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太子爺手持木劍闖宮了
第二章:太子爺手持木劍闖宮了
起初,康熙聽見胤礽的言語,還有心調侃胤礽。他作為阿瑪,哪裏用得着胤礽來保護?
然而此刻兩人離得近了,康熙看到胤礽臉上的驚慌之色,他心裏跟針紮一樣疼。
語氣帶了些安撫之意,康熙柔聲道:“胤礽,別怕,是阿瑪。這裏沒有鬼,只有阿瑪和幾位侍衛。”他一邊說,一邊伸手去奪胤礽手裏的木劍。
卻不想,胤礽一只手死死握住,壓根不讓康熙碰。康熙一動,他就往後面撤一步。
怕刺激到胤礽,康熙也不敢用力,“你乖一點,放下來,不要胡鬧。”他将手覆在胤礽手上,預備使些巧勁。
然而還不待康熙發力,他就感受到疼痛,原是胤礽直接張嘴咬在康熙胳膊上。
康熙倒是沒說話,忍着痛,想要直接卸下胤礽手裏的木劍,卻不想胤礽實在是護得緊。
梁九功卻急了,“太子,您松口啊!”
康熙稍一掙紮,就掙脫開胤礽,沉痛道:“胤礽,你看清楚,是阿瑪。”他雙手捧着胤礽的臉,“這裏只有阿瑪,沒有鬼。”
見狀,梁九功也附和皇帝,道:“是啊,太子。這裏沒有那些魑魅魍魉。”他有心維護太子,又對皇帝道:“皇上,太子這是夢游了,還望皇上釋疑。”
見康熙遲遲不松手,胤礽掙紮得厲害,不斷用手和胳膊掰開康熙。他聲音雖然驚慌,卻信誓旦旦開口:“皇阿瑪,有的,真的有鬼,這裏都是。兒臣看見好多人包圍乾清宮,殺了他們,兒臣要殺了他們。”
怕康熙不信,胤礽又着急道:“阿瑪,您不要相信他們的話。他們是凡人,都看不見,只有兒臣能看見這些牛頭馬面。”
他下了決心,剖白道:“皇阿瑪,兒臣要為您拼命了。”
聞言,康熙只好松開胤礽,叮囑胤礽:“那你小心一點,慢慢來。”他又對侍衛們道:“你們在那裏守着,看着太子。”
侍衛們靠牆站成一排,康熙也站在胤礽不遠處。等胤礽精力發洩完,他再來哄勸胤礽也不遲。
胤礽提劍,朝着虛空之處砍去,嘴裏又高聲喊道:“殺啊!”
看着好端端的兒子變成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康熙心痛至極。但他在人前一向內斂慣了,所以面上表情便克制許多。
這幾年,胤礽時不時來乾清宮發瘋。每一次,皇帝都眼睜睜看着。日後,就換成他來看了。
從前胤礽犯病,他也是看過的。後來看得越多,他實在是受不了了,便落荒而逃。
輕一點的時候,胤礽是晝夜颠倒、飲食混亂,還十分懼怕陰雨天與雷電聲。每每病一發,胤礽就會身子發抖、泣不成聲。
重一點便是發狂了,這就需要太監與侍衛們合力抱住胤礽,讓胤礽不能動彈。
然而,胤礽有時會動自盡的念頭。在查出魇鎮之物的當天,胤礽便瘋癫至極,想要自盡。
康熙當時并不想深究胤礽是真的想要自我了斷,還是做戲。他為自己找了個借口,胤礽的病全是因為胤禔膽敢鎮魇太子。那會兒,他更害怕另一個事實。
此刻,康熙覺得皇帝心裏的想法怕是和他一樣,對胤礽又氣又愛,割舍不下。所以皇帝廢了太子之後,才會對太子這般縱容,以至于宮中到現在對胤礽的稱呼仍舊是太子。
宮裏的太醫,被皇帝逼着給太子看病。民間的大夫,皇帝也是找了的,可惜效果都不大。
想到此,康熙有些擔心胤礽好不了。
本以為要過好一會,胤礽才能無力。卻不想他胳膊沒揮舞幾下,木劍就脫了手。他踉跄着繼續拼命掙紮,直到耗盡力氣才算是徹底癱軟在地上。
康熙撿起木劍,又看着侍衛發了話:“梁九功留下,其他人都出去,在外面守着。今晚無朕旨意,任何人不得來乾清宮。”
殿內無人,康熙才對梁九功道:“去端杯水來。”
康熙蹲下身,語氣溫和道:“先站起來好不好?”
胤礽發洩了心中的怨氣,腦子也沒有那麽糊塗了,便點了點頭。
梁九功端了杯白水,康熙眼神示意他遞給太子。
胤礽接過來,也不向康熙道謝,直接一飲而盡。
見他此刻神色好轉一些,康熙才算是松了一口氣。
扶着胤礽,康熙帶着他拾階而上,将他壓在乾清宮寶座上,不免問道,“感覺如何?”
胤礽喝了水,勉強恢複些力氣。他神色漸漸倨傲起來,此刻倒也不懼,坐得那叫一個坦然。反正他什麽樣子,皇帝都見過了。
康熙見他表情變了,只慎重問道:“你當了多少年太子?”
胤礽這才收起臉上的表情,渾身顫抖地跪在康熙面前,不斷叩頭道:“四十三年了。”
“是啊,四十多年了,這麽久了啊。”康熙嘆息,“是朕太能活,才讓你等了這麽多年。”
聞言,胤礽雙臂虛軟,也撐不住自己的身體,只連連搖頭,“不不不,不久,一點也不久。”他面帶害怕,“有皇阿瑪就夠了,不需要兒臣。”
他一連重複了好幾遍,又驚呼道:“所有人都得等,叫他們等,叫他們等!不能光我一個人等,我的那些兄弟也得等。”
“誰都不能搶。”
“誰都不能搶!”
康熙聞言,不禁腹诽,那些人,等死了也當不上太子。但這話他不能對胤礽說,胤礽嘴上沒個把門的。
見胤礽這會子又開始神色不安,康熙只好出言打斷他,希望轉移他的注意力,“你是太子,是阿瑪的兒子,阿瑪如何會不需要你?”
說不出什麽重話,康熙摸了摸他的頭,長嘆一聲道:“胤礽,太子從來都不是好當的。朕從前總想着你性子沖動,不穩當,那就再磨一磨。”
“你在朕的眼皮子下長大,打小就你最聰慧。四歲背誦經書,八歲上馬開弓。你知道那時候,阿瑪有多高興嗎?”
胤礽聽見康熙誇他,當下就洋洋得意。他也不害怕了,反而覺得康熙就應該這樣時時誇他。不等康熙發話,他自己就直起身了。
雙手叉腰,站在康熙面前,胤礽頗為神氣。
康熙看清了胤礽臉上的表情,也不管胤礽,只繼續道:“朕總覺得你要是長大了,必然能當一個好皇帝的。可是後來你變了,變得暴躁易怒,責打群臣。”
說到這個,康熙覺得這一世胤礽當真有些問題。他頗有些恨鐵不成鋼,“你開始瞞着朕,去做一些事情。若是那些事是好的,朕也不說什麽。然而你自己好好想一想,那些事是一個太子該做的嗎?這時候,朕總覺得是有人把你帶壞了,教糊塗了。”
胤礽聽到這話,才若有所思。他不服氣,反駁道:“阿瑪,兒臣責罰他們都是有原因的。那些人都對您不恭、不忠,兒臣才會那麽做的。”
康熙扶額,十分苦惱。深吸口氣,緩和一會,康熙才繼續道:“他們是對朕不忠,還是對你不忠,你自己清楚。這些事已經過去了,我們不必再提。你自作主張的那些事,朕也不會再計較了。”
将話題轉回木劍身上,康熙将手搭在胤礽的肩膀上,問道:“阿瑪不需要你保阿瑪的性命。你只要告訴阿瑪,這把劍保得住你嗎?保得住你的太子位嗎?”
“這把劍,壓得住朝臣與宗親嗎?壓得住那些皇子嗎?”
胤礽聽到“自作主張”四個字,便怒氣沖沖,連康熙後面的問話他都沒聽清楚。他笑得癡狂,瘋瘋癫癫道:“阿瑪,劍是假的,可太子是真的。兒臣替您辦事,難道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嗎?”
“是,人是我打的,但我有什麽錯?”說到這個,胤礽頗為委屈,“我不過是抽了平郡王二十鞭,賞了海善四十棍。”話音一落,胤礽更為瘋狂,乾清宮殿內萦繞的聲音全是胤礽肆無忌憚地笑。
平郡王與海善因為什麽挨打,康熙毫無印象,總歸是這兩人犯了胤礽忌諱。康熙恨不得時光倒流,他絕對不會再拿這事指責胤礽。
康熙覺得要是皇帝本人在這裏,怕是能氣得甩胤礽幾巴掌,讓他清醒一下。然而他做不出這行為,便只能伸出雙手去搖晃胤礽的身體,呼喚道:“胤礽,你清醒一點,醒一醒。”
胤礽笑夠了,才面帶嘲諷道:“我清醒得很。皇阿瑪只有廢了我,才能當好這個皇帝。容不下我,紫禁城容不下我。”
“兒臣祝皇阿瑪長命百歲,再穩穩當當做幾十年皇帝。”
驢唇不對馬嘴,康熙覺得自己明明是在勸胤礽。胤礽倒好,只顧着發洩自己的情緒。既然想争,那就好好争,拿根木劍算怎麽回事?康熙實在是不知道胤礽是如何說服自己的,這副樣子,哪裏清醒了?
說不得,打不得,康熙心中氣憤又不敢對着胤礽發洩,只能道:“這幾年,不管什麽事阿瑪都由着你,你身上也沒有什麽擔子,便在毓慶宮好好休養。阿瑪跟你保證,不會有旁人害你的。若是有,不管是誰,阿瑪都會處置他的。”
聽見這話,胤礽跪在康熙身前,腰也塌下來,雙手掩面又哭出聲。
康熙聽見他的嗚咽,忍不住蹲下身,抱住胤礽,拍了拍他的背,保證道:“你是阿瑪的兒子,不管什麽時候,阿瑪都是放不下你的。你好好的,比什麽都行。你放心,有阿瑪在一天,就絕不會讓你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