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是個好日子

第一章  是個好日子

巴塞羅那,黃金海岸邊。

一塊提拉米蘇,一杯華人那裏買到的奶茶,用以犒勞這顆八年未歸家的飄蕩的心。她在祝福自己二十七歲生日快樂。

林嘉偶爾還是會想知道,如果當初爸爸知道這場算計得來的婚姻會把自己也給算計進去,還會不會走上一樣的道路。其實這個問題已經沒有多大意義,畢竟誰也不可能帶着未來回到過去。

當年的窮學生林齊光能看到的致富捷徑,就是窮追猛打,攀上高枝。在他林齊光眼裏,沒有什麽,比做人上人更有價值。

至于林嘉媽媽韓如君為什麽在她爸爸這裏迷失了自己,她坦言:我當年喜歡小白臉。

所以林嘉生得還不賴,繼承了父親的眉清目秀,也流淌着母親風情萬種的熱烈氣息。從小到大,她聽到別人對她最多的誇贊,就是“她真好看”。

林嘉的外公是平城有名的企業家,當年也不是沒有反對過林齊光和韓如君的結合,但孩子大了由不得爹娘,幾次三番後,只好妥協。

再後來,林齊光和韓如君也迎來了唯一的掌珠,取名林嘉,是唯願女兒一生嘉虞。

或許是宇宙總喜歡捉弄人,越盼望什麽,就越不給什麽。宇宙的一點小小脾氣,對人間的凡夫俗子而言,卻是大大的災難。

不知道是酒精殺死了理智,還是理智被該死的勇氣戰勝,林齊光借着醉酒,在飯局上傾吐:“當然首先得看條件啊,愛情可不能當飯吃”。

隐形炮彈化開,小家粉碎。

逢場作戲的來者們面面相觑,轉移話題是他們游刃有餘的游戲規則,利益場中的人們依舊談笑風生,仿佛一切如風,吹來又散去。

真相的殘忍,如同淩遲之刑,一刀一刀剮在韓如君的胸口,她恨不得放下教養,當場發作。母女連心,身邊5歲的小林嘉第一次知道,人,是會因為利益而受到傷害的。

那天晚上,家中有了第一次争吵。小林嘉抱着琵琶躲在角落:爸爸媽媽還沒有聽我彈學會的新曲子呢。

童年的林嘉是在無休止的争吵聲中度過的。父母總以為自己偷偷吵架可以瞞天過海,究竟是父母愚蠢,還是父母以為年幼的她愚蠢好騙。

Advertisement

愚蠢跟林嘉沾不到邊,她成績沒下過前三,但凡排名到了第三,她都得不眠不休加倍發奮圖強。至于為什麽呢,原因很簡單,她不想跟她爸一樣眼皮子淺,也不想跟她媽一樣為了一個男人而喪失判斷力,除了學習,她沒有社交,沒有朋友。

父母争吵不斷,直到家中破産清算,也沒有休停過。

骨子裏的自卑,會吞噬人的理智,繼而演變成自負。林齊光太想證明自己了,韓氏改名為林氏,在還不足以具備跨越更高等級條件的時候,他不顧多方反對,進行擴建。

決策的失敗讓林氏每天挂在懸崖邊上,搖搖欲墜。債務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然後“嘣”地砸向了這個一家三口的小家庭。

林氏一夕崩塌恍如泡沫,原本費盡心力勉強能維持的人情往來也一并雪崩。慶幸首先還能還上員工的工資,否則林嘉覺得自己多吃一口飯,都是天大的罪過。再後來,破産,清算,變賣,一貧如洗。

要說不幸卻也是幸運的。在破産前夕,林嘉高考發揮出色,拿到了國際頂尖大學免學費的名額,表舅舅花錢把林嘉送到了西班牙留學,一百六十萬,一分不少。

對于表舅舅,林嘉只有無盡的感恩。在落魄的時候沒有盡情踩上一腳,都是極大的憐憫了,更何況這筆雪中送來的炭火,實在是豐厚。讓看似走到絕境的路上,有了分岔口。

林嘉看過林齊光流露出愧對的臉,白眼球布了紅血絲,纖長的手指覆上憂愁的臉,遮也遮不住的愧疚,這畫面在林嘉心裏揮之不去,可不怨恨,又愧對自己的母親,心中兩個小人打架,她的痛苦,一點也不比父母的少。

偶爾也會想,如果沒有自己的存在,媽媽是否會過得更輕松,也許離婚對媽媽來說才是解脫,或許沒有自己的存在,媽媽早就選擇了離婚,情緒低落到極點的時候,甚至滋生了自己生來就是罪孽的念頭。

所以,求學漂泊的伊始,林嘉是帶着悲傷上路的。仔細算算,已經8年了。

27歲的林嘉在負債的深淵中行走了8年。

海風帶來了自由,也帶來了解脫。林嘉翻開随身筆記,是個好日子,她還完了欠下的最後一筆債。

這本随身筆記,是林嘉脫胎換骨的見證者。

她可以連續幾個月只啃最便宜的三明治,一天中最奢侈的飲料是早晨的牛奶,一年只買兩雙鞋,均價不過百元,曾經的奢牌包早已換成了二十塊的帆布包,且一用就是好幾年,彩妝可以用到禿嚕皮,護膚品也全換成了平替,為了省下機票錢,她做到了8年不歸家。每年只在生日這一天,喝上一杯奶茶或咖啡。幾十萬的琵琶“小妖精”,早已換成了兩千元不到的雞翅木。琵琶,她割舍不下,畢竟家中雞飛狗跳的那些年,除了讀書,唯有琵琶相伴。

頭4年只能靠打零工來獲取微薄的收入,但她依舊感恩,工作的機會來之不易,每一分錢,對她都至關重要。

伍伶俐是同學中唯一一個沒有因為她經濟的貧瘠且極度節儉的生活習慣而遠離她的人。

林嘉坐在教室裏啃三明治的時候,伍伶俐經常帶着快樂的風坐下問:“我可以跟你一起吃飯嗎?”林嘉分辨得出,那不是同情。

這是林嘉人生中收獲的第一份友情。

林嘉給伍伶俐過的第一個生日,送了一雙自己很喜歡卻不過百元的白色帆布鞋,這是她當時能做出的最大的預算。那一年她為自己減了一雙鞋,因為她的人生規劃中,原本沒有這項支出。

有一天下大雨,雨水混着灰塵打濕了伍伶俐的白色鞋子,伍伶俐很不高興,皺皺眉頭,撇撇嘴角,可心疼。林嘉的心像是被琴弦掃了一下,伍伶俐一眼看穿“嘉嘉,你以為我是假的喜歡這雙鞋嗎,我當然是真心的喜歡。”

林嘉忍不住偏過頭的瞬間,已經分不清是雨水砸到了臉上還是眼淚沒出息地放肆,眼睛酸酸的,她很久沒有哭過了,她不知道原來被溫暖是這種感覺。

伍伶俐把傘往下蓋,不讓路人看到林嘉哭。

大雨不總是讓人讨厭的,那天雨中的林嘉在心裏許願:伶俐,有一天,我一定給你買一雙很貴很貴的鞋子,一定。

畢業後的林嘉開始能接到更豐厚些的工作了。她在現有的公司待了4年,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建築規劃師了,但她更多的收入來源其實是翻譯。下了班就翻譯,無論是筆譯還是口譯,她來者不拒,她從來不跟錢過不去。

西班牙人不太愛學英語,一些中國的商人來西班牙無法用英語和西班牙人溝通打交道,因此翻譯是必須要請的。

從上學時林嘉就開始接這類兼職,一開始比較零散,商人之間也有圈子,林嘉翻譯業務能力好,涉及到的行業和産品,她都做很多功課,老板們口耳相傳,林嘉的資源越來越廣,小費也拿得越來越多,在華人圈內的知名度逐漸打開,她開始篩選更優質的工作機會,從被動選擇到主動選擇,摸索過程長達七年。

第八年,合作過幾次的一個華商欣賞林嘉的韌勁,把她推薦給一個跨國APP的董事,林嘉負責做英語,西班牙語和漢語的多語言翻譯整合工作,遠程工作,時間可自由分配,林嘉的翻譯工作迎來了一次很大的跨越,沒有相關的就業證書,資源和能力卻并不比相關專業的就業者差。

這八年,林嘉攢下了一百八十二萬零八千,終于還清了欠表舅舅的最後一筆錢。

林嘉無數次暢想還清債務後的模樣,她想過大吃一頓精致晚餐,想過在山頂咆哮宣洩,想過要去住一晚五星級酒店,可竟然,還清債務的第一個情緒不是狂歡,而是,靜靜的自由。大海的聲音一定是最具療愈的聲音吧,林嘉在海浪的安撫聲中哭了,笑着哭了,在哭泣中,她卸下了長久套在腳上的鐐铐,腳似乎沒有從前那麽重了。

除去一百六十萬的債,還多出二十二萬零八千呢,林嘉盤算着,十萬給表舅舅當作利息,十萬添補家用,結餘兩萬八。

林嘉起身,肩上還是二十多塊錢的帆布包,可肩上的包,此刻輕地像張紙。她背着帆布包進入一家奢侈品店,選了一雙兩萬三的最新款小白鞋,是時候兌現承諾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