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往後餘生
往後餘生
31歲那年,孟行辭職,做了一個很大膽的計劃——和言恒一起環游世界。
孟行大學學的旅游管理,他當然知道出去旅游要做好行程規劃和安排,他當然知道行程規劃和安排裏要有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他當然知道旅游線路設計的原則之一是不走回頭路……
但是再多的理論知識都比不上他樂意。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沒有人願意活在條條框框裏,但是似乎很多人都把條條框框當成了舒适區。
這樣的一生,太無趣了。
那麽好的言恒,不應該過這樣的生活。
于是孟行就用一張白紙,寫了曾經與言恒說過的最想去的地方:
法國巴黎。
德國法蘭克福。
瑞士蘇黎世。
美國紐約。
直到兩個人出現在倫敦希思羅國際機場,言恒都不知道孟行要帶他去哪裏,只知道孟行突然說要去旅游。
言恒覺得,如今的孟行好像比十年前更像個孩子,頑劣愛鬧,随心所欲。
而孟行也終于在這時候用上了自己當年學的知識,每到一個地方都能給言恒講那些景點的歷史起源,連言恒都評價他:“果然記性好就是不一樣。”
孟行也驚異于自己竟然還能把這些東西記得那麽清楚,自己對旅游的熱愛終究是沒在許多年枯燥的醫學中打擊消磨掉。
他們每去一個地方都會留下合影和明信片,寄給曾經的朋友們,這是往後餘生回首過往時最寶貴的回憶,是孟行和言恒留給彼此的最好的禮物。
五年後,40歲。立誓環游世界的孟行和言恒回歸家庭,雖然沒有把世界上是每一個國家和地區都走過,但是終究是去了大部分的地方,不管怎麽說都沒有遺憾。
言恒把自己和孟行在外旅游的這些珍貴記憶整理成冊,成了炙手可熱的文壇新星,也成了旅游界翹楚,是孟行都會嫉妒的程度。
孟行每天看着那些業界大佬的推薦,媒體的點評,還有評論區粉絲的熱情,很是吃味:“你這業餘的都做這麽好,真的是不想讓我們這些科班出身的活。”
言恒停下敲字的手,轉頭看他。
孟行抱着平板趴在沙發上,還是像當年一樣坐沒坐相,一點都不像36歲的人。
上次見到韓楊,韓楊還說:“你們倆是真的一點都沒有被時間摧殘到,說你們倆還是二十五六歲都絕對有人信。”
言恒看了許久,才開口:“或許當初我真的不應該去學物理。”
孟行嘆了口氣:“這很難評。”
第二年,臨城大學百年校慶,收到邀請函的當時,韓楊就給孟行發了許多消息,說什麽都要讓孟行和言恒和他一起回去。
但是韓楊還是失算了,言恒和孟行都選擇了不回去。
至于原因,韓楊也清楚,所以他也不強求。
在校慶開始的前一天,韓楊自己一個人搭乘國際航班連夜飛回了臨城。
孟行是第二天下午收到韓楊消息的,沒有說什麽話,只是給他發了一張照片。
韓楊發過來的照片上——優秀學生榜上依然有言恒和孟行的名字和照片。
只是兩個人不是同年畢業,也不是同系同專業,所以兩個人離的很遠。
孟行獻寶一樣把照片給言恒看,言恒笑着說:“實至名歸。”
孟行一愣,顯然是沒想到言恒會說這麽一句。
還有一張榜,韓楊沒有拍照發過來,但是後來有一天孟行刷朋友圈的時候刷到了。
是優秀畢業生榜。
上面的照片很明顯要比優秀學生榜要少很多,但是C位的照片是言恒。
孟行斂眸沉默很久,連言恒走到他身邊都沒有注意到。
言恒原本是看他在這裏走神想來問問他晚上想吃什麽,但是看到他手機上的照片時,一句話都沒說出來。
沒有在臨城大學畢業,或許是孟行這一生最大的遺憾。
如果不是這樣,這張榜上,怎麽也得有孟醫生一席之地。
言恒伸手很輕的揉了揉孟行的發頂,孟行條件反射般的把他的手拂開,“不要摸我頭發!”
言恒看着他兇神惡煞的樣子,忍不住笑了,還是和以前一樣,最讨厭別人把他當小孩。
45歲,言恒收到了沈熙然淩晨發來的消息,言青程佳去世。
言恒爸爸言青是正常逝世,言恒媽媽程佳是因為太愛言恒爸爸不能接受這個事實自殺。
言恒看到這個消息後沉默了很久,孟行陪着他,但是沒有打擾他。
如今的言青和程佳在言恒心裏的分量有多重,孟行不知道,他不敢妄自猜測。但是不管怎麽說,那都是言恒的父母,這個世界上,除了孟行、言以和許曉曉,也只有言青和程佳對言恒而言最重要。
幾天後,言青生前的助理和律師聯系到言恒,具體都說了些什麽孟行不知道,但是孟行知道的是,等一切都塵埃落定的時候,言恒繼承了一大筆遺産,莫名成了福布斯榜上有名之人。
孟行有意問言恒:“你這麽有錢,會不會嫌棄我啊?”
言恒還是那個千篇一律的回答,把問題抛給孟行:“你猜。”
孟行賭氣不理他,言恒哄了他好久。
“人都是你的了,怎麽還敢嫌棄你。”
53歲,孟行和言恒收到了遠道而來的喜糖——沈熙然女兒甜甜結婚。
其實這麽多年,孟行言恒和沈熙然溫以葵都沒有斷了聯系,年少時相識的人啊,都是可以陪伴一生的朋友,那是一種無名的羁絆,任何東西都無法取代。
沈熙然說:“本來以為你們校慶的時候會回來的,結果真的不回來,那這樣看來我連問都不用問,喜糖寄給你們了,你們的祝福我就當也收到了。”
一個人的性格其實是很難改變的,一如孟行,一如沈熙然,永遠都是曾經那副随性的模樣。
但是孟行和言恒都知道,幾年前沈熙然也過過一段很難回憶和言說的日子。
那會兒甜甜剛上高中,正是學業最緊張的時候,溫以葵查出了胃癌,并且是晚期。
沈熙然帶她走遍了大江南北的醫院,得到的回複都是“別折騰了,讓她好好享受一下最後的時光吧。”
沈熙然不信,也不聽,說什麽都要帶溫以葵治病。
四處求門無路之後,是韓楊說他認識一個在這方面很權威的醫生,讓沈熙然可以帶溫以葵來試試。
那時候其實已經離醫生給的最後期限很近了,溫以葵的狀态也很明顯的能看出來差。
那會兒年僅四十歲的沈熙然頭發已經白了大半。
他們來劍橋,就住在言恒和孟行家裏,人到了一定年紀總喜歡回憶過往,他們也不例外。
也許是上天眷顧,也許是命運之神看到了他們的心誠。
溫以葵真的在一天天的變好,當初那些醫生給的半年之期過去,然後後來又過了很多年,溫以葵陪着沈熙然見證了甜甜讀完高中,考上他們曾經相識的大學——臨城大學,然後看着她本科學物理學,研究生跨專業學英語。
你看,歷史的循環複刻着每一個人的過往,你不知道你的這個選擇會是誰曾經的光。
82歲生日那天,言恒說他想吃手擀面,當初特意為言恒學的手擀面在很多很多年後再一次出現在兩個人的餐桌上。
孟行看着言恒拿筷子的樣子,動作略顯笨拙,卻好看的緊。
不知道為什麽,孟行笑着笑着就流下了眼淚。
言恒不解,擡頭問他:“怎麽了?哭什麽?”
孟行搖頭,他自己也給不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就像小孩子,哪來的那麽多理由。
第二天早上,孟行叫言恒起床,沒有叫起來。
這次,孟行沒哭。
言恒這一生行至于此,沒有遺憾——于言恒,于孟行。
孟行和言恒都是念舊的人,那只叫君子的小貓早就離開他們很多年,可是後來再也沒有一只貓來取代它。所以他們半路相識,或許早在相識的那一刻,就成了彼此的餘生。
這一生八十多年,兩個人相識相伴六十餘年,在每一個聊天的時刻,都沒有說過一句以後要怎麽樣。
但是孟行還是帶着“他”回了臨城。
落葉歸根,是亘古不變的理由,孟行相信,如果他曾坐下來和言恒好好聊過這個問題的話,言恒的回答一定也是這樣。
葬禮之後,孟行自己一個人去了臨城大學。78歲的他身上也很難再見少年人的影子,但是背脊依然挺拔,在這所已經有一百四十歲高齡的學校裏,他依然年輕。
莫笑看花人已老,白頭曾是少年人。
微風吹響胡楊葉,飄落點點秋色。社團藝術樓一樓的展示廳裏,那些桃木牌被吹得沙沙作響,路過的學生紛紛停下腳步,凝眸在最中間那張上,看着上面的字: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驕陽方烈,孟行回頭看,那一眼穿越了六十年光陰,落到了那時相見的地方。
籃球場入口,站着那個抱着籃球意氣風發的少年……
從此風輕雲淡,長安日遠,人間少年依舊。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