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皇後去世後朕找了個替身
第六章:皇後去世後朕找了個替身
動心?
康熙嗤笑一聲,“沒有。”
從前的皇帝對良妃或許有那麽一點點心動,但這好感淺薄得很,經不起任何考驗。更何況,皇帝怕是很難說清楚這份喜歡到底是對皇後的?還是對良妃的?
在康熙看來,他沒來之前,皇帝最愛的只有皇權與他自己。
“她從來都只是皇後的替身罷了。胤禩小時候過得艱難,這你是知道的。良妃不管他,他就相當于沒有額娘。可阿瑪只将你一個人養在乾清宮,反而将他交給其他人撫養,平日裏對他也甚少過問。這種情形之下,你說阿瑪心裏有沒有良妃呢?”
看到胤礽臉上的不可置信,康熙只繼續剖白道:“朕對良妃的威逼利誘都是把她當做皇後的替身而已,就連這次她出承乾宮,也只是利益交換罷了。她一日不出承乾宮,胤禩便要在宗人府多待一日。”
胤禩本來不用進宗人府,是皇帝故意把他送進去的,就是為了讓胤禩徹底與胤禛決裂,繼而死心塌地輔佐太子。
良妃出承乾宮,也只不過是為了分德妃手裏的權柄。
從頭到尾,康熙的一舉一動都與愛慕之意、父子之情毫無關系。
這些話,康熙不想對胤礽點明,因為他害怕胤礽覺得自己這個當皇阿瑪的過于無情。
“皇阿瑪,那額娘呢?”康熙今日這番說辭,胤礽還是第一次聽到。他呼吸一窒,咬着唇,目光不自覺地打量着康熙,像是第一次認識自己的阿瑪一樣。
他這話問得康熙心有不忍,康熙沉思許久,才輕聲道:“阿瑪與她是少年夫妻,相知相許。朕愛慕皇後,敬重皇後。她若還在,朕與她必然是帝後和睦。但朕對她的情分,也僅限于此了。若是有朝一日,讓朕讓江山與她之間擇一,朕會選江山。”
他這話說得太透徹,讓胤礽都無法再開口。康熙有心讓胤礽看得更為明白,便道:“你去後面躲着。魏珠,宣胤禩。”
胤礽轉到屏風後,就看見晴川站在那裏。當下胤礽就驚呼,“你怎麽在這裏?”
晴川下意識地拉着太子,讓他輕聲些。又指了指外面的皇帝,道:“是皇上讓我在這裏的。”
Advertisement
胤禩也怕皇帝因為禦花園的事指責他,因此一進來就跪下請罪,“皇阿瑪,兒臣有錯,還請皇阿瑪責罰。”
康熙道:“起身吧,朕恕你無罪。你如今情窦初開,有此舉動也算是情有可原。但僅此一次,絕不可再犯。”
胤禩沒想到皇帝如此大度,當即高興道:“兒臣謝皇阿瑪。”
“今日朕叫你來,是想問你一個問題。朕有意為太子與晴川賜婚,你覺得如何?”
胤禩如墜冰窖,連屏風後的動靜都沒聽見。他不明白皇帝為什麽突然有此想法,下意識道:“皇阿瑪,晴川不喜歡太子。”
目光直視胤禩,康熙只道:“你覺得朕會在乎她的想法嗎?她喜不喜歡太子并不重要,太子喜歡她就行了。”
胤禩心都在滴血,跪地叩頭道:“皇阿瑪,兒臣求皇阿瑪不要賜婚。”他雙手緊握,五髒六腑都疼得厲害,良久才啞聲懇求康熙:“皇阿瑪,兒臣愛慕晴川,願與她一生一世一雙人,求皇阿瑪成全。”
康熙看着胤禩佝偻在地的身形,問道:“她來歷不明,無父無母,娶她對你毫無助力。在朕面前,你親口許諾一生一世一雙人,日後但凡有異動,便是欺君之罪。”
胤禩哽咽,“兒臣知道,兒臣能做到。”他本來也沒有打算利用晴川來謀取權力。
然而皇帝下一句話,讓胤禩痛不欲生,“即便她不喜歡你,你也願意?據朕所知,相較于你,她好像更喜歡胤禛。”
胤禩沉默,他怎麽可能會不知曉晴川心儀之人是胤禛。然而他還是開口保證道:“兒臣願意。皇阿瑪,只要是她,兒臣什麽都願意。”
聽到這話,康熙不再試探,“朕會讓赫舍裏家正式認了晴川當閨女,以後她就是皇後侄女,太子表妹。”
皇帝的暗示,胤禩聽懂了。他日後只要老老實實為太子分憂,皇帝會讓他如願。胤禩不願意晴川陷入政治泥潭,然而卻不得不與皇帝做這種利益交換。
見胤禩這般鐘情此女,康熙難得有了些慈愛之意,便道:“她很快就不會喜歡胤禛了。那個叫素言的宮女,你們都認識,她是胤禛安插在宮裏的探子。素言曾經奉了胤禛的令要殺掉晴川,可惜這細作重情,下不了手。”
在胤禛被禁足的那段日子裏,素言被魏珠嚴加拷問。她一個弱女子便是再能逞強,又如何逃得過宮中多種刑罰?這證詞呈給康熙的時候,康熙是怒火中燒,只想着将胤禛數罪并罰,讓胤禛此後再無翻身之力。
屏風後的晴川聽到這話,不敢置信。她思緒淩亂,雙手更是不自覺地顫抖。
素言,她在宮裏為數不多真心相交的人,要殺她?
四阿哥,那個她滿心愛慕的男人,要殺她?
胤礽見她這樣,有心安慰,“晴川,你不要怕,皇阿瑪都已經把她關進大牢了。”
康熙聽見動靜,讓他倆出來。一時間,胤禩與這兩人面面相觑。
胤禩與晴川今日在乾清宮受到的沖擊太大,不知道該跟皇帝說些什麽。萬幸,康熙也不需要他二人開口,只讓他們雙雙跪安。
殿內無人,康熙才看着胤礽,輕聲問道:“胤禩要美人不要江山,你也能嗎?”
胤礽看着那兩人離去的背影,搖了搖頭,“兒臣不能,兒臣做不到。”他想明白了,他對晴川是感激之情,因為晴川在他最困難的時候幫過他。
可從小到大,對他最好的人是皇阿瑪。雖然皇阿瑪喜怒不定,但也是真心為他考慮。想到皇帝的問題,胤礽深思熟慮道:“皇阿瑪,兒臣不是真的喜歡晴川。”
康熙對胤礽的說法并不意外,因此便叮囑道:“那以後就不要招惹晴川了,和太子妃好好過日子。”
胤礽點頭,“兒臣知道了。”
太子走了,康熙獨坐乾清宮,忍不住開始思考。
胤礽過于單純憨厚,康熙不知道皇帝是怎麽養出這種性格的太子。要說皇帝将太子保護得太好,那倒也不至于,畢竟皇帝有時候是真的不滿意太子。胤礽該挨的罵是一點也沒少過。
說胤礽不好,倒也偏頗。胤礽心地善良,做事仁慈。只要是被胤礽放在心裏的人,這孩子就會加倍對那人好。這兩年,他也算是花了不少心思,胤礽雖不像過往那樣憨直,但到底改變不多。
康熙忍不住長舒一口氣。罷了,宅心仁厚也沒什麽不好的。要是都跟胤禛一樣,連幾歲大的孩子都能下手,那也太過殘忍了。
胤禛不甚安分,但見康熙平日裏對他還算溫和,估摸着皇帝已經消氣了。他心裏便盤算着如何離間皇帝與太子,可見是不知道皇帝那裏已經拿到了他犯事的證據了。
然而皇帝對太子管得嚴,毓慶宮不像往年那樣寬松,胤禛想往裏面安插個探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大半年過去了,他都沒有尋到合适的機會。
恰巧這日胤禛有事需要進宮面呈康熙,正好撞見尚衣間的小太監匆匆忙忙,行走間不慎将太子服飾掉落在地。當下胤禛便計上心頭,上前撿起蟒袍将其暗自撕破,言語間暗示小太監怕是難逃皇帝與太子的雙重責罰。
說來太子與皇帝的衣服,無論是顏色還是花紋都頗為相似。若不細看,誰會知道那是龍袍呢?想到這裏,胤禛計上心頭,打算趁此機會陷害太子不忠不孝。
皇帝的龍袍,在宮裏也不是難尋的東西,坤寧宮就留着好幾件。于是胤禛帶着那吓破膽的小太監私下去了坤寧宮,找到了赫舍裏皇後親手做的那件龍袍,盜取了皇帝的舊衣,将其與太子蟒袍直接調換。
小太監怕自己因為弄壞太子服飾而丢命,對胤禛此舉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胤礽對衣物這些小事不怎麽留心,見新衣送了過來,就将其換上身。他今日事不少,先是在毓慶宮召見朝臣議事,下午又去了永和宮見德妃。
青天白日的,太子這麽招搖。縱然魏珠有意隐瞞皇帝,但風言風語還是會傳到康熙耳朵裏。
胤礽穿了龍袍?康熙挑眉,這不是太子的風格。胤礽平日裏很乖巧,不會做這種忤逆的事惹他生氣。
康熙開脫胤礽,直接将此事定性為有人陷害。得知胤礽在德妃那兒,康熙便擺駕,“去永和宮。”
胤礽來永和宮是為了給德妃過壽。德妃沒想到胤礽也會記得,她有些意外。見胤礽将翡翠耳環作為壽禮,這東西是從江南送過來的,德妃便覺得太子是真的赤誠。
若不涉及朝政,德妃認為自己對太子也是疼愛的。到底是昔年看着長大的孩子,更別提太子是真的孺慕德妃。
禁足這半年,胤礽時常打發人來過問德妃生活是否安好。德妃清楚這是皇帝對太子的寬容,她入宮多年,自然明白皇帝的意思。
與太子還沒說上幾句話,德妃就聽到胤礽問她驅蚊香包還有嗎?當下德妃就将自己身上的摘下來,打算給胤礽挂上,卻不想看見胤礽身上的衣服不對勁。
這衣服十分眼熟,德妃覺得皇帝是穿過的,當即聲音都變了:“你這衣服哪來的?”德妃不禁暗想,皇帝與皇後都是聰明人,怎麽就生出來這麽一個傻小子。
這是龍袍,皇帝要是知道了,絕對會大發雷霆的。也不知道是誰,成日裏就知道暗害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