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朕的兒子們都喜歡一個奉茶宮女

第一章:朕的兒子們都喜歡一個奉茶宮女

康熙恢複意識時,被腦海裏紛湧而來的記憶砸得整個人發懵。

要是沒有發癔症,他這是第二次死而複生。

腦海裏的記憶告訴他,這具身體同上個世界一樣。或者說,同他一樣也叫玄烨,被稱為康熙帝。

這個皇帝的經歷與他幾乎是一模一樣,沒有什麽亂七八糟多餘的妃子、兒女。為此,康熙很是高興。

此時正是康熙四十三年,他最疼愛的兒子還是胤礽。

三十歲的胤礽,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沒有經歷過之後的廢立打擊。

康熙心裏高興,上一世的胤礽多少有些怯弱,他有些瞧不上眼。所以他寧可搬去暢春園畫胤礽畫像,也不想多看真人幾眼。

經過了上個世界與這個世界,康熙腦海中隐隐有個猜測,那就是他附身的每個康熙都是他的一部分,那麽每個世界的胤礽必然也是曾經的胤礽的一部分。如果下一輩子,他還是附身到另一個康熙身上,這個猜測極有可能是真的。

想到此,康熙心裏越發歡喜。

因此,康熙本想召胤礽前來,一觀他的風采。卻又覺得不必急在這一時,中秋家宴後再跟太子說說話也不遲。

“皇上,該去赴宴了。”

康熙起身,任由李德全帶領一衆小太監給他穿衣淨手,待洗過臉才道:“走吧。”

一到晚宴處,便看見諸皇子及其家眷都到了。

康熙一來,所有人便都跪了。直到他落座,李德全才喊了“起。”

康熙坐在上首,首先看的就是站在一旁的胤礽,待發覺胤礽今日沒什麽出格之處,然後才細細打量着他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兒子們。

Advertisement

結合腦海裏的記憶,康熙心裏暗想老大如今才三十有二,為何如此顯老?

胤礽風采勉勉強強還算可以,但瞧着性子沖動,做事可能不過腦子。他怕不是得耐心教導胤礽一番,才能讓胤礽成為一個合格的帝王。

老四內斂、老八柔和,其他幾位皇子看起來也是光彩照人。

“今個兒中秋,你們都不必拘謹,都坐吧。”康熙一發話,太子領頭帶諸阿哥謝答:“謝皇阿瑪”,而後一一落座。

宮內的中秋家宴都是走流程,第一輪就是諸位阿哥從長到幼依次祝福康熙長壽安康。

胤俄端着酒,來到康熙面前:“皇阿瑪,兒臣恭祝皇阿瑪福壽安康。”

康熙瞧着胤俄臉上的笑意,問道:“胤俄,都及冠之年啦,也該娶福晉了。”

離康熙最近的妃嫔惠妃也說道:“臣妾記得九阿哥也是在這個年紀立福晉的。先前靜格格還同臣妾說明玉的年紀也大了,要臣妾幫忙看看人選。臣妾看明玉倒是和十阿哥正般配。”

康熙剛想應下,卻想起來郭絡羅·明玉是八福晉嫡親的妹子。胤禩不安分,胤俄指定得和胤禩一起拉太子下馬。這要是成了親,豈不是關系更為親密?

胤俄一聽這話,也覺得不好,他并不想娶明玉,“皇阿瑪,兒臣年紀還小,不想娶親。”

康熙一聽這話,頓時也悟了,胤俄也并不想娶明玉。

雖不知胤俄為何會放棄這個機會,但也不妨礙康熙道:“瞧瞧,都及冠了,還不想娶親。等過些日子朕親自為你選個福晉。”

而後,康熙又扭頭對惠妃言:“明玉年紀尚小,不着急,回頭朕保管給她也挑個如意郎君。”

這話一說,明玉和胤俄也都松了一口氣。

胤礽等一衆阿哥看着胤俄從緊張不已再到放松。不禁都覺得有些可樂。

酒過三巡,康熙瞧着胤礽的臉都喝得有些紅了,估摸着這孩子有些醉了,便說道:“給太子上碗醒酒湯。”

胤礽此刻也正是酒意上頭,冷不丁聽着康熙的話,還有些反應不過來。直到看見快到他眼前的醒酒湯,才起身笑着對康熙道:“兒臣謝皇阿瑪,皇阿瑪也不要多飲。”

康熙也眼底帶笑,“朕知道了。”

諸位阿哥瞧着這父慈子孝的場面,心裏都有些羨慕。尤其是胤禔,他自忖自己是長子,文治武功也不差,但康熙眼裏卻從來看不到他,只有太子。

康熙瞧着差不多了,就準備離席,悄聲對李德全說:“李德全,你去同太子說讓太子宴畢去奉天殿,朕在奉天殿等他。”

康熙一走,宴上諸人很快也散了。

胤礽一聽康熙叫他去奉天殿,估摸着皇阿瑪是想皇額娘了,哪裏敢讓康熙等他,只急急忙忙就去了。

剛到奉天殿就給康熙請安:“兒臣叩見皇阿瑪”,還不等跪下去,康熙就握着他胳臂阻止了他行禮,“中秋,不用多禮。”

胤礽看着康熙臉上的懷念之情,心裏有些複雜。他不曾見過他的這位皇額娘,但皇阿瑪時常帶着他去鞏華城、景陵祭拜。對皇額娘,他也是真心敬仰,“皇阿瑪,皇額娘在天之靈會保佑您的。”

康熙聽着胤礽的話,不禁笑了,“你啊,你皇額娘要是在天有靈,該保佑你才是呢。”

“當年你在坤寧宮出生,朕想着,朕終于又有了嫡子。朕前腳為你的出生而高興,後腳就失去了皇後。”胤礽聽着這話,看着康熙神色不太對,不免離康熙更近,扶着他。

“朕怕你在後宮受委屈,所以親自撫養你。但是朕忙,常常顧不到你,你不要往心裏去。”康熙今晚是打算給胤礽灌父子迷魂藥的。

上輩子當太上皇那幾年,他仔細回憶了和胤礽走到父子決裂的所有事情,最終得出他和胤礽是互相猜忌、互相防備這個原因。先是他老了、年紀大,看着胤礽正處于壯年,擔心太子奪權篡位,同時索額圖這些人在一旁挑撥胤礽。原本他只想警示索額圖等人,廢了索額圖後卻導致他與胤礽之間有了裂痕,這才有了一廢太子之事。

一廢太子後,哪怕他很快後悔并複立胤礽,但胤礽已經被他弄得戰戰兢兢,也不再信任他,才導致胤礽開始聯合步軍統領、兵部尚書、梁九功等一幹人馬,于是有了二廢太子。

因此,康熙這一世打算讓胤礽知道,在皇父心裏,最疼、最寵、最信任的兒子始終是你。這輩子,朕不猜忌你,你也不要多想。

胤礽哪裏知道康熙想了這麽多,聽着康熙的心裏話,不免想到之前自己私拿貢品的事,心裏也有些愧疚,“皇阿瑪哪裏有顧不上兒臣,是兒臣讓您費心了。”

康熙看着胤礽的表情,不免哈哈大笑,“朕的太子長大了,懂事了。”

胤礽讪讪一笑,“兒臣都而立之年了。”

康熙摸了摸胤礽的頭,“在阿瑪心裏,你永遠是那個長不大的孩子。朕孩子多,但唯一當兒子教養的也只有你一個。朕既盼着你長大,又怕你長大之後承擔不起儲君的責任,更怕你和朕離心。”

康熙頓了一下,又道:“都說三十而立,如今你也大了,更是要承擔起儲君的責任。你先為君、後為兄,做事要三思而後行,明白嗎?”

康熙這一番話,也算是推心置腹了,胤礽再蠢也聽得明白,當下便道:“兒臣謹遵皇阿瑪教誨。”

胤礽又想到自己私拿的那柄玉如意,試探問:“皇阿瑪,要是兒臣犯了錯,您會怎麽處置兒臣呀?”

康熙一聽這話就不妙,但想不出胤礽最近犯了什麽錯,因此便道:“你犯的錯還少嗎?朕哪次不是輕拿輕放?”康熙又頓了一下,“胤礽,只要不是大逆不道的錯,阿瑪都能原諒你。”

康熙盼着胤礽懂他所謂大逆不道的意思。

胤礽懂嗎?

他當然懂了。對一個皇帝而言,大逆不道就是謀朝篡位弑君,胤礽自認為自己作為太子沒有這起兵造反的心思,瞬間安心了。

那麽一柄玉如意不是什麽大事,就不用向皇阿瑪說了,因此只道:“兒臣明白了,謝皇阿瑪。”

康熙端詳着胤礽的表情,估摸着胤礽是懂了,“夜也深了,早點回去休息吧。”

“您也早點休息,不要累着了。”

康熙聽了這話,心裏高興,“朕知道了。”

“兒臣恭送皇阿瑪。”

康熙聽着這聲音,慢慢遠去。胤礽在奉天殿看着赫舍裏的畫像,磕了個頭才走。

這一晚,康熙和胤礽都是一夜好眠。

康熙這晚睡得安穩,醒來那是精神奕奕得很。他自認将自己的底線告訴了太子,父子倆這輩子該和睦相處。

誰料到李德全說皇後将小選入宮的宮女送過來了。

康熙一聽這話,直接被口中的茶嗆到了,“皇後?”

李德全一見康熙這模樣,趕忙将手放在康熙背後拍打,給他順氣,一邊回道:“是皇後主子。”

“知道了,你看着安排吧。”

康熙仔細翻了翻回憶,才發現皇後是佟佳氏,不免嘴角有些抽搐。他當年為了給佟佳氏祈福,才封了她為皇後。結果,不提也罷。

虧他先前還在想,這個世界沒有什麽不同的,合着是在這不同了。

多想無益,還是上朝去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