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朕的兒子們都喜歡一個奉茶宮女

第九章:朕的兒子們都喜歡一個奉茶宮女

康熙嘆了一口氣,“不是時候。”說罷還握了握胤礽的手,“日後你登基,對準噶爾仍要抓住時機,一舉殲滅。”

胤礽默默點頭。

開疆擴土的功績,不用康熙說,他也會做。

康熙和胤礽在這裏讨論怎麽對待蒙古各部和準噶爾,那頭若曦、胤祯正在胤禩那裏。兩人都放心不下胤禩,直到看見胤禩回來才松了一口氣。

胤祯憤憤不平,“皇阿瑪他也下手也重了,八哥,我皮糙肉厚,你又何必替我擋。”

胤禩瞧着胤祯臉上的關心之色,心裏越發感動。十四為了他,不惜違抗皇命私自離京,他便是替十四弟擋一下皇阿瑪的怒火又有何妨。

“沒事,十四弟你這次太過沖動了。”胤禩苦心對胤祯說了一番話,長篇大論,活生生讓胤祯聽困了。胤禩一瞧他累了,便讓胤祯先去休息。

胤祯一走,只剩下若曦。

少女眼裏的關懷讓胤禩心裏不免火熱,當下就拉了若曦的手,将她整個人抱在懷裏。

兩人一相擁,胤禩的淚就忍不住落下來。

皇帝今天的話說的太明白,就差指着他鼻子說他這輩子都得不到太子之位。

“若曦,你知道皇阿瑪剛剛同我說什麽嗎?”

若曦被胤禩這突然一抱吓着了,剛想掙開他,就感受到脖頸上的濕意,“什麽?”

胤禩本想将皇帝的話說的委婉一點,然而腦子裏過了幾圈都沒想出合适的句子,因此貼着若曦的額頭低聲道:“他說我争不過太子,他勸我不要争。”想到太子,又繼續道:“還說,若是我再這麽下去,太子登基後我會和九弟、十弟、十四弟落得個不得好死的下場。”

最後幾句話,幾乎是從胤禩嘴裏活生生咬出來的。

Advertisement

“他為什麽這麽寵太子,就因為太子母族高貴嗎?因為太子是正宮嫡子嗎?”

“他為了太子,竟然能做到這種地步。”

“我不甘心,若曦。”

“都是天潢貴胄,憑什麽我就不能争?憑什麽!”

胤禩最後一個話音落下,抱着若曦,無聲地流淚。

若曦伸手回抱住胤禩。

她知歷史,知道康熙口中的話是真的,甚至知道康熙最後親口對胤禩說出父子之恩絕矣的話來。

她在心裏對胤禩說,你争了,沒争過。你把太子拉下馬,然後被康熙親手斷絕了登上大位的可能。

她明白胤禩的不甘心。

然而為了胤禩的以後,為了她和胤禩的以後,只能和康熙一樣勸胤禩放下:“那我們不争了,好不好?我們回京後就成親,你說過的,等九月回了京,你就會求皇上賜婚。”

“成親後,我們好好在一起,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我都陪着你好不好?”

“你不要再想那把龍椅了,好不好?”

她跟在康熙身邊好幾年,自然明白康熙對太子的看重遠不止這點理由。當下便對胤禩說起康熙待胤礽的種種不同。

太子私拿貢品、擅騎禦馬的事胤禩知道。但是酒後私闖康熙圍帳與住所的事,他不知道。

十八死了,康熙承受喪子之痛,胤禩知道。然而胤礽一來,康熙就當做無事發生,還能開解胤礽。

太子犯了錯,皇帝為他善後,而後私下裏教他。

他們呢?

胤禩想起胤禔,想起胤祉,想起胤禛,想起他的每一個兄弟,誰沒有被康熙當衆罵過?

唯獨太子沒有。

若曦看着胤禩一臉傷心欲絕的樣子,縱然也同他一樣心如刀割,然而卻不能不繼續道:“對皇上而言,太子是他兒子,而你和其他阿哥都只是臣子。父子君臣,親疏有別,你明白嗎?”

胤禩聽着若曦的話,頭一次覺得原來他離皇帝那麽遠。

他突然覺得心口悶,緩緩放開若曦,眼裏空空地看着她,一手還摸到心口處,露出了比哭還難看的笑,說:“明白,我如今哪能不明白呢?若是不明白,大哥就是我的下場。”

“你知道嗎?我額娘出身低,位分也低。我小時候從來都不受皇阿瑪重視。他眼裏有太子,因為太子是他這輩子最愛的皇後留給他的唯一骨血。他眼裏有大哥,因為大哥是長子。他眼裏有三哥,因為三哥和太子關系好。他眼裏有四哥,因為四哥養母是皇後。五哥生母受寵,又是太後親自撫養的。六哥早夭,七哥腿腳有疾,性格柔和,深入簡出。”

“大哥、太子、四哥、五哥都有母族外戚,都有靠山。哪怕不争,都能過得好。我呢?我什麽都沒有。宮裏的下人,一向是捧高踩低的。為了讓額娘好過,為了争寵,我察言觀色,事事謹慎。”

“皇阿瑪喜歡博學多才的孩子,我便自幼刻苦讀書;皇阿瑪說我書法難看,我便日日苦練。皇阿瑪重騎射,我也讓自己精通騎射。直到我被封為貝勒,額娘才被封為良嫔。”

“為了拉攏九弟、十弟、十四弟以及那些朝臣,我做了那麽多,花費了那麽多的心血,到頭來皇阿瑪跟我說讓我不要争,争不過。”

“憑什麽?就憑太子的母親是仁孝皇後?就憑她是皇阿瑪這輩子最喜歡的女人?就因為她,太子什麽都有。旁人都說母憑子貴,瞧瞧太子,子憑母貴。”

胤禩心裏難受,這些話憋在心裏難受,又沒有辦法對人說,今天被康熙一激,當着喜歡的女人一吐而快:“太子一出生就是太子,從江山社稷到父子親情,皇阿瑪全給了他。我求而不得的東西,他卻唾手可得。”

“太子什麽都不用做。”

“我不甘心,若曦。”

“我不甘心。”

胤禩咬緊一口銀牙,一點點将心裏的話說完。

若曦見他說完,暗想說出來也好,發洩發洩。卻不料胤禩一口血噴出來,有幾滴還濺在若曦的臉上、手上和衣服上。

若曦大驚,當下失态,高聲呼喊:“李福,叫太醫,叫太醫。”她一手扶着胤禩,一手将胤禩嘴角的鮮血抹掉。

她覺得那血是那麽的礙眼。

太醫聽聞八阿哥吐血,當下就趕來了。

若曦看太醫診完脈,便問:“他怎麽樣了?有沒有大礙?”

太醫看是皇帝身邊的女官,便答:“怒火攻心、思慮過度。”

若曦聽完心疼的緊,在這裏照顧了胤禩一夜。看着躺在床上的胤禩,想起她和胤禩的一點一滴,忍不住也淚如雨下。

誰料胤禩一夜沒醒,還起了高熱。

第二天勉強打起精神去給康熙奉茶。

康熙瞧着若曦眼睛紅腫、魂不守舍的樣子,便問:“出什麽事了?”

若曦看着康熙溫和的臉色,覺得此刻的康熙真不像昨夜裏對胤禩說出那話的康熙,抱着一絲希望道:“皇上,八貝勒昨夜回去就病了,吐血、高熱,奴才求皇上去看看八貝勒吧。”

康熙沒想到昨夜胤禩回去病的這麽嚴重,當下就擡腿往胤禩那裏去。

若曦看見康熙一走,連忙起身跟上。她昨晚翻來覆去地想胤禩的話,那話裏有對皇位的不甘心,也有對母親的孝順,還有對康熙的孺慕之情。

她深知自己此刻行為莽撞,然而看着胤禩昏迷不醒,她如何能作壁上觀。更何況那是她喜歡的男人。

胤俄和胤祯一早就來找胤禩,誰知聽說胤禩病了,便也在胤禩處守着,盯着太醫給胤禩診脈問藥。

康熙一到,就看見這三人都在這裏,當下一面讓李德全去叫太子和胤祥過來,一面在胤禩床邊坐下,并看向太醫問道:“什麽時候能醒?”

“回皇上,八貝勒頭上有傷,又怒氣攻心,高熱不退,能不能醒要看八貝勒自身的意願。”

胤俄一聽這話就覺得胡扯,當下罵道:“你們敢詛咒貝勒爺。八哥昨天還好好的,今天怎麽就這樣了?”

胤祯也不明白,直接問康熙:“皇阿瑪,您昨天同八哥說了什麽,讓八哥昏迷不醒?”

康熙一聽這話,原本的愧疚之心也歇了,當即對胤祯冷了臉:“你在質問朕?”

胤祯不服,據理力争:“皇阿瑪,您若是對兒臣有氣,大可沖着兒臣來。八哥無錯。”

胤礽一來就聽到胤祯與康熙争執,頓時覺得自己還是很省心。他卻沒想過自己與胤祯到底差了多少歲。

胤祥拉了拉胤祯,生怕胤祯被罰,示意他安靜。

胤礽有意彰顯自己的兄長風範,“皇阿瑪,十四弟出言無狀,您不要計較。”又看了看躺在床上的胤禩,問道:“八弟這是怎麽了?”

康熙也怕胤禩熬不過去,當即讓胤礽寫信:“朕昨個說他來着,他受不住。你親筆給老四寫信,讓他從京裏挑最好的藥材送過來。”

胤礽将胤祯來塞外之事告訴康熙的時候,可沒想過康熙能把胤禩罵成樣子。這幾年,胤禩與他雖然有争鬥,但面上從來都是兄友弟恭的,因此便說:

“用兒臣那裏的藥材吧,比太醫院的還好。”

康熙點了點頭。

胤礽為了顯示出自己對此事的重視,将胤禩病情大大描述了一番。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