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蜜汁火方
蜜汁火方
還是捧了杯茶,跟着宋文鐘下樓,走到後廚。有位高帽子的白褂子在那裏坐着候,見宋文鐘來正欲說兩句,緊接着看到後面跟着的,愣了下倒把話憋了回去。拍拍肩,一溜煙出去了。
梁晚一進來就聞到了一股火腿的鹹香味,隐約還有幾分甜香,甚至還聞到了似乎剛剛在樓下聞到的青茬學徒們碗裏的甜味——甜絲絲的,越回憶越勾人。
真的有點餓了。
宋文初揭蓋看了片刻,回頭見梁晚不知道在哪神游,笑着開口,“嗯……有聞出來嗎,這是金華火腿。”
梁晚猛地回神,立即點頭。後知後覺發現有點像……課堂上被老師點名回答問題的時候。
他指着裏面蒸籠裏的火腿,說,“看,這是蓮子和青梅,還加了白糖。”
走到一邊,他拎起件圍裙,随手繞在腰後,裏面穿的還是簡單的短袖短褲。另開竈,邊熟練地挑選菜品切擇起來,邊同她說,“其實呢,蜜汁火方是杭城的一道名菜,以甜香出名,火腿的鹹香和蜜糖的甜潤結合,就成了這道名菜。這道菜與衆不同的點就在于,它用的是火腿上那塊帶皮的方肉,配以蓮子、蜜餞青梅、糖桂花、冰糖、葡萄酒、菱粉、松子仁等,湯汁稠濃,澆在蒸了幾個小時的火腿上,就成了蜜汁火方。”
梁晚配合地點點頭:雖然她不會做菜,但聽宋文鐘說如何做菜卻意外的……願意聽。可能是他的語氣不徐不疾,對待做菜不像是應付工活,更像是藝術品,或是喜愛之物。應當是喜愛了,只有投擲情感時,才會感染觀者。
“說到金華火腿,你知道它的傳聞嗎?”
梁晚擡頭,看着他含笑、還隐隐閃光的眼睛,腦子突然“噔”地一下想到了吳山酥油餅的……不怎麽清晰的傳聞來歷。
一邊想看來他真的很喜歡了解傳聞呢,一邊認真搖頭。
宋文鐘轉回頭,繼續切着手上的荠菜,聲音輕快:“傳聞呢,金華火腿是在北宋末年,那時金人入侵,侵至中原,已俘獲了徽欽兩帝,小康王趙構驚慌遷都臨安。當時有位祖籍金華的大将宗澤見局勢緊迫,在金華招兵買馬,意欲收複失地。後來他自然成了,回到家鄉後,家鄉人感恩他們的付出,饋贈了大批當地特産‘兩頭烏’豬肉。可如何運到河南呢,船運到河南,半個月的時間豬肉早就變質了。于是他想出個辦法,把硝鹽灑在豬肉上,也就是腌漬起來。于是運到後,發現果然沒壞,豬肉都變紅了,還散發一股奇香。燒熟後一嘗,竟比鮮豬肉更美味。于是宗澤向趙構獻上此物,趙構大喜,因其色貌火紅,稱之為‘火腿’。自此,火腿也就誕生了。”
“原來是這樣…”
那邊的宋文鐘手裏的荠菜已經切完,另拿過筍開始切。回頭見梁晚一副若有所思模樣,忍俊不禁笑起來:“想什麽呢?”
梁晚答:“想剛剛的傳聞。”
Advertisement
“怎麽?”
“在想你學識很淵博诶,既熟知做法,還知道背後故事,做得還這麽好吃,好厲害。”
他挑眉,并不反駁,頓了頓繼續拿過一個冬筍切着,“可能是…因為我從小就接觸這些吧。你聽初初說了吧,這間私房菜本是外婆的,小時候我就經常來這邊看她做菜,聽她說着這些,不自覺就記下來了。可惜近年外婆身體不佳,正好…所以我過來替她接手,等她身體恢複再抽身。外婆做得可比我好吃多了。”
她笑,“你做得就足夠好吃,我很感謝了。”
“對了,你去洗手吧,馬上就好了。嗯…再過會初初應該也要回來了。”
“還需要我做的嗎,比如碗筷?”
“碗筷嗎?你可以去問門口的師傅,他們都清楚的,我反而不是很知道……”
她本打算動身了,聞言又停下笑起來,“原來你也有不知道的東西了。”
宋文鐘忍不住笑道,“那當然,我不知道的東西還有很多。快去吧,我這馬上要燒鍋了,會很嗆的,衣服沾上就不好聞了。”
她點頭,轉身出去,一出門就被門口蹲着的幾個吓到了——再一細看,手上端着空碗,見她投過視線,一個個漲紅了臉,低着頭露出泛白的青茬,有種欲語還休的微妙感。怪不得,原來是想洗碗不敢進。
也是年紀小,都不知道把碗放這了一會再洗。
她笑着搖頭,找到洗手間,沒再管身後。
也就耽擱了會,宋文鐘的速度飛快,再來時已經三個菜出鍋了。梁晚一打量,好家夥,這是跟荠菜杠上了?
荠菜……炒筍?荠菜豆腐?還有…這是打算包包子?
蜜汁火方用蓋子蓋着看不見真容,估計想一會等宋文初來了一起吃。她圍觀了會包包子的現場,但後來燒油了才發現原來是打算做春卷。哦,原來是荠菜春卷。
拉了個師傅一起幹活,兩個人速度飛快,宋文初剛回來就看見她,開心得不行,沒說幾句話裏面就喊飯好了。外面吃完飯的三個小學徒坐在小板凳上擇菜,三個師傅去後院了,餐桌上剩他們三,四道菜上桌,盛好米飯,揭開蜜汁火方的小蓋,頓時飄香十裏。
兩塊蜜汁火方,她和宋文初一人一塊,梁晚自知是搶了宋文鐘的那塊,主動拿筷子把它分成均等兩塊,不等宋文鐘拒絕就夾到他的碗裏。她怪不好意思的說,“搶了你的那份,還你一半,謝謝哦。”
“沒事,他才不會在意呢。”宋文初搶着回答。
拿到跟前她仔細觀察,色澤豔麗,蓮子在側,澆佐蜜汁。聞着同之前在門口聞到的相似,但要更香些,或許是火腿的作用。
吃起來更覺甜潤酥爛,梁晚從沒想過還能這樣吃金華火腿,也沒想過火腿的甜味做法能這麽好吃。就像吳山酥油餅,都是很容易“過度”的東西,一旦糖分的度沒把握好,出來的味道也就大相徑庭。說實話,這道菜真的很不錯。
而另外三道與荠菜相關的菜也很不錯,她頻頻向炒筍那道菜伸筷子,宋文鐘介紹說這其實是去年的冬筍,和今年新生的荠菜相炒,也是道家常菜。
宋文初更喜歡豆腐羹,她垂首斂眸不言語時真的很漂亮,如第一眼見面時的驚豔,用勺挖着豆腐羹送入口中時如畫中江南美人圖,賞心悅目。梁晚頻頻側目,深感秀色可餐。
不過荠菜春卷也着實很不錯,外脆內鮮,荠菜真的好吃耶。
來時饑腸辘辘,走時打個嗝都是香的。
出門時路過擇菜的小學徒,眼神裏都冒着羨慕勁。宋文初挎着她的手臂,單肩背着書包,絲毫不見下學過來的疲倦,反倒心情極佳,進屋後換了鞋,問她一會想幹什麽,要不要附近轉轉?
梁晚查看快遞,因為鄰省的雷雨天,要明天才能送到。看來今天又不能作畫,不過說實話也還沒想好該畫什麽,如果能畫與畫展無關的,她倒是一大堆想法:眼前的美人,剛剛吃的蜜汁火方,昨天的吳山酥油餅,還有……好像也沒有了。
但真細想,其實早已誕生了靈感。眼前這條城橋路,可不正能入畫?
于是她道:“好呀,我想在城橋路轉轉,可以嗎?”
宋文初笑,“當然可以呀。”
各自在浴室淋浴過才出門,可能也是臨省大雨的原因,雖然杭城沒下雨,但一度悶悶的,天陰着,不像個好天氣。
洗浴後塗了一身的身體乳,不想出去沾上灰,索性穿了襯衫搭長裙,蹬涼拖鞋下樓。
宋文初換下校服,是一身logo不顯眼的名牌,見她下來便放下手機。
“姐姐想去哪邊轉,左邊還是右邊?左邊呢,有南宋禦街,屬于清河坊。有不少故居,歷史也很悠久。這邊呢,臨安城遺址在這,屁股後面就是吳山啦,姐姐昨天就是去的吳山,其實天氣晴朗時去會更漂亮,特別是前段時間花開了,可好看了呢。”
“你喜歡哪邊就帶我去吧,我都不認識呢。我想了解這邊的人文,很有意思,你可以給我講解嗎?”她溫柔地笑着,眼神一過來宋文初下一秒就不由自主點頭答應了。
站在門口,答應完的宋文初很為難:她從小聽外婆和哥哥的教導長大的,對這塊街區其實有點熟悉,但要真說熟悉,也沒那麽熟悉——可能屬于那種,別人引個頭,她覺得很耳熟,可以跟着說兩句的。她知道也聽過,但就是記不得也說不出來。哥哥說她沒腦子,她厚臉皮認了,她就是不喜歡記東西嘛,但是在梁晚這裏她也不願意顯得自己很蠢笨,只好硬着頭皮往上沖。
風是涼飕飕的,又因為悶熱的天氣,所以還算适宜。她們往左走的,因為最熱鬧,這個點不少從西湖回來的游人也湧了來,一身疲乏,來熱鬧的夜市找美食。
“前面呢,就是清河坊。據說這邊古代就是很繁華的地段,後來政府重新做了開發,保留了不少特色。最有名的應該是那些百年老店吧,我記得小時候這邊經常有記者采訪的,加上現在是旅游景點,一直都很熱鬧。
“其實城橋路這邊有很多小巷、小店,曲曲彎彎,比如從這條小路走過去,岔口左轉,那邊有個菜市,哥哥就經常去那裏采購。不光是哥哥,這邊和附近的十五奎巷都有很多小有名氣的私房菜,大多面積不大,但味道很不錯,都是本地人愛吃。
“哎姐姐你喝咖啡嗎,前面有家很不錯的咖啡館,也賣咖啡豆,是附近咖啡館裏我最喜歡的一家呢。城橋路這邊其實蠻複雜的,既有大量本土元素,又有很多新鮮的現代元素,但糅合在一起,也意外的有意思不是嗎?”
沿路一直走着,路遇游人在鼓樓下拍照打卡,溫黃的路燈照亮道路,薩克斯似從未離開過,無論何時經過它都在演奏着一首首歌曲,給路過的游人帶來一分難得的惬意。城市總是行色匆匆,又尤其是杭城。宋文初喜歡這首歌,特地停下來聽了會,臉上露出享受之色,讓梁晚想起之前在杭城的經歷。
匆忙,繁雜,推搡,擁擠,聽不懂的地方話,吃不慣的味道,最熟悉的只有自己帶來的咖啡香。
而此刻,她換了身份,穿着寬松惬意的服裝,在繁忙的路口駐足,和無數游人擦肩,只為傾聽一首喜歡的樂曲。
這片老城區,像是某種分界,又像是某種融合,巧妙、又神奇地把什麽連接起來,但奇異地并未丢失掉本該存在的物質,以另一種形式保存了下來。如同這份本該有的惬意。
城區總是忙碌又匆忙,像是頭頂這座高架橋,奔流不息,高聳的路燈,堅硬的水泥。卻又有着連綿的綠意,密密麻麻的居民樓,對岸的小橋流水,一輛又一輛緩慢的公交。
而對面确實熱鬧的廣場舞,大媽動作誇張用力,看着有些滑稽,卻和整片環境融為一體,同在一個路口,各做各的,互不幹擾。
一曲畢,宋文初沒再留戀,拉着她繼續走着,擡頭笑說,“好聽嗎?我覺得這首曲子很好聽,沒想到薩克斯演奏出來是這個感覺。”
“好聽。”她也笑着答。
女生的話題總是聊不完,一個接着下一個,宋文初對這條街道的了解終究是比她多一點,提供了不少信息,雖然淺顯,但于正有着探知欲卻無從下手的她足矣,打算回去買點書籍或者在網絡上搜索資料,或許能符合畫展的主題。
她能感受到宋文初是真的很喜歡她,宋文初沒什麽太多心思,善意明顯,眼睛漂亮又清澈,映着清晰的笑意和好感;而她确實也很喜歡宋文初這樣性格的女生,直爽簡單,幽默有度,心思也不狹隘,相處起來不累,或許之後仍能做朋友,倒是此行意外之喜。
回去路上特地繞路想去看看宋文初喜歡的那家咖啡店,卻發現今天沒有開門,近看上面寫了說明。宋文初有些遺憾,她還打算給梁晚介紹她很喜歡的那幾款咖啡呢。
梁晚說沒關系,她的咖啡确實不多了,可以明天出來買一點。宋文初聽聞有些高興,拿出手機翻照片企圖給她介紹她買過的幾款咖啡,有的好喝有的一般,不希望她踩雷。
正走着,聞到一股香味,梁晚還沒反應過來,宋文初倒是眼睛一亮,說是魚圓。
于是走過去,巴掌大的攤鋪,賣剩的不多了,攤主笑得親切,問她們要不要吃魚圓,可好吃啦。天暗,這裏路燈不怎麽亮,梁晚眯眼試圖看清到底是什麽,宋文初已經利落從兜裏掏出手機付錢要了碗了,笑嘻嘻問梁晚不嫌棄她吧?兩個勺子和梁晚一人一個分着吃。
細看才發現,噢,原來是它。白白嫩嫩的,浮在湯水上,佐有蔥花和豌豆苗,聞着是淡淡的香味,入口細細咀嚼,滑嫩入喉,香味倒不明顯了。
梁晚覺得還可以,宋文初卻不怎麽滿意,說還是沒她哥哥做的好吃,不是很新鮮,這個價錢能在大馬弄買不少魚圓了呢,虧啦虧啦。就算不是她哥哥做的,城橋路上也有幾家老字號賣魚圓的,都比這份好吃多啦。
梁晚沒怎麽聽懂,但估摸着大馬弄是個賣魚圓的地?不過說真的,宋文鐘也太厲害了點,做什麽都很好吃,果然有個廚師家人是真的很幸福。
說着還是分食完了一份魚圓,宋文初說回頭一定讓她吃到宋文鐘做的美味魚圓,吊打這份!梁晚笑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