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後記
後記
這篇文的開坑實屬意料之外,好在我還是将這個故事完整地寫了下來。雖然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作為第一篇小說,大體上我還是滿意的。
原本糾結于配角番外要不要再多寫一點,但考慮到有些配角的感情線在正文裏很明顯,不需要多加贅述,因此只将感情線非常隐晦的兩對配角在番外擴展了一下,并不是因為作者懶噢(認真臉)。
第一次寫小說,有很多需要摸索的東西。遇到過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況,也有為了劇情和人物而焦頭爛額的煩惱。
以前看小說,一口氣讀完意猶未盡。輪到我落筆的時候,才方知一部小說背後要付出多少心血,瞬間對作者們更加欽佩了。
也正因如此,對收藏這篇文的讀者,我都深表感激涕零。非常謝謝你們願意收藏、閱讀這個故事。
*
這個故事其實一直圍繞一個核心在展開——成長和改變。
華俸曾說她“是一個自私自利的膽小鬼”。
時墨曾說他“懦弱,自厭,涼薄,被逼到極點時才會誓死反抗”,“自始至終都是那個無法對抗家族、只能寄情江湖的庸人”。
在終卷,華俸不再逃避退縮,時墨不再為家族妥協沉默,他們與衆人協力垮越重重險阻,完成了彼此的夙願。
這就是他們的成長與改變:因為愛,變得勇敢起來,有勇氣面對曾經害怕的一切。
*
寫到中期,我曾經懷疑過這篇文的基調是否如我所設想那般,是一個推翻積弊,重獲新生的故事。
在觀月山莊,華俸傾心時墨卻并未挑明,她偷看他月下舞劍,心想:
“她這一生所求,不外乎是他已擁有的。
Advertisement
“那份自由自在,随心而行,心無外物的心境。”
這個片段讓我非常感慨。
那時的華俸并不懂時墨,那時的時墨也并未真正懂得華俸。
甚至可以說,在瓷洲城的兩次秉燭夜談之前,他與她皆未敞開心懷去談及自己的願求。
時墨想擁有的,前世的他窮盡一生也未曾得到。
他只想要華俸平安無虞。
時墨以為華俸是他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殊不知那一方府邸于她,不過是困頓其中的牢籠。
她想要的只有自由與随心。
從這個層面上看,他們二人都是被執念所困的可憐人。
時墨在缥缈境拼盡性命為華俸求來的,是重生。不過換一種角度講,重生也意味着再次進入前世的牢籠。
慶幸的是,華俸重生後決定為自己而活,拼盡全力掙脫牢籠,時墨則一直陪伴她左右,助她擊垮牢籠。
雖然華俸一直在努力自救,避免重蹈覆轍,可我無法停止思考另一種可能——
如果時墨不曾為華俸求得重生的機緣,可能她會投胎轉世,擁有新的姓名,開啓新的人生。
他與她皆不必再沿着前世的舊轍,去對抗陰影般的夙孽。
若這種可能才是真相,那未免有些太殘酷了。
但我需要讓他們直面這種殘酷的可能性,讓他們表達出內心的真實想法,否則我很難讓這個故事的邏輯內環自洽。
因此在終卷,華俸與時墨直面暢談了對重生的看法。時墨談及他的顧慮,華俸直言她的內心,兩人得以撥雲見霧,守得雲開見月明。
我也得以松了一口氣。
幸好,他們都不悔于自己所做的選擇。
是我庸人自擾了。
*
雖然單機連載的時候有過動搖和懷疑,但秉持對寫作的熱愛,和萬事開頭難的信念,我給了這個故事一個圓滿的結尾。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願我們都能保持初心,堅定地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