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朕的兒子們都喜歡一個奉茶宮女
第三章:朕的兒子們都喜歡一個奉茶宮女
康熙是不曾反思過自己養孩子的方法。
胤禛是爹不疼娘不愛,他不沉穩、不隐忍又能怎麽樣呢?他若是性子張揚,康熙頭一個瞧他不順眼。
胤禩母妃地位低下,他自幼又是養在惠妃膝下,看盡了旁人的眼色。
胤礽便是沒有見過生母,但是康熙把他疼到了骨子裏,幾十年如一日寵着胤礽,性子自然是驕縱蠻橫的緊。
康熙思忖太子這事如何結尾。在他看來,太子行為不端,犯了錯全是底下人帶壞了胤礽。因此讓李德全派人去宣刑部尚書、大理寺卿、慎刑司的人前來。
皇帝傳喚,誰都不敢耽誤。
人一到,康熙就給太子挪用貢品這事定了性:“太子禦下寬和,有奸佞之徒倚仗太子之勢行不軌之事,太子府內所有涉事太監、宮女、侍衛一律杖斃,所有涉事朝臣無論官職大小一律收押查辦。”
胤礽頓覺不好,本想為這些人求情,但是瞅着康熙怒氣沖沖的臉。他又覺得自己沒有那個膽子,畢竟這事兒是他犯錯在先。
康熙罰的重,他本想連詹事府的人一起罰,但是又想到詹事府的人也不知情。罷了,日後提點他們吧。轉而對胤礽說:“太子府的宮人品行不端,朕回頭親自挑些好的給你送過去。
康熙話一出口,就代表這事兒成了定局,胤礽也就點點頭。至于這些人會不會向康熙打小報告,他壓根就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反而傻乎乎的覺得這是皇阿瑪疼愛他的表現,“兒臣謝皇阿瑪。”
康熙此刻又覺得罰了胤礽手底下的人,擔心胤礽多想,因此一邊吩咐李德全:“把今年各地送來的貢品給太子瞧瞧。”又繼續對胤礽說:“那玉如意你喜歡,就留着。今年的貢品有幾個成色更好的,你瞧瞧有沒有喜歡的。”
諸位阿哥前腳剛看見康熙重罰了太子的人,後腳又十分維護太子,對此事竟是毫無芥蒂。頓時只覺得,同樣是兒子,奈何不同命。
康熙才不會費那個心思猜測他們心裏想什麽。直接讓諸位阿哥回去,只留下胤礽陪他用早膳,并讓李德全宣若曦過來。
若曦一進來,就跪下給康熙請安。她剛才的行為确實冒失,但這兩年時間足夠她知道皇帝有多疼太子,雖然太子終歸是要被廢的,但胤那話一是不利于太子這個康熙現在寵上天的寶貝兒子,二不利于胤禛這個未來皇帝。
康熙也不叫起,就讓她跪着。
Advertisement
倒是胤礽瞧不下去,“皇阿瑪,她伺候不力,李德全肯定罰過了。您就看在老八的面子上饒了她呗。”
太子嘴上說着兄友弟恭的話,心裏想的倒是皇阿瑪真是鐵石心腸,大美人犯了錯,罰一罰例銀就行了,做什麽要罰跪呢。
康熙和胤礽當了三輩子的父子,哪裏還不了解他,自然是明白胤礽這是憐香惜玉的病犯了。但太子求了情,康熙也就讓若曦起來了。
若曦松了一口氣,不免在心底裏感謝太子爺,謝了恩也不敢告退。
康熙瞧着她這戰戰兢兢的樣,“先前還有膽子打斷胤的話,這會子知道害怕了?”
若曦一聽,當即跪下道:“奴才不敢。”
“李德全,讓她出去。”
李德全跟在康熙身邊許多年,自然知道康熙這話裏話外的意思是對若曦有些許不滿,當下與若曦一起退出去,想着自己再提點一下若曦。
康熙有意拿這幾件事提點胤礽,首先問道:“玉如意這事,為什麽先前不跟朕講?”
胤礽是私拿慣了,只不過之前沒有人跟康熙說罷了,瞅着康熙沒有怪他的意思,便說:“兒臣從前也拿了許多,您從來沒生氣的。”
康熙瞧着胤礽沒想到這事的關鍵,“胤礽,一柄玉如意而已,你跟阿瑪開口要,阿瑪還能不給你嗎?”康熙怕胤礽聽不明白,甚至舉了個例子,“若是弘晳、弘晉背着你開了太子府的府庫,你會怎麽辦?”
胤礽一聽,當即就道:“他們敢?”
康熙瞧着胤礽這氣氣呼呼的樣子,笑了:“那你怎麽就敢?”
胤礽直勾勾看着康熙:“皇阿瑪,這有什麽可比性?兒臣又不是弘晳、弘晉。”真論起父子親情,胤礽對自己兒子的疼愛還沒有康熙疼他多。雖然他兄弟衆多,但康熙眼裏一向是只有自己這一個兒子的。
康熙嘆了一口,“你啊,就是被朕寵壞了。那些身外之物,你以後想要直接跟朕說,不要擅自做主。朕不介意這些小事,但滿朝文武都有眼睛盯着你呢。”康熙又擔心胤礽向刑部、禮部的那些人施壓,便說:“玉如意這事,朕就不說了,你也別給他們求情,也不準給禮部的人穿小鞋。”
胤礽想自己就是有意求情,皇阿瑪您也不許呀。當即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
康熙又問:“若曦打斷胤,這事你怎麽看?”
胤礽思索了半天,胤禛一向與他親厚,胤先前那話是給胤禛上眼藥,便說:“她是為了胤禛吧。”
胤礽話說到此,康熙覺得胤礽沒瞧明白,但他也不打算和胤礽繞圈子了,“她那是為了胤,不想胤同時得罪你和胤禛。”
“啊?”胤礽不敢置信。
康熙瞧着胤礽吃的差不多了,“不懂就回去問問胤禛吧。”
胤礽聽了這話,覺得也是。老四一向很是尊重他,不像老大、老八這幾個人,變着法子和他作對。當下就跟康熙說自己吃好了,行了個禮告退。
胤礽從乾清宮出來後,直接去了胤禛府上。
胤禛聽完康熙來意,頓覺得不可思議。
先前若曦打斷胤,他以為若曦是為了自己,畢竟胤是在彈劾自己。然而皇阿瑪卻對太子說她是為了胤。
胤禛慣會隐忍,眼瞅着皇阿瑪這兩年疼太子比往年更甚,他一直跟在太子身邊,只覺得太子地位一年比一年更為穩固。因此他在腦子裏過了幾圈,才說:“皇阿瑪對太子你疼的緊,不會诓騙于你。因此,臣弟認為皇阿瑪所言為真。”
胤礽聽了這話,哈哈大笑,“皇阿瑪自然是疼我,四弟啊,就讓他們看看誰才是儲君。”
胤礽想了想又道:“貢品之事,老八、老十他們還敢跟皇阿瑪上眼藥。”
胤禛聽着胤礽這話,想着胤礽的性子,自然明白他的言下之意,怕是要整治胤禩這一波人。又想到胤禩幾個背後捅他刀子,當下就為胤礽出了主意。
次日朝會
康熙聽着胤礽這一長串話,巡行塞外、讓老八、老九、老十、十四這些人留京監國。胤礽這是打着兄友弟恭的名義坑胤禩這些人啊。
但康熙覺得胤礽沒有這麽深的心思,昨個胤礽在老四府上,據說是待了大半天,那麽這主意怕是胤禛出的。
康熙腦子裏突然冒出來一個想法:胤禛在這個時候就已經有了奪嫡的念頭了。只不過他一向慣會忍,在太子沒有徹底失勢前不會露出來奪嫡的意思。。
原來他和太子都是孤家寡人。
孤家寡人這想法就屬于是康熙腦補了。
太子性子傲,得罪了他,他必然要報複回去的。就算沒有胤禛的主意,他也會自己想辦法的。
康熙不想太子局限于這些兄弟争鬥,他更想胤礽多處理些正事,“你是太子,就算要留京監國,也該是你留京理政。”
胤礽沒想到康熙會駁回,但是他和老四都商量了,打定主意要讓老八他們在京城監國,因此又說:“皇阿瑪,您巡行塞外,兒臣想陪您一起去”
康熙聽着胤礽這話,“這幾年,朕無論是去江南、還是巡行塞外、畿甸,哪次沒有帶你啊?”
康熙實在不想帶胤礽前去,康熙四十七年塞外之行,那是他和胤礽關系惡化的開始。但瞧着胤礽一臉想去的樣子,罷了,去就去吧。他帶胤礽去,就讓十八留在宮裏吧。
康熙心想,監國這事不能全交給胤禩他們,當下就壓下了胤礽的這個提議。
“那就去吧,監國一事再議。”
康熙下了朝,思來想去也想出合适的監國人選,最終還是順了胤礽的意,但是讓弘皙也參與進去了。弘皙今年不過15,康熙本也不指望他做什麽,只是讓他看着胤禩罷了,省的胤禩一家獨大。
一到塞北,胤祥就去跑了馬,等急匆匆感到康熙的帳篷處,才發現随行的諸位阿哥都在。
還不等他坐下,若曦就端着茶進來了,瞧着那茶碗都是新奇的。
康熙也瞧見了,覺得若曦确實費心了,當下龍顏大悅,“賞”,還準了若曦學馬。諸位阿哥也看着這茶碗頗為切合自己的心意,只覺得若曦聰慧異常。
李德全瞅着皇帝高興,将蒙古王爺獻馬一事也禀告給皇帝,康熙心裏高興,就宣布今晚辦個宴會,與蒙古各部諸位王爺及其兒女們同樂,也讓諸位阿哥回去準備準備。
晚宴時間一到,康熙就同胤礽一起去。原本他打算讓胤礽先去,誰知道胤礽非要同他一起來。
免了諸人的行禮,康熙當即與蒙古王爺共飲,端的是平易近人的聖君模樣。
康熙瞧着底下跳舞的女孩,問那蘇完瓜爾佳王爺:“這是你的女兒?”
那蒙古王爺一笑:“是的,小女敏敏。”
康熙誇贊道:“不愧是草原上的明珠。”
敏敏一邊唱歌跳舞,還率先給給康熙和胤礽獻上了美酒與哈達,并依次給各位阿哥也送上了這兩樣禮物。
到十三的時候,胤祥竟與她對唱起來。康熙瞧着有趣,還調侃了這一對小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