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太子爺要造反
第十一章:太子爺要造反
康熙被迫陷入如此兩難的選擇,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麽。胤礽臉上表情過于明顯,康熙自然發現胤礽是故意的。
他如今雖不像從前那樣在乎胤禛、胤禩等人性命,但也不見得能目睹他們血濺當場。
況且,康熙不想讓胤礽親自動手,畢竟手刃兄弟對胤礽名聲有礙。因此康熙語氣嚴肅,帶了一絲訓誡對胤礽道:“胤礽,把刀放下。”
胤礽聞言,反而逼迫得更甚,“您選什麽?”
胤禩雙手被綁,跪倒在地。他本不願出聲,但涉及自身性命,也不得不開口:“太子,您不必如此。”他又看向康熙,道:“兒臣不孝,日後不能承歡膝下。”言畢,胤禩直直往胤礽刀尖上撞去。
他在賭,賭皇帝有後招,賭胤礽手下留情。
然而他賭輸了。
康熙任由胤禩撞上去,并沒有制止。
胤礽手穩穩的,胤禩被劃破脖頸。
胤禩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動作幅度小,傷口并不深。
見胤禩頸間已然有了一道紅痕,胤礽臉色越發焦躁。
時間仿佛靜止一般,胤礽目光泛着寒意,盯着胤禩脖間的血液,惡狠狠道:“怎麽,怕他為難,所以打算自裁了事?你看看他臉上的表情,可有半點松動?”
胤禩曉得自己今晚算是逃過一劫,他心裏複雜萬分,當下便閉口不言。與胤禛一對視,兩人心中越發明了。
太子今晚要報複皇帝,只怪他們這群人倒黴,平白無故地遭受了一場無妄之災。
康熙見胤礽、胤禩如此表現,沉默許久,才長嘆一口氣,“你何必明知故問。”
胤礽忽然大笑,“明知故問?”他松開胤禩,“所以您選皇位?”
胤礽放過胤禩,他算是瞧清楚了,一個成年皇子在康熙心裏的地位怕是不高。胤祄忽然闖入他的腦海,胤礽憤憤然道:“去把胤祜帶來。”
康熙這才臉色微變:“保成,幼子無辜。”
胤礽笑着反駁康熙:“他七歲了,您覺得他真的什麽都不知道嗎?對兒臣而言,他只不過是一個面都不曾見過幾次的幼弟而已,談什麽無辜不無辜?說什麽兄弟情深?簡直可笑至極。”
他語氣裏的怨憤讓康熙一下子明白胤礽的心結所在,然而胤祄已死,時光也不能倒流。康熙只好委婉勸道:“保成,你生氣、委屈都是應該的,但別拿自己的名聲開玩笑。今日你若是對他動手,他日史書留名,成什麽樣子?”
此刻的胤礽明顯沒有多少理智而言,康熙生怕胤礽一時沖動,親自對胤祜下手。
胤禩、胤禛與胤礽有過節,死了便死了。百年過後,史書記載也不過是一句他們自不量力,與皇太子為敵,死不足惜。
然而若是七八歲的胤祜,康熙不敢想胤礽的行徑會得來什麽名聲。
胤礽的試探來得快,康熙不自覺地讓步。康熙沒有發覺,自己的底線就是這樣一步步丢掉的。
“事到如今,您竟然還覺得兒臣會在乎名聲?”胤礽覺得康熙這行為頗為可笑,“兒臣有今日,難道不是您一手造成的嗎?”
這話康熙心裏愧疚萌生,“胤祄一事,都是阿瑪的錯,阿瑪不該借題發揮,處處為難你。但你便是要撒氣,也不能選七八歲的孩子。”
然而康熙軟話說了個遍,但胤礽臉色卻毫無動容。
胤祜到底年幼,已經害怕起來。胤礽瞧了瞧他的神色,有些不耐煩,但還是道:“膽子真小,孤還沒動手呢,你哭什麽?”
見狀,康熙若有所思。揣度着胤礽的心思,康熙猶猶豫豫開口:“你知道的,在朕這裏,任何一位皇子都不管用。”
皇帝的話,讓衆位皇子頓時覺得自己渾身發冷。
胤礽覺得這話是康熙的真心話,他一臉果然如此的樣子。他就是要讓這些人看清楚皇帝的薄情寡義,讓康熙衆叛親離。
冷若冰霜的視線從或躺或跪的兄弟們身上掃過,胤礽滿腹怨念勉強得到一絲宣洩,“聽清楚了嗎?他心裏,皇位最重要。你們的性命,他絲毫不在乎。”
康熙敏銳地觀察到胤礽的表情,探究的眼神頻頻投在胤礽身上。
胤礽心中不快,正欲繼續開口痛罵康熙,便聽見毓慶宮侍衛附耳來報:“太子爺,太和門來報,鑲黃旗下的将士候在門外,您要早做決斷啊。”
聽到這話,胤礽語氣越發冷然,目光也帶着必死的決心,“他一手帶大孤,那麽疼惜孤。饒是如此,在他心裏,孤都比不過皇位,更何況你們。”
胤礽眼神帶着一絲瘋狂,孤注一擲道:“今夜孤若是将你們斬盡殺絕,你們說,他會如何?”
康熙怕胤礽當真如此行事,真要是這麽做了,大清都要亡國了。伸手讓身前護衛的臣子讓開,康熙走向胤礽。
胤礽原是背對康熙,此刻感受到身後的動靜。一下子轉過頭來,他忽然扣動手指,一個槍子擦着康熙身邊過去了,“您別動。”
康熙瞧着胤礽癫狂的神色,頗有些心疼。但他腳步只停頓一息,便繼續往前。
為打消胤礽的念頭,康熙邊走邊說:“今晚上,你也該有些輕重。你想讓朕成為徹底的孤家寡人,當着衆人的面,朕也如你所願,親口說出你想聽的話語。既如此,還鬧什麽?”
胤礽手抖得不像話,槍口對着康熙上下浮動。
他鬧什麽?
原來在康熙看來,他一直以來的行為都是胡鬧?
他耿耿于懷的東西,康熙卻絲毫未曾在意。
這就是他的阿瑪,他的皇上。
一口氣憋在心中,胤礽幾乎是喊出聲:“我讓您停下。”
康熙對胤礽的要求充耳不聞,只自顧自地往前走。他算是瞧明白了,胤礽今晚是存心折騰他。籌碼選得也好,不是那些阿哥的命,就是他自己的命。
兩人之間的距離不斷縮短,胤礽陡然開口:“是您逼兒臣的。”伴随陣陣聲響,一個個槍子從康熙耳邊、臉頰處擦過。
康熙摸了摸,就發現手上多了一抹紅,這一絲鮮血讓康熙覺得頗為刺眼。要知道,他養尊處優這麽多年,幾乎從未受過傷。
然而他心頭的怒火在胤礽受傷的目光下消失得無影無蹤,盯着胤礽有些慌張和後悔的臉,康熙道:“朕記得你準頭不錯。”指了指自己光禿禿的腦門,“既如此,何不朝這打?”
扔掉手中的利器,胤礽幾乎是崩潰的,“為什麽?”
為什麽在他心裏康熙大于皇位的時候,康熙能狠下心丢掉他?
為什麽康熙如今卻能做到這種地步,連身家性命都能交給他來決斷?
為什麽康熙明明知道他做不到,卻還要步步緊逼?
他今晚沒打算動康熙的。他只想讓康熙退位,順便讓其他人看見皇帝的薄情。
胤礽想過康熙會防着他,但沒想過康熙會調兵來對付他。
面對康熙暗地裏傳信這個事實,胤礽的心都抽抽地疼。他傷心失望到極致,語氣也委屈得厲害,“您今晚做了多少準備?太和殿外有多少人?”
康熙沒想到胤礽會這麽問。今日,胤礽若是不大張旗鼓地逼宮,而是私下裏在乾清宮或者毓慶宮鬧騰,他絕不會調兵。
見胤礽如此表現,康熙只覺得不妙。想到胤礽曾經神志不清的樣子,康熙謹慎開口:“保成,那些人無關緊要,你無需管。”
聽着殿外的争執聲,胤礽覺得他今晚輸得慘烈。不必多問,他就知道康熙的人馬遠遠多于他的。
“您覺得兒臣該信嗎?”他雙眼中全是對康熙的控訴:“若是無關緊要,您會調兵?您無非就是覺得兒臣要謀逆弑君,所以才會如此行事。”
康熙幾乎被胤礽的言語和行為氣笑了,“你不信?你有什麽理由不信?朕若是如今當真有防範你的心思,這幾年就不會縱容你如此任性妄為、縱情恣性。”
胤礽雙眼幾乎落下淚來。從袖中滑落出一只匕首,胤礽抵在自己胸口,“阿瑪,在您心裏,所有阿哥的命都沒有皇權重要,我也從來不是例外。如今,您會怎麽處置我?從前,是關鹹安宮。這一回,是三尺白绫還是一杯鸩酒?”
他這話吓得康熙不敢再亂動,當下便只伸出一只手,朝向胤礽,“你是。保成,你是例外。”
目光落在胤礽那只青筋凸起的手,康熙幾乎是懇求他,“你聽話,把匕首放下。阿瑪是叫了鑲黃旗的人來,但絕對沒有旁的意思。”
康熙半哄半勸,“你想要的退位诏書,阿瑪也寫好了,你過來看看喜不喜歡?”
胤礽連連搖頭,“我不是。從前我就不是,往後,自然也不會是。”眼神流露出對康熙的恨意,“您就守着您的皇位過一輩子吧。”
康熙略微擡手,将诏書扔給胤礽身邊的侍衛,“信不過朕,總該信得過自己的侍衛吧?”
目光盯着那侍衛,康熙吩咐道:“讀。”
待侍衛讀完,康熙才繼續道:“今日,便是你沒有這一出,阿瑪也會當衆宣布禪位的。”
生怕胤礽接下來有自戕舉動,康熙輕言細語道:“保成,過去的事情已經發生,阿瑪無能為力。但往後,阿瑪想看見你登基,想看着你這輩子安安穩穩過完一生,而不是在鹹安宮孤獨終老。”