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朕一刀砍了和太子厮混的下人
第二十五章:朕一刀砍了和太子厮混的下人
高士奇這話說得也沒錯,康熙此刻正看着地圖,他這一輩子都在折騰,先是三藩、再是鄭經,最後噶爾丹,晚年還去打西藏。
畢竟一個破破爛爛、四下不穩的江山,他怎麽能交付給胤礽呢?康熙心裏焦急,但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只能一個一個來吧。
康熙壽宴在即,胤礽也忙着給他阿瑪準備禮物。這幾年都是康熙送他,每年千秋節不重樣的禮物都讓他欣喜。他如今長到八歲,還是第一次給康熙送禮物,自然想着送個合他阿瑪心意的。
自胤礽有了伴讀,他也算有了自己的智囊團。當下幾個人就為太子出主意,什麽鑲了珍珠翡翠的屏風,還有常見的祝壽詞、萬壽瓶。
胤礽見他們越說越不成樣子,便制止道:“你們這說的都是什麽,越來越沒譜了,阿瑪又不喜歡這些。阿瑪他節儉,夏天的時候連荨麻布做的衣服都能上身。你們要孤送這些,阿瑪肯定不喜歡。”
衆人面面相觑,送給皇帝的禮物自然是越貴重越好,至于皇帝喜不喜歡,全看皇帝自身喜好了。而且他們對皇帝也不太熟悉,當然不知道皇帝喜歡什麽了。
永绶想了想,對胤礽說:“殿下,要不等我回去問一問阿瑪?”
胤礽覺得可行:“好。我自幼便與阿瑪同吃同睡,還是不知道阿瑪最喜歡什麽,只能希望皇叔知道了。”
在胤礽看來,他阿瑪确實沒有什麽特別的嗜好。胤礽嘆了一口氣,阿瑪向來自律,文武兼備,每日除了朝事便是讀經史子集、與侍衛們騎射比武,此外更是能抽出大量時間親自教導他。想到康熙每一天都如此忙碌,胤礽都不禁疑惑他阿瑪是不是不需要時間休息?
揆敘聽到太子這話,想到太子如今還住在乾清宮,頓時靈光一閃:“殿下,我想到了。”
衆人一聽他這話,只當他有什麽錦囊妙計,卻不想他開口便是:“皇上最喜歡殿下了。”
一時間,幾人對揆敘都頗為無語,“你這不是廢話嗎?”
胤礽眨了眨眼,說道:“孤又不能把自己送給阿瑪。”
阿靈阿思索半晌,“殿下不如親手做些東西,送給皇上。皇上是一國之君,想必什麽都有,唯獨殿下這份情誼是最獨一無二的。”
他這主意一出,得到了幾人的贊同,胤礽也覺得不錯,當下就行動起來。
Advertisement
康熙不知道胤礽絞盡腦汁為壽禮發愁,他正看着順天府遞過來的折子,只覺得火冒三丈。
噶爾丹部下格隆在京師當街追殺幼子,并斬殺公差。
格隆這番行事如同隔空扇了康熙一巴掌,康熙覺得他這是打量着身後有噶爾丹撐腰,才會在京師這般放縱。
南書房一衆大臣以及禦前侍衛都屏息,等着皇帝發話。
康熙将那折子扔在桌上,只覺得他最近簡直是諸事不順。
“去将格隆等一衆蒙古人悉數帶過來,并宣太子、文武大臣都來武英殿。梁九功,你派人去跟太子說,讓他穿朝服。”
武英殿是個有故事的宮殿,從前多爾衮曾将武英殿作為理事之所,後來康熙又在武英殿擒了鳌拜。此時衆人一聽皇帝要将人帶去武英殿,只覺得今日怕不是有什麽大事發生。
胤礽得知他阿瑪要見他,換了身衣服便去了。康熙自己倒是換了身便服就去了武英殿。
看到胤礽身着朝服站在門口等他,康熙只覺得胤礽是氣宇軒昂、英姿勃發,頓時頗有吾家有子初長成之感。
康熙牽着胤礽的手,讓他坐在自己身邊,跟他悄聲說:“保成,今日阿瑪讓你瞧瞧什麽是殺雞儆猴,一會要是見着了血,別害怕。”
胤礽聽他這麽說,頓時疑惑地看着康熙:“阿瑪,你今天要做什麽呀?”
不等康熙回他,侍衛們押着格隆就到了。領頭的人直接朝着格隆的膝蓋給了他一腳,讓他當即就跪了下來,頓時格隆嘴裏就罵罵咧咧。
胤礽自小養在宮中,還從未見過如此粗魯的人,也不懂他話裏罵的什麽意思,便想着一會回了乾清宮問康熙。
康熙看格隆的眼神跟看死人一樣,只說道:“給他松綁。”
格隆當即得意洋洋地看着那侍衛,常泰見他這樣,警告于他:“格隆,在皇上與太子面前,不可不敬。你将那日發生的事細細禀告于皇上,等皇上裁奪。”
格隆自認自己作為蒙古勇士,豈能被這些人壓制,更是反駁常泰的話。在他看來,他不過要一小兒賠命,何錯之有?怪只怪那官兵礙事,殺了他們也不過是順手的事。當下便将那日情形扭曲一番,告訴康熙是遇到了喀爾喀土謝圖部的逃奴。
康熙聽到格隆言語間如此任性恣情,在他面前都如此放肆,可見噶爾丹不臣之心。康熙心裏惱怒得厲害,面上卻裝作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問格隆:“你認為自己是勇士,朕覺得朕也是勇士,只是不知道你敢不敢與朕比一場?”
康熙此話一出,頓時諸位朝臣便紛紛阻攔,更有人表示自己願意替康熙與格隆比試。
胤礽曾被康熙教導君子不立于危牆之下,也悄悄對康熙說:“阿瑪,這不合适。”
康熙安撫性地拍了拍他的手,“保成放心,阿瑪不會丢你的臉,乖乖坐這看着。”
胤礽得到了保證,也不擔心了。在他心裏,只要康熙說的,都會應驗的。他阿瑪,身為天子,一言九鼎。
格隆聽到康熙這麽說,心想皇帝向來是享尊處優,他若是勝了康熙,回去噶爾丹大漢肯定有厚厚的獎賞。
“博格達汗,我敢,只是不知道大汗敢不敢。”
康熙立刻起身,向文武百官說道:“來,你們都後退,給朕和他挪挪地。”
路過常泰身邊時,康熙對他附耳:“若有任何蒙古人膽敢靠近太子,一律格殺勿論,護好他。”
常泰頓時領命,和幾個帶刀侍衛老老實實守在太子的四個方位,手更是按在刀鞘上,時刻盯着太子安危與蒙古人的動作。
見格隆擺好了姿勢,康熙朝他勾了勾食指,這便開始了。
康熙心裏窩火,他這小半年先是被那些八旗族老們拐着彎勸谏,說他不該打鄭經。又被噶爾丹手下這些人當衆打臉。他如今忙着鄭經一事,收拾不了八旗族老和噶爾丹,那就只能料理料理格隆了。
格隆一拳直直朝康熙臉上打來,康熙絲毫不懼,更是正面而上,用手心接過他這一拳,頓時被震得向後退了幾步。康熙暗想,這格隆确實不容小觑。
胤礽見他阿瑪不敵,頓時有些擔心。但也不敢出聲,免得自己讓康熙分心。下一秒卻發現康熙一個掃堂腿,讓格隆摔倒在地。胤礽頓時目光炯炯,只覺得他阿瑪威武過人!
格隆爬起來,看着康熙,頭一次重視起這個皇帝的功夫,“再來。”
康熙抿着嘴不說話,眼神越發的漠然。兩人對角而立,一時間氣氛緊張。衆人只覺得這不是尋常切磋,倒像是生死決戰。
見格隆朝他跑來,想要近身與他糾纏。康熙雙手卡在格隆的上半身,一轉身用肩頸直接給了格隆一個背摔,而後更是翻身壓在格隆腰腹間,讓格隆無法起身。
接連兩次不敵,第三回出手時格隆便慎重了些。兩人都沉默不語,靜下心來,耐着性子尋找對方的破綻,因而一連互換了幾次位置,均沒有出手。直到康熙趁着錯身之際猛然一躍,一拳朝格隆天靈蓋打去。這一拳格隆挨得結實,頓時腦子眩暈起來,直接倒地不起了。康熙也不收手,用雙腿死死絞住格隆,拳腳更是接踵而至,每一拳都砸在格隆的致命之處。
格隆掙紮着,試圖用雙腿将康熙掀翻下去,卻發現這毫無作用。他便發了狠,勉強騰出一只手來,死死掰着康熙的胳膊,妄圖以疼痛讓康熙松開他。
康熙見他這樣,下手便越發狠重。直到瞧見格隆進氣少出氣多,翻着白眼,口吐血沫腥子,康熙才松開他。
站起身,康熙用腳踏在格隆胸口上,接過梁九功遞過來的帕子,仔細地擦了擦手。他眼神輕蔑地看着瀕死的格隆,輕飄飄地對殿內幾位蒙古人說道:“朕今日與格隆比武,他技不如人,不幸落敗。你們回去告訴噶爾丹,他送的壽禮,朕收到了,朕很滿意。”
“順便跟他說,土謝圖部的逃奴朕沒見過,整個大清無一人見過。”
說罷,康熙扔了帕子。好巧不巧,那帕子方方正正蓋在格隆臉上。
殿內諸人齊齊打了一個哆嗦,不禁在心裏說,皇上您可不是得滿意嘛,就差活生生打死了人家的部下。甚至有人覺得,此刻格隆已經死了,畢竟那帕子連個起伏都沒有,可見格隆已然沒了呼吸。
不過按理說,皇帝處置格隆,不需要親自動手,那麽多侍衛在呢,派個厲害的就行了。
這是康熙時隔多年第二次親身下場與人對打,先頭只有鳌拜是這個待遇,但鳌拜可沒格隆這般凄慘。一時間,朝臣們都覺得皇帝這是打給他們看。畢竟鳌拜與格隆都是目無王法的人,皇帝在武英殿處置了他倆,又将滿朝文武都叫過來,可見皇帝必有深意啊。
只是不知道皇帝意欲為何啊?如今朝中也沒有鳌拜這等犯上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