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皇後去世後朕找了個替身
第四章:皇後去世後朕找了個替身
康熙雖不打算要了晴川的命,但卻有意拿她做文章。畢竟,用一個女人,換來胤禩對太子的死心塌地,還是很值的。因此,晴川還是入了死牢,明日問斬。
胤礽與胤禩皆十分焦急,跪在殿外高聲求康熙饒恕晴川。
德妃得知此事,為了寬慰皇帝的心,因此也來到乾清宮外。
康熙聽到殿外德妃勸谏胤礽、胤禩的話語,當下便陰謀論起來。
什麽叫做“區區一個人如何抵得過大內侍衛?”這話是在挑撥胤礽、胤禩起兵造反嗎?
德妃求見,康熙思索半晌還是同意了。德妃溫言軟語,并不直言晴川之事,反而是打算服侍康熙歇息。
康熙見她從容進退的樣子,也不好無端指責,只好道:“你回永和宮去吧,今晚朕國事繁忙,無暇顧及他人。”
康熙的陰謀論倒也不是他多想。胤礽膽子小,求情不成,就回毓慶宮拜觀音去了。康熙見胤礽走了,又下令不準胤礽出毓慶宮。胤礽一看自己又被禁足了,心裏更為苦悶。
胤礽不自覺想,皇阿瑪最近怎麽這麽喜好禁他的足呢?他最近不結黨營私,不接受任何人送來的禮,也不和無關緊要的人見面了。除了晴川的事,他沒有犯旁的錯了。他百思不得其解,卻不知道康熙是想不出其他的法子罰他。
罰跪吧,胤礽嬌生慣養了一輩子,沒跪多久就受不住了,還得搬出皇後的面子,哭着跟康熙說自己跪不住了。罰其他的身外之物,胤礽庫房裏好東西多得很,少個一兩件壓根沒感覺。因此,康熙只好禁足了。
胤禩當真聽進去了德妃的話,僅從情意而言,他不願意晴川就此喪命。于是當晚,胤禩與胤禟、胤俄一同商議次日劫法場之事。
胤俄不願意胤禩如此冒險,心裏十分不樂意,嘴下不饒人,說:“八哥,你怎麽能為了一個女人如此行事?”。胤禟卻将自己神機營的令牌遞給了胤禩,胤禩一笑,“這令牌,不管是誰來問,都說是我偷的。”
神機營連夜調兵的事,瞞不過康熙。康熙幾乎是被胤禩氣笑了,連太子都不敢做的事,胤禩倒是敢。
很好,看來是要美人不要江山的種。
康熙對胤禩幾乎是滿意得很,這樣一個人,放在太子身邊,絕不會有任何威脅。
Advertisement
這種設想的前提是胤礽不會看上晴川,康熙對此并不擔心。就胤礽那副模樣,康熙瞧着不像是情根深種。胤礽之所以如此信賴晴川,是因為此女與胤礽兩人之間是平等相交。
皇帝下令刑部的人對胤禩網開一面,因此事情進展得頗為順利。然而胤禩前腳剛劫完法場,正準備拉着晴川亡命天涯。後腳就被一群侍衛圍住,康熙帶着胤禛當場出現,“來人,将胤禩、晴川二人押入宗人府。”
“胤禟失職,卸任神機營一職,在府內閉門思過半年。”
胤禛本以為自己此行有功,卻不想康熙只道:“若是晴川當真有蠱惑人心的本事,那日何不蠱惑朕免去了她的死刑?若她當真是會巫蠱之術的妖孽,何不施法逃走?”
這話問得胤禛一愣,不知道該如何回康熙。康熙看着跪在地上的胤禛,“一年之期并不久,你回府去吧。”
胤礽得知晴川與胤禩被關在了宗人府,想着這也算是性命無憂了,便來乾清宮對康熙道:“皇阿瑪,兒臣想去宗人府看望八弟。”
康熙都不想點破胤礽這到底是去看誰,只問道:“去可以,但你見過他倆以後,白日要來乾清宮處理政事,晚上在毓慶宮讀書寫文章,如何?”
胤礽沒想到康熙要開如此苛刻的條件,但想了想宗人府的環境,便答應了。
康熙揮了揮手,“早去早回。”
胤礽自見過晴川後,就在毓慶宮奮筆疾書。雖不至于通宵達旦奮筆疾書,但也是三更燈火五更雞。
康熙沒想到晴川這麽好用,當下便将晴川從宗人府拎出來,讓其在乾清宮當差。要不是胤禩太喜歡此女,直接将她送到胤礽身邊也不是不行。想到此,康熙覺得自己還是挺為胤禩考慮的。
晴川再次踏入乾清宮,頗有些膽戰心驚。想到上次和皇帝寥寥數語,就被皇帝判了死刑,晴川不寒而栗。
康熙饒了晴川與胤禩,只是該點破的還是得點破,因此便道:“朕可以不追究你的來歷,也可以饒了胤禩大不敬的舉動。但有一點望你謹記,日後在太子身邊要謹言慎行。”
“是,奴婢遵命。”晴川心裏翻白眼,她又不喜歡太子,幹嘛要在太子身邊。想到太子二立二廢,她覺得康熙是真疼愛太子啊。
康熙見她答應得痛快,忍不住道:“太子很喜歡你,朕從來沒見過他這般喜歡過一個人。”
晴川一愣,康熙不會給自己賜婚吧?
康熙确實沒有這個想法,太子和臣弟相争,像什麽話?“這些日子,他在毓慶宮讀書,十分用功。”
見晴川面上懵懂,康熙便道:“關進宗人府以後,向來是不允許他人探視的。你覺得太子難道能私自去見你們嗎?進了宗人府,日子都不會太好過,但太子為了你倆專門給宗正打過招呼。”
皇帝的言外之意比較明顯,晴川自然聽出來了,當即道:“奴婢會向太子道謝的。”
康熙點頭,示意魏珠将晴川帶出去。
乾清宮如今肅穆端莊,沒有那種恃強淩弱的宮女。看來乾清宮也蠻好的,各司其職,賞罰有度。只要康熙不生氣,一切都好說。想到此,晴川覺得這比在儲秀宮強多了。
皇帝帶着太子下了朝,晴川泡了茶送過去。
胤礽剛朝她笑了笑,康熙便冷咳一聲,吓得胤礽當即快走兩步到康熙跟前,“皇阿瑪,這是兒臣最近寫的文章,還請皇阿瑪過目。”
康熙伸手接過瞧了瞧,道:“有進步。”這誇獎是真心實意,胤礽當真是在進步。康熙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考校太子功課的時候,文不對題,差點把他氣得七竅流血。現如今,倒真是仔細鑽研學問了。
這輩子,兒子乖是乖,就是腦袋瓜子是真的不聰明。康熙從一開始的不敢置信,到如今的認命,沒人知道康熙做了多少心理建設,他甚至深夜做夢都盼着太子忽然換了魂魄。
康熙的心願,太子是一無所知。他整日裏都忙着做康熙安排下來的事情,哪裏有工夫想東想西。
皇帝管得嚴,每日裏除了睡覺,其他時間胤礽全在康熙眼皮子底下。別說偷懶了,連晴川都顧不上了。
胤礽身邊的人,康熙已經清過一批了,只留下了幾個品德好,學問高的人。康熙讓他們教,不允許他們代筆。
胤禩關在宗人府,晴川心裏着急。但康熙毫無表示,晴川也不敢開口。直到胤禩在宗人府賭博的事,被人彙報給康熙,康熙才震怒。
宗人府什麽時候竟敢和皇子公然賭博?
康熙覺得這輩子過于離奇,當即便怒火上頭,“傳旨,将胤禩關在屋內,任何人不準探視。”
晴川看清楚康熙臉上的怒意,當即便惴惴不安。可她在宮裏只認識太子、僖嫔與德妃幾個人。此事,晴川不好求助太子,便去尋德妃,于是她便被德妃引到良妃那裏。
康熙見晴川今日有意引他去承乾宮,對她的行為是心知肚明。良妃就在承乾宮吧?看來晴川去見了良妃。
有人給臺階,康熙便下了。
承乾宮,良妃等待康熙許久。康熙盯着她的面容,不自覺道:“像,真的太像了。”良妃的容貌身形無一處不像皇後。
良妃沒想到自己時隔多年見皇帝,就聽見皇帝這話,當即恍惚出聲:“皇上,臣妾不是赫舍裏皇後。”
聲音也像,康熙如今勉強能理解皇帝為何會把持不住了,良妃簡直是皇後本人了。穩住心神,康熙才道:“朕自然知道你不是皇後,今日引朕來,是為了給胤禩求情?”
良妃搖頭,給康熙福禮:“臣妾只是想請皇上明察罷了。”
康熙盯着良妃許久,道:“朕可以放了胤禩,但你要出承乾宮。”
良妃沉默,她昔年因為被當作皇後替身一事,與皇帝決裂。方才,皇帝仍舊認為她是皇後。這麽些年,自己的愛情,難道就是一場笑話嗎?在皇帝心裏,從來都只有皇後嗎?
康熙不知道良妃的心結,他今日來,只是與良妃談一筆生意罷了。
德妃在後宮勢大,胤禛被關着也不消停,十四領兵在外。這種情形之下,康熙需要有人分擔一下德妃身上的權力。
康熙不是沒扶持過惠妃、宜妃,結果這兩人,一個重病,一個腦子不行。因此康熙只好另尋他人,到最後才發現只有良妃勉強可以。若非如此,康熙連半步都不想踏入承乾宮。
見良妃許久不言語,康熙便道:“你什麽時候想好了,什麽時候告訴魏珠,或者告訴那個晴川的小宮女。”
說罷,康熙轉身出了承乾宮。
晴川見皇帝面色如常,趕忙跟上。
良妃卻坐在石桌旁,默默發怔。
康熙等良妃出來,足足等了小半年。
這段時間內,胤礽為人處事都成熟了不少,對政務也越發上心。康熙看在眼裏,喜在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