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朕的太子不想成親

第五章:朕的太子不想成親

胤礽對康熙這話十分不服,“皇阿瑪當年能與皇額娘鸾鳳和鳴,兒臣為什麽不可以?”

“若是連皇帝都不能選擇自己心愛的女子,那兒臣寧願不當這個皇帝了。”

這話讓康熙當場火冒三丈,直接反問胤礽:“是嗎?”

起身走到胤礽面前,康熙冷笑一聲,“你再說一遍。”

胤礽有恃無恐,“兒臣不當太子了,也不當這個皇帝了。”

他話音剛落,康熙一巴掌就打在胤礽臉上,氣極反笑:“來,再說一遍。”

胤礽覺得自己半張臉都在發燙。他長這麽大,康熙從來沒有對他動過手。于是乎,胤礽腦子裏只冒出了一句話:皇阿瑪打他。頓時,胤礽心裏委屈、難受、不可置信等情緒都湧上心頭。

良久,胤礽才回過神來,沉默跪下。

見他脾氣上來了,康熙一時間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麽,只道:“你皇瑪法的兩位皇後都來自科爾沁,他那麽傾慕孝獻皇後,在孝獻皇後活着的時候,立她為後了嗎?你額娘早逝,朕難道能逆天改命嗎?榮憲的事,朕已經定下來了。你知道的,朕的後宮裏也有蒙古嫔妃,日後你也不會例外。”

“你若是厭惡這種聯姻,不想榮憲遠嫁,那就更要當一個好太子,當一個好皇帝,讓大清威震四海,讓蒙古諸部再不敢造次。而不是在這裏與朕鬥氣,只顧着逞口舌之快。”

“這一巴掌,就當朕給你一個教訓。什麽話該說,什麽話不該說,你也要有些分寸。不要仗着朕疼你,就胡亂行事。”

胤礽跪到膝蓋微酸,才道:“兒臣會的,兒臣告退。”

太子半張臉都是紅通通的,一看就是被皇帝打了。一時間,毓慶宮衆人都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太子。

見胤礽走了,康熙才略帶心疼道:“梁九功,叫太醫給他看看。”那一巴掌打得結結實實,胤礽要是不處理,怕是得腫。

胤礽聽明白太醫的來意,任由他們處置。

榮憲的事已經成為了定局,胤礽便是想折騰一二,康熙都不給他這個機會。

一連多日,胤礽都窩在毓慶宮。倒也不是他不想出去,而是他一出去,康熙就讓梁九功直接把他帶去乾清宮。

胤礽口頭雖然認錯,但到底心裏還是埋怨康熙的,便不大願意去乾清宮。于是,他幹脆連毓慶宮也不出了。

年羹堯對榮憲情根深種,不願意眼睜睜看着榮憲遠嫁蒙古。于是,胤禛、年羹堯幾人便組織圍獵,打算試探□□衮。

胤礽雖然閉門不出,但康熙派人送折子來,胤礽還是批了的。然而時間久了,到底是有些枯燥,得知胤禛幾個要去圍獵後,胤礽便也想出去放放風。想到此,胤礽覺得自己略微給康熙低個頭也不是什麽難事。

乾清宮,胤礽目光偷偷看向康熙,語氣頗為恭敬,“兒臣給皇阿瑪請安。先前是兒臣失言,還望皇阿瑪恕罪。”

康熙了解胤礽的性子,覺得他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想出宮?”

胤礽硬着頭皮開口:“是。兒臣聽說四弟組織了圍獵,便想與他們一同去。”

見胤礽此刻還算乖巧,康熙冷哼一聲,“前幾日的事,朕就當沒聽到。若是你再敢如此,就別怪朕真的罰你了。”

“圍獵的事,準你去。”

胤礽心下大喜,“謝皇阿瑪。”

康熙見胤礽高高興興地去,回來時卻面露異色,不禁問道:“出了什麽事?”

胤礽神色不安,“皇阿瑪,□□衮重傷了。”

康熙垂下眼眸,蓋住眼底的異色,“他如何了?”這輩子的□□衮與他記憶裏的□□衮差得太多了。

老實說,康熙對淑慧公主與□□衮頗為不滿意,甚至動了些殺心。因為康熙剛得知□□衮下屬帶領的幾千兵馬有去而複返的跡象。可見這幾天,□□衮在京裏有些異動。

這倒不是康熙覺得□□衮的三千人馬會對京城有什麽影響,而是康熙認為□□衮沒有擺正自己位置,對皇帝、對太子都不甚尊敬。

胤礽喉嚨動了動,頗為艱難地道:“太醫正在取箭。”

見胤礽神色不對,康熙便問:“他那一箭是誰射的?”胤礽應該沒有沖動到親手射殺一個蒙古世子的地步吧?

“是兒臣的箭。”怕康熙責罰,胤礽連忙道:“皇阿瑪,真的不是兒臣射的。”

□□衮這會兒估計在淑慧公主處療傷,康熙撂下筆起身,“走,去瞧瞧。”

康熙有心寬慰胤礽,邊走邊說:“既不是你,怕什麽呢?”坦白說,□□衮與他那個弟弟在宮裏沒少招搖,康熙見不得這種嚣張氣焰,畢竟連胤礽都不敢在宮裏如此行事。

想到此,康熙覺得自己得先問清楚情況,免得到時候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便問道:“跟阿瑪說說,今日怎麽回事?”

胤礽倒也不是怕,而是覺得晦氣。見康熙問,就實話實說:“今日圍獵,四弟提議誰的獵物多,誰勝。□□衮聽聞後,非要與兒臣比試,兒臣同意了。當時,只有兒臣與□□衮在一處,可兒臣正在追逐一個白狐,雖與□□衮同行,但并沒有多關注□□衮。也不知為何,□□衮突然就中箭倒地不起。”

康熙聽見胤礽的說辭,不免追問,“你沒有挑釁他?”

胤礽有心為自己撇清關系,但被康熙抓個正着,只好坦白:“兒臣就說了一句。”他嘴裏嘟囔,“兒臣說他不配娶皇姐。”

怕康熙覺得自己又犯錯,胤礽繼續道:“但他也拿着箭指着兒臣,威脅兒臣。”

康熙挑眉,“他拿箭指着你?你說實話,不然朕一會去問侍衛。”

胤礽見康熙不信,只好全說了,“是兒臣先言語挑釁他。”

康熙點頭,這才符合胤礽的風格嘛。年輕人都不服輸,争執起來有些矛盾也是正常的。不過,胤礽雖有心折騰□□衮,但也不至于如此。想到此,康熙叮囑胤礽:“一會去了慈寧宮,你不要開口。此事,阿瑪來處理。”

胤礽腳步一頓,“是,兒臣知道了。”他還想再說些什麽,但康熙卻打斷了他。

停下步子,康熙目光直視胤礽,“平日裏你一向粗枝大葉,這才被人一次又一次地鑽空子。今日之事,你睜大眼睛仔細瞧瞧。□□衮的事,阿瑪信你,但有人必然是不信的,他們若是想要落井下石,你也要想好對策。”

胤礽頂着康熙擔憂的目光,慎重開口:“兒臣知道了,您放心。”

到了慈寧宮,淑慧正在太皇太後面前痛哭,見康熙帶着胤礽進來,桑達利将自己兄長所中之箭呈給康熙。

梁九功接過,打開讓康熙看了一眼便作罷。

康熙目光粗粗掃過箭身,确實是胤礽的箭。

除了胤礽,其他幾位皇子也匆匆趕來,都紛紛給康熙請安。

康熙坐在上首,淑慧公主已經先發制人了,“皇上,請為□□衮做主啊!□□衮重傷,太醫說□□衮怕是難逃此劫。”

胤礽謹遵他阿瑪的口谕,并不開口。

淑慧跪地,“太子要殺了□□衮,請皇上、太皇太後徹查。”

聽到此,康熙才言:“淑慧公主這話說得有失偏頗。”他皮笑肉不笑,“太子有什麽理由要殺□□衮?”

康熙這一開口,竟然是要袒護胤礽。

淑慧公主心中頗為憤怒,“□□衮與桑達利或許是對太子有些不敬,但太子竟然下此毒手,如此德行,又如何能服衆?”

桑達利附和,語氣頗為自傲,“皇上若不肯嚴懲太子,那我替你代勞。”

康熙當即臉色就沉了下來,“替朕嚴懲太子?”他目光冷冰冰看向桑達利,“淑慧公主就是這般教導孫兒的,朕真是長見識了。”

“這還是第一次有人當着朕的面,敢如此行事。桑利達冒犯太子在前,目無君王在後。”康熙看向梁九功,“把桑利達押下去。”

淑慧這才慌神,拽下桑利達讓他跪下,“皇上,桑利達年幼無知,還望皇上寬恕一二。”

康熙冷眼瞧着這祖孫二人,“年幼無知?常言道,玉不琢不成器。既如此,朕便替淑慧公主管教一下吧。”這言下之意便是要打了。

太皇太後怕康熙後面收不了場,便開口阻攔,“皇上,桑達利年輕,不知事,冒犯太子,也是情有可原。”

康熙聽到此話,語氣也不見緩和,“太皇太後,一事歸一事。若是胤礽當真傷了□□衮,證據确鑿之下,朕自然會處置胤礽。但□□衮與桑達利不敬太子也是事實,朕不可能不罰。”

言畢,康熙又讓梁九功去叫負責圍獵的管事公公李國安。

李國安來到禦前,“奴才李國安叩見皇上。”

康熙道:“将今日情形如實道來。你是否親眼所見太子傷了□□衮?”

李國安心中有鬼,只含糊其辭,“今日圍獵之時,奴才事情頗多。比賽一開始,太子就來到□□衮世子面前,羞辱世子。世子不欲争執,便打算離去。奴才也不敢跟上太子,怕太子遷怒奴才,就在一旁遠遠候着。再後來,就是世子中箭倒地,太子卻不見蹤影。”

康熙聽他啰啰嗦嗦,沒一句說到重點。這李國安言語間半遮半掩,全是對胤礽不利的言辭,于是康熙便一針見血問道:“朕只問你一句,有沒有親眼所見太子傷了□□衮?”

李國安頓首,又顫顫巍巍看了胤礽一眼,“奴才不知。”

他這番表現,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康熙氣得很了,“你只需回答有還是沒有。”

李國安此刻覺得自己怕是性命難保,便道:“皇上,奴才真的不知道。但奴才親眼所見,世子最後的确是和太子一起走進了樹林。”

淑慧聽到此,又扭頭看向太皇太後,“額娘,您聽見了吧?就是太子傷了我孫兒。如此人證、物證之下,皇上難道還不處置太子嗎?請皇上聖裁!”

胤礽聽到此,到底是忍不下去。看着李國安,胤礽是怒氣沖沖,一把揪住李國安的衣領,“你敢污蔑本太子?簡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膽!說,是誰指使你的?”

李國安瑟瑟發抖,口口聲聲說自己沒有。

胤礽又走到淑慧面前,“不是我做的,便是殺了□□衮,我能有什麽好處?□□衮與桑達利雖然得罪了我,但我也不至于在大庭廣衆之下殺了他。我就這麽蠢嗎?這麽愛殺人嗎?”

“□□衮與桑達利,自來到京城,便盯着我不放。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想當這個太子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