨淵帶課主要是因為蕭家在煙城已有百年,強龍壓不住地頭蛇。他想看看蕭老爺子的長孫,蕭家的接班人是什麽德性,現在看來,不容小觑。
傲是傲了些,也不穩重,但沈晏安若再教上幾個月,那就不一樣了。
沈晏安本是煙城沈家的二少爺,但軍閥割據那會兒他家人死的死傷的傷,他姐姐也不幸病逝,到這時他家就他這麽一個人了,還是段家保下來的。
段雲長一時間不清楚蕭臨淵這小子怎麽想的,大搖大擺跑到段家來,段老爺子在郊區過快活日子是不管這些事的 ,但蕭家那邊立場不明确,要被蕭家知道他們家少爺跑到這裏來?
要是蕭家不支持段家,他段某人怕是小命不保。
“寫的很不錯,你今天準備幾點回去?你家人知道你過來嗎。”
段雲長大致浏覽後問了一下蕭臨淵。
“我和他們說來見沈先生的,等會兒再去一下他家也不算騙人。我也沒什麽特別的事,就來玩玩,九點鐘我再回去。”
“上次說帶你看看軍火,不如趁現在。我順便給你講講幾個戰役的細節。”
“好啊,恭敬不如從命。”蕭臨淵從沙發上快速起身。
段雲長覺得自己有點莫名其妙的掉以輕心。若是蕭、段二家開打,蕭臨淵不是馬上就能帶隊沖到他們家備用軍火庫嗎?
他想了想還是自己去拿東西,讓他在院子裏等一會。
“等我一下,你先去院子裏的靶場吧。”
蕭臨淵在院子裏站了一會兒,那裏有一棵極大的鳳凰樹,讓半個靶場都處于隐蔽之下。
“這個是美制M1921“湯姆森”沖\鋒\槍,是目前軍隊主要配備的武器。”
他舉起左手的槍給蕭臨淵看了一下然後丢給了身後的傭人。
“德制\M2\4\手榴\彈。”他将手榴彈放到蕭臨淵手中,很有分量。“這一款殺傷力很大,但是很重。”
蕭臨淵把東西給了傭人然後又接過了段雲長給的手\槍。
“消\音\器裝好了嗎?免得吓到鄰居。”段雲長三下五除二的裝好自己手裏的□□看着在擺弄□□的蕭臨淵。
“裝好了,這個手\槍的型號好奇怪,怎麽是□□九發,口徑也比一般的大一些。”蕭臨淵之前沒用過真槍但是有拆裝過幾把,沒有這樣設計的,子\彈口徑也不是市面上常見的。
“這是我自己設計的,就是為了不擾民,打靶打着玩。這兒正好九個靶,一靶一槍,正好用完,聲音也小。”
段雲長把步\槍給了蕭臨淵,步\槍挺沉的,蕭臨淵差點沒站穩。段雲長真的一個靶一槍,全部九環以上。
“記住,三點一線,用你的眼睛去看,手舉平.”
雖然步\槍後坐力大一些但比□□好瞄準。
段雲長從蕭臨淵身後擺弄着槍支,握着他的胳膊調了一下角度。
“你開\槍試試。”
作為第一槍來說還是很不錯的成績,八環。
蕭臨淵上手的很快,連射了兩個八環後就一路九環了。最後一個十環。
段雲長自己學的時候也沒這麽快就打到十環。
“以前練過?”段雲長有點好奇。
“沒,就打過彈弓。”
就算打過彈弓這個準頭也不對勁吧。槍和彈弓根本就不是一個東西。
“試試這個?”段雲長把□□接過去了。
用射手步\槍時蕭臨淵的手要抖得多,因為沒用瞄準架,瞄準變得更加困難。
“別緊張啊。”段雲長抓着他的胳膊幫他扣了扳機,最後一槍在段雲長的幫助下勉強十環。之前都七七八八連九都上不了。他有一槍可能是因為後坐力沒拿穩直接射到了一旁的樹幹上,子彈口徑很大直接嵌在了樹裏。
“對不起!”他有些慌亂。
段雲長走到樹面前想取下子彈但是失敗了。
“沒事,就這樣吧。”他雖然很心疼這棵樹但是實在沒辦法把蕭臨淵怎麽樣。
“你應該很喜歡鳳凰木吧?”這裏的氣候不适合種鳳凰木,但是他這裏還有這麽大的一棵一定花了不少功夫養着。
“你認得?每到花開就像有火焰在樹頂燃燒,猶如浴火重生,看起來很溫暖。”在這裏的人基本都沒見過這種樹。段雲長很詫異。
“偶然知道。”
“時間不早了,快去晏安家吧。”段雲長掏出懷表看了一眼時間,已經八點半了。他把那一沓紙給了蕭臨淵,每一個褶皺都被抹平了,折的整整齊齊。
“謝謝,我走了。”少年消失在了燈影中。
“臨淵?你怎麽來了。”沈晏安看到他很驚訝。
蕭臨淵被沈晏安請進了屋,許冥深也在,他放下手裏的文件就走了。
蕭臨淵找沈晏安也不是完全意義上的托辭,他真的找沈晏安問了幾個問題。
之後的生活很平常,他偶爾來看看段雲長,沈晏安照常來給他教書,直到他成人禮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