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皇後去世後朕找了個替身

第三章:皇後去世後朕找了個替身

天氣漸漸炎熱,隆科多見時機成熟,便為四阿哥胤禛和費揚古的女兒保媒,康熙此時才發覺胤禛竟然也尚未大婚。

雖不贊同這樁婚事,但康熙并沒有拒絕這份提議,是因為他剛發現未來的四福晉是隆科多的私生女。這消息讓康熙震驚,明擺着胤禛娶此女是為了拉攏隆科多。然而誰都說不準事情是否會如胤禛所願?

因此康熙難免存了看熱鬧的心思,便應允了這事。

前腳剛同意了胤禛的婚事,後腳康熙就發現胤禩、胤禟還有胤俄幾人一同去了青樓。康熙不禁撫額,算了,随他們去吧。

原本胤礽一個人就夠康熙頭疼了,更何況他如今是兒子孫子一起教。于是,康熙也沒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搭理其他人。

胤禛郁郁寡歡,為了出頭,只能給皇帝送些自己寫的文章,借此機會表表心。

胤禩倒是樂得自在,每日裏便和小宮女晴川鬥鬥嘴,過過招。

他倆這行為都瞞不過康熙,可他如今忙着指點太子,便對其他皇子放縱了一些。

天氣轉秋,眨眼就到了南苑狩獵的日子。康熙身着勁裝,又帶着胤礽、胤禛以及胤禩幾位皇子一同去。侍衛們護衛在皇帝、太子以及幾位阿哥和朝中衆臣身邊。

胤礽難得有機會放松,因此一到地方就選了個合心意的地方紮了帳篷。

康熙發覺胤礽選址離他甚遠,心裏明白是這些日子他對胤礽逼迫太過。一言一行都有自己盯着,這孩子放松不下來。因此,康熙也随着胤礽去了。

南苑之行,胤礽發現了僖嫔的宮女正是他記挂在心的仙姑,當即便時常和她待在一起。晴川樂得有太子在一旁,這樣八阿哥也不敢在明面上找她了。

康熙如今身體好,自然是在南苑過足了打獵的瘾,待到黃昏時分才回了營帳。一回來,康熙就得知胤礽和一個宮女糾纏不清。

看着魏珠的奏報,康熙恍然大悟。

一個來歷不明的宮女,也不知僖嫔是如何操作的,竟然搖身一變成了赫舍裏家的閨女。

Advertisement

康熙冷哼,赫舍裏家的姑娘如何會去選花魁、進太子別苑?又如何會偷偷進宮當宮女?當下,康熙便打算回京之後将此女收押。

待沐浴洗漱後,細細回想此事,康熙才發覺這一世的晴川與第二世的若曦有些相似。同是宮女、同樣與幾位阿哥有所糾纏。唯一的區別就是,胤礽對晴川的态度是真誠的,信賴的。

康熙垂眸,敲了敲桌子。就胤禛家裏那個母老虎,是絕對不允許晴川進府的。胤禩,瞧上去倒是情窦初開。胤礽,說是愛慕,倒不如說是好友。

罷了,一個宮女而已,走一步看一步吧。

皇帝不再管此事,于是就目睹了胤禛、胤禩兩男争一女的場面。一時間,康熙只能強忍着心裏的笑意。

胤礽騎射雖不算是上佳,但也不差。饒是這樣,狩獵頭籌卻仍舊另有其人。康熙慣會厚此薄彼的,給胤礽的賞賜是一把天子寶弓。給胤禩的,就是尋常禦賜之物了。

康熙本以為此次外出散心,并無尋常。直到四福晉金枝将胤禛與一宮女深夜私會的事捅到皇帝面前。

胤礽看着跪在帳內的三人,思索良久,道:“皇阿瑪,兒臣好像認識這個宮女。”

聞言,康熙自然問道:“哦?在哪裏見過?”

胤礽只是覺得有些眼熟,但又想不起來到底是在哪裏見過,便說:“回皇阿瑪,兒臣想不起來了,可能是兒臣記錯了。”

康熙倒也沒有想到旁的地方去,畢竟胤礽平日裏見的宮女衆多,也有認錯的可能。又看着那宮女背着衆人放在桌面上的點心,康熙連嘗也沒嘗,直接讓魏珠撤了,畢竟康熙自己沒有皇帝那胃口不好的心病。

見名叫素言的宮女跪地請罪,更是将過錯全部攬到自己身上,康熙冷笑:“你倒是為胤禛考慮。”

将素言交給魏珠處置,康熙又敲打金枝,“胤禛好歹是皇子,你這樣胡鬧成什麽樣子?成親之前,你阿瑪、額娘就是這樣教你的?”雖然他這輩子不喜歡胤禛,也有意處罰胤禛,但也不代表他能看着胤禛聲名狼藉。

“胤禛,即刻回府閉門思過,一年內無诏不得出。”康熙覺得胤禛這是不死心,看來上次單單處置了李德全,還是沒有給胤禛一個教訓。

胤礽本想為胤禛求情一二,但見康熙面色不好,便作罷了。他也不想被皇阿瑪關,上回在毓慶宮關了好多日子,胤礽是難受得厲害。

銮駕回京後,胤禛身上原本挂着內務府總管的差事,也被皇帝拿下了,直接交給了胤禩。

縱然有隆科多等人的反對,但康熙還是壓下了這類聲音。矮子裏拔高個,眼下除了胤禩,也沒有旁人能幹了。

德妃知曉皇帝是因為胤禛心思不正罰的他,也不為胤禛求情,反而對皇帝勸谏道:“四阿哥心術不正,理當受罰。今日情形,都是臣妾教子無方,臣妾有罪。”

康熙一早就知道德妃偏心,如今她不求情,康熙也不覺得意外。見德妃這樣說,康熙只好道:“此事,和你無關。胤禛自幼不在你膝下長大,他如今也大了,更是有自己的想法,你便是做額娘的,怕也是無能為力。”康熙對最後這一點是深有體會,兒子大了是半點不由人的。

胤禛被關在府裏,也不代表對宮裏的事一無所知。到底是經營多年,他在宮裏不止李德全、素言兩人。知道了德妃的反應後,胤禛孤身坐在院中,惹了一身涼氣,一扭頭就吩咐道:“去查查那個叫晴川的。”

胤礽怕胤禛被康熙關了之後,德妃心裏不好受,便時常去永和宮寬慰德妃。

康熙見胤礽跑得這麽勤,也不好說什麽。

這輩子太子幼年時,皇帝偶爾會将太子帶到德妃那裏。那時胤禛沒有養在德妃膝下,胤礽算是填補了這個空缺。

康熙嘆息,胤礽一出生就沒娘,德妃看似把他當兒子養,但到底親疏有別,哪裏會是真心的呢?

然而,康熙又不忍打破胤礽心裏德妃的美好,便只能多番提點德妃。

德妃向來聰慧,自然明白皇帝的心思。

太子從小其實是住在乾清宮的。這麽些年,太子雖然愚魯,但到底是皇後嫡出,更是一直深受皇帝的寵愛。太子在皇帝心裏的位置,是任何一個阿哥都無法替代的。德妃對此心知肚明,因此對胤禛的所作所為更加不待見。

胤礽不知道皇帝背後做了什麽,只覺得自己如今是頗為順心。康熙現在甚少責罰他了,縱然偶爾做錯了,皇阿瑪也是循循善誘。德額娘對他也很好,關心他的日常起居。就連宮裏,都有了可以陪同他一起玩鬧的晴川。

就在胤礽以為萬事大吉的時候,隆科多私下遞了一份折子:兒臣胤禛啓奏,儲秀宮宮女晴川蠱惑太子。

康熙拿着這份折子,有些懷疑真假。那個叫晴川的宮女,确實是來歷不明。仙姑這個名頭,康熙也知道,畢竟太子別苑的人什麽都招了。

就連晴川進宮之後的一舉一動,康熙都一一找人問了,然而結果只顯示這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宮女。非要說有什麽特別之處,那就是此女頗有些小聰明。

康熙有心把這潭水弄混,便将晴川押入牢裏。

這下子,胤礽與胤禩都去找康熙求情。

胤礽跪在殿中,“皇阿瑪,她真的沒有蠱惑兒臣。”

胤禩也幫腔:“皇阿瑪,她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宮女,兒臣以性命擔保,她絕不會蠱惑二哥。”

康熙自然知道晴川沒有蠱惑太子,胤礽能信純粹是腦子不行。但胤禛既然敢信誓旦旦上折子,這等好機會,康熙自然不會放過,“去傳胤禛。”又讓魏珠将晴川帶進來。

涉及太子,皇帝親自審理此案。

胤禛确實有證據,便将手裏的東西遞給魏珠,繼而也同那兩人一同跪着。

晴川在太子別苑與儲秀宮都留了一幅畫,這畫确實有些詭異。康熙盯着瞧了半晌,問道:“這畫的哪裏?”

晴川不知道自己該如何解釋,只能道:“皇上,奴婢沒有蠱惑太子。這畫裏是奴婢的家鄉。”

胤礽聞言,也是頻頻點頭:“皇阿瑪,兒臣作證,畫裏是仙姑的家鄉。”

康熙憤然拍了拍桌子:“你不準叫仙姑。瞧瞧你現在成什麽樣子!”當朝太子,口口聲聲稱一女子為仙姑,這情形确實讓皇帝氣急敗壞了。

胤礽當下便改了口:“皇阿瑪,兒臣失言。晴川的事,求皇阿瑪明察。”

康熙冷哼一聲,“魏珠,送太子、四阿哥、八阿哥出去。”

待殿內無人,康熙想着自己能一次次重來,也難保有其他人也能如此。只有這樣,才能解釋此女為何會通曉古今。

盯着晴川,康熙問道:“朕曾聽聞人有起死回生,也有借屍還魂,不知你是哪一種?”

晴川傻眼了,康熙是古代人吧?古人也有這個說法嗎?啊,不對,她哪一個都不是啊,她是身穿!想到此,晴川懦懦開口:“皇上,奴婢沒有這等離奇的機遇。奴婢只是一個普通的宮女,求皇上明察。”

康熙見她不認,也明白她的想法。這種事确實過于稀奇,便是說給旁人聽,又有誰會信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